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姚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青浦區(qū)。
原告:姚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青浦區(qū)。
兩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施雯,上海申倫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羅某新,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
委托訴訟代理人:潘琪,上海衡茂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亳州市分公司,住所地亳州市。
負責人:張標,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尤欣,北京大成(合肥)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姚某某、姚某某與被告羅某新、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亳州市分公司(以下簡稱“人保亳州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7月17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姚某某、兩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施雯、被告羅某新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潘琪、被告人保亳州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尤欣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姚某某、姚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賠償原告醫(yī)藥費人民幣78,350.13元、死亡賠償金340,170元(68,034元×5年)、喪葬費42,786元(7,131元×6個月)、交通費1,000元、衣物損失費500元、精神撫慰金50,000元,計512,806.13元;2.被告人保亳州公司在交強險及第三者責任保險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不足部分由被告羅某新承擔40%的賠償責任,扣除被告羅某新已支付的30,000元,總計247,422.45元;3.判令被告羅某新賠償原告律師費14,000元。事實與理由:2019年6月3日13時18分許,受害人姚正華駕駛牌號為XXXXXXX的電動自行車,載陸某某(受害人之妻,已死亡),沿上海市青浦區(qū)華新鎮(zhèn)陸象村無名路由西向東行駛至新鳳北路路口左轉時,適遇被告羅某新駕駛牌號為皖SUXXXX的輕型普通貨車(以下簡稱“事故車輛”)沿新鳳北路由北向南行駛至此,雙方發(fā)生碰撞,造成姚正華、陸某某受傷后經搶救無效死亡及車損的道路交通事故。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交通警察支隊對本起事故作出責任認定:受害人姚正華承擔主要責任,被告羅某新承擔次要責任,另一受害人陸某某無責。受害人姚正華與受害人陸某某為夫妻關系,原告姚某某、姚某某系兩人子女,姚正華及陸某某的父母均已死亡。姚正華的法定繼承人為姚某某、姚某某。事故車輛在被告人保亳州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及第三者責任保險,且事故發(fā)生于保險期內,故被告人保亳州公司應在保險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超出保險范圍或不屬保險范圍的由被告羅某新按照事故責任比例承擔40%的賠償責任。兩受害者年事已高,本該頤養(yǎng)天年,卻因此次交通事故讓兩原告同時喪失雙親,給兩原告造成極大的打擊,給整個家庭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傷痛。原告為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訴至法院,請求判如所請。
被告羅某新辯稱,事故事實無異議,對責任認定無異議。要求相應賠償責任由保險公司承擔。交通費和衣物損沒有證據,不認可。事發(fā)之后墊付死者姚正華喪葬費50,000元,要求在本案中一并處理。
被告人保亳州公司辯稱,事故事實無異議,對責任認定無異議,事發(fā)之后沒有墊付錢款。事故車輛在被告處投保交強險和商業(yè)險1,000,000元,含不計免賠,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限內,同意在保險范圍內依法承擔賠償責任。駕駛證和行駛證都在有效期內,同意依法賠償。本次事故有兩個死者,要求預留份額。對原告各項訴請意見:醫(yī)藥費中非醫(yī)保部分要求由被告羅某新承擔,因為商業(yè)險中約定保險公司不承擔非醫(yī)保;精神損害撫慰金要求按照責任承擔;交通費沒有證據且包含在喪葬費中,故不認可;衣物損不認可;不同意在本案中扣除50,000元。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對于當事人雙方沒有爭議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2019年6月3日13時18分許,受害人姚正華駕駛牌號為XXXXXXX的電動自行車,搭載案外人陸某某(受害人之妻,已死亡),沿上海市青浦區(qū)華新鎮(zhèn)陸象村無名路由西向東行駛至新鳳北路路口左轉彎時,適遇被告羅某新駕駛牌號為皖SUXXXX的輕型普通貨車沿新鳳北路由北向南行駛至此,雙方發(fā)生碰撞,造成姚正華、陸某某受傷后經搶救無效死亡及車損的道路交通事故。
本次事故發(fā)生后,姚正華與陸某某即被送醫(yī)治療。事發(fā)當日,姚正華經救治無效宣告死亡,其因搶救治療產生醫(yī)療費73,708.70元、遵醫(yī)囑購買外購藥4,641.40元。姚正華妻子陸某某經治療后于2019年6月7日死亡。2019年6月24日,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交通警察支隊出具道路交通事故在認定書,認定:姚正華駕駛非機動車通過沒有交通信號燈控制也沒有交警指揮的路口時未讓優(yōu)先通行的一方先行,且違反規(guī)定載人,是事故發(fā)生的主要過錯方,承擔事故主要責任;被告羅某新駕駛機動車上道路行駛未確保安全,是本次事故次要過錯方,承擔次要責任;陸某某無責。
