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姚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安徽省。
委托訴訟代理人:周寶余,上海市南浦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趣送信息技術(shù)(上海)有限公司,注冊地上海市嘉定工業(yè)區(qū)。
法定代表人:黃玲,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汪瑤,女。
原告姚某某與被告趣送信息技術(shù)(上海)有限公司勞動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0月10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姚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周寶余,被告趣送信息技術(shù)(上海)有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汪瑤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姚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確認原告與被告于2018年3月26日至同年7月24日期間存在勞動關(guān)系;2、被告支付原告2018年4月1日至同年7月24日期間的工資及停工留薪期工資人民幣(幣種下同)24,000元;3、被告返還原告服裝押金700元。事實和理由:其于2018年3月26日進入被告公司,同月29日在被告處閔行區(qū)秀文路XXX號西子國際中心1087室與被告簽訂合同之后被安排至景洪團隊送外賣。2018年4月4日中午12時左右,原告在送外賣過程中不慎摔倒受傷,原告立即通知站長邢塞,站長讓原告先到醫(yī)院搶救治療,并安慰原告好好休息但需要保留好病假單。兩個月后,被告要求原告填寫一份表格說是保險公司的理賠款先給付。后來原告到被告處要求按工傷待遇支付休息期間的工資時,被告就說醫(yī)藥費通過保險公司意外傷害險報銷,其他的按上海最低工資2,400元給被告,并表示如果原告不同意就不承擔一分錢。因多次交涉未果,故原告為確認勞動關(guān)系、工資等事宜申請仲裁?,F(xiàn)原告不服仲裁裁決,并訴至法院。
趣送信息技術(shù)(上海)有限公司辯稱,雙方不存在勞動關(guān)系,被告將配送項目外包給安徽伯渡勞務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伯渡公司),原告是與伯渡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是伯渡公司的員工,不是被告的員工,故不同意原告的所有訴訟請求。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原告系外省市戶籍來滬從業(yè)人員。
2018年7月24日,原告因本案訟爭事宜向上海市閔行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該會于2018年8月24日作出閔勞人仲(2018)辦字第4229號裁決,對原告的仲裁請求不予支持。原告對此不服,遂訴至本院。
訴訟中,原告稱,其于2018年3月26日進入被告處從事配送員工作,2018年4月4日其在配送外賣時受傷,后在家休息。原被告之間雖然沒有書面勞動合同,但原告入職后騎手裝備是由被告提供,原告實際受被告管理,被告在原告受傷后也為原告處理了保險理賠事宜,故雙方勞動關(guān)系成立。因被告僅支付過原告2018年3月工資,故要求被告支付2018年4月1日至同年7月24日期間的工資及停工留薪期工資。另外,被告在原告第一個月工資中扣除了服裝押金,待原告離職后再返還,故主張服裝押金。為此原告提供了招商銀行交易明細表、商品信息、配送裝備的照片、客戶評分信息的截圖、通話記錄、中國建設銀行交易明細、意外險及健康險理賠申請、系統(tǒng)派送商品詳細信息截圖。被告對招商銀行交易明細表和中國建設銀行交易明細的真實性無異議,但稱2018年4月20日的179元付款方并非被告,而是伯渡公司,交易摘要注明的全職薪資并不能作為認定原被告存在勞動關(guān)系的依據(jù);對商品信息、客戶評分信息的截圖、系統(tǒng)派送商品詳細信息截圖的真實性不認可,且無法證明雙方存在勞動關(guān)系;對配送裝備照片的真實性不認可,只要是餓了么的騎手都能拍到這些照片,被告公司沒有發(fā)放過這些裝備,騎手裝備是被告統(tǒng)一給伯渡公司,由伯渡公司分配給騎手的;對通話記錄的真實性無法確認,被告處并沒有名為邢塞的員工;對意外險及健康險理賠申請的真實性無法確認,被告是餓了么的配送代理商,每個騎手在餓了么平臺上都會自動購買意外險,意外險并非建立在勞動關(guān)系的基礎上。被告另稱,其將配送項目外包給伯渡公司,原告是該公司的員工,工資也由該公司發(fā)放,原被告之間不存在勞動關(guān)系。為此被告提供了業(yè)務外包服務合同、伯渡公司檔案信息登記表、伯渡公司勞動合同、招商銀行流水及賬戶信息。其中,業(yè)務外包服務合同由被告作為甲方與作為乙方的伯渡公司簽訂,約定甲方將其配送項目的操作工崗位外包給乙方,由乙方獨立完成上述外包業(yè)務,甲方向乙方支付外包費用。外包服務期限為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伯渡公司檔案信息登記表記載有原告的個人信息,填表人簽名處有原告的簽名;勞動合同由伯渡公司作為甲方與作為乙方的原告簽訂,合同期限為2018年3月29日至2021年3月28日,約定乙方同意被甲方指派至甲方的客戶單位工作……乙方在客戶單位的工作類別為:配送員。原告對業(yè)務外包服務合同的真實性無法確認,稱其從未看到過;對勞動合同第一頁的乙方信息和最后一頁的簽名確認是原告本人所寫,但稱其根本不知道伯渡公司,其去報名、談薪資、理賠等都是在被告公司,故其就是被告公司的員工;對招商銀行流水及賬戶信息的真實性無異議;對伯渡公司檔案信息登記表的真實性不清楚,稱因第一次看到,故需與原告本人核實。本院限期原告提交書面質(zhì)證意見,逾期未提供的,則視為確認該證據(jù)的真實性。原告未在本院限定的期限內(nèi)提供書面意見。
以上事實,由仲裁裁決書等相關(guān)證據(jù)材料以及當事人的庭審陳述所證實,并均經(jīng)庭審質(zhì)證。
本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沒有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首先,根據(jù)被告提供的證據(jù),可以證明被告將其配送項目的操作工作外包給了伯渡公司,在外包服務期限內(nèi),原告與伯渡公司簽訂了勞動合同,合同明確約定原告同意伯渡公司將其指派至客戶單位從事配送員工作。原告在該合同首頁的乙方信息處填寫了其個人基本信息,并在合同落款處簽字確認。原告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在簽署該勞動合同時應當明確知曉其用人單位為伯渡公司?,F(xiàn)原告辯稱其根本不知道伯渡公司,本院難以采信。其次,原告稱其2018年3月工資179元系由被告發(fā)放,并為此提供招商銀行交易明細表。該明細表中交易金額為179元的款項摘要雖顯示為“趣送信息自建1上海全職薪資”,但并未顯示轉(zhuǎn)賬方為被告,而僅憑該摘要內(nèi)容并不足以證明系被告向原告發(fā)放的工資。且根據(jù)被告提供的證據(jù)顯示,原告該筆工資的轉(zhuǎn)賬方為伯渡公司。最后,原告提供的其余證據(jù)亦無法證明其與被告存在勞動關(guān)系。綜上,根據(jù)本案目前之舉證情況,本院難以確認原告與被告存在勞動關(guān)系。因此,原告要求確認其與被告存在勞動關(guān)系,并要求被告支付其工資及停工留薪期工資、返還服裝押金之訴訟請求,本院均不予支持。
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姚某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計5元,由原告姚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徐海英
書記員:陳??楚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