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宋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業(yè),現住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公民身份號碼×××。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楠,北京市玖典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河北京義信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
法定代表人:于水,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于飛,男,該公司職員。
被告:秦某某順馳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
法定代表人:馬江,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意新,男,該公司職員。
委托訴訟代理人:蔡津生,河北渤海明達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宋某某與被告河北京義信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義信公司)、被告秦某某順馳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馳公司)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2月13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于2018年7月5日、10月1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宋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楠、被告京義信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于飛、被告順馳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意新、蔡津生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宋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二被告連帶返還原告購房款84679元。事實和理由:被告京義信公司是被告順馳公司授權代理銷售涉訴樓盤的經紀公司。2017年3月24日,原告通過被告京義信公司與被告順馳公司簽訂了商品房買賣合同。合同簽訂后,原告先后向被告京義信公司交納購房款177995元。后順馳公司中止了京義信公司的代理銷售資格,并強行解除了與原告的房屋買賣合同,但只退還原告93316元房款,剩余84679元至今未予返還,故起訴要求二被告返還。訴訟中,原告變更訴訟請求為65000元,稱在起訴后,二被告又退還19679元。
京義信公司辯稱,京義信公司與順馳公司不存在任何代理關系,京義信公司是通過順馳公司售樓處提取順馳公司的房產信息,通過宣傳,收取6萬元電商服務費,從順馳那里買房然后加價賣出。原告所交的177995元里,除首付款97995萬元外,有2萬元加價款給了押房人崔鵬飛,4.5萬元給了原告的銷售張云飛,剩余1.5萬元已經返還原告,故京義信公司已不欠原告的錢。原告是通過張云飛知道的海公園項目,張云飛與原告是一起來的,不是京義信公司的人。宣傳單上寫有6萬元電商服務費,原告是知道的,當時市場環(huán)境好,原告愿意加價買房。
順馳公司辯稱,原告對順馳公司的訴訟請求無任何事實和法律依據。1、京義信公司與順馳公司之間不存在委托代理關系。2、本案中京義信公司提供的是房屋銷售過程中的媒介、中介服務。3、原告與順馳公司簽訂了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購房首付款是97995元,順馳公司實際收到原告首付款也是97995元。2017年7月初,原告因個人原因無法辦理買賣合同項下約定的需要支付剩余房款的貸款,向順馳公司提出解除買賣合同,后經雙方協(xié)商,順馳公司退還原告首付款,雙方買賣合同關系結束。4、原告與京義信公司、與其結實的中介人員是什么關系均與順馳公司無關。原告將其與中介公司或中介人員發(fā)生的關系、產生的糾紛要求順馳公司承擔連帶責任,不符合本案的客觀事實。5、原告實際上是在當時整個房地產市場上升狀態(tài)下倉促間做出的投資行為,而后因為個人原因不能辦理貸款,這個過程中產生的風險應當由其個人承擔。綜上,順馳公司不同意原告對本公司的訴訟請求。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有爭議的證據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
1、2017年初,被告京義信公司利用房價上漲的市場形勢,從順馳公司開發(fā)的海公園樓盤售樓處提取樓盤信息進行宣傳,通過向有意購房人提供介紹樓盤信息、到實地看房、幫助訂立合同、辦理貸款等服務并根據購買人想買的戶型向購房人推薦其之前在售樓處已押同戶型房號促成合同訂立的形式,利用市場差價等因素賺取買房人服務費。京義信日常每天有銷售人員在海公園售樓處負責給本公司帶來看房或訂合同的人提供銷售對接服務。對于二被告間的關系,原告主張是代理銷售關系,認為京義信的銷售人員平時在順馳售樓處進行銷售足以說明。二被告對原告該主張均不認可,認為雙方無委托代理關系,京義信公司是為購房人提供中介服務,京義信公司的人員只負責對接服務通過本公司來看(買)房的人,與順馳公司的銷售互不影響,因原告未提供其他證據,僅憑京義信公司每天有人在順馳售樓處上班一點不足以證明其主張,故對原告主張不予認定。
