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尼青川,男,1988年1月27日出生,漢族,農民,現住巨鹿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禹君,河北杭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江蘇大漢建設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江蘇省沛縣沛城鎮(zhèn)歌風路6號。
法定代表人:張開文,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韓川,該公司員工。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利鎖,河北冀能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尼青川與被告江蘇大漢建設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江蘇大漢公司)債務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8月9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于2017年9月12日第一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當事人原告尼青川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禹君、被告江蘇大漢建設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韓川、趙利鎖到庭參加訴訟。2017年9月21日第二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當事人原告尼青川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禹君、被告江蘇大漢建設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韓川、趙利鎖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尼青川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支付我建筑材料款70萬元并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向原告支付利息(自2016年11月2日起全部還清之日止)。2、判令被告支付拖欠我的工程款745054.14元,并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標準向我支付利息(自2016年9月起至全部還清之日止)。3、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被告是巨鹿縣宏旭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開發(fā)的“祥美茗都”小區(qū)的建設施工單位,沈世明是被告為該小區(qū)建筑施工工程的負責人。自2015年6月起被告在建設“祥美茗都小區(qū)8號樓、9號樓期間,沈世明代表公司陸續(xù)購買了原告經營的水泥、沙子、石子等建筑材料,截止2016年11月2日,被告方拖欠原告建筑材料貨款70萬元。2016年8月被告將承建的“祥美茗都”小區(qū)1號樓及部分門市的“室內膩子、涂料”施工工程,以“包工包料”的方式分包給原告。原告依照雙方約定及被告的要求履行了全部合同義務,該工程已經驗收合格,并已交付使用。被告應付的工程款745054.14元。以上兩筆欠款經原告多次催要至今仍未給付,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請求法院依法判決并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江蘇大漢建設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辯稱,原告所述款項其中建筑材料款70萬元,不屬實。其余工程款被告方已大部分支付,綜上原告所述大部分事實不屬實,應駁回原告不當訴請。原告所述沈世明是工程負責人不屬實,即便70萬元砂石款存在也屬于買賣貨款,不屬于人工費支付,被告公司沒有付款法律責任。
原告圍繞其主張?zhí)峤涣艘韵伦C據:提交第一組證據:針對70萬元建筑材料款,提交2016年11月2日沈世明代表原告出具的證明一張,57張原告向被告送料時,被告向原告出具的收據。該收據是送料時的部分收據,不是全部收據。第二組證據:針對被告拖欠工程款745054.14元,提交證據建設工程施工單項分包合同一份、工程量結算單一份。其中竣工驗收之后,剩余的工程款為725054.14元,質量保證金22424.36元。還有2017年1月19日欠條一張。其欠條上的一號樓工程款屬于尼青川,八號樓屬于尼建嶺。第二組證據可以證明被告拖欠原告工程款數額為745054.14元。第三組證據:原告與被告訂立祥美茗都九號樓建筑工程施工單項分包合同一份。2016年11月8日被告出具的委托書一份。被告出具的0013038號收據一份。這組證據用來證明原告訴訟請求中的兩項請求是為被告供料以及施工,由被告拖欠原告的料款及工程款。因為第三組證據上都加蓋了被告的公章,第一組、第二組證據上沒有加蓋公章,三組證據用來互相認證。第四組證據:原告申請法院向公安機關調取的材料,用來證明沈世明的行為是代表被告所進行的職務行為。
