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季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趙縣。委托代理人:梁勤拴,河北冠宇律師事務(wù)所律師。被告:焦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趙縣。委托代理人:安慧敏,河北錦澤律師事務(wù)所律師。被告:馮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趙縣。
季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責(zé)令被告歸還借款60000元;2、依法責(zé)令被告歸還借款利息64000元;3、由被告承擔(dān)本案的訴訟費用。事實與理由:2014年8月31日被告焦某某借原告人民幣20萬元整,雙方簽訂了借款協(xié)議書,借款人焦某某、擔(dān)保人白書霞、馮某作為擔(dān)保人都在借款協(xié)議上簽了字,借款人焦某某和原告簽訂了房屋抵押合同。經(jīng)過多次討要。截止2017年7月16日欠本金60000元。利息64000元。被告焦某某于2017年7月16日重新書寫了借據(jù)并且馮某作為擔(dān)保人。言明今借本60000元和利息64000元。2017年8月底結(jié)清利息64000元,10月底結(jié)清本金60000元,如10月底結(jié)不清把家門鑰匙交給原告??墒堑狡诤蠖啻斡懸桓娌贿€?,F(xiàn)事出無奈,特提起訴訟,請求人民法院依法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被告焦某某辯稱,一、在2014年8月31日,我向原告借款時,說是借款20萬,但原告扣除了8000元的利息。只給了我192000元。因此,我實際借款為192000元。二、我在借款后的第二個月開始就一直償還借款。直到2016年2月7日向原告轉(zhuǎn)款20000元時,我共償還了原告256500元,不但已還清了借款本金和利息,還多還了9552.9元。并且在之后又向原告轉(zhuǎn)款三次共12000元。加上以前多還的部分,共計還款268500元,共多還了21552.9元。三、2017年7月16日,我所寫的借據(jù),是原告找人對我進(jìn)行強(qiáng)制,硬說我借他的錢還有60000元的本金和64000元利息沒有還清,并強(qiáng)迫我給他打借條,不是我本意。四、我借原告的款早已還清,不但不欠原告的錢,還多支付了21552.9元,原告讓我重新打的借條,是強(qiáng)加給我的債務(wù),不是我的本意,既沒有任何依據(jù),也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原告的主張依法不應(yīng)得到支持。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六條、二十六條第二款、第二十七條、第三十一條的規(guī)定,請求人民法院依法查清事實,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并判決原告返還我多支付的21552.9元。被告馮某辯稱,我是2014年8月31日,作為擔(dān)保人簽訂的協(xié)議,原告和被告約定的借款期限為三個月,按照規(guī)定我作為擔(dān)保人六個月的期限應(yīng)當(dāng)在2015年5月截止,擔(dān)保期已過。在第二次我作為擔(dān)保人寫條的過程中,是脅迫的。最開始借錢的時候拿的是現(xiàn)金,并不是借條上寫的200000元,是192000元。本院經(jīng)審理查明,2014年8月31日,原、被告雙方簽訂了借款協(xié)議,被告焦某某借原告人民幣20萬元整,借款人焦某某、擔(dān)保人白書霞、馮某作為擔(dān)保人都在借款協(xié)議上簽了字。借款的期限為三個月,自2014年8月31日起至2014年11月30日止。如到期未還本金,其違約金為一天人民幣千分之五,直至借款人償還清債務(wù)為止。協(xié)議簽訂后,原告給付被告現(xiàn)金200000元。被告于次月起開始陸續(xù)償還原告本金及利息,但在約定的還款期限內(nèi)沒有還清原告的借款及利息,但被告一直在償還原告的借款及利息。2017年7月16日,原告又讓被告打了借條,內(nèi)容為:今借季坤本六萬元,利息6.4萬,8月底結(jié)清利息,10月底結(jié)清本金,如10月底結(jié)不清,把家門鑰匙交給季坤。被告辯稱其借原告的款早已還清,且還多還了原告的錢,其重新打的借條,是強(qiáng)加給其的債務(wù),不是其的本意。原告遂向本院提起訴訟。