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裸体无遮挡免费永久观看|精品女同av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一级婬片A片人缓交|给合五月激情二区视频|久久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

歡迎訪問中國律師網(wǎng)!

咨詢熱線 023-8825-6629

孫某與孫某某、孫某某等共有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

2021-06-09 塵埃 評論0

  原告:孫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周向軍,上海浩錦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孫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寶山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云霏,上海錦名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燕萍(母女關(guān)系),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寶山區(qū)。
  被告:孫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住上海市靜安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云霏,上海錦名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樂寅斌(母子關(guān)系),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住上海市靜安區(qū)。
  被告:孫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住上海市寶山區(qū)。
  被告:杜君君,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孫某某(母子關(guān)系),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住上海市寶山區(qū)。
  被告:杜某1,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住上海市寶山區(qū)。
  法定代理人:孫某某(母子關(guān)系),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永興路XXX弄XXX號,住上海市寶山區(qū)南大路XXX弄XXX號XXX室。
  被告:杜某2,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住上海市寶山區(qū)。
  法定代理人:孫某某(母子關(guān)系),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永興路XXX弄XXX號,住上海市寶山區(qū)南大路XXX弄XXX號XXX室。
  被告:孫承龍,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住上海市寶山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徐海英(夫妻關(guān)系),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寶山區(qū)。
  被告:張德前,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四川省。
  原告孫某與被告孫某某、孫某某、孫某某、杜君君、杜某1、杜某2、孫承龍共有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0月10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8年11月1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后因本院依法追加張德前作為被告參加訴訟,因張德前下落不明,本案轉(zhuǎn)為適用普通程序?qū)徖?,?019年8月13日第二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孫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周向軍,被告孫某某及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