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夏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寶山區(qū)。
被告:吳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蘇潤春,上海瀛泰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夏某某與被告吳某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7月2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夏某某,被告吳某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夏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返還原告購車定金人民幣2萬元;2、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2019年4月8日,原、被告簽訂購車協(xié)議,約定原告以65萬元價格購買被告名下牌號為滬GBXXXX保時捷轎車(以下簡稱涉案車輛)。當日原告向被告支付定金1萬元,并約定被告于2019年4月9日將涉案車輛所有證件及購車發(fā)票帶至二手車交易市場辦理交接手續(xù)。后因被告稱需要時間找尋購車發(fā)票而延遲履行合同。同年4月20日,被告擅自將該車輛轉(zhuǎn)賣給第三人并辦理過戶手續(xù),故原告訴至法院,要求判如所請。
被告吳某辯稱,2019年4月8日,原、被告雙方簽署購車協(xié)議后,被告收取原告支付的1萬定金。因被告購車時除支付光車價格外還需支付稅費,故無法提供光車價格為92萬元的發(fā)票。因被告堅持要求原告提供,被告曾表示將定金退還原告,但原告不同意并威脅被告。后被告于同年4月15日將涉案車輛出售給第三人。被告認為購車協(xié)議未履行的原因在于原告無理要求被告提供新車發(fā)票,屬原告違約,故不同意退還定金。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9年4月8日,原告(乙方)、被告(甲方)簽署《購車協(xié)議》,約定甲方將涉案車輛以帶牌價格65萬元出售給乙方,甲方承諾新車購買價92萬元不含車船稅并同意提供購車時發(fā)票,甲方代理人收取乙方1萬元購車定金,如甲方違約需賠償乙方1萬元,甲乙雙方于2019年4月9日至紀念路XXX號辦理車輛過戶手續(xù)。同日,原告通過銀行轉(zhuǎn)賬支付定金1萬元。2019年4月9日,被告告知原告購車發(fā)票金額不是92萬元且未找到發(fā)票無法提供,故雙方未辦理涉案車輛過戶手續(xù)。2019年4月17日,被告以575,000元的價格將涉案車輛出售給案外人。
以上事實,有原告提供的購車協(xié)議、轉(zhuǎn)賬憑證、告知函、EMS簽收提醒、行駛證、車輛信息、車管所網(wǎng)頁截圖、微信截圖、短信記錄等,被告提供的微信聊天記錄、舊機動車買賣合同、收款憑證等證據(jù)及原告的當庭陳述等在案佐證。
本院認為,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均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本案中,原、被告簽署的購車協(xié)議中明確約定被告需提供購車發(fā)票,因被告未能提供,顯屬違約。但被告是否提供購車發(fā)票并不影響車輛過戶手續(xù)的辦理,故被告履行瑕疵所造成的違約程度,尚不足以影響車輛買賣合同的主權利義務的履行。對于被告應承擔的違約責任,則應根據(jù)被告不完全履行的程度來確定。原告主張適用定金罰則要求被告雙倍返還定金,但從購車協(xié)議的內(nèi)容來看,該定金罰則主要針對車輛買賣合同的履行,而非針對提供購車發(fā)票的附隨義務,故本院從公平原則和誠實守信的原則酌情確定被告需向原告支付違約金2,000元。鑒于被告已將涉案車輛另行出售且未提供證據(jù)證明車輛買賣合同未繼續(xù)履行的原因在于原告,故被告應退還原告已收取的定金10,000元。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吳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返還原告夏某某定金10,000元;
二、被告吳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原告夏某某違約金2,000元。
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00元,減半收取計150元,由原告夏某某負擔60元,被告吳某負擔9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此頁無正文)
審判員:王??蓓
書記員:安??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