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商船三井株式會社Mitsuio.S.K.LinesLtd。住所地:日本國東京都港區(qū)虎ノ門2丁目1番1號(1-1Toranomon2-chome,Minato-ku,Tokyo-cityJapan)。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俊,廣東敬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偉圣,廣東敬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南京海橋?qū)崢I(yè)有限公司。住所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qū)石橋鎮(zhèn)橋北路8號10-63。
法定代表人:薛鳳亭,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邵忠,江蘇匯商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孔涵,江蘇天哲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江蘇遠洋新世紀貨運代理有限公司。住所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qū)湖南路185號3001-3010室。
法定代表人:周一凡,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徐振東,江蘇振澤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攀港有限公司(PanKongCo,Ltd)。住所地: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銅鑼灣軒尼詩道555號東角中心1901A-B。
法定代表人:唐志龍,該公司候補董事。
委托訴訟代理人:龍浪濤,四川明炬(攀枝花)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南京海浦車輛配件制造有限公司。住所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qū)星甸街道石橋工業(yè)開發(fā)區(qū)團結路31號。
法定代表人:趙軍,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春河,江蘇眾盛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商船三井株式會社Mitsuio.S.K.LinesLtd,以下簡稱“商船三井公司”與被告南京海橋?qū)崢I(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橋公司”)、被告江蘇遠洋新世紀貨運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遠洋公司”)、被告攀港有限公司(PanKongCo,Ltd,以下簡稱“攀港公司”)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12月30日受理后,被告海橋公司提出管轄權異議,本院經(jīng)審查,于2016年2月25日作出(2015)武海法商字第01919號民事裁定書,駁回其異議申請,被告海橋公司不服裁定,提起上訴。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于2016年6月25日作出(2016)鄂民轄終96號民事裁定書,駁回其上訴。本案在訴訟過程中,原告商船三井公司向本院提出財產(chǎn)保全申請,本院經(jīng)審查,作出(2015)武海法商字第01919號之一民事裁定書,準許其申請,凍結了登記在被告海橋公司名下的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qū)石橋鎮(zhèn)工業(yè)園的土地使用權(地號:22203012004)。南京海浦車輛配件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浦公司”)以上述被采取保全措施土地的使用權實際系其所有為由,于2016年9月5日向本院提出保全異議,要求本院解除保全措施。其后,原告商船三井公司又以海浦公司系海橋公司公司分立而來,且海浦公司在分立公告中對外承諾對被告海橋公司的所有債務承擔連帶擔保責任為由,于2017年5月16日向本院申請追加海浦公司為本案被告,并提出對其實際所有的上述土地的使用權采取保全措施的申請。本院依法準予其申請,通知海浦公司作為被告參加本案訴訟,并于2017年6月6日作出(2015)武海法商字第01919號之三民事裁定書,凍結了上述土地的使用權。本案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分別于2016年9月21日、10月25日、2018年1月18日進行了三次公開開庭審理。