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姜某某,男。委托訴訟代理人:黃智剛,黑龍江樺南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王某某,女。被告:范某某,男。
原告姜某某訴訟請求:1、要求被告給付位于樺南林業(yè)局68號樓東數(shù)笫17門商服樓;2、本案全部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2011年,張慶德和范某某承包建設樺南林業(yè)局住宅樓工程,成立了樺南林業(yè)局利民小區(qū)項目部,但該項目部沒有法人資格。2011年5月3日,姜某某與張慶德和范某某簽訂了購銷合同,姜某某為利民小區(qū)項目部提供河沙,以河沙置換商品樓,雙方約定河沙價格為每立方米30元,樓房價格為每平方米2680元。合同簽訂后,姜某某依合同要求拉運河沙,全面履行了合同義務。合同履行期間,被告請求原告車輛為其拉土和爐灰,運費為每車100元。至2012年6月底,原告給被告拉河沙、土、爐灰累計金額達268870元。后經(jīng)過雙方協(xié)商,2013年1月張慶德和范某某決定將樺南林業(yè)局68號樓東數(shù)笫17門商服樓頂給原告,但是張慶德以各種理由推拖搪塞,既不交房屋也不給辦理產(chǎn)權手續(xù),為了維護原告合法權益,請求被告給付樺南林業(yè)局68號樓東數(shù)笫17門商服樓,并承擔訴訟費用。被告王某某辯稱,起訴狀中說的合同不是張慶德簽訂的,其他的事情我都不知道。從欠款自今已經(jīng)超過訴訟時效。被告范某某辯稱,張慶德和范某某承包的合同是錯誤的,我是給張慶德打工的,不是承包者,2013年1月1日張慶德和范某某決定,這個不是張慶德和范某某決定,范某某沒有決定權把房屋給誰。我就通知他過來取哪個房子給姜某某的單據(jù)。我不知道哪個房子。原告為證明其訴訟請求合理,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jù):1、2011年5月3日原告與張慶德的委托代理人范某某簽訂的購銷合同,證明原告為被告提供河沙每立方米30元,被告同意利用所開發(fā)的利民小區(qū)19、20、21、22號樓號,這是林業(yè)局當年開發(fā)所排的全局排號,最后按林業(yè)局整個樓群排是68號東數(shù)17門,就是當年編號的22號樓房,被告樓房折款每平方米2680元,與原告提供的河沙價格進行置換,多退少補。被告王某某質證有異議,這個合同在字體上姜某某和范某某筆的顏色不是同一種筆,證明合同不是同一天簽訂的,而且這份合同張慶德也沒有和我說過,我不知道有這份合同。這份合同是范某某簽訂的,范某某是否能代表建筑方,這個合同證明不了,因為范某某沒有建筑方的委托。合同的有效期是到2011年9月30日。被告范某某質證沒什么異議,合同確實是我代簽的。是張生臣讓我替簽的,我簽不了,張生臣說他跟張慶德都聯(lián)系好了讓我簽個字就完事了。我簽完之后我就走了,姜某某在場。2、張慶德的父親張井堂出具的欠據(jù)兩張,分別是2011年10月24日金額為343450元和2011年10月26日金額為4180元,證明原告給張慶德拉運的河沙、爐灰等的價款。被告王某某質證有異議,確定不了欠據(jù)是誰打的,我沒看見過這個欠據(jù),所以對欠據(jù)的真實性有異議。被告范某某質證意見,我知道給他打條了,條我沒見過,欠多少錢我不知道。3、(1)2012年5月20日被告方現(xiàn)場人員給原告方出具的兩車沙子46立方米沙子的收據(jù),張慶才打的收條。(2)2012年5月15日三車沙子69立方米范某某打的收據(jù)。(3)2012年5月19日三車沙子69立方米,張慶才打的。(4)2012年5月15日一車沙子23立方米,范某某打的收據(jù)。(5)2012年5月7日兩車沙子46立方米范某某打的收據(jù)。(6)2012年5月12日兩車沙子46立方米,范某某打的收據(jù)。(7)2012年5月1日兩車沙子46立方米,范某某打的收據(jù)。(8)2012年5月20日兩車沙子46米,張慶才打的收據(jù)。(9)2012年5月22日一車沙子23立方米,張慶才打的。(10)2012年5月26日沙子一車23立方米,張淑梅打的收據(jù)。2012年5月26日兩車沙子46立方米,張淑梅打的收據(jù)。(11)2012年5月29日一車沙子23立方米張慶才打的收據(jù)。(12)2012年5月31日一車沙子23立方米范某某打的收據(jù)。(13)2012年5月30日一車沙子23立方米周順打的收據(jù)。(14)2012年5月30日兩車沙子46立方米周順打的收據(jù)。