2、2017年3月中上旬某日,原告通過在京義信公司門口散發(fā)順馳公司海公園樓盤銷售傳單的張云飛宣傳,來到京義信公司了解海公園樓盤情況。3月17日,張云飛帶原告到北戴河區(qū)順馳公司海公園售樓處了解了房屋坐落、房屋戶型、房款、貸款等情況。3月18日,原告向京義信公司提出買房以及想買的戶型,并按照張云飛所說向京義信公司交了2萬元“定金”。京義信公司為原告出具收據,內容為“今收到宋某某海公園91-1-1603貳萬元整”。之后,京義信公司讓原告補上剩余的157995元,3月23日,原告分兩筆向京義信公司交付157995元,京義信公司為原告出具收據。2017年3月24日,張云飛帶原告到順馳公司簽訂買賣合同。合同約定,原告購買91-1-1603號房屋,總房款為467995元,付款方式為按揭貸款,首付款97995元,貸款37萬元。京義信公司人員將原告所交款項中的77995元以及“91-1-1603”號房的2萬元定金收據(同年2月25日交納)以原告名義交給順馳公司,順馳公司為原告出具了收到首付款97995元的收據。簽完合同后,京義信和順馳公司的人帶原告到銀行辦理貸款手續(xù),原告將貸款所需信息交到銀行就回家等消息。2017年7月初,順馳公司通知原告說原告的銀行貸款不能辦理。原告因無錢交納房款于2017年7月3日向順馳公司提出退房申請,申請中有“因本人原因辦不了貸款,特申請退房”內容,后順馳公司將收取原告的97995元錢全部退還原告,京義信公司退還原告1.5萬元。對于剩余款項,京義信公司稱,原告所交177995元,除了首付款97995元外,其中2萬元給了押房人崔鵬飛,其余6萬元是京義信應當收取的電商服務費,該6萬元給了原告的銷售張云飛4.5萬元,張云飛2016年10至12月曾是京義信的員工,原告買房時已經不是,只是替京義信賣房,公司給他提成。對此,京義信提供了(1)關于海公園宣傳單的朋友圈截圖,宣傳單上寫明“卓越萬家獨家代理”“團購優(yōu)惠6萬抵每平米1200”內容,京義信以此證明宣傳單上有6萬元電商服務費內容,原告購房時明知;(2)戶名為于霞霞的“中國建設銀行個人活期帳戶交易明細”,用以證明京義信公司分別于2017年3月27日、3月28日通過于霞霞的帳戶轉給崔鵬飛各2萬元共計4萬元,于2017年3月30日轉給張云飛4.5萬元。(3)給張云飛4.5萬元的“渠道結傭單”(一式兩份)復印件,用以證明張云飛非本公司職員。原告對京義信的主張不認可,認為京義信沒有說過收取6萬元電商費,宣傳單也不能證明6萬元電商服務費內容;張云飛就是京義信公司的人員,公司給不給張云飛提成與原告沒有關系,結傭單不能證明張云飛不是公司的人;京義信公司從未向原告說過需要另加價買房,銀行交易明細不能證明京義信公司與崔鵬飛的關系,對于給崔鵬飛加價款問題,因京義信公司不能提供其曾向原告說明需要給付押房人加價款以及合同中原告所買房屋就是崔鵬飛所押房屋的證據,且京義信公司在庭審中說過“我們是從順馳那里買房然后加價賣出”,順馳公司在庭審中說過“銷售公司交我們鎖房錢,然后他們再出去賣”,故對京義信公司主張的給崔鵬飛加價款2萬元不予認定。對于原告是否明知京義信要收取電商服務費問題,京義信所提供證據宣傳單朋友圈截圖,一是不能證明是京義信的宣傳單,二是宣傳單上“團購優(yōu)惠6萬抵每平米1200”不能證明電商服務費內容。但是因原告在2017年3月17日到海公園售樓處看房時已了解了房價、戶型、房款、貸款等情況,在向京義信交納177995元時,特別是與順馳公司訂立合同時,因合同上明確寫明“總房款為467995元,付款方式為按揭貸款,首付款97995元,貸款37萬元。”至此,原告應當明知其交給京義信公司除首付款之外的8萬元是京義信公司收取的費用,原告當時沒有提出質疑也說明這個問題。對于不能辦理貸款的原因,被告順馳公司提供了原告向其提交的退房申請,證明原告承認是自己的原因,稱銀行通知要提高首付比例,公司與原告溝通,但原告說經濟困難不能增加,就提出了退房;原告稱當時是順馳公司通知說貸款辦不下來,要么交全款要么退房,但具體原因沒說,原告交不起全款,順馳答應如退房就全部退款,原告就在順馳公司寫好的“因本人原因不能辦理貸款提出退房申請”的下方簽了字;京義信公司稱,本公司已為原告提供了應有的服務,至于貸款能否辦下來與本公司無關,原因也不清楚。
3、張云飛帶原告到順馳公司看樓盤、訂合同共二次,均乘京義信公司的江淮商務面包車、當日返回,中午飯由京義信公司免費提供。在順馳售樓處有京義信公司人員進行對接服務。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是原告與順馳公司解除了房屋買賣合同,京義信公司收取的費用應否全部退還,順馳公司是否承擔連帶責任。根據查明事實,京義信公司在促成原告與順馳公司訂立房屋買賣合同過程中,雖然將其先期鎖定的房號賣給了原告,但主要是起了為原告提供介紹房屋信息、帶領查看了解樓盤情況、幫助訂立合同等服務的作用,與原告之間基本符合居間合同的特征。根據合同法的相關規(guī)定,居間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委托人應當按照約定支付報酬;居間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要求支付報酬,但可以要求委托人支付從事居間活動支出的必要費用。本案中雖然原告與順馳公司訂立了房屋買賣合同,但按揭貸款是買賣合同的房款支付方式,是合同的重要內容,原告的貸款沒有辦理下來,買賣合同則無法繼續(xù)履行,其結果相當于合同沒有成立,且沒有證據歸責于買賣雙方,所以京義信公司依法不能收取報酬,但原告應當支付京義信公司從事居間活動的必要費用。根據京義信公司為原告提供服務所用的車、人及用餐等情況,酌情認定其必要費用為5000元。至于京義信公司是否將4.5萬元支付給張云飛是其公司與張云飛之間的法律關系,不能對抗原告。綜上,京義信公司應當返還原告剩余款項6萬元。對原告要求順馳公司承擔連帶責任的訴訟請求,因無法律和事實依據,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百二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
的解釋》第九十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河北京義信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返還原告宋某某向其支付的款項6萬元。
二、駁回原告宋某某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425元,由原告承擔110元,被告河北京義信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承擔1315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秦某某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李淑暉
人民陪審員 劉樹民
人民陪審員 李洪達
書記員: 李文景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