被告借款后,按借款本金200000元、年利率36%計算,被告償還原告借款情況為:一、2014年9月份還借款情況:在2014年10月1日還2014年9月本息款8000元,其中利息6000元(本金200000元×3%),還本金2000元(8000元-6000元),9月份剩余金198000元(本金200000元-還本月本金2000元);二、于2014年10月份還借款情況:在2014年10月31日還2014年10月本息款8000元,其中還利息5940元(9月份剩余本金198000元×3%),還本金2060元(8000元-5940元),10月份剩余本金195940元(9月份剩余198000元-本月還本金2060元);三、于2014年11月份還借款情況:在2014年12月10日還2014年11月份本息款8000元,其中還利息5878.2元(上月剩余本金195940×3%元-2361.8元),還本金2121.8元(8000元-5878.2元)11月份剩余本金193818.2元(195940元-本月還本金2121.8元);四、2014年12月份還借款情況:在2015年1月21日還2014年12月本息款10000元,其中還利息5814.5元(上月剩余本金193818.2元×3%),還本金4185.5元(10000元-本月已付利息5814.5元),12月份剩余本金189632.7元(本月剩余本金193818.2元-本月已還本金4185.5元);五、2015年1月份還款情況:在2015年1月30日還2015年1月份本息50000元,其中還利息5689元(上月剩余本金189632.7元×3%),還本金44311元(50000元-本月已還利息5689元),1月份剩余本金145321.7元(上月剩余本金189632.7元-還本月本金44311元);六、2015年2月份還款情況:在2015年3月4日還2015年2月份本息5100元,其中還利息4359.7元(上月剩余本金145321.7元×3%),還本金740元(5100元-本月利息4359.7元),2月份剩余本金144581.4元(上月剩余本金145321.7元-740.3元,本月已還本金);七、2015年3月份還款情況:在2015年3月7日還款2400元、3月19日還款7500元二次共還2015年3月份本息9900元,其中還利息4337元(上月剩余本金144581元×3%),還本金5562.6元(本月還款9900元-本月已還利息4337.4元),3月份剩余本金139018.8元(上月剩余本金144581.4元-本月已還本金5562.6元);八、2015年4月份還借款情況:在2015年4月3日還款7500元,5月1日還款7500元二次共還2015年4月份本息15000元,其中還利息4170.6元(上月剩余本金139018.8元×3%),還本金10829.4元(15000元-本月利息4170.6元),4月份剩余本金128189.4元(上月剩余本金139018.8元-本月已還本金10829.4元);九、2015年5月份還借款情況:在2015年6月3日還2015年5月份本息20000元,其中還利息3845.7元(上月剩余本金128189.4元×3%),還本金16154.3元(20000元-3745.7元),5月份剩余本金112035.1元(上月剩余本金128189.4元-還本月本金16154.3元);十、2015年6月份還借款情況:在2015年6月11號還款10000元,6月23號還款5000元,6月23號還款10000元,三次共還2015年6月份本息25000元,其中還利息3361.1元(上月剩余本金112035.1元×3%),還本金21638.9元(25000元-還本月利息3361.1元),6月份剩余本金90396.2元(上月剩余本金112035.1-還本金21638.9元);十一、2015年7月份還借款情況:在2015年8月2日還2015年7月份本息6500元,其中還利息2711.9元(上月剩余本金90396.2元×3%),還本金3788.1元(6500元-2711.9元已還本月利息),七月份剩余本金86608.1元(上月剩余本金90396.2元-還本金3788.1元);十二、2015年8月份還借款情況:在2015年8月5日還款1000元,8月11日還款40000元,8月13日還款5000元,8月17日還款2000元,8月30日還款3000元,五次還2015年8月份本息51000元,其中還利息2598.2元(上月剩余本金86608.1元×3%),還本金48401.8元(51000元-還本月利息2598.2元),8月份剩余本金38206.3元(上月剩余本金86608.14元-還本月本金48401.8元);十三、2015年9月份還借款情況:在2015年9月10日還款5000元,9月30日還款3000元,二次還2015年9月份本息8000元,其中還利息1146.2元(上月剩余本金38206.3元×3%),還本金6853.8元(8000元-本月已還利息1146.2元),9月份剩余本金31352.5元(上月剩余本金38206.3元-還本月本金6853.8元);十四、2015年10月份還款情況:在2015年11月3日