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某乙
宋某某
閆益民(河北正碩律師事務所)
馬某
山東運發(f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莊濤(山東晨浩律師事務所)
安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臨沂中心支公司
郭越紅
季新穎(河北縱橫律師事務所)
原告:宋某乙。
原告:宋某某。
法定代理人:宋某乙(系宋某某父親)。
委托訴訟代理人:閆益民,河北正碩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馬某。
被告:山東運發(f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向城鎮(zhèn)駐地中心街西村段北段。
法定代表人:周傳運。
委托訴訟代理人:莊濤,山東晨浩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安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臨沂中心支公司,住所地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qū)金雀山路26號齊魯商廈2008-2010。
主要負責人:梁春雨。
委托訴訟代理人:郭越紅,公司員工。
委托訴訟代理人:季新穎,河北縱橫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宋某乙、宋某某與被告馬某、被告山東運發(f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物流公司)及被告安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臨沂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保險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11月17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原告宋某乙、宋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閆益民、被告馬某及被告物流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莊濤、被告保險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郭越紅、季新潁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宋某乙、宋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判令三被告賠償二原告各項損失共計951121.65元;2、本案訴訟費用由三被告承擔。
事實和理由:2015年9月5日,被告馬某駕駛被告物流公司所有的魯Q×××××號重型倉柵式貨車沿省道241線由南向北行駛至173公里600米處時,因逆向行駛、操作不當,與迎面原告宋某乙駕駛的京P×××××號輕型普通貨車相撞,事故造成原告宋某乙、京P×××××號輕型普通貨車乘坐人宋某某受傷,雙方車輛不同程度損壞。
事故發(fā)生后,二原告被送往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五一醫(yī)院住院治療。
此次事故經赤城縣公安交通警察大隊認定,被告馬某負本次事故的主要責任,原告宋某乙負本次事故的次要責任,宋某某不負事故責任。
被告馬某駕駛的車輛在被告保險公司投有交強險和商業(yè)三者險。
2015年5月9日,原告訴至本院,請求法院判決三被告賠償原告宋某乙醫(yī)療費176753.75元、護理費14979.47元、誤工費88000元、住院伙食補助費1170元、交通費500元、營養(yǎng)費2700元、后期治療費12000元、精神撫慰金7200元、鑒定費及鑒定檢查費6720元、××賠償金253723.2元、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140705.28元、車輛損失費25368元、車輛停運損失費42000元;賠償原告宋某某醫(yī)療費28062.9元、護理費10783.05元、住院伙食補助費840元、交通費500元、營養(yǎng)費2250元、后續(xù)治療費8000元、精神撫慰金3000元、鑒定費及鑒定檢查費2148元、××賠償金105718元、補習費18000元,以上各項損失共計951121.65元。
被告馬某辯稱,對于事故的發(fā)生沒有異議,我方車輛在被告保險公司投有交強險和商業(yè)三者險、不計免賠,原告方的合理損失應由我方投保的保險公司進行賠付,同時我方在原告住院期間先行墊付醫(yī)療費16000元,需要二原告返還。
被告物流公司辯稱,被告馬某駕駛的車輛的實際車主是被告馬某,原告的合理損失應由該車輛投保的保險公司負責賠償,被告物流公司不承擔任何賠償責任。
被告保險公司辯稱,我公司對本案的發(fā)生經過及事實沒有異議,被告馬某駕駛的車輛在本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和商業(yè)三者險50萬元,原告的合理損失應當首先在機動車強制保險限額及范圍內進行賠償,超出部分結合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責任按比例承擔賠償責任。
本次事故發(fā)生后保險公司為二原告墊付醫(yī)療費40000元,需要扣除。
依據保險合同約定,保險公司不承擔訴訟費及鑒定費用。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
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
對有爭議的證據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1、原告宋某乙提供的車輛行駛證及貨車代理服務合同能夠證明原告宋某乙駕駛的京P×××××號輕型普通貨車的實際所有人為原告本人,原告宋某乙有權向三被告主張因此次事故所造成的車輛損失。
2、被告馬某駕駛的車輛在被告保險公司投有交強險和商業(yè)三者險50萬元,被告馬某與被告物流公司簽有車輛買賣協(xié)議,被告馬某駕駛的車輛實際車主為被告馬某。
3、原告宋某乙的父親宋某丙(xxxx年xx月xx日出生)與原告母親鄭某(xxxx年xx月xx日出生)共生育三個子女,從2013年9月16日開始至事故發(fā)生前一直在北京市居住,原告宋某乙從2004年3月1日開始至事故發(fā)生前一直在北京市居住,原告宋某某從2010年9月1日始就讀于北京市門頭溝區(qū)龍泉小學,原告宋某乙及其父母均持有北京市暫住證,原告宋某乙的妻子已經去世,原告宋某某一直隨其父親宋某乙一起生活。
本院認為,被告馬某駕駛機動車輛,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關規(guī)定,給原告造成了人身傷害及財產損失,被告馬某應該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被告馬某系其駕駛車輛的實際車主,所以原告的損失應該由車輛所有人即被告馬某賠償,被告物流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
