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夏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盧灣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駱宏斌,上海融孚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鄭州,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被告:劉瀏,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葉元豐,上海華宏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上海匯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寶山區(qū)河曲路XXX號XXX室。
法定代表人:李小晗,職務不詳。
原告夏某訴被告鄭州、劉瀏、第三人上海匯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至判決主文之前簡稱“匯恩公司”)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1月7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于2019年4月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夏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駱宏斌,被告劉瀏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葉元豐到庭參加訴訟。被告鄭州及第三人匯恩公司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夏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鄭州、劉瀏共同償還原告借款本金人民幣168萬元,并支付原告以上述借款本金為基數,按照月利率2%計算自2013年3月10日起至實際償還完畢之日止的利息;2、判令被告鄭州、劉瀏共同支付原告律師費4萬元;3、判令被告鄭州、劉瀏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被告鄭州因資金周轉需要,陸續(xù)向第三人匯恩公司借款,自2011年3月7日至2011年9月13日,匯恩公司共借給鄭州1,675萬元。2011年9月下旬,匯恩公司與鄭州簽訂了《借款合同》,后附《收據》、《對賬單》,雙方對鄭州自2011年3月7日以來共向匯恩公司借款1,675萬元,仍欠本金1,178萬元等事實做了確認,雙方約定借款期限為2011年3月7日至2011年9月30日。簽署前述《借款合同》后,鄭州多次提出暫緩歸還,雙方同意將借款期限延至2013年2月6日,遂于2012年年底簽訂了《借款協議書》,延長了還款日期,《借款協議書》還約定了借款方承擔出借人索賠因借款方任何違約行為所支出的一切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等。至此,該份《借款協議書》替代了原《借款合同》。2013年3月5日,匯恩公司召開股東會議,確認被告鄭州所欠公司借款,決議同意鄭州將其拖欠公司的1,130萬元債務轉讓給鄭自博、池某某、夏某,用以償還公司對前述人員的債務。2013年3月10日,匯恩公司、夏某、鄭州三方簽訂了《債權轉讓協議》、匯恩公司向原告夏某轉讓168萬元債權,2017年6月26日,夏某與鄭州簽訂了《債權轉讓協議補充協議》,雙方約定最后還款日期為2017年8月30日。在鄭州與被告劉瀏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劉瀏作為收款人之一,收取了匯恩公司多筆借款,應當將本案所涉?zhèn)鶆照J定為夫妻共同債務。鄭州向匯恩公司借款及股東會決議,以及涉案債務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等事實,已被浙江省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5)浙溫商終字第1074號和(2016)浙民申14號判決予以認定,且案外人池某某要求兩被告支付的債權轉讓款本金615萬元及利息(按月利率2%從2013年3月10日起計算)?,F已全部執(zhí)行到位。被告鄭州與被告劉瀏在借款期間是夫妻關系,后大概于2015年、2016年離婚,具體時間不清楚。被告劉瀏經營多家企業(yè),曾與被告鄭州共同設立過上海鄭哲投資管理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借款部分款項是通過被告劉瀏賬戶出借給被告鄭州。本案出借本金168萬元,本身是被告鄭州、被告劉瀏做生意所需的,故被告劉瀏對案涉借款知情?,F原告提起訴訟,請求支持原告的各項訴請。
被告鄭州未答辯,亦未提供證據。
被告劉瀏辯稱,對借款金額有異議,根據原告提供的證據《債權轉讓協議》及《債權轉讓協議補充協議》約定了本金及利息合計168萬元,故168萬元原本已經包含了利息,原告第二項訴訟請求是在計算復利。被告鄭州與被告劉瀏在2013年10月16日已經離婚。被告劉瀏對于被告鄭州與原告、第三人之間的債權債務不知情。168萬元的基礎債權是虛假的,進一步證明被告劉瀏對于本案借款不知情,其沒有在任何《借款協議》、《債權轉讓協議》中簽字。本案系爭借款超出日常生活范疇,根據司法解釋規(guī)定,本案所涉?zhèn)鶆詹粦斦J定為共同債務。鄭州系通過操縱被告劉瀏賬戶收放貸款,被告劉瀏對于借款不知情,未參與。根據原告提供的《債權轉讓協議》約定,原告收到債權后應當按照原來的《借款協議》履行,原《借款協議》于2013年2月6日屆滿,根據當時訴訟時效,是2年,即已在2015年2月5日訴訟時效屆滿。原告現起訴的依據時間為2017年6月26日,被告鄭州自行對于超過訴訟時效的債務進行確認,即便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對于被告劉瀏不具有約束力。綜上,被告劉瀏認為,本案借款不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即便屬于夫妻共同債務,也已經超過訴訟時效,應當駁回。