燕萍,被告孫某某及委托訴訟代理人樂寅斌、陳云霏(暨被告孫某某、孫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被告孫某某(暨被告杜君君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被告杜某1、杜某2的法定代理人),被告孫承龍及委托訴訟代理人徐海英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張德前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孫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依法分割上海市靜安區(qū)永興路XXX弄XXX號甲房屋(以下簡稱系爭房屋)動遷利益所得4,744,584元。2、請求確認被繼承人丁翠華可享有的的動遷利益總計為3,015,657.1元(系爭房屋的價值補償2,766,349.52元、居住裝潢補償8,520元、居住全貨幣獎勵1,548,222.34元、限定選房補貼80,000元,上述款項屬于房屋所有人孫克環(huán)、丁翠華,但二人均已去世,所以該筆財產(chǎn)應當作為遺產(chǎn)由其繼承人按照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處理。兩項相加的二分之一為3,015,657.1元)。上述遺產(chǎn)由原告按照丁翠華遺囑予以繼承。3、請求確認原告享有系爭房屋動遷利益所得56,915.33元?!境ド厦嬉筮z產(chǎn)得到份額,還有獎勵費用341,491.99元,按照戶籍在冊的6人均分(戶籍本為7人,孫承海在動遷前去世,其戶籍在動遷后注銷,因此其戶籍未計算在內(nèi))】。4、訴訟費用依法承擔。事實及理由:原、被告為親屬關(guān)系,四被告為系爭房屋的產(chǎn)權(quán)人孫克環(huán)(2003年報死亡)與其配偶丁翠華(2007年報死亡)的子女。原告與被告孫承龍為父子關(guān)系。2007年6月25日,丁翠華立下書面遺囑,除保留給孫承海(注:其后于2016年9月3日死亡)必須的特定份額外,屬于丁翠華其余的合法財產(chǎn)指定由孫某繼承,另指定孫承龍為遺囑執(zhí)行人。2007年3月6日,被繼承人丁翠華去世并報死亡,遺囑依法應生效力。因原告時年幼小,尚未成年,被告孫承龍作為遺囑執(zhí)行人,除了讓孫承海居住在一樓的時間以外,一直將房屋出租,直至系爭房屋動遷。2017年9月26日,系爭房屋納入征收范圍,被告孫承龍作為代理人與動遷單位簽訂房屋征收補償協(xié)議,選擇貨幣補償,房屋價值補償款、裝潢補償款等各項補償款項共4,744,584元?,F(xiàn)系爭房屋已被拆除,但補償款因有爭議尚未發(fā)放。原告剛年滿18周歲,現(xiàn)依法表示接受奶奶丁翠華的遺贈。因各被告對動遷補償產(chǎn)生爭議,為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quán)益,請求法院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孫某某、孫某某共同辯稱,同意第一、四項訴訟請求,對于第二、三項訴訟請求,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原告所稱的丁翠華遺囑從形式到內(nèi)容均不合法,被告均不認可。對于系爭房屋的權(quán)利人和房屋的征收,被告無異議。被告認為征收協(xié)議項下的金額均為遺產(chǎn),均系補償給權(quán)利人的,系爭房屋內(nèi)的6人戶籍均為空掛,并不能實際分割利益,相關(guān)權(quán)利人經(jīng)前訴生效行政訴訟判決,相關(guān)權(quán)利均被駁回,因此應當根據(jù)法定繼承來處理其遺產(chǎn)。
  被告孫某某、杜君君、杜某1、杜某2(以下簡稱孫某某方)共同辯稱,不認可原告所有訴請,孫某某方?jīng)]有委托孫承龍簽署動遷協(xié)議,孫承龍與動遷組簽署動遷協(xié)議未經(jīng)孫某某方認可,應為無效。之后孫某某方曾提起申訴,但未經(jīng)開庭即被駁回,現(xiàn)已向閔行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房管所與孫某某方簽訂征收協(xié)議。同時還向檢察院提出了抗訴,目前已經(jīng)受理,還未開庭。若孫承龍簽訂的動遷協(xié)議涉及孫某某方的利益,孫某某方拒絕分割。2014年5月,孫承海妻子對其進行虐待,孫某某幫助其離婚,孫承海的監(jiān)護人為孫某某。2017年12月中旬,民警聯(lián)系孫某某,才確認了孫承海的死亡,孫某某認為孫承海的死亡在征收開始之后,孫承海在動遷中是有份額的。
