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季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沈立安,上海永樂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內蒙古鴻茅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內蒙古自治區(qū)烏蘭察布市。
法定代表人:鮑洪升,董事長兼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建軍,內蒙古宏儒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益豐云端大藥房(原上海雷允上云端藥店),住所地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投資人:孫傅敏,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祝春軍,男,上海益豐云端大藥房工作。
原告季某某與被告內蒙古鴻茅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被告一)、上海益豐云端大藥房(以下簡稱被告二)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10月10日立案受理,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同年11月13日不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季某某及委托訴訟代理人沈立安,被告一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建軍,被告二委托訴訟代理人祝春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季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請求判令兩被告因虛假宣傳豹骨鴻茅藥酒功效共同賠償原告買價十倍費用114,380元。事實和理由: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原告多次從被告二處購買被告一生產、銷售的鴻茅藥酒,用以治療原告本人及愛人的腰酸背痛、尿急、筋骨疼痛等。然原告夫婦服用后,各種不適癥狀未見好轉,卻無意中發(fā)現(xiàn)鴻茅藥酒成分之一豹骨是國家一級保護的野生藥材物種,禁止采獵。原告認為,自己作為一名消費者,為自身需要多次購買了兩被告生產和銷售的藥品,花費11,438元?,F(xiàn)依據(jù)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國家食藥監(jiān)相關規(guī)定,足以證明兩被告所提供的含有豹骨的鴻茅藥酒含有豹骨系故意欺騙消費者,系虛假宣傳,根據(jù)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5條之規(guī)定,共同連帶承擔對消費者的十倍賠償責任。
原告提供了1.原告向被告二購買鴻茅藥酒上海增值稅普通發(fā)票7份,以證明原告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向被告2購買藥酒48瓶,原告是消費者,被告一是生產者,被告二是銷售者;2.鴻茅藥酒的產品說明書,說明書說明了適應癥、用量、成份,在成份中有豹骨成份,以證明鴻茅藥酒是被告一生產的,是本案適格被告;3.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通知1份,2006年3月21日,國家食藥監(jiān)明確禁止將豹骨入藥,除非是庫存產品,被告一是違規(guī)的。從2006年-2018年這么長時間,被告是沒有這么多豹骨的,從而證明被告一鴻茅藥酒中所說的豹骨是不存在的,被告存在虛假宣傳、欺詐行為。
被告內蒙古鴻茅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辯稱,對原告提供的證據(jù)1真實性無異議,但原告從2017年12月7日至2018年1月22日累計購買了48瓶藥酒情況來看,不符合正常服用的消費常理;對證據(jù)2真實性無異議,說明書中所說豹骨是真實存在的,原告通過懷疑來說其沒有這么多庫存豹骨,其不予認可;證據(jù)3不符合證據(jù)的三性,也不能證明被告一生產的產品無豹骨的結果。原告訴請沒有依據(jù),被告生產的鴻茅藥酒是合格產品;被告生產的是藥品而非食品;原告的身份非適格的消費者,消費者是為了個人和家庭生活需要并非為了職業(yè)活動需要。原告于2016年曾購買過被告一的鴻茅藥酒并引發(fā)訴訟,原告將其作為盈利工具;被告在鴻茅藥酒生產和銷售環(huán)節(jié)都不存在虛假的情形,說明書中的豹骨是經(jīng)過行政許可的;共同責任份額不清楚,原告要求十倍賠償依據(jù)消法,但消法中無十倍賠償規(guī)定,請求駁回原告訴求
被告一提供下列證據(jù):1.營業(yè)執(zhí)照、藥品生產許可證、藥品經(jīng)營許可證、藥品GMP證書、非處方藥品審核登記證書、內蒙古自治區(qū)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藥品再注冊批件、內蒙古自治區(qū)藥品檢驗研究院檢驗報告、公證書、藥品廣告審查表、(2018)滬0115民初32380號及(2019)滬01民終341號民事判決書,以證明被告一是經(jīng)過行政許可的正規(guī)藥品生產廠家,被告一生產的鴻茅藥酒藥品是合格藥品,鴻茅藥酒是藥品并非食品,被告一不存在虛假宣傳,被告一的上述證據(jù)也有上海法院的判決書予以確認;2.國家林業(yè)局2016-2018三份行政許可決定書,以證明被告一在鴻茅藥酒中使用豹骨是經(jīng)過國家許可的;3.豹骨購銷協(xié)議書、鴻茅藥酒包裝盒,以證明被告一在國家行政許可的情況下向有關部門購買豹骨的,包裝盒上的中國野生動物管理標識,證明被告一使用豹骨是經(jīng)過國家許可的;4.(2016)滬0115民初69594號民事裁定書、訴狀、證據(jù)等,以證明原告于2016年就曾向被告一起訴索賠過,原告不是合適的消費者。人有趨利避害的特點,原告于2016年就覺得被告的藥品不好,為何于2018年還大量購買;5.工商變更登記,以證明(2018)滬0115民初32380號及(2019)滬01民終341號判決書上的內蒙古鴻茅國藥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變更為內蒙古鴻茅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6.(2018)川1302民初3188號、(2018)川0182民初1101號、(2018)粵0105民初11338號民事判決書,以證明被告一是合法的藥業(yè)公司。
