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孫某1,女,漢族,住蘄春縣。
上訴人(原審被告):周某,曾用名周四新,女,漢族,住址同上。系孫某1之母。
上述兩上訴人的共同委托代理人李先權,湖北亨迪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特別授權。
上訴人(原審被告):孫某2,男,漢族,住址同上。系孫某1之父。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吳某1,男,漢族,住蘄春縣。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梅某,女,漢族,住蘄春縣。系吳某1之母。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吳某2,男,漢族,住蘄春縣。
上訴人孫某1、周某、孫某2因與被上訴人吳某1、梅某、吳某2婚約財產(chǎn)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蘄春縣人民法院(2015)鄂蘄春民一初字第0165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6年7月28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楊華擔任審判長、審判員涂建鋒、張敏參加的合議庭,于2016年8月2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孫某1和周某的共同委托代理人李先權、上訴人孫某2,被上訴人吳某1、梅某、吳某2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孫某1、周某、孫某2上訴請求:請求二審法院撤銷原判,依法予以改判。事實和理由:一、本案訴訟主體錯誤。本案案由系婚約財產(chǎn)糾紛,婚約關系的當事人為孫某1和吳某1,給付彩禮的是吳某1,不是梅某和吳某2,而原審認定吳某1對涉案財產(chǎn)是否屬于個人財產(chǎn)未提出主張,對上訴人的辯解意見不予采信有誤。二、原審認定上訴人返還婚約財產(chǎn)52000元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1、本案系婚約財產(chǎn)糾紛,不是侵權責任糾紛,上訴人在本案中無過錯,原審判決按80%的比例返還婚約財產(chǎn)缺乏法律依據(jù)。2、被上訴人在起訴書中陳述自認支出禮金73320元,而原審認定75000元自相矛盾。3、原審證人出庭作證并沒有親眼看見禮金的數(shù)額,上訴人沒有收到該禮金。4、原審判決錄音證據(jù)未當庭播放和質(zhì)證,而予以認定有誤。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撤銷原判決,依法改判。
吳某1、梅某、吳某2答辯:一、原審認定事實清楚,證據(jù)充分。吳某1與孫某1未辦理結(jié)婚登記,根本不存在個人財產(chǎn)的問題,上訴人完全是故意搬弄是非,混淆視聽。二、原審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1、原審中證人證言及錄音等證據(jù)均能認定孫某1單方面提出悔婚,這已經(jīng)事實證明了孫某1的過錯,故原判按80%比例予以返還并無不當。2、一審庭審中,孫友江當庭證言明確證實“原告方支付了31000元彩禮,被告方當場返還6000元”,但上訴人堅持認為返還8000元,最終原審法院認定“被告方當場返還8000元”,而上訴人提到的“75000元與73320元矛盾”實屬無中生有。3、被上訴人在原審提交的書面陳述即《吳某1與孫某1訂親認親前后費用》中“見面禮20000元、提藍10000元、孫某1侄女壓歲錢1000元”與事實相符。4、關于上訴人提出的未收到被上訴人給付的禮金、證人沒有親眼看到禮金、錄音證據(jù)未當庭質(zhì)證等問題,原審法院有詳細的筆錄為證,故上訴人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吳某1、梅某、吳某2在一審中的訴訟請求:要求孫某1、周某、孫某2返還婚約財物共計80544.05元,并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4年12月,吳某1與孫某1經(jīng)媒人孫續(xù)生(系吳某1的姑父,孫某2的堂弟)、孫友江(吳某1的嬸母,孫某1的姑母)介紹相識,隨后雙方建立戀愛關系。吳某1在上海工作,孫某1在北京工作,雙方及其家人協(xié)商在蘄春縣××鎮(zhèn)購買新房。2015年2月16日(農(nóng)歷2014年臘月28日)雙方按當?shù)亓曀子喕榕c認親,在孫某1家里,吳某1方支付了31000元彩禮,孫某1方當場返還了8000元;同日,孫某1家人到吳某1家,吳某1方支付了孫某2、周某各10000元,孫某1的弟弟和弟媳各8000元,孫某1的侄女、姑姑、表哥各2000元,兩個媒人各1000元;后吳某1與孫某1因彼此性格不合及生活瑣事產(chǎn)生分歧,遂終止了戀愛關系。2015年10月6日,雙方商議退婚事宜未果,吳某1、梅某、吳某2遂訴至法院,要求孫某1、周某、孫某2返還婚約財物共計80544.05元并承擔案件訴訟費用。
一審法院認為,吳某1與孫某1是以建立婚姻關系為目的而戀愛交往,在雙方戀愛期間,吳某1及其家人交付孫某1及其家人的較大數(shù)額的錢款應屬婚約彩禮,而非無條件一般贈與。在雙方終止戀愛關系不再締結(jié)婚姻關系的情況下,吳某1、梅某、吳某2要求返還大額彩禮,于法有據(jù)。吳某1與孫某1因瑣事未辦理結(jié)婚登記,雙方都有責任,故返還比例以80%為宜。吳某1支付媒人的2000元與孫某1無關,且其主張的首飾價款因缺乏已經(jīng)交付給孫某1的證據(jù),不予支持。孫某1辯稱僅收取12000元,其收取其他款項的意見與事實不符,依法不予采納。孫某1要求吳某1賠償?shù)闹鲝埮c本案非同一法律關系,本案不予審理。孫某1辯稱吳某2、梅某不是婚約財產(chǎn)糾紛案件的當事人的意見,因吳某1與孫某1未辦理結(jié)婚登記,吳某1對涉案財產(chǎn)是否屬個人財產(chǎn)未提出主張,故孫某1的辯解意見依法不予采納。遂判決:一、孫某1、周某、孫某2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共同返還吳某1、梅某、吳某2婚約財產(chǎn)52000元;二、駁回吳某1、梅某、吳某2的其他訴訟請求。
二審中,雙方當事人均未提交新的證據(jù)。
本院查明,原審查明事實屬實。同時查明,吳某1在起訴狀及其在原審提交的書面陳述中主張返還的禮金73320元,其中已自行扣除孫某1、周某、孫某2返回的禮金6000元。
審判長 楊 華 審判員 涂建鋒 審判員 張 敏
書記員:熊方棟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