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孫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江蘇省無錫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徐晟捷,上海市恒業(yè)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鼎實建筑設計有限公司,注冊地上海市崇明區(qū)。
法定代表人:謝璇,職務執(zhí)行董事。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波。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怡琳。
原告孫某與被告上海鼎實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勞動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10月25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9年11月14日公開開庭進行審理。原告孫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徐晟捷、被告上海鼎實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楊波、陳怡琳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孫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請求判令被告支付原告2018年度年終獎9,000元。事實和理由:原告于2018年4月入職被告處,擔任建筑師,雙方約定每年年終獎于次年2月及6月分兩批發(fā)放,被告已于2019年2月支付原告2018年度部分年終獎,后原告于2019年2月離職,被告尚余9,000元年終獎未支付,嚴重侵犯原告合法權益。原告不服仲裁裁決,訴至法院,請求依法支持原告訴請。原告為證明其主張,向本院提交了裁決書、勞動合同、原告與其團隊領導李卓的微信聊天記錄、銀行流水、原告離職申請系統(tǒng)截屏、員工離職申請表、離職交接單為證。
被告上海鼎實建筑設計有限公司辯稱,雙方勞動合同中未約定年終獎,年終獎并非原告固定勞動報酬的組成部分,被告先前發(fā)放的年終獎系根據(jù)部門盈虧及員工個人工作能力發(fā)放的員工福利,旨在獎勵員工一年來的辛苦工作,同時為了激勵員工繼續(xù)留任工作,完全由被告酌情酌定發(fā)放,并非每年都有。此外,原告離職時已確認雙方再無爭議,故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同意仲裁裁決。被告未提交證據(jù)。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zhì)證。被告對原告提供證據(jù)的真實性均無異議,但認為原告的團隊負責人李卓未經(jīng)被告授權,無權向原告承諾年終獎。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
根據(jù)原、被告訴稱、辯稱意見以及提供的證據(jù),本院查明如下事實:
原告于2018年4月2日入職被告處,雙方簽訂了期限為2018年4月2日至2019年4月1日的勞動合同,約定從事建筑師工作,工資3,500元/月。實發(fā)工資高于約定數(shù)額。2019年2月3日,被告向原告銀行轉賬支付2018年度年終獎20,370元。2019年2月19日,原告在系統(tǒng)中向被告提交電子版的離職申請并填寫書面《員工離職申請單》,離職原因為個人原因,原告在被告處最后工作至2019年2月22日。原告與被告進行了工作交接,并于2019年2月22日填寫《離職交接單》,該交接單最后一欄聲明中載明:“本人已與公司正式終止勞動關系,保證與公司無任何糾紛?!痹嬖凇峨x職交接單》落款處簽名。
2019年8月7日,原告向上海市靜安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請求被告支付2018年度獎金差額9,000元。該仲裁委員會于2019年10月10日作出靜勞人仲(2019)辦字第2287號裁決書,對原告的請求不予支持,原告不服該裁決,遂訴至本院。
審理中,原告稱其團隊負責人李卓于2019年2月3日告知其2018年度年終獎30,000元,其中第一筆21,000元已于2019年2月發(fā)放,第二筆9,000元應于2019年6月發(fā)放,李卓的行為構成表見代理。原告另認為,年終獎的發(fā)放不受是否在職的影響,且2019年是否在職不應當影響原告享受2018年度的年終獎,并提供了原告與其團隊負責人李卓的微信聊天記錄。被告對該微信聊天記錄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李卓并非公司財務人員,未經(jīng)授權無權向原告承諾年終獎金額,且該數(shù)據(jù)由財務掌握,事先不會告訴員工。根據(jù)公司以及行業(yè)慣例,被告處的年終獎屬福利性質(zhì),系根據(jù)預決算以及公司與部門的盈虧,結合員工表現(xiàn)以及在職情況發(fā)放,兩筆年終獎均具有留任性質(zhì),被告已在2019年2月向原告支付2018年度年終獎,后原告離職,不具有享受年終獎的資格。
審理中,關于離職的原因,原告稱因被告不發(fā)放第二筆年終獎,且被告稱只有離職了才有年終獎,故提出辭職。被告則稱原告系因個人原因辭職。關于《離職交接單》中“本人已與公司正式終止勞動關系,保證與公司無任何糾紛”的內(nèi)容,原告承認落款處簽名為本人所簽,但認為上述內(nèi)容系格式條款,不簽字就不能離職,原告曾就此內(nèi)容提出過異議,但無書面證據(jù)。被告則稱原告若有異議可以在《離職交接單》上手寫標注,但原告并未提出異議。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為被告是否應當支付原告2018年度年終獎差額。一般而言,年終獎作為一種激勵模式,其目的不僅包含對員工一年所做貢獻的褒獎,也包含對新一年工作的激勵。本案中,原、被告在勞動合同中并未對年終獎的發(fā)放條件、金額等進行明確約定,被告處也無具體的規(guī)章制度予以規(guī)定,故被告有權自主決定年終獎的發(fā)放條件和金額。根據(jù)被告發(fā)放年終獎慣例看,系于次年年初及年中分兩筆發(fā)放,對此原告亦無異議,可見被告稱其發(fā)放年終獎具有留任性質(zhì),離職員工不再享有年終獎,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本院予以認同。并且原告在明知被告年終獎發(fā)放模式及尚有部分年終獎未發(fā)放的情況下自主離職,并在《離職交接單》中確認雙方已無任何糾紛,應視為對后續(xù)年終獎的放棄。綜上,原告的訴請無事實及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八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孫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計5元,由原告孫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韓??毅
書記員:傅藝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