第三人匯恩公司未答辯,亦未提供證據。
原告夏某、被告劉瀏圍繞各自的訴訟主張向本院依法提供了證據,本院經質證,對原告夏某提供的《借款合同》及其所附《收據》、《對賬單》、《借款協議書》、銀行匯款憑證、《借款協議書》(原告夏某與第三人匯恩公司)及銀行匯款憑證、股東會決議、股東會決議(補充)、《債權轉讓協議》、《債權轉讓協議補充協議》、《民事判決書》(2015)浙溫商終字第1074號、《民事裁定書》(2016)浙民申14號、婚姻登記記錄證明、律師費發(fā)票、國家企業(yè)信用信息打印件,對被告劉瀏提供的說明、結婚登記審查處理表、浙江省瑞安市人民法院(2014)溫瑞商初字第854號民事判決書等證據予以認可,并在案佐證。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被告鄭州與劉瀏原系夫妻關系,于2006年4月30日登記結婚,于2013年10月16日離婚。被告鄭州于2016年3月25日與案外人王依然登記結婚。
被告鄭州因資金周轉需要,自2011年3月7日起陸續(xù)向第三人匯恩公司借款。2011年9月下旬,被告鄭州(甲方即借款方)與第三人匯恩公司(乙方即貸款方)簽訂《借款合同》對之前的借款作了結算。《借款合同》約定,甲方向乙方借款1,178萬元,借款期限自2011年3月7日到2011年9月30日,借款的月利率為2%。乙方于本合同生效之日起根據甲方的用款需求以銀行轉賬和現金的兩種方式向甲方交付借款款項,具體借款金額以及借款時間依據甲方打款憑證以及此借款合同后所附屬的打款流水單。同時,被告鄭州出具了相應的《收據》及相應打款流水單即《對賬單》。根據《對賬單》,自2011年3月7日起至2011年9月13日止,第三人匯恩公司共出借被告鄭州借款1,675萬元,其中于2011年6月16日、2011年7月4日通過轉賬給被告劉瀏的方式,分別出借100萬元、300萬元。被告鄭州共歸還497萬元,其中于2011年7月11日通過被告劉瀏歸還兩筆100萬元,共200萬元。之后,第三人匯恩公司(出借方)與被告鄭州(借款方)簽訂《借款協議書》,該協議書約定:借款方因需資金周轉向出借人借款,借款金額為1,178萬元,借款利息按月利率2%計算,利息按月支付。借款期限為2011年3月7日起至2013年2月6日止。借款方對借款本息、本協議下任何違約金、出借人在索賠因借款方任何違約行為所致出借人遭受的一切損失和費用的過程中所支出的一切費用(包括但不限于調查費用、法院訴訟費、財產保全費、律師費、公證費、鑒定費、評估費、專家費等)以及借款方在本協議下對出借人承擔的其他任何性質的義務和責任,對出借人承擔賠償和支付責任。
2010年8月25日、2011年5月4日、2012年9月4日,原告夏某(貸款方)與第三人匯恩公司(借款方)簽訂三份《借款協議書》,貸款種類為長期大額借貸,借款用途企業(yè)經營,借款金額分別為70萬元、140萬元、50萬元,借款利率按月利率2%計算,簽訂協議之后,原告夏某依約交付第三人匯恩公司相應的出借款項。
2013年3月5日,第三人匯恩公司召開股東會協商表決公司債務轉讓事宜,股東鄭自博、池某某、夏某、鄭州到會,通過《股東會決議》,確認鄭州與該公司的債務金額為本金1,008萬元,利息322萬元,同意將鄭州與該公司的債務中的1,130萬元轉讓給鄭自博、池某某、夏某用于償還匯恩公司對三人的債務。次日,股東楊澄對《股東會決議》進行了追認。2013年3月10日,第三人匯恩公司(甲方)與原告夏某(乙方)、被告鄭州(丙方)簽訂《債權轉讓協議》,甲乙丙三方確認,截至2013年3月10日,甲方對丙方享有金額(本金及拖欠的利息)為人民幣1,130萬元的債權,甲方自愿將基于甲方與丙方簽訂《借款協議書》對丙方享有本金及利息人民幣168萬元等相應的債權以168萬元的價款轉讓給乙方,作為甲方相應折抵之前甲方所欠乙方的借款。債權轉讓后,由乙方作為債權人就本金及利息人民幣168萬元等相應的債權按照甲方與丙方簽訂的《借款協議書》約定與丙方繼續(xù)履行,丙方作為債務人就向甲方借款本金及利息人民幣168萬元等相應債權按照甲方與丙方簽訂的《借款協議書》的約定對甲方應當承擔的所有義務直接向乙方承擔。2017年6月26日,原告夏某與被告鄭州簽訂《債權轉讓協議補充協議》,協議約定由于丙方至今未完成對乙方的還款,乙方丙方約定,丙方的最后還款日期為2017年8月30日。但之后,被告方未依約還款。原告夏某聘請律師主張權利,支出律師費40,000元。
另查明,1、案外人池某某與鄭州、劉瀏、第三人匯恩公司債權轉讓合同糾紛一案,浙江省瑞安市人民法院經審理于2015年2月2日作出(2014)溫瑞商初字第854號民事判決。池某某、第三人匯恩公司對該判決不服提起上訴,浙江省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于2015年11月20日作出了(2015)浙溫商終字第1074號民事判決書,該判決確認鄭州欠匯恩公司債務,匯恩公司將債權轉讓給池某某,池某某對鄭州取得債權的事實,并判決:一、撤銷浙江省瑞安市人民法院(2014)溫瑞商初字第854號民事判決。二、鄭州、劉瀏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共同償還池某某借款本金615萬元及利息(按月利率2%從2013年3月10日開始計算至本判決確定的履行之日止)。之后,鄭州、劉瀏不服二審判決,向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再審申請,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經審理于2016年2月22日作出(2016)浙民申14號民事裁定書,駁回鄭州、劉瀏各自的再審申請。