因原告宋某乙在此次交通事故中亦有過錯,應該依責減輕被告馬某的賠償責任,根據雙方的過錯程度,原告宋某乙應承擔30%責任,被告馬某承擔70%責任。
該肇事車輛在被告保險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和商業(yè)三者險50萬元,所以二原告的損失應該先由被告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進行賠付,不足部分由保險公司在商業(yè)三者險范圍內按責任比例予以賠償,超出部分,依照交通安全法和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guī)定由侵權人予以賠償。
二原告主張的醫(yī)療費票據均為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出具,屬合理花費,本院予以支持。
原告宋某乙主張的醫(yī)療費176753.8元中,購買下肢外固定支具200元和可調膝關節(jié)矯形器2200元,合計2400元,系必要合理的支出,本院予以支持。
原告宋某某主張的醫(yī)療費28062.9元中,購買皮牽引套600元,系必要合理的支出,本院予以支持。
原告宋某乙和原告宋某某各主張就醫(yī)交通費500元,因未向本院提供相關證據,對此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二原告的經常居住地均在北京,故二原告請求按北京市城鎮(zhèn)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標準(52859元/年)計算××賠償金的主張,本院予以支持。
原告宋某乙的父母雖系農民,但二人從2013年9月16日開始至事故發(fā)生前一直在北京市居住,故原告宋某乙要求按北京市城鎮(zhèn)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標準(36642元/年)計算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的主張,本院予以支持。
原告宋某乙的被扶養(yǎng)人有其父親宋某丙(70周歲)、母親鄭某(65周歲)、兒子宋某某(12周歲),宋某丙的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為26870元(36642元/年×10年×22%÷3人),鄭某的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為40306.2元(36642元/年×15年×22%÷3人),宋某某的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為48367.44元(36642元/年×6年×22%),以上合計115543.64元。
原告宋某乙駕駛的車輛經張家口市物價局價格認定中心鑒定,推定為全損車輛,已無修復價值,停運損失計算期間酌情認定至從事故發(fā)生時至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出具后第5日(2015年9月5日至2015年9月20日)及鑒定機構的作業(yè)期間(2015年12月31日至2016年1月22日),共計37天,每天停運損失為300元,故原告宋某乙駕駛車輛的車輛損失費為11100元。
由于車輛停運損失為間接損失,應當由侵權人即被告馬某負責賠償。
原告宋某某主張補習費18000元,因未向本院提供其就讀學校出具的相關證明,對此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被告馬某為二原告墊付的醫(yī)療費16000元,二原告應當予以返還,被告保險公司墊付的醫(yī)療費40000元,應當在賠償款中予以扣除。
綜上所述,原告宋某乙的合理損失確定如下:一、醫(yī)療費174353.8元;二、二次手術費12000元;三、誤工費37943元(52859元/年÷365天×262天);四、護理費12000元(100元/天×120天);五、住院伙食補助費1170元(30元/天×39天);六、營養(yǎng)費2700元(30元/天×90天);七、××賠償金232579.6元(52859元/年×20年×22%);八、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115543.64元;九、××輔助器具費2400元;十、精神撫慰金6600元;十一、鑒定費6000元;十二、檢查費720元;十三、財產損失費25368元;十四、停運損失費11100元,計640478.04元。
原告宋某某的合理損失確定如下:一、醫(yī)療費27462.9元;二、二次手術費8000元;三、護理費9000元(100元/天×90天);四、營養(yǎng)費2250元(30元/天×75天);五、住院伙食補助費840元(30元/天×28天);六、××賠償金105718元(52859元/年×20年×10%);七、××輔助器具費600元;八、鑒定費2000元;九、檢查費148元;十、精神撫慰金3000元,計159018.9元。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條 ?、第六條 ?、第十六條 ?、第二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四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 ?、第十八條 ?、第十九條 ?、第二十條 ?、第二十一條 ?、第二十二條 ?、第二十三條 ?、第二十四條 ?、第二十五條 ?、第二十六條 ?、第二十八條 ?、第三十條 ?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 ?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安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臨沂中心支公司在交強險限額范圍內賠償原告宋某乙和原告宋某某各項損失共計122000元;
二、被告安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臨沂中心支公司在商業(yè)三者險范圍內賠償原告宋某乙和原告宋某某其余損失(停運損失除外)666396.94元的70%,計466477.9元,扣除已經支付的醫(yī)療費40000元,實際賠償426477.9元;
三、被告馬某賠償原告宋某乙車輛停運損失費11100元的70%,即7770元;
四、原告宋某乙與原告宋某某返還被告馬某墊付的醫(yī)療費16000元。
以上賠償款于本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交赤城縣人民法院轉交。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3311元,由原告負擔3515元,被告保險公司負擔9669元,被告馬某負擔127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被告馬某駕駛機動車輛,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關規(guī)定,給原告造成了人身傷害及財產損失,被告馬某應該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被告馬某系其駕駛車輛的實際車主,所以原告的損失應該由車輛所有人即被告馬某賠償,被告物流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