(15)2012年6月12日三小車30立方米沙子,周順打的收據(jù)。(16)2012年5月28日沙子一車23立方米,張慶才打的收據(jù)。(17)2012年6月2日,一車沙子23立方米,周順打的收據(jù)。(18)2012年5月4日,拉土共十一車,每車一百元運費,范某某打的收據(jù)。共計:21320元。以上證據(jù)證明原告在2012年5月份繼續(xù)為被告拉沙子及拉土,況且票據(jù)是被告的當時現(xiàn)場人員所開具,票據(jù)有號碼,足以證明被告方收到了原告所拉河沙及提供運輸。被告王某某質證意見,我無法確認這些票據(jù)的真實性,我認為也證明不了什么。被告范某某質證意見,有幾張是我簽的,范某某的簽名有的不是我簽的,拉土的十一車是我簽的,剩下都是現(xiàn)場人簽的,因為那時候我都不怎么在那了。2012年5月4日拉土十一車是我簽的收據(jù)。其他票據(jù)上范某某的字不是我寫的。我應該寫范某某,其他票據(jù)是范宏興,不是我寫的。4、2018年3月6日樺南林業(yè)局建設環(huán)保局出具的證明,證明2011年張慶德開發(fā)的利民小區(qū)項目部承建的工程項目編號為1、2、3、4號樓,林業(yè)局按當年全局建設樓的編號排名是19、20、21、22。后林業(yè)局對全局統(tǒng)一編號22號改為68號美霖怡園。被告王某某和范某某質證沒有異議。5、2018年6月19號,樺南林業(yè)地區(qū)房產(chǎn)管理局出具的證明,證明本案涉案的樓房68號樓東數(shù)17門面積為104.34平方米,現(xiàn)無產(chǎn)權登記。被告王某某和范某某質證沒有異議。6、證人李朝芝,證明2015年9月份他們去佳木斯找張慶德會計曹會計及范某某,當時張慶德沒在,在佳木斯市荷蘭城觀湖19號一樓辦公室。找他要求辦理房產(chǎn)手續(xù)的問題,以及拉運砂石入賬問題。被告王某某質證去荷蘭城與誰溝通了,談過用這個樓抵賬這個問題嗎?證人回答先跟范某某溝通,之后姜某某跟張慶德打電話溝通了;當天去談過用這個樓抵賬。被告范某某質證事是有這么個事,但是不是這個證人記不清了。7、證人證言附視頻,因證人沒在家,證明2014年6月姜某某找蔡耀東幫忙,因蔡耀東和張慶德是朋友,讓他幫助把頂賬給姜某某的68號樓東數(shù)17門,因沒有南窗戶,讓他幫忙給調換一個,張慶德答應以后再辦,當時沒有協(xié)調成。被告王某某質證確定不了證人證言真實性,因為張慶德已經(jīng)不在了。被告范某某質證沒有異議。二被告沒有證據(jù)舉證。本院審查,對原告舉證、被告質證的證據(jù)認定如下:4、5證據(jù)原被告均沒有異議,本院予以采信。證據(jù)1,原告認可被告范某某是張慶德委托代理人,被告范某某承認合同是張生臣聯(lián)系好張慶德后代簽的,范某某簽完字之后就走了,姜某某在場,原告依此合同給被告工程送沙、運土料,被告方接受,實際履行了合同,故本院予以采信。證據(jù)2,張井堂作為合同一方利民小區(qū)項目負責人張慶德的父親,在利民小區(qū)建設中參與結算和管理,其出具的兩張欠據(jù)代表的是利民小區(qū)項目部及張慶德,被告范某某也予以證實,故對該證據(jù)予以采信。證據(jù)3,收據(jù)是原告給利民小區(qū)建筑工地運送沙土的憑證,利民小區(qū)管理和現(xiàn)場人員范某某、周順、張慶才、張淑梅等人均在收據(jù)上簽字,且被告范某某承認是本人和現(xiàn)場人簽的,故予以采信。證據(jù)6,證人李朝芝證實2015年9月份,與原告去佳木斯找張慶德、范某某及會計結算和用樓頂賬的經(jīng)過,被告范某某承認屬實,故予以采信。證據(jù)7,證人蔡耀東視頻及證言,被告范某某質證無異議,頂賬樓房沒有南窗戶,原告找證人幫忙串一個房子比較客觀,故予以采信。經(jīng)審理查明,2011年5月3日,原告姜某某與利民小區(qū)項目部、張慶德簽訂購銷合同,范某某受雇于張慶德,作為張慶德委托人在合同上簽字,約定以貨換樓的方式進行交易,多退少補,房屋坐落在利民小區(qū)19、20、21、22號樓,河沙價格每立方米30元,樓房價格每平方米2680元,合同有效期自2011年5月3日至2011年9月30日止。2011年原告為被告提供河沙8115立方米,核款243450元,爐灰運費19車,每車運費100元,核款1900元,拉黑土22車,每車100元,核款2200元,2011年10月24日、2011年10月26日張慶德父親張井堂分別出具243450元欠據(jù)和4100元欠據(jù)。2012年,工程沒有完工,被告同意原告繼續(xù)送河沙、運土,價格與2011年相同,共計21320元,被告現(xiàn)場人員范某某、張慶才、周順、張淑梅分別給原告出具簽名收據(jù)。二年合計欠款268870元。