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孫亞平,女,漢族,無職業(yè)。
上訴人(原審原告)孟憲軍,男,漢族,無職業(yè)。
法定代理人孫亞平(孟憲軍之母),女,漢族,無職業(yè)。
上訴人(原審原告)孟廣生,男,漢族,無職業(yè)。
上訴人(原審原告)豐祝臣,女,漢族,無職業(yè)。
四上訴人共同委托代理人王丹,黑龍江朗信銀龍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太平洋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市中心支公。
負責人秦永明,男,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趙蕊,黑龍江文龍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聶某彬,男,漢族,無職業(yè)。
上訴人孫亞平、孟憲軍、孟廣生、豐祝臣因與上訴人中國太平洋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市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保險公司)、被上訴人聶某彬生命權糾紛一案,不服方正林區(qū)基層法院作出的(2014)方林民初字第7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于2015年3月31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5年4月2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被上訴人聶某彬經(jīng)合法傳喚未到庭,上訴人孫亞平及孫亞平、孟憲軍、孟廣生、豐祝臣共同的委托代理人王丹,上訴人保險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趙蕊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二審查明的事實與原審查明的事實一致,本院予以確認。
另查明,聶某斌發(fā)生事故后向保險公司電話報險,保險公司派員出險,制作出險車輛信息表二份,該二份信息表中的出險情況及損失情況一欄內(nèi)注明倒車時車上貨物砸到人,三者一人死亡,標的車無險,已告知交警隊。
本案的爭議焦點為:1、保險公司是否為本案的適格主體,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保險賠償責任;2、原審判決認定的賠償數(shù)額是否準確。
本院認為,關于保險公司是否為本案適格主體,是否應承擔保險賠償責任的問題。涉案事故雖未發(fā)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一)項規(guī)定的“道路”內(nèi),但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八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四十三條規(guī)定,機動車在道路以外的地方通行時發(fā)生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chǎn)損失的賠償,可以參照道路交通事故的相關規(guī)定處理,因此,孫亞平等人以生命權糾紛為由提起訴訟,聶某斌作為直接侵權人應承擔侵權民事賠償責任,但聶某斌在保險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和第三者商業(yè)責任險,保險公司應在交強險和第三者商業(yè)責任險的范圍內(nèi),承擔聶某彬應當承擔的侵權民事賠償責任,保險公司主張其不是本案適格主體的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關于保險公司主張聶某斌是在車輛靜止熄火狀態(tài)時操作不當引發(fā)的事故,原審認定聶某斌在倒車時操作不當引發(fā)的事故是錯誤的,依據(jù)“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保險公司應對其主張承擔舉證責任,但保險公司未能提供證據(jù)證明聶某斌在車輛靜止狀態(tài)時操作失誤導致車輛抖動,亦未提供證據(jù)證明聶某斌的陳述、孫寶軍的證言與其在刑事案件中的供述、公安機關的詢問筆錄相矛盾,結合聶某斌的陳述、孫寶軍的證言及保險公司的出險信息表中出險情況的記載能夠形成完整的證據(jù)鏈條,能夠認定聶某斌在倒車時發(fā)生事故,原審判決事實認定并無不當,保險公司的上訴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關于保險公司主張本案不屬于道路交通事故,不屬于交強險的賠償范圍問題,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八條規(guī)定,機動車在道路以外的地方通行時引發(fā)的損害賠償案件,可以參照適用本解釋的規(guī)定,聶某斌在貨場內(nèi)造成的損害賠償案件可以參照適用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的相關規(guī)定,在交強險限額內(nèi)進行賠償。關于是否應在第三者商業(yè)責任險范圍內(nèi)承擔責任的問題,保險公司對聶某斌在其公司投保機動車第三者商業(yè)保險及保險額均無異議,只是提出聶某斌的行為屬于犯罪行為,該行為應屬于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保險公司不應承擔賠償責任。根據(jù)保監(jiān)復(1999)168號《關于保險條款中有關違法犯罪行為作為除外責任含義的批復》第三條規(guī)定,在保險條款中,如將一般違法行為作為除外責任,應當采用列舉方式,如酒后駕車、無證駕駛等。如采用“違法犯罪行為”的表述方式,應理解為僅指故意犯罪行為。本案中聶某斌系過失犯罪,并且保險公司未提供證據(jù)證明已就免責條款向聶某斌作出明確說明,故保險公司主張不應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承擔責任的上訴理由不成立,對其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賠償數(shù)額問題。因?qū)O亞平等人未提供正規(guī)的交通費票據(jù),無法確認交通費數(shù)額,原審判決對交通費不予保護并無不當,上訴人孫亞平、孟憲軍等人的該上訴主張,本院不予支持。關于精神損害賠償金的問題,依據(jù)(2008)民一他字第25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交強險中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問題的復函》的精神,《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三條規(guī)定的“人身傷亡”所造成的損害包括財產(chǎn)損害和精神損害,故保險公司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不屬于保險條款約定的賠償范圍的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原審判決根據(jù)本案具體案情酌定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30000元,并無不當,孫亞平等人主張賠償50000元無事實及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關于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的問題,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若干問題的通知》第四條規(guī)定,原審判決賠償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符合法律規(guī)定,保險公司的該上訴主張無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關于喪葬費的問題,原審判決酌定賠償喪葬費為20101.80元計算存在錯誤,應予糾正,參照2012年全省職工平均工資,喪葬費應為16751.50元。
綜上所述,上訴人保險公司關于喪葬費的上訴理由成立,應予支持,其他上訴理由無事實依據(jù)及法律依據(jù),不予支持。上訴人孫亞平等人的上訴理由無事實依據(jù)及法律依據(jù),不予支持。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但原審判決中喪葬費的計算數(shù)額錯誤,應予糾正。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2014)方林民初字第76號民事判決第二項、第三項、第四項。
二、變更(2014)方林民初字第76號民事判決第一項為:中國太平洋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市中心支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賠償限額內(nèi)賠償孫亞平、孟憲軍、孟廣生、豐祝臣醫(yī)療費1672元、喪葬費16751.50元、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50983元、精神損害撫慰金30000元、死亡賠償金71940元。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一審案件受理費9367元,由中國太平洋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市中心支公司承擔8720元,孫亞平、孟憲軍、孟廣生、豐祝臣負擔647元;二審案件受理費10485元,由上訴人中國太平洋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市中心支公司承擔9367元,由上訴人孫亞平、孟憲軍、孟廣生、豐祝臣負擔1118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董春香 審 判 員 張 蕾 代理審判員 于 威
書記員:周天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