  被告孫承龍辯稱,同意原告所有的訴訟請求。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zhì)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被繼承人孫克環(huán)(2003年9月28日報死亡)與被繼承人丁翠華(2007年8月6日報死亡)系夫妻關(guān)系,共育有孫某某、孫某某、孫承海(XXX殘疾,2014年經(jīng)原上海市閘北區(qū)人民法院判決與被告張德前離婚,二人婚后無子女;2016年9月3日死亡,2018年2月12日注銷戶籍)、孫某某、孫承龍五個子女。原告孫某為被告孫承龍之子。被告杜君君、杜某1、杜某2為孫某某之子女。
  系爭房屋為私房,產(chǎn)權(quán)人為孫克環(huán)。系爭房屋所在地塊由上海市靜安區(qū)人民政府于2017年9月26日作出《征收決定》,此時系爭房屋內(nèi)共有在冊戶籍6人,其中孫承龍(戶主)的戶籍于1970年報出生、孫某的戶籍于2005年從浙江省瑞安市遷入、孫某某的戶籍于1968年報出生、杜君君的戶籍于1999年從本市共康八村XXX號XXX室遷入、杜某1及杜某2的戶籍均為2014年9月11日補報出生。
  2017年10月26日,就系爭房屋簽訂的《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協(xié)議》載明:系爭房屋認定建筑面積28.4平方米;被征收房屋價值補償款2,766,349.52元;裝潢補償8,520元;該戶選擇貨幣補償;其他各類補貼、獎勵費用:不予認定建筑面積殘值補貼50,000元、搬家費800元、家用設(shè)施移裝費補貼2,500元、居住協(xié)議簽約獎勵200,000元、早簽多得益獎30,000元、居住全貨幣方式獎勵1,548,222.34元、限定選房補貼80,000元、簽約搬遷利息58,191.99元;征收部門應向該戶支付協(xié)議金額合計4,744,584元。另根據(jù)該戶《結(jié)算單》顯示,征收部門另發(fā)放了居住搬遷獎勵20,000元、居住提前搬遷加獎120,000元、臨時安置費12,000元、簽約率遞增獎勵90,000元。
  另查明,被告孫某某曾向上海鐵路運輸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以征收部門與未經(jīng)授權(quán)的孫承龍簽訂的系爭協(xié)議,侵犯了其與孫承海的合法權(quán)益,且系爭協(xié)議沒有征收方的簽字蓋章,為無效的協(xié)議,故要求確認系爭房屋所涉征收補償協(xié)議無效,并重新安置【案號:(2017)滬7101行初1362號】。法院經(jīng)審理后認為,孫某某雖未委托孫承龍簽約,但并不必然導致協(xié)議無效的結(jié)果。系爭協(xié)議就被征收房屋情況、評估單價、補償款項和補償方式等情況所作的約定,符合房屋征收相關(guān)法律法規(guī)及基地政策的規(guī)定,未違反法律禁止性規(guī)定,亦未侵犯該戶整體利益。且根據(jù)庭審中各方當事人陳述內(nèi)容來看,系爭協(xié)議約定的補償內(nèi)容最大化地保障了該戶利益,該戶已經(jīng)履行了搬離系爭房屋的主要義務,協(xié)議應屬有效。孫某某要求確認協(xié)議無效之訴請,法院不予支持。2018年4月28日,法院判決駁回了孫某某的訴訟請求。后孫某某不服判決,向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案號:(2018)滬03行終457號】。2018年9月13日,法院作出了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二審判決。后孫某某不服(2018)滬03行終457號行政判決,申請再審。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于2019年6月18日作出(2019)滬02行申170號判決,駁回了孫某某的再審申請。
  再查明,2014年1月8日,上海鐵路局上海大型養(yǎng)路機械運用檢修段(出租人、甲方)與被告孫承龍(承租人、乙方)簽訂了《上海鐵路局單位租賃房租賃合同》,約定由孫承龍承租上海市普陀區(qū)石泉路300弄14單元2102室房屋(以下簡稱石泉路房屋),建筑面積53.21平方米,入住共同同住人為三人,即孫承龍、徐海英、孫某;在合同租賃期限內(nèi),長期租賃的,該房屋租金總額為417,311元,簽訂合同時,乙方累計支付房屋租金370,402元,剩余租金50,839.72元選擇提取本人和家庭成員的住房公積金沖抵,不足部分從工資中扣繳。
  審理中,關(guān)于系爭房屋的居住及他處房屋情況:被告孫某某、孫某某共同表示,丁翠華、孫克環(huán)夫婦與5個子女曾居住在系爭房屋內(nèi),被告孫某某、孫某某、孫某某婚后便搬出了,孫承龍一家在2002年后便搬出,當時孫承龍一家分得了本市泗塘五村XXX號XXX室的動遷房屋(以下簡稱泗塘五村房屋)。之后系爭房屋便只有丁翠華、孫克環(huán)、孫承海居住。丁翠華、孫克環(huán)過世后,只有孫承海一人居住,一直居住到2014年孫承海離婚,后孫承海在其他4個兄弟姐妹家輪流居住。2014年之后,系爭房屋的情況孫某某、孫某某不清楚了,聽說從2015年開始,系爭房屋由孫某某、孫承龍出租。動遷時原、被告雙方均未居住在系爭房屋內(nèi),該房屋空關(guān)。孫承龍有一套泗塘五村的房屋及單位分配的石泉路房屋,即使石泉路房屋不是單位福利分房,孫承龍、孫某也不在系爭房屋內(nèi)居住,不屬于同住人。孫某某結(jié)婚后的居住情況不清楚。