被告對以上證據質證稱,對于原告提交的兩份建筑工程施工單項分包合同,對于這兩份證據真實性有異議,但兩份證據中的第四條第四款明確規(guī)定,“乙方(尼青川)在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一切安全事故均由乙方自己負責與甲方無關。”兩份合同的落款章不屬于我公司的用章。對其中的沒有簽訂日期的合同的質證意見,因為它是復印件不符合法律形式,無法判斷其真?zhèn)?,所以對這份合同的真實性合法性有異議。對五十七張收款收據,質證意見為與本案無關聯性,上述證據材料中既沒有寫明施工地點,雖然寫明8、9號樓,但是還是不明確,也沒有被告人的簽收,落款簽收的真名是誰不清楚,所以這57張收據材料不足以證明是被告收取,對其真實性有異議。祥美茗都小區(qū)的工程量是非常大的,所需要的砂石料的量也是非常大的,即便需要開具收據也不會向原告方出具這些收據,不應該是連號收據。對2016年11月2日沈世明出具的欠款證明,真實性有異議,該證據中所證明欠付70萬元整砂石料(水泥黃沙石子),缺乏其他證據認證,70萬元的巨款,應該有供貨合同供貨單及簽收人的簽收證明。對2017年1月19日沈世明欠條的真實性有異議,這份欠條是否是沈世明出具本身不足以說明,另外上面顯示的工程款數額也缺乏相關的證據來認證,與原告方訴求的數額也不一致。對2017年3月2日工程量結算單的真實性有異議,在公安局保存的沈世明書寫的相關結算單數額與該份證據數額不一致,兩份證據落款時間也不一樣,我方已經申請法庭到公安機關調取相關材料,所以該項目的工程款數額應該以公安機關保存的相關證據為準,原告方出具的這份證據明顯是屬于后補的是不真實的。對原告方出具的2016年10月8日委托書及收據兩份證明材料質證意見為,兩份材料都屬于復印件,我方對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均有異議。法院調取的承諾書中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該證據第11條寫明,本公司所引起的一切債權債務及其他經濟糾紛,均由我本人沈世明承擔與大漢公司沒有關系。這一條承諾說明,沈世明與被告公司之間是掛靠施工關系,屬于掛靠實際施工人。沈世明不屬于公司人員更不是公司的負責人,同時證明因工程所引起的一切糾紛責任均由沈世明本人來承擔,與大漢公司沒有關系。該份證據不能證明沈世明是代表被告公司行使職務行為。
被告圍繞其主張?zhí)峤蛔C據:證據1、2017年8月6日兩份中標通知書。證明項目負責人是項目經理蔣冉,而非沈世明。證據2、沈世明的一個情況說明,證明尼青川的工人李朝在施工時被人砸傷,李朝申請勞動仲裁大漢公司被判賠113622.31元,李朝申請法院強制執(zhí)行,法院從大漢公司執(zhí)行走12萬元。該案已經結案。這項費用應該由尼青川來承擔,但是尼青川未向公司支付費用。證據3、李朝的證人證言。證明內容是工傷賠償款是由大漢公司承擔的。證據4、巨鹿縣勞動仲裁委2017第13號裁決書,證明李朝2015年8月6日在9號樓工地施工時被砸傷,向仲裁委提起仲裁,裁定被告公司承擔113622.31元。證據5、巨鹿縣法院出具的結案報告(2017年8月7日),證明李朝申請被告公司工傷保險代理糾紛一案,已經扣罰被告公司12萬元,該案執(zhí)行完畢結案。
原告質證稱,對于證據2、沈世明的一個情況說明,證據3、李朝的證據證人證言,李朝工傷事故由本案被告賠償是正確的,沈世明講該賠償應該由尼青川承擔,沒有相關依據,與相關結案裁判文書與本案不相符。對于證據4、巨鹿縣勞動仲裁委2017第13號裁決書與證據5、巨鹿縣法院出具的結案報告與證據1、2017年8月6日兩份中標通知書對其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這些材料足以證明原告起訴被告是正確的,被告應當承擔原告訴訟請求上的給付義務,也證明沈世明的簽字行為是代表被告的職務行為,對證人當庭的證人證言同質證意見。
被告又補充了幾組證據:證據1、一份9號樓的工程結算單,是由沈世明2016年10月27日簽署的,這份證明證明9號樓尼青川施工的總工程款849632元,證據2、2016年12月18日沈世明書寫的尼青川一號樓工程施工款651400元。證明原告方提供的一號樓工程款數額是不真實的。證據3、被告方向原告尼青川所付工程款的相關憑證9頁,證明了九號樓的工程款已經全部結清,一號樓的工程款已經結了40萬元,尚欠25萬元余元。依據被告的申請,本院向公安機關調取部分證據。
原告質證稱,對從公安機關調取的材料顯示的內容,代理人不清楚。但需要說明一點,被告已將原告9號樓的工程款已經結清,本次訴訟原告起訴的是1號樓工程款及70萬元的料款,與9號樓無關。另外,被告確實從原告處借款,并且沒有償還,具體的借款金額代理人不清楚。對被告提交的這一部分復印件,綜合說明:1、涉及9號樓的部分與本案無關系,并且9號樓雙方已經結清,本案不應該再涉及9號樓。2、第一次開庭后,原告代理人與沈世明見面核實了相關的債權憑證,沈世明明確表示我方起訴的1號樓747478.5元及料款70萬元確系大漢公司所欠,至今未償還。并且原告代理人向沈世明出示了全部債權憑證原件,沈世明對此認可。當時見面談話的過程已經錄像并提交法庭。
