原告:郭秀某,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戶籍所在地山西省長治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白某某,男。
委托訴訟代理人:程潮立,山西健杰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山西五龍山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山西省。
法定代表人:郭某某,該公司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程潮立,山西健杰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岳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嘉定工業(yè)區(qū)。
法定代表人:龐某,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大偉,上海華勤基信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沈美嬌,上海華勤基信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岳某節(jié)能科技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嘉定工業(yè)區(qū)。
法定代表人:趙某,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大偉,上海華勤基信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沈美嬌,上海華勤基信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郭秀某、原告山西五龍山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五龍山公司)與被告上海岳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岳某資產管理公司)、被告岳某節(jié)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岳某節(jié)能科技公司)間不當得利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7月3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由審判員黃靜雅獨任審判,并于2018年11月19日、2018年12月7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兩原告之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程潮立,原告郭秀某之委托訴訟代理人白建平,兩被告之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大偉、沈美嬌到庭參加庭審。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兩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兩被告向兩原告返還不當得利2,163,000元,并賠償損失259,560元。事實和理由:2016年8月1日,兩原告與被告岳某資產管理公司簽訂《光伏項目開發(fā)合同》,約定三方就山西長治縣25MWp太陽能并網發(fā)電項目開發(fā)進行合作,被告岳某資產管理公司委托兩原告就項目的所有相關事宜以及所有手續(xù)或文件的辦理工作,合同價款為550萬元。合同履行過程中,原告五龍山公司為了便于合作將其銀行網銀、國稅開票金稅盤相關手續(xù)交付給被告岳某資產管理公司。合作期間,兩原告因資金困難于2018年3月17日向案外人中國能源建設集團西北電力建設甘肅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能源甘肅公司)借款2,163,000元。該款剛轉至原告五龍山公司的銀行賬戶時,被告岳某資產管理公司便在未經兩原告許可的情形下將該筆借款2,163,000元全部轉至了被告岳某節(jié)能科技公司的銀行賬戶,嚴重影響了涉案項目的推進。兩原告認為被告岳某資產管理公司未經兩原告同意將款項轉至被告岳某節(jié)能科技公司的賬戶中,沒有法律依據,構成不當得利。兩被告對上述款項至今未予返還,故兩原告訴至本院。
兩被告共同辯稱,一、原告郭秀某主體資格不適格,款項是從原告五龍山公司的賬戶劃走的,原告郭秀某與涉案款項無關;二、被告岳某資產管理公司主體不適格,被告岳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未進行轉賬操作,系案外人上海岳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岳某能源科技公司)為了實現對原告五龍山公司的到期債權而由其法定代表人龐麗轉走系爭款項;三、案外人岳某能源科技公司的轉賬行為是基于對原告五龍山公司享有的到期債權而行使的維權行為,合理合法。綜上,兩被告未取得不當得利,故要求法院駁回兩原告訴請。
