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孫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豐寧滿族自治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秋華,河北坤平律師事務所律師,執(zhí)業(yè)證號:11308201610700729。
被告:豐寧滿族自治縣石人溝鄉(xiāng)石人溝村民委員會,住豐寧滿族自治縣石人溝鄉(xiāng)石人溝村。代碼:1308261107999。
法定代表人:王海安,職務:村主任。
被告:金國,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滿族,農民,住豐寧滿族自治縣。
被告:劉相文,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滿族,農民,住豐寧滿族自治縣。
原告孫某某與被告豐寧滿族自治縣石人溝鄉(xiāng)石人溝村民委員會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8月21日立案后,依據(jù)被告豐寧滿族自治縣石人溝鄉(xiāng)石人溝村民委員會申請,追加金國、劉相文為本案被告,2018年11月21日,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孫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秋華、被告豐寧滿族自治縣石人溝鄉(xiāng)石人溝村民委員會法定代表人王海安、被告劉相文到庭參加訴訟,被告金國經傳票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依法缺席審理終結。
孫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判令被告給付石頭款38660.00元;2.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理由:2013年被告豐寧滿族自治縣石人溝鄉(xiāng)石人溝村民委員會修大壩,購買原告石頭838方,每方70.00元,計58660.00元。2013年11月30日,出具欠條一張。2014年5月8日,被告支付20000.00元,尚欠38660.00元拒絕給付,多次索要未果,故起訴。
豐寧滿族自治縣石人溝鄉(xiāng)石人溝村民委員會辯稱,2013年金國任村黨支部書記,就修大壩事宜,金國支持召開兩委班子會議,村會計王耀生記錄,還有包村干部參加,會議決定采用招標方式承包,誰承包誰負責籌錢,村里不負責出錢,有當時會議記錄可以證明。誰承包工程屬于誰的債務,跟村委會不存在債務糾紛,村委會如果參與此事,村委會收入、支出應該有臺賬,事實上沒有。金國申請擋壩項目,自己親自主抓,具體怎樣承包的,村委會再沒有明確立會確定。原告持有的欠條雖有村委會公章,因當時金國是支部書記,持有公章,給蓋章是隨心所欲的事,不能認為有村公章就是村集體的債務,村里不承擔此債務。
被告金國未答辯。
被告劉相文辯稱,修大壩是金國讓我領著干活,石頭是金國聯(lián)系的,多少錢一方我也不知道,我不同意給錢。
本院經審理認定的事實:2013年豐寧滿族自治縣石人溝鄉(xiāng)石人溝村從縣發(fā)改局申請修建護村壩項目款20萬元,金國時任豐寧滿族自治縣石人溝鄉(xiāng)石人溝村黨支部書記,于6月16日主持召開村兩委班子會議,有鄉(xiāng)包村干部參加,會議決定自中學墻外至鄉(xiāng)政府門前,修建大壩1200米,總投資50萬元,國家補20萬元,差30萬元,采取招標承包方式承包,村不出錢,一切靠承包方自己負責。會后,村會計王耀生通過村廣播喇叭播放了招標啟示。此后,豐寧滿族自治縣石人溝鄉(xiāng)石人溝村民委員會沒有與任何人簽訂擋壩承包合同。正是施工時,金國安排劉相文組織人員施工,孫某某給供應石頭838方,金國給孫某某出具欠條一張,載明:2013年修大壩欠孫某某石頭款838方*70元,計58660.00元整,欠叁萬捌仟陸佰陸拾元整,¥38660.00元整,欠款單位石人溝村委會,證明人,金國,經手人劉相文,2013年11月30日;在欠條邊緣還標注有,已付20000元整,2014.5.8日付;欠條上蓋有豐寧滿族自治縣石人溝鄉(xiāng)石人溝村民委員會公章。孫某某認可2萬元是金國直接給付,欠條出具時間不是欠條上記載的2013年11月30日,是在金國給付2萬元以后出具的,具體時間記不清了。劉相文陳述:工程完工,金國從鄉(xiāng)里領出18萬元,給劉相文15萬元,劉相文用于支付工人工資了,自己和金國都沒有從中領取工資,他們二人的妻子在工地當小工,分別領取了7200.00元和6000.00元工資。金國于2014年底卸任,孫某某向繼任村干部索要欠款未果,提起本案訴訟。
本院認為,被告金國任豐寧滿族自治縣石人溝鄉(xiāng)石人溝村黨支部書記期間,領導修建護村大壩,安排被告劉相文組織人員施工,原告孫某某給供應擋壩用石頭的事實,各方認可,予以采信。原告孫某某主張欠石頭款38660.00元,有被告金國出具欠條證實,予以采信。關于欠款給付責任問題,因為,村委會有不出錢的會議記錄,劉相文沒有與被告豐寧滿族自治縣石人溝鄉(xiāng)石人溝村民委員會簽訂書面合同,受被告金國指派組織施工,并支付工人工資,沒有從中領取工資,被告金國聯(lián)系購買石頭,直接給原告孫某某支付石頭款,整個擋壩工程收支情況沒有計入被告豐寧滿族自治縣石人溝鄉(xiāng)石人溝村民委員會賬簿,綜合以上事實,認定護村壩工程是被告金國和被告劉相文共同承包,拖欠原告孫某某的石頭款,應該由被告金國和被告劉相文承擔。欠條上雖印有豐寧滿族自治縣石人溝鄉(xiāng)石人溝村民委員會公章,因為未經村理財小組審核,沒有經過村會計記錄在賬簿上,不能認定是被告豐寧滿族自治縣石人溝鄉(xiāng)石人溝村民委員會的債務,被告豐寧滿族自治縣石人溝鄉(xiāng)石人溝村民委員會不應承擔給付責任。豐寧滿族自治縣石人溝鄉(xiāng)石人溝村是建成大壩的所有人,作為建設單位,除縣發(fā)改局撥付的工程款外,沒有支付過工程款,對被告金國、被告劉相文兩位承包人因擋壩所負債務應負連帶給付責任。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零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金國、劉相文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付原告孫某某石頭款38660.00元。
二、被告豐寧滿族自治縣石人溝鄉(xiāng)石人溝村民委員會承擔連帶給付責任。
如不按本判決指定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應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766.00元,由被告金國、被告劉相文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王友林
審判員 叢梓曉
人民陪審員 周志
書記員: 徐國寧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