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陽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荊門中心支公司,住所地荊門市東寶區(qū)長寧大道89號(荊門火車站對面銀河集團一樓)。
負責人:頓鵬程,該公司副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汪紅波,荊門市東寶區(qū)象山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宋某某,系受害人馬某之妻。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馬某,學生,系受害人馬某之女。
法定代理人:宋某某,系馬某之母。
二被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呂海濤,湖北子彥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廖某某,無業(yè)。
上訴人陽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荊門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陽某財保荊門公司)因與被上訴人宋某某、馬某、被上訴人廖某某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責任保險合同糾紛一案,不服京山縣人民法院(2014)鄂京山道民初字第0012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5年3月12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陽某財保荊門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汪紅波,二被上訴人宋某某、馬某的委托代理人呂海濤,被上訴人廖某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原告宋某某、馬某訴稱,2014年4月25日11時30分左右,京山縣新市鎮(zhèn)京源大道中央廣場在建的地下停車場內,馬某駕駛的鄂H×××××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停在地下停車場入口斜坡處卸料,因下雨路面滑,鄂H×××××車突然向后滑動,將在車后面卸料的馬某夾在地下停車場的墻上,致其受傷。事發(fā)后馬某被送往京山縣人民醫(yī)院,武漢同濟醫(yī)院治療,因傷勢過重治療無效,于2014年4月28日死亡。事發(fā)后,廖某某墊付10000元醫(yī)療費,后陽某財保荊門公司在交強險范圍內賠償了120000元(其中包括廖某某墊付的10000元醫(yī)療費),而對于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陽某財保荊門公司稱其依據保險合同的約定拒絕理賠,宋某某、馬某訴請陽某財保荊門公司賠償經濟損失30萬元(醫(yī)療費36196.18元、死亡賠償金458120元、喪葬費19360元、交通費1000元、精神撫慰金30000元,合計544676.18元,其中交強險已賠償120000元,還要求陽某財保荊門公司在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范圍內賠償300000元)。
原審查明,2014年4月25日11時30分左右,京山縣新市鎮(zhèn)京源大道中央廣場在建的地下停車場內,馬某駕駛的鄂H×××××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停在地下停車場入口斜坡處卸料,因下雨路面滑,鄂H×××××車突然向后滑動,將在車后面卸料的馬某夾在地下停車場的墻上,致其受傷。事發(fā)后馬某被送往京山縣人民醫(yī)院,武漢同濟醫(yī)院治療,共花費醫(yī)療費36196.18元,后因傷勢過重治療無效,于2014年4月28日死亡。
馬某持A2D駕駛證,其系廖某某雇請的司機,其駕駛的鄂H×××××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在陽某財保荊門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和限額為30萬元的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含不計免賠險),保險期間均為2014年4月19日零時至2015年4月18日二十四時止,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內。事發(fā)后,廖某某墊付10000元醫(yī)療費,后陽某財保荊門公司在交強險范圍內賠償了120000元(其中宋某某、馬某領取了110000元,廖某某領取了醫(yī)療費10000元)。
馬某出生于1971年10月24日,系非農業(yè)家庭戶口。
原判認為,本案案發(fā)現(xiàn)場是在在建的地下停車場,受害人馬某是在施工作業(yè)的情況下發(fā)生的事故,該地點不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規(guī)定的道路,不屬于道路交通事故,陽某財保荊門公司對此的抗辯意見,予以采納。被害人馬某受雇于廖某某,在從事雇傭活動中提供勞務受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故應由雇主即廖某某承擔責任。受害人馬某受雇于廖某某,既是駕駛特種車的駕駛員,也是該車的裝卸工,本次事故是在受害人馬某卸料時發(fā)生的,在這一特定時間,其已非司機身份,而是裝卸工,根據《陽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特種車保險條款》第六條“保險期間內,被保險人或其允許的合法駕駛人或操作人員在使用被保險機動車過程中發(fā)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傷亡或財產直接損毀,依法應當由被保險人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保險人依照本保險合同的約定,對于超過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各分項賠償限額以上的部分負責賠償”之規(guī)定,該條所稱的“意外事故”包括交通事故,但絕非單指交通事故,其范圍要寬泛得多,不能機械地、狹隘地理解為只有交通事故才是第三者賠償范圍,本案受害人馬某在事發(fā)時已非車上人員和司機身份,符合“第三者”特征,應認定為“第三者”,故陽某財保荊門公司應當按照第三者責任險對宋某某、馬某予以賠付。馬某在提供勞務時未注意雨天路滑,將車輛停在地下停車場入口斜坡處,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條“機動車駕駛人應當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按照操作規(guī)范安全駕駛、文明駕駛”之規(guī)定,是導致本次事故發(fā)生的直接原因,應對本次事故負主要責任;馬某下車卸料過程中,未注意自身安全,應承擔相應責任,據此,確定廖某某按照75%的比例承擔賠償責任,宋某某、馬某自行承擔25%的責任。