被告對原告提交的錄像質證稱,1、該證據取得的時間來看是上次開庭之后原告方才取得的,已經超過法律規(guī)定的舉證時間。2、從該證據的類別來看屬于證人證言,依照法律規(guī)定證人證言應該由證人到庭接受質詢,所以該證據不符合法律形式。3、該證據本身不能說明沈世明在形成證據過程中,是否是受到脅迫,是否自愿形成的,因為該錄像只顯示了錄像者對方的影像內容,不能顯示影像后部有無其他人員對其沈世明進行脅迫,沈世明面前桌上有一把刀具擺在前面。4、從沈世明證據形成的真實性來看,沈世明對相關的證據沒有做認真核查,尤其對兩疊收據沒做翻閱,就直接承認這些證據是他出具的。顯然能夠說明沈世明未做認真核實便承認相關證據。5、即便沈世明在該證據中沒有受到脅迫,其承認的事實也是沈世明個人自認的事實,其自認的事實是否屬于客觀事實,還需其他證據來進行認證。不能僅憑沈世明個人的陳述和個人出具的證明來作為認定本案客觀事實的證明材料。對于法院去公安機關調取的這幾份蓋章的證據意見,這幾份證據中是祥美茗都項目記賬憑證,其中一頁明確載明付尼青川勞務費16300元,原告方對此不認可,只能說明原告方沒有實事求是的向法庭客觀陳述事實,關于原告方所稱8.1萬元是沈世明借款后的還款,這首先說明原告認可這筆款真實存在,但其所稱是沈世明的借款還款缺乏證據支持,在原告方不能持有效證據證明其陳述事實的情況下,應當認定該款是被告方向其支付的工程款項。關于10萬元原告方的陳述說明其認可該10萬元款項是存在的,其所稱是9號樓的款項這一辯解是不能成立的,因為從被告方提供的證據材料足以證明9號樓款項分三筆已經結清,分別是2015年支付的3萬元,2016年2月5日支付的61萬元,2017年4月6日支付28.9632萬元,本案這10萬元代付費,根本不在9號樓上述款項當中,足以說明該10萬元是支付的1號樓工程款項。綜上這1.63萬、8.1萬元、10萬元三筆款項是1號樓已經向原告支付的工程款項,足以說明1號樓工程款項已經支付了20余萬元。不可能欠付745054.14元,由此也可以說明沈世明出具的證明及今天庭審中原告方提交的錄像中沈世明的陳述都是虛假的,不是客觀事實,被告方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線索能夠說明沈世明在和原告虛構工程款項,涉嫌虛假訴訟,我方將進一步完善證據,一經查實會向公安機關申請刑事立案,追究相關人員的刑事責任。另外剛才原告方講到1號樓的開工日期是不對的,合同約定的是2016年11月30日前具備驗收條件,所以該日期并不是開工日期。另外我方根據掌握的線索懷疑原告方提交的收據都是編造虛構的,而且形成時間也不是上面落款的時間,故我方申請對上述收據形成時間進行司法鑒定已確認原告?zhèn)卧熳C據的相關事實。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6年11月2日,沈世明為原告出具一份用于祥美茗都8、9號樓水泥、沙子、石子欠尼青川人民幣70萬元的證明,并出具57張收料單。2016年,原告尼青川與沈世明簽訂了一份巨鹿縣祥美茗都1號樓建筑工程施工單項分包合同。2017年3月2日原告尼青川與沈世明簽訂了一份工程量結算單,該結算單顯示剩余工程款為725054.14元。2015年5月19日,原告尼青川與高杰和沈世祥簽訂了一份巨鹿縣祥美茗都9號樓建筑工程施工單項分包合同。2016年10月27日,尼青川與沈世祥簽訂了一份9號樓外墻保溫工程量結算單。
本院認為,沈世明作為被告公司承包的祥美茗都工程經營管理直接責任人,與原告簽訂工程分包合同,拖欠了砂石料款和工程款,拖欠的工程款及料款應由被告公司負擔。被告所辯付尼青川勞務費16300元,原告否認,證據單一,不予支持。被告所辯財務管理人孫占群向尼青川轉款8.1萬元系工程款,原告否認,證據單一,不予支持。被告所辯賠償尼青川工人李朝12萬元應由尼青川承擔,李朝發(fā)生事故是在建設祥美茗都9號樓所致,9號樓系尼青川與高杰共同簽訂的承包合同,與本案不是一個法律關系,被告可另行起訴。被告所辯拖欠的砂石料款系原告?zhèn)卧?,缺乏證據支持,其所申請對提交的收料單進行鑒定,因該收料單系復印件,沒有鑒定條件。被告所辯房地產公司代付的10萬元工人工資,因9號樓工程已結算完畢,該10萬元應從1號樓建筑工程款中減除。關于利息,因無依據,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八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被告江蘇大漢建設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給付原告尼青川建筑材料款70萬元及工程款645054.14元,二項共計1345054.14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7805元,財產保全費5000元,二項合計22805元,由原告負擔2000元,被告負擔20805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邢臺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王建軍
人民陪審員 田澤民
人民陪審員 張立娟
書記員: 馬燕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