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姚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周丹,黑龍江曉峰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杰,黑龍江曉峰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陳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康秀龍,北京大成(哈爾濱)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姚某因與被上訴人陳某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黑龍江省寶泉嶺農墾法院〔2015〕寶商初字第34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6年6月27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姚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周丹、陳杰、被上訴人陳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康秀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姚某上訴請求:撤銷原審判決,改判陳某支付姚某違約金5萬元、返還起壟機款2萬元,由陳某承擔全部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1.原審法院認定陳某已經(jīng)交付起壟機錯誤。姚某從劉承國處取得的起壟機屬于軍川農場,是經(jīng)劉承國之手從軍川農場購得。姚某為軍川農場出具收條并約定價款。姚某與軍川農場形成買賣關系,該起壟機與本案訴爭起壟機不是同一標的物。陳某一直沒有將起壟機交付姚某,應返還2萬元。2.原審法院認定姚某的經(jīng)濟損失為利息損失錯誤。陳某違約導致姚某在春耕時節(jié)沒有利用農機具賺取春耕費用,姚某的損失不僅僅是利息損失。姚某可以賺取3萬元的起壟費用及10萬元的春耕費用。雙方協(xié)議中約定違約金為5萬元,姚某的實際損失已經(jīng)超過5萬元。
陳某辯稱,姚某所述內容與客觀事實不符,陳某不認可。請求二審法院維持原審判決,駁回上訴。
姚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2013年10月28日,原、被告簽訂《農用車買賣協(xié)議》,被告將自己所有的農用車及農具(凱斯210、天托迪爾1204、雷沃1304、大犁、起壟機、導航、重耙各一臺)賣給原告,約定原告于合同簽訂之日起10日內給付被告車款,被告當場交付農用車及農具,如有一方違約,則向對方支付5萬元違約金并賠償經(jīng)濟損失。原告按約交付全部價款,但被告未按約履行合同,至今未交付起壟機。原告訴至法院,要求被告返還起壟機款2萬元并支付違約金5萬元;因延期交付導航給付賠償金5萬元。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3年10月28日,原、被告簽訂《農用車買賣協(xié)議》,被告將自己所有的農用車及農具(通過軍川農場統(tǒng)一訂購)以67.8 萬元賣給原告,其中凱斯210一臺18萬元、天托迪爾1204一臺14.5萬元、雷沃1304一臺18萬元、大犁一臺5.3萬元、起壟機一臺2萬元、導航一臺5.6萬元、重耙一臺4萬元。雙方約定原告于合同簽訂之日起10日內給付被告車款,被告當場交付農用車及農具;被告保證上述農用車及農機具沒有權屬糾紛,不受他人合法追索,如因上述原因發(fā)生爭議,由被告承擔后果;如有一方違約,則向對方支付5萬元違約金并賠償經(jīng)濟損失。合同簽訂后,原告按約交付全部價款,被告將凱斯、天托迪爾、大犁、重耙、雷沃等農機車及農機具交付給了原告。因被告陳某未向軍川農場交清全部機械款,軍川農場農機科拒絕將起壟機、導航交付給原告,直至2014年5月份將導航交付給原告。2013年秋,經(jīng)軍川農場農機科許可,案外人劉承國將起壟機拉走使用。2014年9月17日,劉承國將該起壟機返還給原告,經(jīng)協(xié)商劉承國給原告10塊尖鋒犁鏟作為使用起壟機的補償。