關于損失的確定:1、喪葬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七條“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之規(guī)定,根據湖北省2014年度在崗職工12個月工資38720元計算喪葬費為19360元。2、死亡賠償金,受害人馬某系非農業(yè)家庭戶口,應按照湖北省城鎮(zhèn)標準計算死亡賠償金,計算年限為20年。3、交通費,宋某某、馬某未提供合法有效的交通費票據,但考慮到馬某進行治療、二原告及其近親屬為處理其喪葬事宜必然支出交通費,故酌定交通費為800元。4、馬某因本次交通事故死亡,必然造成宋某某、馬某巨大的精神痛苦,依法應計算精神撫慰金,根據本次事故的過錯責任及承擔賠償責任的能力、結合本地區(qū)的生活水平,酌定精神撫慰金為10000元;宋某某、馬某主張30000元數(shù)額明顯過高,不予支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y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睋耍瑓⒄斩?一四年度湖北省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標準,確定宋某某、馬某的損失:1、醫(yī)療費36196.18元;2、死亡賠償金458120元(22906元/年×20年);3、喪葬費19360元;4、交通費800元;5、精神撫慰金10000元。以上費用合計524476.18元。
關于各方民事賠償責任的承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五條,“保險人對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的損害,可以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或者合同的約定,直接向該第三者賠償保險金。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損害,被保險人對第三者應負的賠償責任確定的,根據被保險人的請求,保險人應當直接向該第三者賠償保險金。被保險人怠于請求的,第三者有權就其應獲賠償部分直接向保險人請求賠償保險金……”,因肇事車輛在陽某財保荊門公司投保了交強險,且陽某財保荊門公司已在交強險范圍內賠償120000元,故宋某某、馬某的其余損失404476.18元(524476.18元-120000元),由廖某某承擔75%的賠償責任,即303357.14元。廖某某與陽某財保荊門公司之間關于機動車商業(yè)第三者責任保險合同第四條約定:“保險期間內,被保險人或其允許的駕駛人在使用機動車過程中發(fā)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人遭受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依法應當由被保險人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保險人依照本合同約定,對于超過機動車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各分項賠償限額以上的部分負責賠償”,故廖某某承擔75%的賠償責任,即303357.14元,應由陽某財保荊門公司在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限額內賠償給宋某某、馬某。而肇事車輛在陽某財保荊門公司投保的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限額為300000元,故應由陽某財保荊門公司在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限額內賠償宋某某、馬某300000元。其余損失宋某某、馬某未主張,不作處理。
綜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十六條、第四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判決:一、陽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荊門中心支公司在機動車商業(yè)第三者責任保險限額內賠償宋某某、馬某損失300000元;二、駁回宋某某、馬某的其他訴訟請求。上列給付義務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付清。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2000元,由宋某某、馬某負擔400元,廖某某負擔600元,陽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荊門中心支公司負擔1000元。
二審查明的事實與一審認定相同。
本院認為,《陽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特種車保險條款》第六條關于第三者責任保險的約定如下:“保險期間內,被保險人或者其允許的合法駕駛人或操作人員在使用被保險機動車過程中發(fā)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傷亡或財產直接損毀,依法應當由被保險人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保險人依照本保險合同的約定,對于超過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各分項賠償限額以上的部分負責賠償。”在本案事故發(fā)生的那一時刻,馬某是處于車外的裝卸工,屬于第三者身份,對于馬某的第三者身份,陽某財保荊門公司在上訴狀中并未否認,爭議的焦點在于,事故責任比例的劃分。而馬某在本案中存在兩種身份,一個是車輛的駕駛人,一個是車外的裝卸工即第三者,原審區(qū)分了馬某身為這兩種身份所應承擔的責任。作為機動車駕駛人,馬某未注意雨天路滑,將車輛停在地下停車場入口斜坡處,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條要求安全駕駛、文明駕駛的規(guī)定,是導致本案事故發(fā)生的直接原因,應負主要責任,但因馬某是被保險人廖某某允許的合法駕駛人,依照上述保險條款的約定,該駕駛人在使用車輛過程中造成第三者人身傷亡的,由保險公司依約承擔責任,故該部分的責任應由保險公司承擔;作為裝卸工的第三者身份,馬某站在車身后卸貨,未充分認識到車停斜坡可能產生的危險,未盡到足夠的安全注意義務,應承擔事故的次要責任。原審結合本案事故發(fā)生的過程以及事故發(fā)生各方原因力大小,認定作為駕駛員身份的馬某承擔75%的責任,因馬某作為駕駛員是為廖某某提供勞務,該部分由被保險人廖某某承擔的責任,依合同條款約定應由保險公司來承擔。
本案雖不是發(fā)生在道路上,不屬于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但該事故的發(fā)生與車輛駕駛員的駕駛行為相關,原審參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關規(guī)定認定事故責任并無不當。
綜上,原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經合議庭評議,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000元,由上訴人陽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荊門中心支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向芬 審 判 員 李偉 代理審判員 李丹
書記員:周立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