被告上海益豐云端大藥房辯稱,同意被告一的觀點及意見。
原告認為,對被告一提供的證據(jù)1中的營業(yè)執(zhí)照、藥品生產許可證、藥品經(jīng)營許可證、藥品GMP證書、非處方藥品審核登記證書、食藥監(jiān)局再注冊批件真實性無異議。食藥監(jiān)藥品檢驗報告只是對送檢的產品有效,而且檢驗報告也未注明是否存在豹骨。公證書的真實性無異議,三份廣告審查表真實性也無異議,但只是一段時間的廣告審批,不能說明是否存在豹骨成份。兩份判決書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與本案無關,我國不是判例法國家;對證據(jù)2真實性無異議,但對豹骨的來源沒有說清楚,野生動物保護法已經(jīng)規(guī)定豹骨不能入藥,但被告一每年都有幾百公斤豹骨入藥我們需要核實;對證據(jù)3中野生動物管理標識無異議,但不能證明是經(jīng)國家野生動物管理局認可的;對證據(jù)4真實性無異議,原告再次購買仍然是適格的消費者;對證據(jù)5無異議;對證據(jù)6真實性無異議,但與本案無關。
被告二對被告一提供的證據(jù)無異議。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7年12月7日,原告向被告二購買鴻茅藥酒4瓶,價款999元,同年12月25日,原告再次向被告二購買鴻茅藥酒4瓶,價款949元,2018年1月2日,原告向被告二購買鴻茅藥酒8瓶,價款1,898元,同年1月10日,原告又向被告二購買鴻茅藥酒8瓶,價款1,898元。同年1月14日,原告再一次向被告二購買鴻茅藥酒8瓶,價款1,898元,同年1月19日,原告又向被告二購買鴻茅藥酒8瓶,價款1,898元,同年1月22日,原告再次向被告二購買鴻茅藥酒8瓶,價款1,898元。上述7次原告合計購買鴻茅藥酒48瓶,合計價款11,438元。2019年8月12日向本院提起訴訟。
另查明,鴻茅藥酒的生產、銷售、廣告等均有相應的許可證、批文、登記證書、認證書、藥品廣告審查表、檢驗報告、公證書等資料,被告一購買豹骨也有行政許可、購銷協(xié)議等資料佐證。
另查明,7份上海增值稅普通發(fā)票的開具單位為上海雷允上云端藥店,投資人為徐偉,于2015年9月16日設立,2019年9月24日變更為上海益豐云端大藥房,投資人變更為孫傅敏。
另查明,2015年6月10日、8月19日、2016年4月21日,原告向上海雷允上廣泰藥店購買了6瓶鴻茅藥酒,合計價款1,535元。2016年6月2日,原告委托上海永樂律師事務所沈立安律師致函被告一及上海雷允上廣泰藥店,要求被告一提供鴻茅藥酒年生產量、年銷售量及所含豹骨成份的比例(含量)、豹骨來源和豹骨進貨發(fā)票等書面材料并作出說明。被告一法務部回復其生產的鴻茅藥酒屬中藥酒劑非處方藥品,其處方中含有豹骨,公司根據(jù)國家關于使用豹骨的有關規(guī)定,通過國家林業(yè)局行政許可批準,系從正規(guī)渠道購入,符合相關法律規(guī)定,請委托人給予正確的解釋及引導,以免消費者對其公司及產品產生不必要的誤解。2016年10月8日,原告以被告一和上海雷允上廣泰藥店未提供上述材料,認定鴻茅藥酒產品系虛假產品,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十倍賠償原告購藥費用15,350元。審理中,雙方庭外進行了和解,原告獲48,000元補償款后撤訴。
本院注意到,鴻茅藥酒說明書顯示規(guī)格每瓶500毫升,口服每次15毫升,一日2次,并特別注明,請仔細閱讀并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本案爭議焦點一、被告一的鴻茅藥酒說明書是否存在虛假宣傳,構成對原告的欺詐。
原告認為,豹是國家野生動物保護法保護的瀕危野生動物,國家食藥監(jiān)局于2006年3月21日就已發(fā)出通知,除庫存豹骨外,一律去掉。而被告一從2006年至2018年不可能還有庫存豹骨,從而推斷其說明書中說鴻茅藥酒內含豹骨是虛假宣傳,構成對消費者的欺詐。
兩被告認為,其生產和銷售的鴻茅藥酒是經(jīng)過權威部門檢驗的合格產品;其經(jīng)過相關部門批準的豹骨采購渠道、采購數(shù)量,通過專門途徑進行采購,且其外包裝上標有明顯的野生動物專門標識,有相關證據(jù)佐證,故其生產的鴻茅藥酒說明書中所述豹骨是確實存在的,不存在虛假宣傳問題,也不構成對消費者的欺詐。
本院認為,庭審中,被告一出示了國家有關部門2016年-2018年三年的行政許可及相應的購銷協(xié)議,從而證明其購買豹骨是合法合規(guī)的,鴻茅藥酒中具有豹骨成份,其說明書并不存在虛假宣傳和對消費者的欺詐。原告認為被告一生產的鴻茅藥酒中無豹骨成份僅憑主觀意斷,并無實際證據(jù)證明,故本院難予采信。原告保護瀕危野生動物的主觀理念值得肯定,如同姚明公益廣告所述,“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但被告一所購豹骨經(jīng)國家有關部門的行政許可,是否屬于野生豹骨還是人工飼養(yǎng)豹骨并未明確,該行政許可是否違法等問題不屬于本案審理范疇。本案是買賣合同民事糾紛,爭議的是鴻茅藥酒說明書是否存在虛假宣傳,是否構成對消費者的欺詐問題。
本案爭議焦點二、原告是否屬于適格的消費者。
原告認為,原告是通過購買鴻茅藥酒形成了買賣合同關系,雖然原告之前獲得過賠償,但也不能就此否認原告適格的消費者身份。
兩被告認為,原告于2016年就因為購買鴻茅藥酒而向法院提起訴訟并獲得相應的補償。人都有趨利避害的特點,而原告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大量采購鴻茅藥酒,其動機非為使用而是作為謀利手段,故其并非適格的消費者。
