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孟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衡水市桃城區(qū)。
上訴人(原審被告):仲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衡水市桃城區(qū),系孟某某之夫。
二上訴人共同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陳書軍,河北澤諾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衡水芳華企業(yè)策劃有限公司。住所地:棗強縣棗強鎮(zhèn)富強路。
法定代表人:武書芹,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李珊珊,該公司職員。
委托代理人:徐延平,河北天捷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甘曉燕,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衡水市桃城區(qū)。
上訴人孟某某、仲某某因與被上訴人衡水芳華企業(yè)策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芳華公司)、原審被告甘曉燕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棗強縣人民法院(2017)冀1121民初17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6月8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F(xiàn)已審理終結。
孟某某、仲某某的上訴請求:撤銷原判決,改判:1、孟某某償還芳華公司借款本金120萬元及利息(自2015年3月27日至2015年5月27日止按月息2%);2、仲某某不承擔償還芳華公司借款本金及利息的責任。事實與理由:一、一審法院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仲某某沒有在2015年3月27日孟某某、甘曉燕與芳華公司簽訂的借款擔保合同上簽字,仲某某對此也不知情。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依法妥善審理涉及夫妻債務案件有關問題的通知》之規(guī)定,法院應審查夫妻債務是否真實發(fā)生,應當結合當事人之間交易方式、債權憑證、款項交付、交易習慣等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一審法院逃避事實調查,只是簡單的憑借孟某某到賬卡號就草率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有悖常理。孟某某已經(jīng)提供證據(jù)證明該借款沒有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系單方債務。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應由芳華公司承擔舉證責任,芳華公司沒有提供證據(jù)證明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應認定為孟某某一方個人債務,仲某某不承擔償還責任。關于芳華公司主張利息部分,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26條規(guī)定,法院應判決孟某某自借款之日即2015年3月27日至借款到期之日即2015年5月27日按年利率24%計算。二、一審法院程序違法。借款合同上沒有仲某某的簽字,不應對仲某某提起訴訟。芳華公司在開庭時沒有提供證據(jù)證明孟某某和仲某某是夫妻關系,而是申請一審法院調取相關證據(jù),法院不應準許。一審法院對芳華公司在開庭時提出調取證據(jù)申請予以準許顯然程序違法。
芳華公司辯稱:一、一審認定系上訴人夫妻共同債務有據(jù)。(一)事實依據(jù):二上訴人系夫妻關系,且始終處于婚姻關系存續(xù)狀態(tài),二人均屬工薪階層,年收入合計不足8萬元,按雙方婚齡計算總收入不足100萬元,除去日常生活、子女撫養(yǎng)等正常開支,夫妻二人還在衡水市購買了至少兩處已經(jīng)在房管局備案的房產(chǎn),還有近200萬元的夫妻共同債權,其夫妻共同資產(chǎn)已經(jīng)大大超出了二人的正常收入,作為丈夫的仲某某不可能不知情。二上訴人一直從事銀行工作,對資金性質、借貸往來、融資獲利等方面具有職業(yè)上的便利性和敏感性,對家庭收入的調配使用,或者外部資金進行獲利性投資,以及利益最大化的合理借貸等方面常識和計算,優(yōu)于普通家庭。妻子對他人負有非常規(guī)的巨額債務丈夫不知情,這在情理上和邏輯上完全說不通。(二)法律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保ㄈ┥显V人舉證不能。根據(jù)上述司法解釋規(guī)定,否定夫妻共同債務的舉證責任在債務人,證明標準是“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但二上訴人均未提交系一方債務的證據(jù)。二、一審程序合法有效,二上訴人故意回避系夫妻關系的事實應予處罰。對訴訟當事人的適格審查是人民法院依職權的審查權,并不以當事人申請為據(jù)。一審中二上訴人的代理人對二人是否系夫妻關系故意回避,嚴重違背了民事訴訟基本的誠信原則。
原審被告甘曉燕未陳述意見。
芳華公司向一審法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孟某某、仲某某共同償還欠款本金120萬元,截止起訴日利息21.36萬元,合計141.36萬元,利息支付至全部欠款本息償還完畢止;2、判令被告甘曉燕對上述欠款本息承擔連帶還款責任;3、本案訴訟費由被告共同承擔。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5年3月27日,原告作為出借人與孟某某、甘曉燕簽訂借款擔保保證合同,約定借款金額為150萬元,期限為2015年3月27日至2015年5月27日,月利率為3%。擔保人甘曉燕對本息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借款出借后,被告已償還借款本金30萬元,利息按月利率3%已付至2016年4月20日。原告要求被告支付本金120萬元及利息(以120萬元為基數(shù),自2016年4月21日按月息2%計算至2017年1月16日,利息為21.36萬元,之后順延,期間被告償還利息2.8萬元從欠息中扣除)。被告仲某某系被告孟某某之夫。