原告商船三井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王俊、王偉圣,被告海橋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邵忠、孔涵,被告遠洋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徐振東,被告攀港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龍浪濤,被告海浦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陳春河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經(jīng)多次調(diào)解無果,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商船三井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四被告連帶賠償原告商船三井公司經(jīng)濟損失、相關費用1327759.3美元(暫計)及利息(利息自損失和相關費用發(fā)生日計算至實際付款日,其中949614.02美元從2015年8月21日起算,其余從2007年12月31日起算,均按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銀行貸款利率計算);2、本案訴訟費、保全費由四被告負擔。事實和理由:2007年6月3日,海橋公司和攀港公司簽訂鋼材買賣合同,由后者向前者購買若干鍛圓,貿(mào)易條款為FOB。為運輸上述貨物,同年9月底,海橋公司和攀港公司委托遠洋公司向商船三井公司訂艙,委托商船三井公司載運29個20英尺集裝箱從南京運至土耳其康普特港(Kumport)。集裝箱由遠洋公司負責裝箱和綁扎,運費由攀港公司承擔。同年10月31日,上述集裝箱在南京裝上駁船“WuJiaZuiJi8”輪,并于11月19日在上海港轉(zhuǎn)船裝上“GrandView”輪運往土耳其。商船三井公司以承運人的身份簽發(fā)了已裝船全程提單,載明海橋公司為托運人,收貨人為FortisBank或由其指定的人,通知方為NihatUyarDemirCelikSanVeTicLtd(實為收貨人),中國南京港為起運港,土耳其康普特港為卸貨港,運費預付。該提單還記明裝船日期為2007年10月31日,所裝貨物為29個20英尺集裝箱,裝載共87根鍛圓。11月24日,“GrandView”輪航行途中,有6個集裝箱裝載的鍛圓穿透集裝箱,損傷了“GrandView”輪船體。為此,商船三井公司將受損的“GrandView”輪??吭谛录悠滦蘩恚瑫r將29個集裝箱從船上卸下,進行檢驗后重新裝箱,最終運往土耳其。上述集裝箱貨物在新加坡開箱檢驗時發(fā)現(xiàn),本次事故完全是由于集裝箱中的鍛圓未妥善綁扎和固定,用于綁扎的鋼絲繩和用于固定鍛圓的木塊強度不足導致鍛圓散落引起。商船三井公司因本次事故遭受了重大損失,損失金額暫計為1979029.72美元。商船三井公司認為,本次事故是由于海橋公司、遠洋公司、攀港公司的過錯所致,其應賠償商船三井公司因此而遭受的一切損失,海浦公司系海橋公司分立而來,公司分立公告對外承諾對海橋公司分立前的所有債務承擔連帶擔保責任,應當對海橋公司的賠償責任承擔連帶清償責任。鑒于上述事實和理由,商船三井公司提出上述訴訟請求。
各方當事人在訴訟中均確認審理本案應適用中國法律。商船三井公司確認本案糾紛系因海上貨物運輸合同履行中貨物綁扎不當所致,其選擇通過合同之訴維護自身權益,要求四名被告承擔違約責任以及基于違約責任的連帶清償責任。
被告海橋公司辯稱:1、商船三井公司的起訴已超過訴訟時效。首先,在商船三井公司未選擇適用外國法前提下,本案應當適用中國法律。其次,商船三井公司就本案所涉糾紛于2008年11月向武漢海事法院提起訴訟,后于2012年11月主動申請撤訴?,F(xiàn)距事故發(fā)生之日近十年,商船三井公司再次以同樣理由對本案四被告提起訴訟,依據(jù)我國《海商法》第257條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承運人就海上貨物運輸向托運人、收貨人或提單持有人要求賠償?shù)恼埱髾鄷r效期間的批復》的相關規(guī)定,商船三井公司的訴訟請求已超過訴訟時效,且不存在任何中止、中斷的情形。2、海橋公司并非涉案合同的當事人,不應承擔任何違約責任。海橋公司僅系貨物出口代理人而非出賣人,2007年7月3日,海橋公司代理南京精德機電化工物資有限公司與攀港公司訂立買賣合同,將全部貨物出售給攀港公司,上述貨物實際均由南京精德機電化工物資有限公司提供,海橋公司僅系南京精德機電化工物資有限公司代理人,而非貨物實際出賣人,因此對貨物的綁扎及固定方式并不知情。此外,海橋公司并非涉案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當事人,在海橋公司代理南京精德機電化工物資有限公司與攀港公司訂立貨物買賣合同后,攀港公司與遠洋公司簽訂了托運協(xié)議,本案貨物的運輸事宜系攀港公司委托遠洋公司辦理,預定集裝箱及運費價格事宜均系攀港公司與遠洋公司約定。攀港公司與遠洋公司托運協(xié)議簽訂后,遠洋公司代理攀港公司向商船三井公司預訂了29個集裝箱以及相應的艙位,運程為南京至伊斯坦布爾,全程運費均由攀港公司實際支付。海橋公司僅根據(jù)攀港公司的指示將貨物交付給其代理人遠洋公司,遠洋公司再代理攀港公司將涉案貨物交給承運人商船三井公司,因此,海橋公司未與任何一方形成海上貨物運輸合同關系,并非涉案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托運人。商船三井公司訴稱提單中海橋公司被記載為托運人,系其與攀港公司之間買賣合同采用FOB貿(mào)易術語并通過信用證結算貨物的需要,海橋公司并非真實的托運人。3、海橋公司對涉案事故發(fā)生沒有任何過錯,不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海橋公司系受攀港公司的委托將貨物運往指定倉庫,從而完成將貨交付至遠洋公司的義務。而涉案貨物的裝箱工作系攀港公司通過遠洋公司委托江蘇外運集裝箱站有限公司南京龍?zhí)陡鄯止静僮?,集裝箱也是攀港公司委托遠洋公司向商船三井公司調(diào)用。