本院認為,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條規(guī)定,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法保護。但本案原告并非適格的消費者。其一、原告于2015年、2016年就購買了被告一生產的鴻茅藥酒,其在2016年的起訴狀中明確,其夫婦服用后,自身各種不適癥狀未風好轉,無意間發(fā)現(xiàn)鴻茅藥酒成分之一豹骨是國家一級保護的野生藥材物種禁止采獵。因被告未提供豹骨來源和進貨發(fā)票等材料,認為被告提供的產品系虛假產品??梢姡嬗?016年已明知被告一生產的鴻茅藥酒并不適用于原告夫婦腰酸背痛、尿急、筋骨疼痛等癥狀。身體有恙須在醫(yī)生指導下對癥下藥,并非適用所有人群;而其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大量采購鴻茅藥酒,根據(jù)說明書用量規(guī)定每人每天不超過30毫升,原告購買48瓶,每瓶500毫升,合計為24,000毫升,原告夫婦可以服用400天。鴻茅藥酒系非處方藥而非食品,可以隨意飲用,故原告于2個月內大量購買鴻茅藥酒并非為治?。黄涠⒃嬗?016年向本院提起訴訟后經(jīng)與被告協(xié)商、和解,獲得48,000元的補償而向本院撤回起訴。在巨大利益誘惑下,原告為獲取更大的利益,利用被告二各加盟店之間信息不對稱的特點而大量采購鴻茅藥酒,并以同樣的理由向本院再次提起訴訟,顯然其行為已超出一般消費者的特點。
本案爭議焦點三、原告請求按其購買鴻茅藥酒價款十倍賠償是否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原告認為,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雖然規(guī)定三倍賠償費用,但鴻茅藥酒是藥品,應比一般商品更嚴格,故可以適用十倍賠償。
兩被告認為,本案爭議的鴻茅藥酒是藥品而非食品,法律對此無規(guī)定,原告要求十倍賠償無法律依據(jù),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僅規(guī)定存在欺詐行為的,賠償金額為購買商品價款的三倍,且兩被告不存在欺詐行為,原告也非適格的消費者,故本案原告的請求不適用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本院認為,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規(guī)定,經(jīng)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shù)慕痤~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shù)慕痤~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無。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而我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二款規(guī)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jīng)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jīng)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shù)慕痤~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食品藥品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一條規(guī)定,消費者因虛假廣告推薦的食品、藥品存在質量問題遭受損害,依據(j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相關規(guī)定請求廣告經(jīng)營者、廣告發(fā)布者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第十五條規(guī)定,生產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向生產者、銷售者主張價款十倍賠償金或者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賠償標準要求賠償?shù)?,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從以上法律或最高院的?guī)定都明確,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時構成欺詐的,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三倍懲罰性賠償規(guī)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或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而銷售的,可以適用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十倍懲罰性賠償規(guī)定。懲罰性賠償必須有法律明確規(guī)定,不能適用類推,而目前我國法律并未對藥品有相應明確的懲罰性規(guī)定,由國家相關部門另行處罰,而最高院的規(guī)定也僅規(guī)定消費者服用生產者生產的存在質量問題的藥品造成損害的有權要求賠償;消費者因虛假廣告推薦的藥品存在質量問題遭受損害,依據(j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相關規(guī)定請求廣告經(jīng)營者、發(fā)布者承擔連帶責任的,應予支持。也未明確僅僅因虛假廣告而應給予懲罰性賠償。更何況原告于本案訴訟中并非適格的消費者,也未因服用鴻茅藥酒受到損害;被告一生產的鴻茅藥酒也無虛假宣傳、構成對原告的欺詐,故本案原告要求十倍懲罰性賠償并不適用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只有適格的消費者或因服用受到損害者才受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保護。
綜上所述,原告訴求,依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季某某的全部訴訟請求。
本案本訴受理費2,588元,減半收取計1,294元,由原告負擔(已交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唐寶根
書記員:李??朋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