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大慶市太安勞務分包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熊樹彬,系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季國軍,黑龍江盛和盛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張萬里,大慶市太安勞務分包有限公司項目經理。
被告:林甸東某園風力發(fā)電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徐衛(wèi)東,系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王芙梅,黑龍江海天慶城律師事務所大慶分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孟祥鍇,系該公司法務經理。
原告大慶市太安勞務分包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安勞務公司)與被告林甸東某園風力發(fā)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某園公司)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大慶市太安勞務分包有限公司委托代理人季國軍、被告林甸東某園風力發(fā)電有限公司委托代理人王芙梅、孟祥鍇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太安勞務公司訴稱:原、被告之間于2014年1月23日簽訂了《道路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一份,工程名稱為林甸東某園49.5MW風電場工程升壓站土方及77米路工程。這個工程的固定總價1,060,000.00元,原告已經按照合同約定全部完成了相應的合同義務,并經驗收合格。被告已經支付了80%的工程款,即848,000.00元,截止2015年末應支付到95%,即剩余的15%,金額為159,000.00元,其余5%作為質保金,不在本次訴訟范圍之內,因立案時未到質保期。另外,原告在履行上述合同過程中,除了上述合同約定的屬于原告應當履行的合同義務外,被告另行安排原告進行了林甸升壓站場平機械作業(yè),當時雙方口頭協(xié)商的該部分工程,工程范圍是從主路至雙方簽訂的道路建設施工合同連接點修筑臨時道路,時間從2013年4月28日至6月23日,原告為被告提供了挖掘機、推土機等,在1,060,000.00元以外產生了機械臺班費。原告將該部分工程完工后,被告公司、被告公司聘用的監(jiān)理公司及原告公司共同對該部分工程量進行了確認,被告公司及監(jiān)理公司對該部分工程量出具了工程量確認單。確認工程量后,原告公司就該部分工程向被告公司進行了報價,因被告公司認為原告公司報價過高,所以被告公司申請黑龍江天源銘信工程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進行評估,經評估該部分工程造價金額為88,148.53元。兩部分工程欠款相加金額為247,148.53元本金,利息從2016年1月1日起計算至該工程款實際給付完畢之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利息。
被告東某園公司辯稱:原告所述原告公司與被告公司簽訂道路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時間、內容、價款、付款方式均屬實,該工程已經竣工驗收,但欠款數(shù)額應為159,000.00元,該款應在2015年末給付完畢,因原告公司存在違約,根據(jù)合同約定,開工日期為2014年1月23日至4月10日,而竣工報告中載明的時間是2014年2月6日至7月10日,按照工期計算實際工期比約定工期晚77天,根據(jù)合同第十二條第四款的規(guī)定,每拖延一天承擔工程總價的千分之三的違約責任,原告公司違約產生的違約金為224,860.00元,故應扣除違約金后再行核算。被告公司不認可原告公司所稱的增加的部分工程量及工程款人民幣88,148.53元,理由為:第一點,原告完成所有的工程量都是雙方約定合同范圍內的,因為合同約定的是包工包料的大包合同,按照一口價計算;第二點,根據(jù)合同第二十條1、2、3款的約定,如果雙方發(fā)生工程量的增加或減少的變更,都需要雙方的簽字確認,未經雙方簽字確認的工程,都應算在合同內的工程量;第三點,原告舉出的證據(jù),也不能夠證明被告方承認該部分是增加的工程量,如果該證據(jù)是真實的,僅能證明雙方對機械臺班工程量進行核算,不能證明是額外增加的。根據(jù)被告公司的核算,所欠的工程款就是截止2015年末應支付到的95%,即剩余的15%,金額為159,000.00元。原、被告雙方簽訂的合同為固定價格、零簽證,在施工的過程當中原告與被告關于升壓站場平使用機械所產生的費用存在分歧,所以最終通過協(xié)商,原告與被告及監(jiān)理公司對整個升壓站工程場平使用機械的工程量進行了確認。關于該工程量會產生多少費用,最終是通過黑龍江天源銘信工程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進行了最終的造價審計,審定金額為88,148.53元,但該筆費用不是在合同外增加的工程量和工程費用,仍然包括在一口價的1,060,000.00元的合同中。