因原告宋某乙在此次交通事故中亦有過錯,應該依責減輕被告馬某的賠償責任,根據雙方的過錯程度,原告宋某乙應承擔30%責任,被告馬某承擔70%責任。
該肇事車輛在被告保險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和商業(yè)三者險50萬元,所以二原告的損失應該先由被告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進行賠付,不足部分由保險公司在商業(yè)三者險范圍內按責任比例予以賠償,超出部分,依照交通安全法和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guī)定由侵權人予以賠償。
二原告主張的醫(yī)療費票據均為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出具,屬合理花費,本院予以支持。
原告宋某乙主張的醫(yī)療費176753.8元中,購買下肢外固定支具200元和可調膝關節(jié)矯形器2200元,合計2400元,系必要合理的支出,本院予以支持。
原告宋某某主張的醫(yī)療費28062.9元中,購買皮牽引套600元,系必要合理的支出,本院予以支持。
原告宋某乙和原告宋某某各主張就醫(yī)交通費500元,因未向本院提供相關證據,對此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二原告的經常居住地均在北京,故二原告請求按北京市城鎮(zhèn)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標準(52859元/年)計算××賠償金的主張,本院予以支持。
原告宋某乙的父母雖系農民,但二人從2013年9月16日開始至事故發(fā)生前一直在北京市居住,故原告宋某乙要求按北京市城鎮(zhèn)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標準(36642元/年)計算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的主張,本院予以支持。
原告宋某乙的被扶養(yǎng)人有其父親宋某丙(70周歲)、母親鄭某(65周歲)、兒子宋某某(12周歲),宋某丙的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為26870元(36642元/年×10年×22%÷3人),鄭某的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為40306.2元(36642元/年×15年×22%÷3人),宋某某的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為48367.44元(36642元/年×6年×22%),以上合計115543.64元。
原告宋某乙駕駛的車輛經張家口市物價局價格認定中心鑒定,推定為全損車輛,已無修復價值,停運損失計算期間酌情認定至從事故發(fā)生時至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出具后第5日(2015年9月5日至2015年9月20日)及鑒定機構的作業(yè)期間(2015年12月31日至2016年1月22日),共計37天,每天停運損失為300元,故原告宋某乙駕駛車輛的車輛損失費為11100元。
由于車輛停運損失為間接損失,應當由侵權人即被告馬某負責賠償。
原告宋某某主張補習費18000元,因未向本院提供其就讀學校出具的相關證明,對此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被告馬某為二原告墊付的醫(yī)療費16000元,二原告應當予以返還,被告保險公司墊付的醫(yī)療費40000元,應當在賠償款中予以扣除。
綜上所述,原告宋某乙的合理損失確定如下:一、醫(yī)療費174353.8元;二、二次手術費12000元;三、誤工費37943元(52859元/年÷365天×262天);四、護理費12000元(100元/天×120天);五、住院伙食補助費1170元(30元/天×39天);六、營養(yǎng)費2700元(30元/天×90天);七、××賠償金232579.6元(52859元/年×20年×22%);八、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115543.64元;九、××輔助器具費2400元;十、精神撫慰金6600元;十一、鑒定費6000元;十二、檢查費720元;十三、財產損失費25368元;十四、停運損失費11100元,計640478.04元。
原告宋某某的合理損失確定如下:一、醫(yī)療費27462.9元;二、二次手術費8000元;三、護理費9000元(100元/天×90天);四、營養(yǎng)費2250元(30元/天×75天);五、住院伙食補助費840元(30元/天×28天);六、××賠償金105718元(52859元/年×20年×10%);七、××輔助器具費600元;八、鑒定費2000元;九、檢查費148元;十、精神撫慰金3000元,計159018.9元。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條 ?、第六條 ?、第十六條 ?、第二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四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 ?、第十八條 ?、第十九條 ?、第二十條 ?、第二十一條 ?、第二十二條 ?、第二十三條 ?、第二十四條 ?、第二十五條 ?、第二十六條 ?、第二十八條 ?、第三十條 ?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 ?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安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臨沂中心支公司在交強險限額范圍內賠償原告宋某乙和原告宋某某各項損失共計122000元;
二、被告安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臨沂中心支公司在商業(yè)三者險范圍內賠償原告宋某乙和原告宋某某其余損失(停運損失除外)666396.94元的70%,計466477.9元,扣除已經支付的醫(yī)療費40000元,實際賠償426477.9元;
三、被告馬某賠償原告宋某乙車輛停運損失費11100元的70%,即7770元;
四、原告宋某乙與原告宋某某返還被告馬某墊付的醫(yī)療費16000元。
以上賠償款于本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交赤城縣人民法院轉交。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3311元,由原告負擔3515元,被告保險公司負擔9669元,被告馬某負擔127元。
審判長:吳文利
審判員:徐廣
審判員:吳楠
書記員:李卓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