被告人保亳州公司是事故車輛的保險人,事故車輛投保了交強險和商業(yè)三者險(1,000,000元,含不計免賠),上述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間。
姚正華與陸某某生前育有一子一女,既本案兩原告。姚正華父親姚興伯于1989年11月9日死亡,母親姚小妹于2002年7月2日死亡。陸某某父親陸青山于1947年10月死亡,母親吳秀英于2008年10月28日死亡。
2019年6月5日,羅某新墊付姚正華喪葬費50,000元。
又查明,2006年7月24日,因征地農轉非,姚正華戶籍性質變?yōu)榉寝r業(yè)戶口。
另,兩原告因本次訴訟聘請律師代理,支付律師代理費14,000元。
案件審理中,原、被告對原告的醫(yī)療費存在爭議。被告人保亳州公司認為,姚正華的醫(yī)療費及外購藥中的非醫(yī)保部分不屬于保險賠償范圍,不同意承擔,應由被告羅某新承擔。被告羅某新對此不予認可,認為其在投保時,人保亳州公司并未對其進行過告知,非醫(yī)保部分金額應由保險公司承擔。
本院認為,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受法律保護。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y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guī)定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機動車駕駛人已經采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本案事故經交警部門認定,姚正華負主要責任、被告羅某新負次要責任,本院對此予以確認。因羅某新所駕車輛在人保亳州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和商業(yè)三者險,且后者有不計免賠,故本案原告的合理損失,應由被告人保亳州公司先在交強險限內承擔全部賠償責任,不足部分在商業(yè)三者險限額內承擔40%的賠償責任,不屬于保險理賠部分,由被告羅某新承擔40%的賠償責任。因本起事故造成原告和另一受害人陸某某兩人死亡,故交強險予以分攤。
關于原告主張的各項費用,本院確認如下:
1.喪葬費42,786元,原告主張于法無悖,本院予以確認;2.死亡賠償金340,170元,原告已提供適用城鎮(zhèn)標準的依據,故對原告的該項主張本院予以確認;3.精神損害撫慰金,本起事故使原告失去了親人,給原告精神造成極大痛苦,被告對此理應予以賠償,根據本案實際情況及事故責任比例,本院酌情確認為20,000元;4.醫(yī)療費,系事故發(fā)生后為救治受害人姚正華所產生的必要費用,被告人保亳州公司主張扣除非醫(yī)保部分及外購藥部分費用,但其并未提供證據證明已就此向被告羅某新進行過充分的告知及解釋說明,亦沒有證據佐證其在事故發(fā)生后與醫(yī)療單位明確醫(yī)療方案及確定用藥。根據原告提供的證據,被害人姚正華的外購藥亦是遵醫(yī)囑購買,用于其傷后救治。人保亳州公司并未提供證據佐證非醫(yī)保醫(yī)療費、外購藥費用系原告非必須的、是過度醫(yī)療的事實,故其扣除非醫(yī)保的主張于法無據,本院不予支持。原告醫(yī)療費本院依法確認為78,350.10元;5.交通費,原告主張于法無據,本院不予支持;6.衣物損失費,本院酌情確認300元;7.律師代理費,也是本起事故給原告造成的財產利益損失,被告應予賠償,本院酌情確認4,000元。
綜上所述,原告因本次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失共計485,606.10元,其中律師代理費4,000元由被告羅某新全額承擔,余款由被告人保亳州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賠償原告60,300元(包括精神損害撫慰金20,000元);屬商業(yè)三者險范圍的金額為421,306.10元,被告人保亳州公司按40%比例在商業(yè)三者險范圍內賠償,金額為168,522.44元。被告羅某新墊付喪葬費50,000元,為避免訴累,在本案中一并處理。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一款、第十六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六條、第四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一款第(二)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七條、第二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亳州市分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在交強險限額內賠付原告姚某某、原告姚某某60,300元(包括精神損害撫慰金20,000元);
二、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亳州市分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在商業(yè)三者險限額內賠付原告姚某某、原告姚某某168,522.44元;
三、被告羅某新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姚某某、原告姚某某4,000元;
四、原告姚某某、原告姚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返還被告羅某新50,000元;
五、原告姚某某、原告姚某某的其余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071.34元,減半收取計2,535.67元,由原告姚某某、原告姚某某共同負擔557.45元,被告羅某新負擔1,978.22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李瑜婷
書記員:袁??園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