原告為了證實自己的主張,向法庭提供如下證據(jù):
一、林甸東某園49.5MW風電場工程升壓站土方及77米路《道路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復印件一份(經與原件核對無異議)。證明:1.原告與被告之間存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關系,原告為施工方;2.合同內容為”林甸花園風電場升壓站場地土方及進站道路工程”,工程所需土、碎石及白灰等主材由被告供應;3.合同價款為固定總價1,060,000.00元;4.2015年年末前被告應向原告支付95%的工程款。被告對該份證據(jù)沒有異議,經本院審核,對該份證據(jù)予以確認。
二、工程驗收單一份(當庭提供原件,庭后提交復印件)。證明原告實際完成了施工合同約定內容并經過驗收合格。被
告對該份證據(jù)的真實性無異議,稱:”合同約定的工期為開工日期2014年1月23日,竣工日期為2014年4月10日,原告未按照約定的合同工期完工,原告的實際開工日期為2014年2月6日,竣工日期為2014年7月10日,原告未按照約定完成工程施工,應承擔違約責任。經本院審核,對該份證據(jù)予以確認。
三、建筑業(yè)統(tǒng)一發(fā)票兩份(當庭提供原件,庭后提交復印件),金額合計為1,060,000.00元。證明:原告已向被告全額開具了建筑業(yè)統(tǒng)一發(fā)票,被告已經將稅款抵扣,被告對原告簽訂的合同總價款是認可的。被告對該組證據(jù)沒有異議,對合同總價也沒有異議。經本院審核,對該組證據(jù)予以確認。
四、工程量確認單一份及黑龍江天源銘信工程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出具的林甸升壓站場平使用機械臺班簽證結算審核報告一份(當庭提供原件,庭后提交復印件)。證明林甸升壓站場平使用機械臺班的數(shù)量及應付報酬的數(shù)額為88,148.53元。被告對該組證據(jù)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但認為該兩份證據(jù)并不能證明原告額外增加了工程量。經本院審核,對該組證據(jù)予以確認。
五、監(jiān)理單位主持會議時的會議紀要一份(當庭提供原件,庭后提交復印件)。證明:原告如按照被告質證時所講的存在工期延誤,那么也完全是由被告不能及時提供所需土方造成的,該證據(jù)同時能夠佐證證人胡世兵證實的內容是客觀存在的。被告質證稱:第一點,該份證據(jù)是原告超過舉證期限提供的,原則上被告不應質證。第二點,鑒于原告提出延誤工期的問題,被告為此進行解釋,但不代表對該份證據(jù)認可。即便會議紀要中所述土方當時數(shù)量不夠的情況存在,也不能證明工期延誤是土方數(shù)量不夠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是施工方管理不善造成的無故拖延。第三點,該份證據(jù)中僅有監(jiān)理方在最后一頁蓋章,沒有蓋騎縫章,對真實性有異議。綜上,該份證據(jù)不能證明工期延誤是被告方造成的。第四點,對真實性、合法性均有異議,因本案已經進入訴訟很長時間,關于該份證據(jù)是從何而來,證據(jù)的內容是不是客觀存在,在這個階段出示該份證據(jù)對于它的真實性、合法性不能排除合理懷疑。假設該份證據(jù)是真實的,那么該份證據(jù)根據(jù)民訴法解釋的最新規(guī)定監(jiān)理單位負責人和簽發(fā)人應當?shù)酵ソ邮苜|詢。該會議紀要時間是2013年11月25日,而原告和被告簽訂合同約定開工時間為2014年1月23日,即使會議紀要中提及了土源的問題,也是在合理的時間給予解決的,而且這個時間原告并未進行涉案合同工程施工,該會議紀要與原告無關,更不能證明原告的延期完工是由被告所導致的。經本院審核,對該份證據(jù)與事實相關部分予以采信。
六、原告公司負責本案所涉工程施工過程中現(xiàn)場施工工長證人胡士兵出庭證言,證明:本案涉及的工程所需土、碎石及白灰等主材由被告提供,是陸續(xù)分期供應,由于被告不能及時提供上述主材,所以導致工期延誤兩個半月,工期延誤的責任完全應當由被告承擔。證人胡士兵已于2014年12月從原告處離職。被告質證稱:1.該證人無法證明自己的身份,同時其表述的現(xiàn)場供應材料的情況及時間前后矛盾,所以其證言不真實;2.即使該證人是現(xiàn)場施工人員,也由于證人和原告之間存在利害關系,所以該證人證言并不能被采信;3.僅通過證人證言的形式證明是被告原因造成工期延誤是不充分的,原告并不能舉出其他證據(jù)予以佐證。經本院審核,對該證人證言相關案件事實的部分予以采信。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被告公司未向法庭提供證據(jù)。
經審理查明,原告大慶市太安勞務分包有限公司與被告林甸東某園風力發(fā)電有限公司于2014年1月23日簽訂《道路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一份,工程名稱為林甸東某園49.5MW風電場工程升壓站土方及77米路工程。該工程為固定總價,總價格為1,060,000.00元人民幣。合同簽訂后,原告公司于2014年2月6日開工,至2014年7月10日工程竣工,原、被告公司及監(jiān)理單位于2014年7月11日對該工程驗收合格并共同簽署工程驗收單。后被告公司支付了原告公司80%的工程款,即848,000.00元。按照合同約定,截止2015年年末被告公司應支付原告公司95%的工程款,即被告公司還應支付原告公司剩余15%的工程款,金額為159,000.00元,該款為原告公司本次訴訟請求中的一部分。剩余5%工程款作為質保金,因原告公司提起本次訴訟時未到質保期,故不在本次訴訟范圍之內。