經審理查明,原告五龍山公司系涉案山西長治縣25MWp太陽能并網發(fā)電項目的立項公司,原告郭秀某為原告五龍山公司法定代表人。2016年間,兩原告與被告岳某資產管理公司簽訂《光伏項目開發(fā)合同》一份,約定三方就山西長治縣25MWp太陽能并網發(fā)電項目開發(fā)事宜進行合作。被告岳某資產管理公司委托兩原告進行涉案項目所有相關事宜以及所有手續(xù)或文件的辦理工作(包括土地租賃);合同價款550萬元;被告岳某資產管理公司有權對涉案項目開發(fā)的所有參建單位(包括EPC總包、項目收購方)進行自主選擇,兩原告應無條件配合等。合同簽訂后,為了涉案項目的良好合作及被告岳某資產管理公司可自行操作其融資的項目款,原告五龍山公司將其公司銀行賬戶的網銀U盾等相關手續(xù)交付給被告岳某資產管理公司管理使用。
2017年6月23日,案外人岳某能源科技公司向原告五龍山公司銀行賬戶轉賬1,204,125元,并備注用途為“借款”。2017年9月22日,案外人岳某能源科技公司與原告五龍山公司訂立《借款協議》一份,約定原告五龍山公司未涉案項目向案外人岳某能源科技公司借款1,562,275元,該款項最晚于2017年12月31日返還等。同日,案外人岳某能源科技公司向原告五龍山公司銀行賬戶轉賬1,562,275元,并備注用途為“借款”。
2018年3月27日,兩原告向案外人中國能源甘肅公司借款2,163,000元??铐椨?018年3月30日由案外人中國能源甘肅公司轉至原告五龍山公司銀行賬號。同日,被告岳某資產管理公司法定代表人龐麗使用原告五龍山公司的U盾通過網銀將上述款項分多筆轉至被告岳某節(jié)能科技公司的銀行賬號。兩原告認為被告岳某資產管理公司將上述款項擅自轉至被告岳某節(jié)能科技公司的賬戶屬于不當得利,應當立即返還兩原告。兩被告認為被告岳某資產管理公司轉走上述款項系為了清償關聯公司,即案外人岳某能源科技公司對原告五龍山公司享有的到期債權。雙方為此發(fā)生爭議,遂涉訴。
另查,被告岳某資產管理公司的股東為其法定代表人龐麗及被告岳某節(jié)能科技公司法定代表人趙輝,龐麗與趙輝系夫妻關系,持股比例均為50%;被告岳某節(jié)能科技公司的股東為被告岳某資產管理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趙輝,持股比例分別為90%、10%;案外人岳某能源科技公司原股東為被告岳某資產管理公司及原法定代表人龐麗,持股比例分別為95%、5%,該公司于2018年12月29日變更為自然人獨資的有限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股東均變更為案外人侯某某。
上述事實由兩原告提供的《光伏項目開發(fā)合同》、中國銀行付款回單、中國銀行電子銀行簽約單、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報告、借條、工程款支付專項申請及說明、收據,被告提供的借款協議、中國銀行付款回單、電匯憑證,以及各方當事人的當庭陳述等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根據取得利益而使他人受損失的事實。本案中,雖然兩原告否認與案外人岳某能源科技公司間存在借款法律關系。但根據兩被告提供的2017年9月22日原告五龍山公司與案外人岳某能源科技公司簽訂的借款協議、案外人岳某能源科技公司于2017年6月23日及2017年9月22日向原告五龍山公司轉賬共計2,766,400元的轉賬憑證中用途均記載為借款及庭審查明的兩原告與案外人岳某能源科技公司間無任何業(yè)務往來的事實,本院認定案外人岳某能源科技公司于2017年6月23日及2017年9月22日向原告五龍山公司轉賬的2,766,400元系借款。雖然被告岳某資產管理公司法定代表人龐麗于2018年3月30日通過與兩原告合作中獲得的原告五龍山公司的網銀U盾等手續(xù)擅自將原告五龍山公司銀行賬戶內的資金轉賬至被告岳某節(jié)能科技公司的賬戶確有不妥,但根據本院上述認定的原告五龍山公司與案外人岳某能源科技公司的借款法律關系及案外人岳某能源科技公司出具的情況說明及兩被告與案外人岳某能源科技公司的關聯關系,本院認為被告岳某資產管理公司于2018年3月30日將原告五龍山公司銀行賬戶內的資金轉賬至被告岳某能源科技公司的賬戶用于歸還案外人岳某能源科技公司對原告五龍山公司享有的到期債權并非沒有合法的根據。故兩原告以不當得利為由要求兩被告返還款項2,163,000元并賠償損失的訴請請求缺乏相應的法律及事實依據,本院難以支持。綜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二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郭秀某、原告山西五龍山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
本案受理費24,311元,減半收取計12,155.50元,由原告郭秀某、原告山西五龍山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共同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黃靜雅
書記員:施彩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