還2015年10月份本息3000元,其中還利息940.6元(上月剩余本金31352.5×3%),還本金2059.4元(3000元-本月已還本金940.6元),10月份本金剩余29293.1元(上月剩余本金31352.5元-還本月本金2059.4元);十五、2015年11月份還借款情況:在2015年11月6號還2015年11月份本息3000元,其中還利息878.8元(上月剩余本金29293.1元×3%),還本金2121.2元(3000元-已還本月利息878.8元),11月份剩余本金27171.9元(上月剩余本金29293.1元-已還本月本金2121.2元);十六、2015年12月份還借款情況:在2015年12月17日還2015年12月份本金6000元,其中還利息815.2元(上月剩余本金27171.9元×3%)還本金5184.8元(6000元-已還本月利息815.2元),12月份剩余本金21987.1元(上月剩余本金27171.9元-還本月本金5184.8元);十七、2016年1月份還借款情況:在2016年2月7日還2016年1月份本息20000元,其中還利息659.6元(上月剩余本金21987.1×3%),還本金19340.4元(20000元-已還本月利息659.6元)2016年1月份本金剩余2646.7元(上月剩余本金21987.1元-本月已還本金19340.4元);十八、2016年2月份還借款情況:在2016年4月2日還2016年2月、3月、4月本息4000元,其中還利息238元(上月剩余本金2646.7元×3%×3),還本金3762元(4000元-238元)元。本金多還1115.3元。截至到2016年4月2日,被告共償還原告借款為本金201115.3元,利息59384.3元。被告實際多還原告本金1115.3元(201115.3元-200000元=1115.3元)。另查明,在2016年7月13日,被告還原告款5000元,2017年11月3日被告還原告款3000元,被告共還原告款8000元(5000元+3000元=8000元)。綜上,被告借原告之款按本金200000元、年利率36%計算,被告所借原告本金及利息已全部還清,且被告多還原告9115.3元(1115.3元+8000元=9115.3元)。以上事實有借款協(xié)議、銀行賬戶交易明細(xì)等予以證實。
原告季某與被告焦某某、馮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jìn)行了審理。原告季某及委托代理人、被告焦某某及委托代理人、被告馮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本院認(rèn)為,被告借原告200000元,事實清楚,證據(jù)充分,被告應(yīng)予償還。原被告在借款協(xié)議中約定的違約金按日千分之五計算,超過了法律規(guī)定的年利率36%,對超過部分本院不予支持。被告借款的利息應(yīng)按年利率36%計算。在本案中,被告所借原告之款本息已全部還清,被告的債務(wù)已履行完畢,故對原告的訴訟請求應(yīng)予以駁回。原告所持有的被告于2017年7月16日所打的借條,該借條是對2014年8月31日的借款協(xié)議的整合,不是原、被告之間發(fā)生的新的債權(quán)、債務(wù)關(guān)系。故對原告據(jù)此要求被告償還債務(wù)的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對被告辯稱的要求原告返還多支付給原告之款,因被告未提出反訴,對此辯稱本院不做評判。關(guān)于被告人馮某辯稱的擔(dān)保期限已過,其不承擔(dān)擔(dān)保責(zé)任,由于原告沒有提交證據(jù)證實其在擔(dān)保期內(nèi)向被告馮某主張權(quán)利,故被告馮某此抗辯理由成立,本院予以采信。被告辯稱的原告實際借給其192000元,而非200000元,對此,原告予以否認(rèn),被告無證據(jù),故對被告此辯稱不予支持。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九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季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390元,由原告負(fù)擔(dān)。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dá)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dāng)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卜玉輝
書記員:劉德洋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