  被告孫某某方表示,孫某某于1988年結(jié)婚后搬離了系爭房屋,對于孫承龍搬走的時間其不清楚。孫承海離婚后,搬到了孫某某處,經(jīng)過與孫承龍協(xié)商,系爭房屋自2015年開始便出租直至動遷,租金為2,200元/月,其中50元給孫承龍,其余是孫某某作為孫承海的監(jiān)護人收取的,孫某某、孫某某陳述的其余居住情況屬實。孫某某結(jié)婚后先搬至其丈夫父母的房屋中居住,大概自1991年開始在外借房至今,南大路的房屋從2008年一直借到現(xiàn)在。被告孫承龍泗塘五村有一套房屋,還有一套保障房,石泉路房屋就是保障性住房,是保障孫承龍一家的住房。石泉路房屋的市場價為6至7萬元/平方米,但根據(jù)租賃合同的租金平攤下來只有幾千塊一平方米,應屬于福利性質(zhì)的分房。
  被告孫承龍表示,被告孫某某、孫某某所述居住情況屬實,孫承龍方在2002年買了泗塘五村的房子,然后搬出的系爭房屋,泗塘五村房屋系他人拆遷分得的安置房,由孫承龍出資購買的。系爭房屋為兩層,樓上兩間,父母住外面一間,孫承龍一家原住另外一間。2005年,母親將孫承龍住的那一間出租,租金原來是母親收的,母親走后,是孫承龍收取房租的,一直到2010年,后來因為與孫承海的妻子發(fā)生矛盾,便不再出租,之后便由孫承龍關(guān)門落鎖。2016年3月,孫某某提出將樓上房間出租,因為其照顧孫承海,因此孫承龍以50元每月的價格將孫承龍居住的房間租給了孫某某,然后孫某某自己出租。直至2017年孫承海走失,孫承龍方將那間房子收回,自己另行出租,直至動遷。泗塘五村房屋45.73平方米,一室一廳,登記在徐海英名下。當時孫承龍單位解困,其租了單位一套房,該房屋沒有房卡,只有租房合同,戶口不能遷入,單位可以隨時收回。孫某某婚后一直在外面借房,沒有在系爭房屋內(nèi)居住。原告出生后便住在系爭房屋,戶口隨母親報在外地,在2005年將原告戶口遷入系爭房屋。現(xiàn)征收補償款已發(fā)放至孫承龍的賬戶。
  對于系爭房屋征收補償款中孫克環(huán)的利益,孫克環(huán)的繼承人均同意按照法定繼承處理。對于孫承??衫^承的利益,被告孫某某、孫某某同意按照法定繼承處理,被告孫某某、孫承龍均不同意按照法定繼承處理,孫某某表示其系孫承海的監(jiān)護人,孫承海的后事還沒有處理好,不同意分割,且孫某某對孫承海照顧較多,應當多分。
  原告表示,2007年6月25日,奶奶丁翠華曾立下書面遺囑,將系爭房屋中其所有的權(quán)利份額,除保留給孫承海的特定份額外,其余財產(chǎn)指定由孫某繼承,另指定孫承龍為遺囑執(zhí)行人。該遺囑由代書人書寫,并由兩位見證人簽字,丁翠華蓋章并按了手印?,F(xiàn)原告在成年后2個月內(nèi)向法院提起的訴訟,表示愿意接受遺贈,該遺囑的代書人及見證人均為專業(yè)的、品德高尚的社區(qū)服務者,丁翠華的遺囑為其真實意思表示,遺囑合法有效,現(xiàn)代書人及見證人均已去世。對于孫承海的份額,其首先能繼承父親的一部分份額,另外在丁翠華的遺囑中,丁翠華從孫克環(huán)處繼承的份額全部留給孫承海。原告的訴請是除去丁翠華從孫克環(huán)處繼承的份額外,其余請求法院確認為丁翠華的遺產(chǎn)。
  被告孫某某、孫某某共同表示,遺囑中丁翠華的印章為偽造,三個手印也不能證明為丁翠華本人的,丁翠華曾有腦中風,與遺囑中的陳述有出入,代書遺囑也不能為打印形式,因此不認可該遺囑效力。
  被告孫某某方表示,原告所稱的遺囑無效,丁翠華去世后,孫承龍爭著當戶主,孫某某原本是不同意的,但后來因為其在計劃生育外超生,孫承龍稱只要孫某某在遺囑中簽字,就同意杜某1、杜某2將戶籍報入系爭房屋,故孫某某才在遺囑下方簽字的。孫某某、孫承海均為父母的繼承人,孫某某方也是系爭房屋的同住人,為合法的安置對象。孫某某方?jīng)]有享受過其他福利分房、經(jīng)濟適用房,在上海他處無房,因此孫某某方屬于合法的安置對象。在行政訴訟中房管所、法院均組織調(diào)解,孫某某方一直要求進行選房安置,因為孫承龍不同意調(diào)解,行政訴訟經(jīng)二審判決,駁回了孫某某方的訴請。即使行政訴訟駁回孫某某方訴請,孫某某方仍堅持動遷協(xié)議無效。現(xiàn)孫某某已對上述行政案件向檢察院申請抗訴,故本案應中止審理。對于動遷中全貨幣的安置方式,孫某某方不同意參與分割,孫某某方也沒有具體方案,堅持要求進行選房安置。在未得到房屋安置的情況下,即使孫某某方為安置對象,也不接受現(xiàn)金補償。因征收補償款中包含孫某某方的安置利益,應當在對孫某某方進行住房安置后,才能確定遺產(chǎn)范圍,由繼承人再行分割。
