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堯新偉,男,1970年3月28日生,漢族,崇陽縣人,住崇陽縣。
原告:陳衛(wèi)兵,男1968年6月12日生,漢族,崇陽縣人,住崇陽縣。
二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黃新華、汪良君,湖北順風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崇陽縣白霓鎮(zhèn)三溪村村民委員會。
法定代表人:饒?zhí)熘?,該村委會主任?br/>委托訴訟代理人謝三軍,湖北乾興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堯新偉、陳衛(wèi)兵訴被告崇陽縣白霓鎮(zhèn)三溪村村民委員會(下稱“三溪村委會”)建設工程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7月13日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堯新偉、陳衛(wèi)兵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汪良君,被告三溪村委會法定代表人饒?zhí)熘酵⒓恿嗽V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堯新偉、陳衛(wèi)兵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支付工程款370265.5元整;2、本案訴訟費及其他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2011年元月,被告將搭建鴨棚的工程以包工包料的方式發(fā)包給了原告承建,約定鴨棚建成后由原告租賃使用。為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2011年8月12日,雙方簽訂了《三溪養(yǎng)殖小區(qū)鴨棚出租合同》,期限自2011年11月1日起至2014年10月30日止,合同第六條第3項和第5項規(guī)定“租賃期內,甲方應保證乙方的路通、水通、電通;因國家建設需要,政策性原因或其他不可抗拒的原因造成本合同無法履行,雙方互不承擔責任,乙方必須無條件服從,甲方不對乙方進行補償,但如果乙方所投工程款,未抵扣完的情況下,甲方必須立即與乙方結清”。因當時水、電沒有提供,故被告在簽訂合同時作了“從水、電、路三通之后計時”的備注。隨后雙方結算,確認原告工程款為370265.5元??芍钡?014年下半年,水、電仍未開通。二原告無奈,遂要求被告按約支付工程款,但被告以上列債務非本屆村委會形成為由,拒絕承擔償還之責任。原告認為:原、被告簽訂的工程安裝和鴨棚租賃合同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內容沒有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自然具有法律效力。被告不履行合同義務既違反法律規(guī)定,又構成違約,給二原告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本院認為:原告提交的證據一能證明原告的身份,應予以采信。證據三租賃合同形式合法,內容真實,可以證明原、被告租賃關系的事實,予以采信。證據二結算清單及材料明細中,被告原負責人丁久祥、饒欽明的部分簽字系離任后所簽,簽字時二人均不能代表被告與原告結算,其行為并非職務行為。且款項數額僅以材料單據款相加而成,沒有工程建設合同、工程量及工程竣工驗收情況等其它材料證實,與工程款結算的通常情況不符。該證據不能證明原告的證明目的,不予采信。證據四、五證人丁久祥、饒欽明的證言,關于被告欠原告工程款及原告未使用租賃鴨棚的內容與本院向二位證人核實的情況不符,且未出庭作證,該二份證據不予采信。
被告崇陽縣白霓鎮(zhèn)三溪村民委員會未提交證據。
本院根據上述采信的證據,結合當事人的陳述,認定本案事實如下:
2011年8月12日,原告堯新偉、陳衛(wèi)兵與被告三溪委會簽訂了《三溪養(yǎng)殖小區(qū)鴨棚出租合同》一份,約定:被告出租給原告的鴨棚坐落在三溪株楠背,共計建筑面積4300平方米,鴨棚共計10棟;租賃期限自2011年11月1日起至2014年10月30日止;原告每年向被告交納租金37500元,租金收入用于抵付被告欠原告的工程款;租賃期間,發(fā)生的水電費由原告承擔,鴨棚及設施有損壞,應及時維修,費用由原告承擔;租賃期內,被告應保證原告的路通、水通、電通;租賃期間,因國家建設需要,政策性原因或其他不可抗拒的原因造成本合同無法履行,雙方互不承擔責任,原告必須無條件服從,被告不對原告進行補償,但如果原告所投工程款,未抵扣完的情況下,被告必須立即與原告結清。并約定了其它內容。合同簽訂后,被告將鴨棚交原告使用。
本院認為,原、被告間簽訂的《三溪養(yǎng)殖小區(qū)鴨棚出租合同》合同中,雖有“租金用于抵付甲方所欠乙方工程款”“如果乙方所投工程款,未抵扣完的情況下,甲方必須立即與乙方結清”等涉及工程款的內容,但該合同約定的是鴨棚租賃,屬租賃合同,而非工程建設合同。原告訴稱中主張“被告將搭建鴨棚的工程以包工包料的方式發(fā)包給了原告承建”,卻未提供相應的建設合同作為證據,該主張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七十條“建設工程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的規(guī)定,不能認定。原告主張被告欠其工程款的證據不足,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七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堯新偉、陳衛(wèi)兵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6850元,由原告堯新偉、陳衛(wèi)兵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廖元旦 人民陪審員 程光正 人民陪審員 王 蓓
書記員:王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