另查明,原告公司除履行上述合同外,被告公司又另行安排原告公司進行了林甸升壓站場平機械作業(yè),原告為被告提供了勾機、推土機、壓路機等機械設備及勞務。在1,060,000.00元固定總價合同以外產生了機械臺班費。原告公司將該部分工程完工后,被告公司、被告公司聘用的監(jiān)理公司及原告公司共同對該部分工程量進行了確認,被告公司及監(jiān)理公司對該部分工程量出具了工程量確認單,日期為2014年7月20日,該工程量確認單經原告公司簽字蓋章確認。確認該部分工程量后,因原、被告雙方就該部分工程量的工程價款未達成一致意見,被告公司委托黑龍江天源銘信工程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對該部分工程進行結算審核,經審核該部分工程審定金額為88,148.53元,后該公司于2015年3月30日為被告公司出具了林甸升壓站場平使用機械臺班簽證結算審核報告。
綜上,原告要求被告給付工程款總計人民幣247,148.53元(159,000.00元+88,148.53元),并以此為本金從2016年1月1日起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至給付完畢之日止的利息。
本院認為,原、被告雙方經過協(xié)商,簽訂了《道路建設工程施工合同》,該合同符合我國合同法對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xié)議為合同的定性。且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受法律保護。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原告公司已經依約履行了按照所簽合同完成相應工程的義務,該工程已經被告公司驗收合格,被告公司也應按照約定及時足額給付原告工程款。但被告公司未能按照約定的時間及時給付,故原告要求被告依約給付剩余15%工程款即159,000.00元的訴訟請求,本院應予支持。原、被告雙方在《道路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以外另行確定的由原告公司為被告公司提供機械設備及勞務進行升壓站場平機械作業(yè)產生的工程量已經被告公司及監(jiān)理公司進行書面確認,并經被告公司委托黑龍江天源銘信工程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對該部分工程進行結算審核,審定金額為88,148.53元。被告公司對原告公司所主張的增加的該部分工程量及工程款不予認可,認為原告完成所有的工程量都是雙方《道路建設工程施工合同》范圍內的,但根據(jù)原、被告雙方簽訂的《道路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約定,該合同價格為固定總價,合同同時對原告公司所需完成工作進行了約定,被告公司則無需對林甸升壓站場平機械作業(yè)產生的機械臺班費及對部分工程進行結算審核,且被告公司對該部分工程量進行確認的時間為2014年7月20日(工程量確認單被告公司簽字蓋章確認時間),結算審核報告出具的時間為2015年3月30日,均在被告公司對《道路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所涉工程進行竣工驗收確認(2014年7月11日)之后,由此可見,該部分工程量及工程款88,148.53元應為《道路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以外所產生,被告公司亦應按照其委托審定的金額88,148.53元給付原告公司工程款。被告公司未按約定期限給付原告公司上述工程款項,應支付逾期付款利息。被告公司在庭審過程中提出反訴,后就同一訴請向本院提交了起訴狀,經本院審核,同意被告公司對其主張另行訴訟。故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零九條、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二百七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第一款、第二款、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林甸東某園風力發(fā)電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給付原告大慶市太安勞務分包有限公司工程款合計人民幣247,148.53元(159,000.00元+88,148.53元),并以此為本金從2016年1月1日起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利息至被告公司給付完畢之日止。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007.00元,由被告林甸東某園風力發(fā)電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大慶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馮石亮
審判員 黃德廣
人民陪審員 王其才
書記員: 劉粲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