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孫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景縣廣川鎮(zhèn)后村人,現(xiàn)住衡水市。
上訴人(原審被告):孫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衡水市桃城區(qū)人,現(xiàn)住衡水市。系孫某某之妻。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柳洪昌,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棗強縣恩察鎮(zhèn)恩察村人,現(xiàn)住衡水市桃城區(qū)。
委托代理人:丁博仁,河北衡水桃城區(qū)經(jīng)緯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上訴人孫某某、孫某某與被上訴人柳洪昌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qū)人民法院(2016)冀1102民初298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1月10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審理了本案。上訴人孫某某、被上訴人柳洪昌的委托代理人丁博仁到庭接受詢問,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上訴人孫某某、孫某某上訴請求:撤銷原判,依法改判。事實與理由:原審認定的事實與實際不符。孫某某確實借過柳洪昌的錢,但孫某某對借款一事不知情,該款項也沒有用于家庭生活,故孫某某不應承擔還款責任。另外借款發(fā)生后,利息已經(jīng)償還至2015年的10月份,一審判決二上訴人共同償還利息87200元有誤。
為支持自己的訴訟請求,孫某某二審中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jù):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存款業(yè)務回單兩張、中國工商銀行自助終端憑條,證明最后一次付款4133元是在2015年10月30日;2015年12月28日黃景泉的手機短信截屏,內容為請將上月和本月結欠的借款利息8133元打到柳洪昌的銀行卡上,證明利息已經(jīng)支付至2015年10月底。
本院認為:上訴人對雙方當事人之間存在民間借貸關系予以認可。孫某某和孫某某是夫妻關系,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孫某某沒有向法院提交證據(jù)證明孫某某所借款項沒有用于家庭共同生活,案涉借款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則孫某某理應和孫某某共同承擔償還借款本息的責任。孫某某二審中提交的銀行轉賬憑證和短信截屏,互相印證,足以證明案涉借款的利息已經(jīng)支付到2015年10月底,故一審判決認定的利息從2014年7月31日計算至2016年5月23日的事實有誤,應予糾正。利息自2015年11月1日起計算至柳洪昌起訴時的2016年5月23日應當為200000元×月20‰×7個月(2015年11月至2016年5月)=28000元。綜上,一審判決查明事實有誤,判決結果不當,應予糾正,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qū)人民法院(2016)冀1102民初2986號民事判決第一項,改判為,孫某某、孫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共同償還柳洪昌借款本金20萬元及利息28000元;
二、維持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qū)人民法院(2016)冀1102民初2986號民事判決第二項。
一審案件受理費5680元,由孫某某、孫某某負擔4000元,柳洪昌負擔1680元;二審案件受理費5608元,由孫某某、孫某某負擔4000元,由柳洪昌負擔1608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孟祥東 審判員 馬友崠 審判員 李成立
書記員:齊香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