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口岸領導小組
《關于加強空運進口貨物管理的暫行辦法》的通知
?
國辦發(fā)〔1987〕55號
?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國務院口岸領導小組《關于加強空運進口貨物運輸管理的暫行辦法》,已經國務院同意,現(xiàn)轉發(fā)給你們,請遵照執(zhí)行。
?
? 國務院辦公廳
一九八七年八月二十五日
?
?
關于加強空運進口貨物管理的暫行辦法
?
隨著我國對外貿易和對外經濟技術交流的發(fā)展,空運進口貨物的數量迅速增長,空港疏運任務日益繁重。為了加速空港貨物流轉,避免積壓,特作如下暫行規(guī)定:
一、凡利用空運進口貨物的單位,在委托有經營該項商品進口業(yè)務權的外貿、工貿公司訂貨時,必須按受委托單位的要求認真填寫進口訂貨單,其中收貨單位一欄要寫明單位全稱和詳細地址,并注明聯(lián)系人姓名和電話號碼。
二、因賣方責任造成進口貨物短缺或者毀損,需向賣方提出索賠和補發(fā)貨物時,由原訂貨公司對外辦理。因特殊情況,由進口用貨單位自辦的,必須要求賣方在運單上注明合同號、收貨人(委托外運公司或其他貨運代理部門進行代理的,填外運公司或其他貨運代理部門),并將辦理結果及時通知原訂貨公司。
三、外貿、工貿公司應當按照批準的經營進口商品的分工范圍,接受委托訂貨。對需要進口許可證的貨物,進口用貨單位如果沒有辦妥許可證,外貿、工貿公司不得受理。外貿、工貿公司應當嚴格按照有關規(guī)定審核進口訂貨單和編寫嘜頭代號標記。有關業(yè)務人員應當認真掌握嘜頭標記的組成結構,嚴格按照每個代號的次序排列,不得顛倒、錯寫和增減。
新批準成立的外貿、工貿公司,應當在批準之日起一個月內向經貿部(運輸局)申請辦理嘜頭代號。尚未申請的,一律在本辦法下發(fā)之日起一個月內補辦手續(xù)。任何單位不得自編和借用其他單位的代號。經貿部(運輸局)應當對各外貿、工貿公司使用的嘜頭代號,定期進行檢查和清理。
四、外貿、工貿公司對外簽訂空運進口貨物合同,應當爭取采用FOB價格(賣方將貨物交到買方指定飛機上的價格)條款,充分使用我國民航飛機,盡量利用外運公司或其他貨運代理部門在國外的空運代理。
外貿、工貿公司對外簽訂的合同條款中,應當充分考慮國內報關和疏運方面的需要。要求賣方填寫運單、制作單據發(fā)票時,必須填寫同一嘜頭標記、合同號,并提供足夠的份數。在貨物外包裝上,應當要求賣方刷制完整醒目的嘜頭標記。
五、外貿、工貿公司簽訂合同后,應當及時將合同副本、許可證等有關材料,寄送外運公司或其他貨運代理部門,作為接交報關代運的依據。
六、民航貨運部門在空運進口貨物到港后,應及時與外運公司或其他貨運代理部門辦理貨物的交接工作,逐票點清。如果貨物發(fā)生短缺、破損或者全票貨物丟失,應當由民航貨運部門簽發(fā)商務記錄。
七、外運公司和其他貨運代理部門在收到委托代理報關的貨物后,應當在海關規(guī)定的期限內,及時辦理報關分撥。對雖屬委托報關但報關手續(xù)不全,或者沒有委托報關但又屬貨運代理部門負責通知的,外運公司或其他貨運代理部門應當在報關期限內,向訂貨或者收貨單位發(fā)出三次通知或查詢函。即貨到后第一次發(fā)到貨通知或查詢函;超過一個月未能報關的,第二次發(fā)催報通知或查詢函;超過兩個月未能報關的,第三次發(fā)催報通知或查詢函。信件一律用掛號發(fā)出。
由民航貨運部門直接交付收貨人的貨物,民航要在貨到后兩個月內發(fā)出三次催報通知。
八、為了弄清情況,以利催報,對空運進口貨物自運輸工具申報進境之日起滿兩個月尚未報關的,民航貨運部門、外運公司或其他貨運代理部門可分別向海關申請開拆貨物包裝。貨物包裝開拆應當在海關的監(jiān)督下進行。開箱記錄由海關簽字證明。
九、收貨單位不得借故不報關、不提貨。如確有原因,應及時向海關和民航貨運部門、外運公司或其他貨運代理部門說明理由,并在三個月內處理完畢。在此期間,收貨單位對廣告資料、樣品、禮品以及失去時效的索賠件可以向海關聲明放棄。對根據合同進口的貨物和尚未失去時效的索賠件,原則上不得放棄;確有理由放棄的,必須經主管部門批準。
十、海關應當本著既把關又服務的精神,簡化手續(xù),加快進口貨物的驗放速度。對于進口貨物驗憑國家規(guī)定的批準證件按規(guī)章予以放行。
十一、收貨單位自運輸工具申報進境之日起,超過三個月未向海關申報的,其進口貨物即應由民航貨運部門、外運公司或者其他貨運代理部門分別移交海關變賣處理。變賣應當遵循經濟、節(jié)約、物盡其用的原則,儀器、機械設備應當盡可能變賣給有關單位。
變賣所得貨款在扣除運輸、裝卸、儲存等費用和稅款后,尚有余款的,自貨物變賣之日起一年內,經收貨單位申請,由海關予以發(fā)還;對逾期無人申請的,上繳國庫。
十二、進口用貨單位,外貿、工貿公司,外運公司和其他貨運代理部門以及空港所在地海關等,要嚴格執(zhí)行本辦法,并應根據本辦法建立和健全規(guī)章制度,明確崗位責任。
十三、各地口岸委(辦)應當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地方口岸管理機構職責范圍暫行規(guī)定》(國辦發(fā)(1987)21號),組織口岸有關單位,對本辦法的執(zhí)行情況進行檢查,遇有矛盾及時協(xié)調解決。
對違反本辦法造成空港壓貨,致使貨物變質、索賠件失去時效或者出現(xiàn)無主貨等現(xiàn)象的,應當查清情況,追究責任方或者責任人員的經濟和行政責任。
十四、國務院口岸辦應當會同經貿部、海關總署、中國民航局等部門,按本辦法的規(guī)定定期進行檢查,及時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
?
國務院口岸領導小組
一九八七年八月二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