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宜都市民富出租車有限公司,住所地宜都市陸城名都路(名都花園碧水苑1號)。
法定代表人:易春,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平,男,出租車司機,住宜都市。特別授權代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遠裴,宜都市宜信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特別授權代理。
被告:殷均,男,1999年5月24日出生,漢族,湖北省宜昌市點軍區(qū)人,戶籍地宜昌市點軍區(qū),現(xiàn)住宜都市。
法定代理人:楊某,女,住址,系原告母親。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強,湖北夷洋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被告: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都支公司,住所地宜都市陸城長江大道24號。
負責人:李平林,該公司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同金,男,該公司員工,住宜都市。特別授權代理。
原告宜都市民富出租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宜都民富公司”)訴被告殷均、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都支公司(以下簡稱:宜都人保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4月11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楊平、李遠裴,被告殷均的法定代理人楊某、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強,被告宜都人保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同金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6年10月1日20時20分,
楊平駕駛鄂E×××××號出租車,車載三名乘客林雁、支麗、戴銳從陸城方向沿254省道往紅花套方向行駛,行至254省道15公里路段,左轉彎去往昆侖加氣站加氣時,遇被告殷均駕駛鄂E×××××兩輪摩托車由紅花套鎮(zhèn)方向沿254省道去往陸城方向,兩車發(fā)生碰撞,造成殷均和出租車上三名乘客受傷、兩車受損的交通事故。該事故經(jīng)宜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查明:楊平駕駛車輛轉彎時未讓直行車輛先行,負事故的主要責任;殷均未確保行車安全,負次要責任;三名乘客無責任。
鄂E×××××號兩輪摩托車在被告宜都人保公司投保了交強險,事發(fā)在保險期內;事發(fā)時殷均未取得相應駕駛證。
鄂E×××××號出租車系原告宜都民富公司所有,該車為出租客運車輛。楊平與宜都民富公司簽訂有《宜都市民富出租車承包經(jīng)營合同》,該合同第二條約定2016年11月20日起至2017年11月19日止的承包費標準為每月3600元;第六條約定宜都民富公司辦理車輛保險的投保和續(xù)保手續(xù);第七條約定宜都民富公司擁有出租汽車的產(chǎn)權及政府授權的經(jīng)營權;第八條第一項約定楊平有權根據(jù)合同約定從事出租車營運,并享有扣除營運成本和交納承包費后的收益權;第八條第十二項約定楊平承擔因交通事故產(chǎn)生的保險公司賠償以外的所有損失及處理交通事故的費用。
鄂E×××××號出租車損壞后維修,用去修理費2464元,原告提交了宜都市順發(fā)汽修門市部維修發(fā)票、修理清單予以證實。維修期間停運4天,每天的停運損失為120元,原告提交了宜都市順發(fā)汽修門市部證明、承包經(jīng)營合同予以證實。經(jīng)庭審質證,二被告對以上證據(jù)均無異議。
本次事故造成殷均和出租車乘客林雁、支麗、戴銳共四人受傷。2017年4月12日,本院通知林雁到庭詢問傷情及損失情況,林雁委托其母親晏永芬到庭,晏永芬明確表示林雁以旅客運輸合同另案起訴主張損失。2017年4月13日,支麗、戴銳與楊平在宜都市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主持下分別達成《人民調解協(xié)議書》,已按旅客運輸合同進行了賠償。
本院認為,本次交通事故共有四人受傷、兩車受損,出租車駕駛員楊平與出租車乘客林雁、支麗、戴銳相對于殷均都是本車之外的“第三者”,原告的財產(chǎn)損失、三名乘客的人身財產(chǎn)損失均可向殷均主張侵權賠償。但又根據(jù)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條的規(guī)定:“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chǎn)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庇纱艘?guī)定可以看出,當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存在競合時,當事人應擇一進行主張?,F(xiàn)乘客支麗、戴銳和林雁均以旅客運輸合同主張了權利,則本案在處理原告的車損時,不再考慮按損失比例分配交強險。
被告殷均駕駛的摩托車在被告宜都人保公司投保了交強險,但殷均在事發(fā)時確無駕駛證,沒有駕駛資格。根據(jù)《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未取得駕駛資格造成他人的財產(chǎn)損失,保險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本案中,原告主張的修理費和停運損失均屬于財產(chǎn)損失范疇,故被告宜都人保公司的抗辯理由成立,依法不承擔賠償責任。原告的財產(chǎn)損失應由被告殷均先按照交強險財產(chǎn)限額2000元賠償,超過部分依照宜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查明的事故成因及劃分主次責任,本院認定由被告殷均按次要責任30%比例賠償。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規(guī)定,維修被損壞車輛費用、依法從事旅客運輸?shù)冉?jīng)營性活動的車輛因無法從事經(jīng)營活動所產(chǎn)生的合理停運損失,依法應予支持。本案原告提交了維修發(fā)票、修理清單、維修單位證明、承包經(jīng)營合同等證據(jù),二被告對這些證據(jù)也認可,能夠證實修理費為2464元、停運損失為120元/天×4天=480元,總計2944元,對此本院予以認定。對于財產(chǎn)損失2944元,應由被告殷均在交強險財產(chǎn)限額內賠償2000元,余下944元由被告殷均按照30%比例承擔283元,故原告訴請的2283元應由被告殷均予以賠償。
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九條、第四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二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七十一條、第二百七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殷均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宜都市民富出租車有限公司因交通事故引起的財產(chǎn)損失2283元。
以上款項匯款至本院指定賬戶,收款單位:宜都市人民法院;賬號:18×××65;開戶行:工商銀行湖北三峽分行宜都支行。
二、駁回原告宜都市民富出租車有限公司要求被告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都支公司承擔賠償責任的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因適用小額訴訟程序減半收取150元(原告已預交),由原告宜都市民富出租車有限公司自負105元,被告殷均負擔45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員 王偉
書記員:劉洋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