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宋某某,住南宮市,委托訴訟代理人喬秋霞,河北德力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陳某某村民委員會,住所地南宮市。負責人何樹奇,該村黨支部書記。被告:高會孟,農民,住南宮市,被告:何樹奇,住南宮市,陳某某村黨支部書記同時負責村委會的工作。被告:馮廷廣,農民,住南宮市,陳某某村黨支部委員。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請求依法確認其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合法有效;判令被告高會孟停止侵權、排除妨礙,并將3.2畝地的經營權交還原告。事實和理由:1999年土地承包時,陳某某村民委員會與高懷三簽訂家庭聯(lián)產承包經營合同,將本村6.6畝地給原告及家人耕種并頒發(fā)給土地承包證。2016年陳某某村支書何樹奇、支委馮廷廣在未召開村民代表大會的情況下,擅自以支委名義對部分村民土地進行強制調換,被告高會孟借機強行耕種了原告承包地內的3.2畝土地,原告多次制止未果,被告的行為嚴重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特提起訴訟,請求依法予以支持。經審理查明,陳某某村自1999年進行第二輪農村土地承包后直到2016年一直未進行土地調整。到2016年時,經過十幾年的發(fā)展,陳某某村人口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有的農戶由于老人去世、女兒出嫁等原因家庭人口減少,而有的家庭由于兒子結婚孫輩人出生等原因人口增加,但由于承包地多年未進行調整,導致有的家庭實際人口少而承包地多,相反有的家庭人口多而承包地少,“人地矛盾”相當突出,部分無地群眾紛紛到鄉(xiāng)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上訪,形成了一股社會不安定因素。2016年初,陳某某黨支部(陳某某村在村民委員會換屆時未能依法選舉出新的一屆村委會,故該村村委會的工作由村黨支部負責)根據(jù)大多數(shù)群眾的要求,在召開了兩次黨員會議后該村成立了土地調整領導小組,決定對全村土地按現(xiàn)有人口狀況進行調整,并在村公告欄多次張榜公布現(xiàn)有人口狀況和土地調整方案,超過80%的群眾同意調整土地,并自愿簽字和按手印,到2016年底該村土地調整基本到位,大多數(shù)群眾對土地調整結果滿意,但也有少數(shù)被要求退地的群眾對調整結果不滿意。按村土地調整領導小組的意見,原告宋某某家在1999年二輪土地承包時有人口4人,從村委會承包6.6畝承包地,2016年調地時宋某某家現(xiàn)有人口1人,村土地調整領導小組將其中兩人的土地3.3畝調整給被告高會孟耕種。本院經審查認為,本案糾紛的本質屬于村民委員會內部成員之間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調整問題,該糾紛不屬法院受理范圍,原告應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解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三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的解釋》第二百零八條第三款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原告宋某某與被告陳某某村民委員會、高會孟、何樹奇、馮廷廣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4月5日立案后,依法進行了審理。
駁回原告宋某某的起訴。如不服本裁定,可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邢臺市中級人民法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