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宜都市東某租賃站。住所地宜都市姚家店鎮(zhèn)楓相樹村三組。
經營者楊東某。
委托代理人李軍,湖北長青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被告武漢市黑馬建工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武漢市漢南區(qū)紗帽街漢南大道358號。
法定代表人汪小黑,公司負責人。
原告宜都市東某租賃站(以下簡稱“東某租賃站”)訴被告武漢市黑馬建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黑馬公司”)建筑設備租賃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6月15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謝靚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審理。原告東某租賃站的經營者楊東某及委托代理人李軍到庭參加訴訟,被告黑馬公司經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不影響本案的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2010年8月2日,黑馬公司法定代表人汪小黑授權委托李紅巖為黑馬公司的代理人,以黑馬公司的名義參加宜都市宏征物流公司所有工程項目的投標。黑馬公司中標宜都市宏征物流有限公司新建工程,于2010年8月9日簽訂建設工程合同并施工。2010年8月28日黑馬公司印發(fā)《關于成立武漢市黑馬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宜都宏征物流公司新建工程項目部的通知》(黑馬建工發(fā)(2010)08號),成立武漢市黑馬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宜都宏征物流公司新建工程項目部,由黑馬公司副總經理李紅巖主持日常工作。
2010年10月3日,原告東某租賃站的經營者楊東某與李紅巖簽訂《建筑設備周轉材料租賃合同》一份,合同載明出租方(甲方)為楊東某,承租方(乙方)為武漢黑馬建工李紅巖,雙方分別加蓋有宜都市東某租賃站和武漢市黑馬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宜都市宏征物流公司工程項目部印章。合同約定乙方因工程需要,向甲方租賃Φ48鋼管3萬米,日租金0.011元,扣件2萬套,日租金0.006元,約定Φ48鋼管的賠償標準為17.00元,扣件的賠償標準為5.00元。雙方約定合同中所列租用數量為計劃數量,租賃物資的具體價格、數量以發(fā)料單為準。結算以發(fā)、退科(料)單為依據。乙方在歸還時應按租用物資的數量和規(guī)格歸還租賃物質(資)。歸還租賃物資時,租用材料如有嚴重損壞,無法修復或丟失,則按甲方原值100%賠償……每租用一個月(30天)進行一次中間結算,乙方應付清前期租金,若延期付款,則每日按金額的3%交納滯納金;每月28日交納當月租金,60天內不付租金,甲方有權將所有材料收回,一切費用由乙方支付。租賃合同加蓋有東某租賃站和武漢市黑馬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宜都市宏征物流公司工程項目部印章,且有楊東某和李紅巖簽名。簽訂合同時,李紅巖出示了黑馬公司與宜都市宏征物流公司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合同簽訂后,東某租賃站經營者楊東某如約分別于2010年10月3日、2010年10月21日向項目部提供鋼管3474.7米,扣件4000套,由李紅巖和何愛民、陳明亮簽收。李紅巖支付了2011年1月31日前的租金。
2010年12月22日,黑馬公司以宜都市宏征物流有限公司新建工程不屬于其公司參加投標的工程、公司沒有簽訂該合同、項目部公章未經過公司授權系私刻、項目工程復印件系偽造、所有人員不是黑馬公司在宜昌分公司的注冊人員為由撤銷了該工程的施工。
本院認為:東某租賃站與李紅巖以宜都市宏征物流公司公司工程項目部名義簽訂的《建筑設備周轉材料租賃合同》有東某租賃站提供的發(fā)貨碼單相佐證,碼單上有李紅巖、陳明亮的簽名。從原告提供的2012年9月9日陳明亮簽字的《情況說明》以及2012年7月27日宜都市公安局經濟案件偵察大隊對李紅巖的詢問筆錄均可以認定陳明亮參與了宜都市宏征物流公司工程建設。本院認定該租賃合同內容真實、合法、有效,對雙方具有約束力,且東某租賃站依約履行了合同。原告東某租賃站的經營者楊東某在與李紅巖簽訂合同時,楊東某盡到了審慎審查義務。李紅巖提供的黑馬公司與宜都市宏征物流公司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其持有的武漢市黑馬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宜都市宏征物流公司工程項目部印章,使楊東某有理由相信李紅巖有權處理宜都市宏征物流公司工程項目中的一切事宜。被告黑馬公司對宜都市宏征物流公司工程項目部撤銷發(fā)生在合同簽訂之后,由于其管理不善,使原告經營者足以相信李紅巖在宜都市宏征物流有限公司新建工程項目中的經營活動完全代表被告黑馬公司,且所租賃的鋼管和扣件用于該工程建設,因此李紅巖以宜都市宏征物流有限公司工程項目部名義簽訂的合同應該由被告黑馬公司承擔責任。被告黑馬公司應該按照合同的約定按時支付租金,逾期則應該支付滯納金。原告東某租賃站主張計算2011年2月1日至2011年5月1日共計89天的租金、2011年2月、3月、4月的滯納金本院予以支持。租金:鋼管3474.7米×0.011元/米/日×89天=3401.7元,扣件4000套×0.006元/米/日×89天=2136元,共計5537.7元。原告主張335元滯納金沒有超過合同中約定的每日按延期付款金額的3%交納滯納金的約定,本院予以支持。根據雙方合同的約定,租賃時間于2011年10月3日到期,被告黑馬公司應該歸還租賃物。如果不能歸還,則應按合同約定的標準予以賠償。鋼管的賠償單價為17元/米,3474.7米×17元/米=59069.9元,扣件的賠償價格為5元/套,4000套×5元/套=20000,共計79069.9元。原告東某租賃站主張2011年5月1日至2015年6月9日的損失21769.37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被告未能如期歸還租賃物資,致使原告無法通過出租該筆物資獲利,造成了一定的損失。雙方約定的租賃期截止時間為2011年10月3日,原告從2011年10月4日至2015年6月9日,被告占有原告的物資長達1344天并處以持續(xù)狀態(tài)。根據合同約定,3474.7米鋼管一天的租金為38元,4000套扣件一天的租金為24元,以被告占用1344天計算,使用費為83328元。原告主張的損失沒有超過使用費的總額,本院予以支持。
綜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四十九條、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二百二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武漢市黑馬建工集團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宜都市東某租賃站租金5537.7元、滯納金335元,賠償損失21769.37元;
二、被告武漢市黑馬建工集團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返還原告宜都市東某租賃站Φ48鋼管3474.7米,扣件4000套。若不能返還上述物資,則賠償原告宜都市東某租賃站損失79069.9元;
三、駁回原告宜都市東某租賃站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因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減半收取受理費1225元,由被告武漢市黑馬建工集團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交上訴狀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謝 靚
書記員:楊雪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