一審法院認為: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當事人均應按約履行各自的義務。本案中,原告姚某與被告陳某就買賣農用機車及農機具簽訂了買賣協(xié)議,該協(xié)議書合法有效,雙方均應按照協(xié)議的內容全面履行各自的義務。原告依約交付了全部價款后,被告應按合同約定向原告交付全部機車及農機具,但因被告未及時向軍川農場支付全部貨款,導致起壟機、導航未能按約定時間交付原告,被告在履行合同過程中存在瑕疵。由于被告的過錯使合同沒能全面履行,被告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原告稱,至今未收到被告交付的起壟機,是其在劉承國處另行購買了一臺。劉承國經(jīng)軍川農場農機科許可使用該起壟機,但于2014年9月17日,已將起壟機返還原告,并經(jīng)協(xié)商用10塊尖犁作為補償,原告亦認可上述事實。因此該起壟機已實際交付原告,并經(jīng)與使用人協(xié)商得到了補償。原告要求被告返還起壟機款2萬元的主張因缺乏事實根據(jù)及法律依據(jù),依法不予支持;原告因被告違約要求賠償經(jīng)濟損失5萬元,但未能提供證據(jù)予以證明,該主張依法不予支持。但結合本案的實際情況及公平原則,應認定原告的實際經(jīng)濟損失為利息損失,即按2013年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年利率6%),從雙方約定交付機車之日起至實際交付之日止的利息。計算方式如下:一、起壟機(價格2萬元)自2013年11月7日至2014年9月17日為1 033.00元;二、導航(價格5.6萬元)原告主張實際于2014年5月份交付,但具體時間無法舉證,被告雖不認可,但未能提供證據(jù)給予反駁,且證人孫保全、蔣平均可證實在2014年春,原告雇傭其耙地時、播種時未能使用導航,因此酌定該導航于2014年5月1日實際交付。利息自2013年11月7日至2014年5月1日為1 624.00元。經(jīng)濟損失合計為2 657.00元。原告依據(jù)雙方簽訂的機車買賣協(xié)議,要求被告給付違約金5萬元的主張,因被告未按約交付起壟機、導航,屬違約行為,應當向原告支付違約金?!吨腥A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約定違約金低于造成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據(jù)此,原、被告約定的違約金5萬元,明顯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九條規(guī)定,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據(jù)此,被告陳某應按原告的經(jīng)濟損失2 657.00元的30%向其支付違約金797.10元。其他訴訟請求因缺乏事實根據(jù)和法律依據(jù),依法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百三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被告陳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付原告姚某經(jīng)濟損失2 657.00元,違約金797.10元;二、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圍繞上訴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姚某當庭提供收條一份。意在證明起壟機是通過劉承國在軍川農場農機科處購買,與本案中的起壟機不是同一標的物。陳某辯稱在劉承國處存放的起壟機就是本案中爭議的起壟機,姚某從劉承國處取走起壟機,并給劉承國出具收條。姚某應該沒有支付收條中標明的1.58萬元。本院認為,因陳某未付清機械款,軍川農場將起壟機扣留,后農場將該起壟機交由劉承國使用,姚某與陳某達成買賣協(xié)議后,劉承國將起壟機返還給姚某并以10塊尖犁抵做磨損費,同時姚某出具收條。本院對該證據(jù)的真實性、合法性及關聯(lián)性予以確認,但該證據(jù)僅能證明姚某收到起壟機,而依據(jù)該證據(jù)欲證明姚某與軍川農場形成新的買賣關系并基于該買賣關系而交付起壟機的證據(jù)力不足。
二審查明事實與原審法院相同。
本院認為:關于姚某要求陳某返還起壟機款2萬元的問題。陳某從軍川農場農機科購買農機車及農機具后,將全部農機車及農機具賣給姚某。因陳某未向軍川農場付清貨款,軍川農場將起壟機扣留并交劉承國使用,姚某與陳某達成買賣協(xié)議后,劉承國即將起壟機返還姚某,姚某出具收條。姚某從劉承國處取回起壟機系在行使與陳某達成的買賣合同中作為買受人的權利,其與軍川農場之間不存在買賣合同關系,姚某關于與軍川農場形成新的買賣合同關系的主張無事實依據(jù),不能成立。關于姚某要求陳某支付起壟機磨損費的主張,因劉承國返還起壟機時已交付姚某10塊尖犁抵做磨損費,故其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違約金問題。陳某未在合同約定時間內將起壟機、導航交付姚某,確實存在違約行為,但在姚某未舉證證明其因陳某的違約行為所遭受實際損失具體數(shù)額的情況下,原審法院認定實際經(jīng)濟損失為利息損失并酌定調整違約金標準,并無不當。
綜上所述,姚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700元,由上訴人姚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王耀華 審 判 員 張 繼 代理審判員 李吉鳳
書記員:鄭闖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