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宜昌首信典當有限公司,住所地宜昌市沿江大道。
委托代理人湯行健,湖北前鋒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被告雷和平。
委托代理人雷亮,秭歸縣紅雷礦業(yè)有限公司股東。特別授權代理。
被告楊某某。
被告秭歸縣紅雷礦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秭歸縣郭家壩鎮(zhèn)。
法定代表人楊某某,該公司總經理。
原告宜昌首信典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信公司)與被告楊某某、雷和平、秭歸縣紅雷礦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雷公司)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1月22日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尚峻松擔任審判長,與代理審判員向淑萍、人民陪審員尹紅英組成合議庭,于2015年3月2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首信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湯行健、被告雷和平的委托代理人雷亮,和被告紅雷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楊某某到庭參加了訴訟。審理中,當事人申請庭外和解,未能達成一致。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首信公司訴稱,被告楊某某、雷和平因經營需要,自2012年8月21日起至2013年8月14日止分四次共向原告借款本金240萬元,每次約定了還款期限,同時約定月利率0.5%、月綜合費率3.5%,合計4%的資金使用利息及綜合費用,逾期還款的,還應按日萬分之五的四倍支付逾期利息。同時約定借款人實現(xiàn)債權發(fā)生的律師費由借款人承擔。被告紅雷公司自愿為被告楊某某、雷和平提供連帶責任保證。借款到期后,被告多次向原告承諾還款寬限期,但一直未還清借款?,F(xiàn)訴至法院請求判令:1、三被告共同償還借款本金240萬元、利息39.68萬元、逾期利息(自2014年10月17日起按日萬分之二十計算至付清之日止)、律師費5萬元,合計284.68萬元;2、訴訟費由被告負擔。
被告雷和平辯稱,原告計算的利息中有復利;雙方一直在協(xié)商中,原告說幫助融資但至今未辦理;律師費不應當由被告承擔。
被告楊某某、紅雷公司辯稱,1、本金數(shù)額有異議,被告已經歸還了一些本金,最后一筆歸還了86萬元;2、利息39萬多的計算方式有異議,有重復計算的情況;3、利息按日萬分之五計算高于法律有關規(guī)定;4、律師費不應由被告承擔,5萬數(shù)額過高。
經審理查明,2012年8月21日,原告首信公司作為貸款人,被告楊某某、雷和平作為借款人,被告紅雷公司作為保證人,共同簽訂《借款合同》,約定借款金額為80萬元,借款期限為2012年8月21日至2012年10月20日,月利率0.5%,月綜合費率3.5%,借款人逾期還款的,還應按銀行信用卡取現(xiàn)利率日萬分之五的四倍向貸款人支付逾期利息。當日,原告通過中國工商銀行向被告楊某某轉賬40萬元;9月3日,原告再次通過中國建設銀行向被告楊某某轉賬40萬元,均有轉賬憑證為據(jù)。被告楊某某、雷和平出具了《借據(jù)》并簽字捺印。同日,被告紅雷公司出具《股東會決議》,決定以公司全部資產為上述80萬元借款提供連帶責任保證,并與被告紅雷公司簽訂了《保證合同》。
2013年2月22日,原告首信公司作為貸款人,被告楊某某、雷和平作為借款人,被告紅雷公司作為保證人,再次簽訂《借款合同》,約定借款金額70萬元,借款期限自2013年2月22日至2013年5月21日,借款人不可撤銷的委托貸款人將借款付至被告紅雷公司、鄭愛華帳戶,月利率0.5%,月綜合費率3.5%,借款人逾期還款的,還應按銀行信用卡取現(xiàn)利率日萬分之五的四倍向貸款人支付逾期利息。當日,張婷通過中國工商銀行向被告紅雷公司指定帳戶轉賬20萬元,向鄭愛華指定帳戶轉賬50萬元。被告雷和平、楊某某出具了《借據(jù)》。同日,被告紅雷公司出具《股東會決議》,對上述70萬元借款提供擔保,并與原告簽訂了《保證合同》。
2013年7月31日,原告首信公司作為貸款人,被告楊某某、雷和平作為借款人,被告紅雷公司作為保證人,再次簽訂《借款合同》,約定借款金額40萬元,借款期限自2013年7月31日至2013年9月30日,借款人不可撤銷的委托貸款人將借款付至被告楊某某帳戶,月利率0.5%,月綜合費率3.5%,借款人逾期還款的,還應按銀行信用卡取現(xiàn)利率日萬分之五的四倍向貸款人支付逾期利息。當日,王一軍通過中國工商銀行向被告紅雷公司轉賬40萬元。被告雷和平、楊某某出具了《借據(jù)》。同日,被告紅雷公司出具《股東會決議》,對上述40萬元借款提供擔保,并與原告簽訂了《保證合同》。
