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宣某某恒順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校,住所地:湖北省宣某某珠山鎮(zhèn)民族路70號,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422825L17836026C。
負責人:向波,該校校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發(fā)明,湖北雄視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吳某某,男,生于1970年9月25日,土家族,初中文化,駕駛員,住湖北省宣某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肖道華,宣某某方圓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上訴人宣某某恒順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校因與被上訴人吳某某勞動爭議一案,不服湖北省宣某某人民法院(2018)鄂2825民初205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9年03月05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二審期間,雙方當事人均未提交新證據(jù)。一審審理查明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七條的規(guī)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至滿一年的前一日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guī)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并視為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的當日已經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應當立即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币虼?,在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情況下,支付雙倍工資的最長期間為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至滿一年的前一日,即11個月。勞動合同法設立支付二倍工資的法律責任,具有懲戒意義,其目的在于督促用人單位與勞動在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本身并不屬于勞動報酬的范疇。故勞動者主張未簽書面勞動合同支付二倍工資訴訟時效,應當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的規(guī)定。本案中,吳某某于2012年4月1日到宣某某××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校從事汽車駕駛員培訓和安保工作,至2018年9月12日,吳某某向宣某某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時,雙方一直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吳某某自2013年4月即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其至2018年9月12日才提起勞動仲裁,顯然超過了仲裁申請期限。一審認定吳某某主張雙倍工資未超過訴訟時效并判決宣某某××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校支付吳某某二倍工資62315元不當,應當予以糾正。宣某某××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校上訴稱吳某某主張雙倍工資已經超過訴訟時效,應當駁回吳某某要求該校支付雙倍工資62315元的訴訟請求的意見成立,本院予以采納。
吳某某自2012年4月1日到宣某某××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校從事汽車駕駛員培訓和安保工作,雙方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宣某某××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校應當依法給吳某某辦理社會養(yǎng)老保險并繳納社會養(yǎng)老保險費?,F(xiàn)吳某某以宣某某××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校未給其辦理和繳納養(yǎng)老保險費為由,要求解除勞動關系。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吳某某作為勞動者有權提出解除勞動關系,宣某某××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校作為用人單位亦應向吳某某支付經濟補償。故一審判決宣某某××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校支付吳某某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36822.50元并無不當。宣某某××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校上訴稱被上訴人在申請勞動仲裁前,并未向上訴人提出解除勞動關系,現(xiàn)被上訴人沒有完成應當完成的工作任務,尚不具備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的意見,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其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
綜上所述,宣某某××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校的上訴請求部分成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第一百七十五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審判長 劉開平
審判員 王穎異
審判員 胡明
書記員: (兼)彭小桐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