2、上海鄭哲投資管理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于2012年7月13日成立,于2019年3月15日注銷。被告鄭州、劉瀏為該公司自然人股東。上海頁萬企業(yè)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于2012年4月27日成立,被告劉瀏為自然人股東且為執(zhí)行事務合伙人。上海哲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于2011年1月27日成立,被告劉瀏為該公司唯一的自然人股東、法定代表人。
審理過程中,第三人匯恩公司出具情況說明,主要內容為確認原告所訴稱該公司向原告借款的情況、該公司向該公司股東鄭州出借情況以及該公司與夏某、鄭州的債權債務轉讓情況,請求依法判決。
本院認為,公民合法的財產權益受法律保護。本案中被告鄭州與第三人匯恩公司之間的借款合同關系、原告夏某與第三人匯恩公司之間的借款合同關系以及原告夏某、被告鄭州、第三人匯恩公司債權轉讓合同關系,經審查均系各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有關法律及行政法規(guī),應為合法有效,故本院確認原告夏某受讓了第三人匯恩公司所轉讓的對被告鄭州的168萬元債權,現被告鄭州未履行還款付息義務,原告夏某主張歸還借款并按約定支付相應利息的訴訟請求于法有據,本院予以支持。按《債權轉讓協議》的約定,被告鄭州應按照其與第三人匯恩公司簽訂的《借款協議書》的約定對原告夏某承擔所有義務,而《借款協議書》中確定因借款方違約行為所致的律師費等損失由被告鄭州負責賠償,故原告要求被告方支付律師費的訴訟請求理由充分,本院予以支持。除此之外,本案原、被告還存在下列爭議焦點,本院一一論述如下:
一、本案訴訟是否超過訴訟時效的問題。原告主張根據債權轉讓協議書約定,轉讓債權的履行按照被告鄭州與第三人匯恩公司簽訂的《借款協議書》履行,故按《借款協議書》約定借款期限屆滿之日即2013年2月6日的次日起計算訴訟時效,本案的訴訟已超過訴訟時效。本案中,轉讓相應債權的日期為2013年3月10日,轉讓債權后的履行期限顯然不能再適用原來的借款期限。原告夏某與被告鄭州于2017年6月26日簽訂《債權轉讓協議補充協議》,重新約定了最后還款日期為2017年8月30日,故本案所涉?zhèn)鶛嗟脑V訟時效應自2017年8月31日起算,原告現提出主張并未超過訴訟時效。
二、原告主張依據轉讓的債權計算利息是否存在計算復利的問題。借貸雙方對前期借款本息結算后將利息計入后期借款本金并重新出具債權憑證,如果前期利率沒有超過年利率24%,重新出具的債權憑證載明的金額可認定為后期借款本金。本案中,原告夏某與被告鄭州及第三人匯恩公司就簽訂的《債權轉讓協議》時,已重新結算了第三人匯恩公司對被告鄭州的債權,包含本金及利息,前期借款利率并未超過年利率24%。三方簽訂的《債權轉讓協議》不僅約定了債權的轉讓,還約定了相應債權的履行及計息標準,應視作為重新出具的債權憑證,之后原告夏某與被告鄭州簽署的《債權轉讓協議補充協議》,亦未提出異議,故原告主張依據轉讓的債權計算利息并無不當,本院予以支持。
三、本案所涉?zhèn)鶆帐欠駥儆诒桓驵嵵菖c被告劉瀏的夫妻共同債務。本案所涉?zhèn)鶆瞻l(fā)生于被告鄭州與被告劉瀏的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雖系被告鄭州一人名義在外所負債務,但收取部分出借款項、歸還部分款項系通過被告劉瀏賬戶,被告劉瀏稱對此不知情,違背常理。結合被告劉瀏與被告鄭州共同設立公司,并投資設立兩家公司進行經營的情況,本院酌情確認原告所主張的被告劉瀏對此知情,并為共同經營所需,故原告要求被告鄭州、劉瀏共同承擔本案所涉夫妻共同債務的請求于法有據,本院予以支持。
被告鄭州、第三人匯恩公司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應視作為其對自身訴訟權利的放棄,應由其自行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不影響案件審理,本院可依法缺席審理。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第一百九十五條第一款第(二)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九條、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百零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四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鄭州、劉瀏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共同歸還原告夏某借款168萬元;
二、被告鄭州、劉瀏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共同支付原告夏某以168萬元為基數,按照月利率2%計算自2013年3月10日起至實際歸還之日止的逾期利息;
三、被告鄭州、劉瀏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共同支付原告夏某律師費4萬元。
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8,660元,由被告鄭州、劉瀏共同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此頁無正文
審判員:張德義
書記員:黃鼎鋒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