2013年,被告范某某通知原告,張慶德頂賬給68號樓東數(shù)17門商服,原告接收后放一些工程用的東西,2017年3月份裝修,2017年9月份將該樓房出租。2014年6月份,原告找蔡耀東幫忙協(xié)調串一個房子,因頂賬的68號樓東數(shù)17門商服沒有南窗戶,蔡耀東找到張慶德,張說再等等,后來張慶德有病就沒辦成。2015年9月份,原告與會計李朝芝去佳木斯找張慶德結算貨款和用樓頂賬的事,當時范某某和張慶德雇傭的曹會計接待的,張慶德不在,原告與張慶德電話聯(lián)系后也沒有辦成頂樓的合同和發(fā)票手續(xù)。王某某系張慶德的妻子,2016年10月29日,張慶德去世,王某某是張慶德財產(chǎn)法定繼承人。利民小區(qū)項目部承建的原工程項目編號為1、2、3、4號樓,林業(yè)局當時按建樓時間先后編號為19、20、21、22號樓,后經(jīng)林業(yè)局統(tǒng)一編號22號改為68號樓,現(xiàn)更名為美霖怡園4號樓。68號樓東數(shù)17門商服面積104.34平方米,約定每平方米2680元,核款279631.2元。原告交財產(chǎn)保全費2700元。
原告姜某某訴被告王某某、范某某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1月10日作出(2017)7507民初2號民事判決,被告王某某不服該判決,向黑龍江省林區(qū)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該院作出(2018)黑75民終16號民事裁定書,將該案發(fā)回本院重審。本院于2018年7月3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8年8月15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姜某某、委托訴訟代理人黃智剛、被告王某某、范某某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告姜某某與利民小區(qū)項目部、張慶德簽訂的購銷合同,雙方約定以貨換樓的方式進行交易,多退少補,是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的表示,該合同成立并生效,原告姜某某依照合同約定履行了義務,張慶德亦應交付樓房后及時履行開具房屋銷售票據(jù)及合同,多退少補。張慶德去世后,被告王某某是張慶德合法妻子、法定繼承人,應對張慶德行為承擔責任,繼續(xù)履行合同。被告范某某受雇于張慶德,所代簽訂的合同及產(chǎn)生的后果應由張慶德承擔,被告范某某不應承擔責任。張慶德交付給原告姜某某的68號樓東數(shù)17門商服即是合同約定的利民小區(qū)22號樓房其中一間商服,只是時間不同編號不同。該樓房于2013年由張慶德交付給姜某某,現(xiàn)被姜某某裝修、占有、出租,原告姜某某按照合同約定多退少補給被告王某某以貨換樓差價款10761.2元后,應歸姜某某所有。原告與會計曾于2015年9月份去佳木斯找過張慶德談結算掛賬、頂樓的事,雖然沒有見過張慶德,但與張慶德通過話,范某某和張慶德雇傭的曹會計接待過,被告范某某承認屬實,故原告于2017年1月向法院起訴未超過訴訟時效。原告的訴訟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應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條第二款、第六十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四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六十三條第二款、第六十五條第一款、第八十四條、第八十八條第一款、第一百零八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王某某位于樺南林業(yè)局68號樓(原樓號為利民小區(qū)22號樓,現(xiàn)更名為美霖怡園4號樓)東數(shù)17門商服歸原告姜某某所有,原告姜某某返還被告王某某以貨換樓差價款10761.2元。被告范某某不承擔責任。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5332元,財產(chǎn)保全費2700元,合計8032元,由被告王某某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林區(qū)中級人民法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