一審法院認為,原告芳華公司與孟某某間的民間借貸關系雙方自愿,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被告孟某某在借款逾期后未如約履行還本付息的責任,有悖法律,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其辯稱3%月利率過高,應按2%標準付息并返還已付超額部分利息的主張沒有法律依據(jù),不予采信。原告要求孟某某償還借款本金120萬元并支付利息(自2016年4月21日起按2%月息支付到付清日止)的主張,事實清楚、證據(jù)充分、理由正當,應予支持。被告仲某某辯稱自己對借款不知情未用于家庭共同生活不承擔還款責任的辯解,不能成立。理由如下:1.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解釋(二)》第24條規(guī)定,對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以一方個人名義所負債務是以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為原則,以確認為一方個人債務為例外,且例外情形必需由夫妻一方舉證證明。2.本案不存在例外情形。第一,盡管孟某某提供了個人賬戶流水和當日將款轉出的憑證,只能證明財產(chǎn)的支出狀況,不能必然推論出孟某某經(jīng)濟獨立或約定財產(chǎn)夫妻各自所有,即使存在約定,孟某某亦未舉證證明原告知道該約定存在。第二,無證據(jù)證明孟某某與原告將案涉借款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第三,結合孟某某賬戶的資金流動額度、頻度和借款用途“流動資金”的約定,本案借款應為孟某某個人生產(chǎn)經(jīng)營所用。依《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guī)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生產(chǎn)、經(jīng)營收益歸夫妻共同所有。故孟某某、仲某某在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以一方個人名義所借款項,無充分證據(jù)證明系單方債務、未用于夫妻共同生活、配偶未從中受益的,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原告請求仲某某對案涉借款承擔共同償還責任的請求,應予支持。被告甘曉燕辯稱超過擔保期間不承擔擔保責任的辯解,因借款擔保合同中明確約定有“保證期間自借款期限屆滿順延無限”的約定,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二條“保證合同約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直至主債務本息還清時為止等類似內容的,視為約定不明,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二年”的規(guī)定,本案擔保期間為借款期滿的2015年5月27日后二年。本案原告起訴時尚在此期間內,故被告甘曉燕的辯解沒有法律依據(jù),不能成立。綜上所述,一審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第三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被告孟某某、仲某某于判決生效后五日內償還原告衡水芳華企業(yè)策劃有限公司借款本金120萬元及利息(以120萬元為基數(shù),自2016年4月21日起按月息2%計算至付清之日,扣除期間被告償還利息2.8萬元);二、被告甘曉燕對上述借款本息承擔連帶償還責任;三、被告甘曉燕在承擔擔保責任后有權向被告孟某某、仲某某追償。案件受理費適用簡易程序減半收取8745元,財產(chǎn)保全費5000元,合計13745元,由被告孟某某、仲某某、甘曉燕負擔。
二審中,各方當事人均未提供新的證據(jù)。本院查明的事實與一審相同。
本院認為,關于仲某某是否應與孟某某共同承擔償還芳華公司本案所涉借款問題。案涉借款合同的借款人為孟某某,其與仲某某為夫妻關系,這是不爭的事實。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guī)定情形的除外?!薄吨腥A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guī)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財產(chǎn)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chǎn)清償?!泵夏衬?、仲某某沒有提供證據(jù)證明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財產(chǎn)約定為各自所有,也沒有提供證據(jù)證明借款人孟某某與出借人芳華公司明確約定該筆債務為孟某某的個人債務,故,案涉借款應按孟某某與仲某某的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一審法院判令仲某某與孟某某共同償還案涉借款并無不當。二上訴人關于仲某某不應承擔償還案涉借款責任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案涉借款利息應如何計算問題。孟某某與芳華公司簽訂的借款合同約定的借款利率為月利率3%,孟某某按照約定利率支付利息至2016年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第二款規(guī)定:“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泵夏衬骋呀?jīng)支付的利息沒有超過年利率36%,其要求返還超過年利率24%部分利息的上訴請求明顯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一審判決判令二上訴人按照月利率2%支付2016年4月21日之后的利息并無不當。
關于一審訴訟程序是否違反法律規(guī)定問題。孟某某與仲某某系夫妻關系是客觀存在的事實,芳華公司在二上訴人的代理人對該事實回避的情況下,當庭申請人民法院調取孟某某與仲某某系夫妻關系的相關證據(jù)是為了澄清客觀事實,一審法院依據(jù)芳華公司的申請進行調取并無不妥。
綜上,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判程序合法。孟某某、仲某某的上訴請求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7724元,由上訴人孟某某、仲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李希平 審判員 倪慶華 審判員 張寶芳
書記員:王聰穎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