  本院認為,民事主體的人身權(quán)利、財產(chǎn)權(quán)利以及其他合法權(quán)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被告孫某某方在審理中仍認為系爭征收補償協(xié)議無效,但系爭征收補償協(xié)議已經(jīng)行政訴訟確認合法有效,故被告孫某某方的抗辯意見本院不予采納,其要求本案中止審理的主張缺乏依據(jù),本院不予準許。系爭房屋為孫克環(huán)、丁翠華夫婦的共同財產(chǎn),因?qū)O克環(huán)、丁翠華過世后其繼承人并未對系爭房屋進行析產(chǎn)繼承,現(xiàn)系爭房屋已被征收,系爭房屋項下的征收補償利益應歸房屋所有權(quán)人的繼承人和實際居住人共同所有。因系爭房屋征收時不符合居住困難戶的標準,故受安置人員由本院根據(jù)本案實際情況予以確定。孫承海雖戶籍注銷于征收決定作出之后,但根據(jù)在案證據(jù)顯示,其已于征收決定作出之前去世,故不符合安置對象的條件,系爭房屋的征收補償利益中并無其份額,但其可繼承其父母的相應遺產(chǎn)。因?qū)O克環(huán)、丁翠華的死亡時間均在孫承海與張德前離婚之前,在離婚訴訟中并未分割孫承??衫^承的遺產(chǎn),故對于孫承海可繼承的份額本院予以確認,其合法的繼承人可另行主張權(quán)利。被告孫某某的戶籍在系爭房屋內(nèi)報出生,并實際居住至結(jié)婚,其子女杜君君、杜某1、杜某2雖未曾居住在系爭房屋,但系爭房屋面積較小,已由孫克環(huán)、丁翠華及孫承海居住,孫某某方已符合因居住困難無法入住的情況,且孫某某方從系爭房屋搬離后在外借房居住,在本市無其他住房,亦無證據(jù)顯示曾享受過福利分房或其他拆遷安置利益,故孫某某、杜君君應為系爭房屋征收時的受安置人員,杜某1、杜某2為未成年人,無權(quán)單獨分得安置利益,但孫某某作為其二人的監(jiān)護人可以就征收補償利益適當多分。被告孫承龍的戶籍在系爭房屋內(nèi)報出生,并居住至2002年,后搬出至泗塘五村房屋,被告孫某某、孫某某認為該房屋為拆遷安置所得,且孫承龍曾享受過單位福利分房,但孫承龍對此予以否認,孫某某、孫某某亦未提供證據(jù)證明孫承龍曾享受過福利分房,故孫承龍仍應作為安置人員參與系爭房屋征收補償利益的分配。原告孫某隨孫承龍在系爭房屋居住至2002年,但其戶籍于2005年才遷入系爭房屋,之后并未在系爭房屋實際居住,且征收決定作出之時,孫某仍為未成年人,應由其監(jiān)護人對其居住權(quán)利進行保障。綜上,結(jié)合系爭房屋的來源、居住使用情況、征收補償款的組成等因素,本院酌情確定征收補償款中丁翠華、孫克環(huán)的遺產(chǎn)為各1,410,000元,被告孫承龍可分得征收補償款500,000元,被告孫某某、杜君君可分得征收補償款1,666,584元。
  對于孫克環(huán)的遺產(chǎn),其繼承人均同意按照法定繼承處理,為減少當事人的訴累,本院予以一并處理,但對于丁翠華的遺產(chǎn),其繼承人之間存在不同意見,對于丁翠華所留遺囑的效力雙方當事人之間還存有爭議,因遺產(chǎn)繼承與本案并非同一法律關(guān)系,丁翠華、孫承海的繼承人可依法另行主張權(quán)利。故經(jīng)繼承孫克環(huán)的遺產(chǎn)后,征收補償款中1,645,000元為丁翠華的遺產(chǎn),235,000元為孫承海的遺產(chǎn),孫某某、孫某某、孫某某、孫承龍分別可分得235,000元。經(jīng)本院多次釋明后,孫某某方表示即使其四人為安置對象,也不接受分割,故對于孫某某方的安置利益其可另行主張權(quán)利。鑒于孫承龍代表該戶與征收部門簽訂了征收補償協(xié)議,相應款項也先發(fā)放至其賬戶,故應由孫承龍承擔相應的給付義務。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三條、第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確認上海市靜安區(qū)永興路XXX弄XXX號甲房屋征收補償款中1,645,000元為被繼承人丁翠華的遺產(chǎn);
  二、確認上海市靜安區(qū)永興路XXX弄XXX號甲房屋征收補償款中235,000元為被繼承人孫承海的遺產(chǎn);
  三、被告孫承龍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nèi)給付被告孫某某、孫某某征收補償款各235,000元;
  四、駁回原告孫某的其余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44,756.7元,由原告孫某負擔8,951.34元,被告孫某某、孫某某、孫某某、孫承龍各負擔8,951.34元。公告費560元,由被告張德前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葛安基

書記員:董??錕

Related posts

評論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

發(fā)表評論

評論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