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宜昌市源牧商貿有限公司,住所地宜昌市東山大道2-1號(佳鴻寫字樓735號)。法定代表人:謝姣枝,該公司執(zhí)行董事。委托訴訟代理人:艾興娥,女,該公司工作人員。委托訴訟代理人:童成祥,湖北夷陵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恩施倍全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恩施市金桂大道硒都茶城1幢1401號。法定代表人:夏迪偉,該公司執(zhí)行董事兼總經理。
源牧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倍全公司向源牧公司支付欠款15418元;2.判令倍全公司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向源牧公司支付從2016年11月30日至倍全公司實際給付之日止期間的利息損失;3.判令倍全公司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2016年11月30日,源牧公司與倍全公司及原上好生活館三方辦理貨款結算,明確由接手原上好生活館的倍全公司代替原上好生活館向源牧公司支付貨款15418元,三方均在結算明細中簽字蓋章。經源牧公司一再催要,倍全公司至今仍未向源牧公司支付任何款項,故源牧公司依法訴至法院。倍全公司未作答辯。源牧公司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下列證據(jù):1.源牧公司的營業(yè)執(zhí)照(副本)及自國家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tǒng)(湖北)下載并打印的倍全公司企業(yè)基礎信息,證明原被告的訴訟主體資格;2.“原上好生活館轉接至倍全公司供應商結算明細”原件一份,證明三方明確約定由倍全公司向源牧公司支付貨款15418元;3.源牧公司的工作人員艾興娥與周俊鋒的微信聊天記錄截圖打印件兩張并提交了原件核對,證明源牧公司向倍全公司的工作人員催要過欠款。倍全公司未作答辯,也未向本院提交證據(jù),對源牧公司提供的證據(jù)放棄到庭質證的權利。經審查,源牧公司提交的上述證據(jù),符合證據(jù)的三性原則,且能證明本案的相關事實,本院予以確認。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2016年11月30日,源牧公司、倍全公司與上好生活館在“原上好生活館轉接至倍全公司供應商結算明細”上簽字或蓋章,約定由倍全公司代上好生活館于三個月內向源牧公司付清貨款15418元。倍全公司僅負責貨款款項的支付,不承擔源牧公司與上好生活館相關的任何合同及其他責任,支付給源牧公司的貨款合計金額為15418元,用于抵扣倍全公司收購上好生活館的款項。因倍全公司未依約支付上述款項,源牧公司與倍全公司的工作人員通過微信聯(lián)系催要,微信聊天記錄顯示該工作人員認可欠款事實,但倍全公司至今仍未向源牧公司支付上述款項。
原告宜昌市源牧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源牧公司)與被告恩施倍全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倍全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月5日立案后,依法由審判員張浴陽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源牧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艾興娥、童成祥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倍全公司經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本案立案案由為買賣合同糾紛,但經審理查明,雙方并不存在買賣合同關系,而是債務人上好生活館將其負擔支付源牧公司貨款15418元的債務轉移給受讓人倍全公司,并取得了債權人源牧公司的同意,三方均在“原上好生活館轉接至倍全公司供應商結算明細”上簽字或蓋章,三方形成債務轉移合同關系,本案案由應為債務轉移合同糾紛。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倍全公司應當于三個月內即2017年2月28日前向源牧公司付清款項15418元,但倍全公司至今未付,已構成違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雙方沒有約定逾期付款違約金或者該違約金的計算方法,但倍全公司未依約支付上述款項,客觀上造成了源牧公司的損失,故源牧公司主張倍全公司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支付違約金符合法律規(guī)定,結合雙方對付款期限的約定,違約金應當自履行期限屆滿之日即2017年3月1日起計算至欠款實際清償之日止,故源牧公司主張倍全公司支付違約金的訴訟請求本院據(jù)實予以支持,超出部分不予支持。倍全公司經本院傳票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視為其對自身訴訟權利的放棄。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六十條、第八十四條、第一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恩施倍全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向宜昌市源牧商貿有限公司支付欠款15418元,并以15418元為基數(shù),自2017年3月1日起至欠款實際清償之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向宜昌市源牧商貿有限公司支付違約金;二、駁回宜昌市源牧商貿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186元適用簡易程序減半收取計93元,由恩施倍全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承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員 張浴陽
書記員:陳穎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