2013年8月14日,原告首信公司作為貸款人,被告楊某某、雷和平作為借款人,被告紅雷公司作為保證人,再次簽訂《借款合同》,約定借款金額50萬元,借款期限自2013年8月14日至2013年10月13日,借款人不可撤銷的委托貸款人將借款付至被告紅雷公司帳戶,月利率0.5%,月綜合費率3.5%,借款人逾期還款的,還應按銀行信用卡取現(xiàn)利率日萬分之五的四倍向貸款人支付逾期利息。當日,王一軍通過中國工商銀行向被告紅雷公司轉賬50萬元。被告雷和平、楊某某出具了《借據(jù)》。同日,被告紅雷公司出具《股東會決議》,對上述50萬元借款提供擔保,并與原告簽訂了《保證合同》。
2014年4月28日至5月4日期間,被告紅雷公司共向原告轉賬86萬元,原告對此予以認可。2014年6月9日,原被告雙方簽訂《還款承諾函》,載明截止2014年6月9日,借款人楊某某、雷和平已拖欠借款本金共計240萬元、息費310932元,共計2710932元,借款人和保證人承諾于2014年8月15日前償還本金100萬元整和息費……貸款人為實現(xiàn)債權產生的全部費用(律師費及訴訟費、拍賣、變賣借款人、保證人財產的費用)由借款人、保證人承擔。
2014年12月23日,原告與湖北前鋒律師事務所簽訂《委托代理合同》,約定由該所律師代理本案,代理費5萬元應于簽訂合同后三日內支付。
上述事實,有當事人的陳述,《借款合同》、《借據(jù)》、《股東會決議》、《保證合同》、銀行轉賬憑證、《還款承諾函》、《委托代理合同》,以及本案庭審筆錄等證據(jù)在卷佐證。
本院認為,原告首信公司與被告楊某某、雷和平簽訂《借款合同》,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確認公民與企業(yè)之間借貸行為效力問題的批復》,雙方構成民間借貸關系。原告向被告楊某某、雷和平提供了借款本金共計240萬元,有《借款合同》、銀行轉賬憑證、《借據(jù)》為據(jù),被告在約定還款期限未還清借款,已構成違約。被告辯稱其收到2013年8月14日的50萬元后返還了30萬元,故本金應減去該30萬元,但并未提供相關證據(jù),本院依法不予采納。
由于被告紅雷公司作為保證人在2014年4月28日至5月4日期間共向原告償還了借款86萬元,原告對此亦予以認可,故該還款應首先扣除利息,多余部分應沖抵本金。原被告之間共發(fā)生四筆借款,《借款合同》均約定“月利率0.5%,月綜合費率3.5%”,但根據(jù)雙方在庭審中的一致確認,合同履行中,雙方計算利息的實際標準為月息2%,故根據(jù)標準計算,截至2014年5月4日(日息按2%÷30日計算),被告楊某某、雷和平于2012年8月21日所借80萬元的利息為800000元×2%÷30天×613天=326933元,于2013年2月22日所借70萬元的利息為700000元×2%÷30天×432天=201600元,于2013年7月31日所借40萬元的利息為400000元×2%÷30天×274天=73067元、于2013年8月14日所借50萬元的利息為500000元×2%÷30天×260天=86667元,上述利息合計688267元。由于截至2014年5月4日被告紅雷公司共償還86萬元,則余下171733元應當沖抵本金,即被告楊某某、雷和平已清償之前借款期間的利息,共尚欠借款本金2228267元。
由于被告所欠上述四筆借款截至2014年5月4日均已逾期,原告要求被告按日萬分之二十計算逾期利息,超出了法律關于民間借貸利率上限的相關規(guī)定,本院僅對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四倍范圍內的逾期利息予以支持。關于律師代理費,原告主張由被告承擔本案代理費5萬元,但并未提供已實際支付代理費的憑證,本院依法不予支持。
被告紅雷公司在《借款合同》、《保證合同》中均作為連帶責任保證人簽章,故原告要求紅雷公司對上述借款本息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本院依法予以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確認公民與企業(yè)之間借貸行為效力問題的批復》,《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楊某某、雷和平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原告宜昌首信典當有限公司償還借款本金2228267元,并支付以此為基數(shù)、自2014年5月4日至借款本息還清之日止、按照同期銀行貸款利率四倍計算的利息。
二、被告秭歸縣紅雷礦業(yè)有限公司對上述借款本息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三、駁回原告宜昌首信典當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被告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29574元,由被告楊某某、雷和平、秭歸縣紅雷礦業(yè)有限公司負擔23148.37元,由原告宜昌首信典當有限公司負擔6425.63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尚峻松
代理審判員 向淑萍
人民陪審員 尹紅英
書記員: 王仲麗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