海橋公司作為南京精德機電化工物資有限公司的代理人,并不是專門從事貨物裝箱工作的機構,因此海橋公司受托將貨物交付至攀港公司代理人遠洋公司,再由遠洋公司委托相應的專業(yè)機構進行捆扎、裝箱,加之所有貨物的裝箱均經(jīng)過江蘇外運集裝箱站有限公司南京龍?zhí)陡鄯止镜暮瞬榕c檢驗無誤后裝船發(fā)運,因此海橋公司完全有理由相信涉案貨物均已妥善裝箱完畢,本案所涉貨物的裝運符合操作程序和行業(yè)慣例,亦經(jīng)過專業(yè)理貨公司檢驗核查,商船三井公司訴稱的涉案事故完全是由于集裝箱中的鍛圓未妥善綁扎和固定、鋼絲繩和木塊強度不足所致,與事實不符,且缺乏證據(jù)支持。綜上,海橋公司并非涉案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當事人,也未實際操作涉案貨物的裝箱、綁扎工作,沒有實施任何損害行為,亦不存在任何過錯,商船三井公司要求海橋公司承擔責任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請求法院駁回商船三井公司對海橋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
被告遠洋公司辯稱:1、遠洋公司是接受攀港公司委托向商船三井公司訂艙運輸涉案貨物,按照攀港公司要求,遠洋公司與海橋公司協(xié)商貨物運輸細節(jié)后同意接受上述委托,海橋公司將辦理涉案貨物報關及裝運的全套單據(jù)交于遠洋公司。之后,遠洋公司代理海橋公司委托江蘇外運集裝箱站有限公司南京龍?zhí)陡鄯止巨k理涉案貨物的裝箱,海橋公司的代表現(xiàn)場監(jiān)督裝箱全過程。貨物裝箱完畢并上船后,商船三井公司簽發(fā)了托運人為海橋公司的全程提單。海橋公司向遠洋公司付清涉案貨物訂艙費、碼頭操作費、裝箱費報關費等貨運代理費用后,遠洋公司將該提單交與海橋公司。2、遠洋公司并非涉案運輸合同的當事人,不應對商船三井公司訴稱的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糾紛相關損失承擔賠償責任。3、遠洋公司在履行貨運代理職責過程中,不存在任何疏忽或過錯。4、商船三井公司的起訴已超過訴訟時效,喪失了勝訴權,遠洋公司不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綜上,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商船三井公司對遠洋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
被告攀港公司辯稱:1、攀港公司與商船三井公司之間不存在運輸合同關系。2、攀港公司對于商船三井公司所主張的損失不存在過錯,不應承擔商船三井公司的損失賠償責任。3、商船三井公司未提供充足的證據(jù)證明損失產(chǎn)生的具體原因及金額。綜上,攀港公司不應對商船三井公司的損失承擔責任,請求駁回其訴訟請求。
被告海浦公司辯稱:1、商船三井公司的起訴超過訴訟時效,已喪失勝訴權。2、商船三井公司的訴請無法律依據(jù),應駁回對海橋公司的訴訟請求。3、商船三井公司放棄了對外方索賠的權利,在放棄權利范圍內(nèi)無權再向本案四名被告提出賠償請求。
當事人圍繞其訴訟請求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證據(jù)交換和質(zhì)證。
原告商船三井公司向本院提交證據(jù)如下:
第一部分證據(jù):英佩海事檢驗服務公司(IMPACTMARINESERVICE,以下簡稱IMS)出具的報告及相關附件。
編號
證據(jù)名稱
證明目的
A
IMS于2015年12月2日出具的報告
本報告及其附件詳細展示了整個事件的經(jīng)過及相應損失。
被告海橋公司質(zhì)證意見:對該證據(jù)的真實性、合法性及與本案關聯(lián)性均不認可。首先,該證據(jù)是2015年12月2日案外人IMS發(fā)給案外人SPICASERVICES(S)PTELTD的一份電子郵件,內(nèi)容是關于涉案受損貨物其中一部分重新裝箱起運的詳細過程,并不能反映涉案事故的經(jīng)過和相關損失。第二、全部報告只有49頁(郵件表明49頁),報告不包括商船三井公司所稱的附件內(nèi)容。第三、公證認證的內(nèi)容不是報告本身屬實,也不是報告的簽名屬實,而是公證認證該份電子郵件、電子郵件內(nèi)容與其提供的紙質(zhì)報告一致而已。第四、IMS出具報告的時間為2015年12月2日,系商船三井公司起訴之后出具。
被告遠洋公司質(zhì)證意見:對該證據(jù)的真實性、合法性均不認可,該公證書內(nèi)容僅表明該證據(jù)是一封2015年12月2日發(fā)送的電子郵件,總共49頁,不包括其余內(nèi)容。相關附件經(jīng)過裝訂,但未進行公證,不符合公證證據(jù)的形式要求。
證據(jù)A附件第1組:關于各方關系的證據(jù)
編號
證據(jù)名稱
證明事項
1.
東地中海區(qū)域和黑??旌酱肮蚕砗团撐怀鲎鈪f(xié)議
商船三井公司為船東美國總統(tǒng)輪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國總統(tǒng)公司)的艙位租船人,商船三井公司應就涉案事故造成的損失對美國總統(tǒng)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1.
艙位租船協(xié)議
1.
訂艙單
海橋公司為貨物的托運人;商船三井公司為貨物的承運人
1.
堆場收據(jù)副本
1.
海運提單
1.
支線提單
1.
原產(chǎn)地證明
海橋公司與攀港公司之間的買賣合同采取FOB條款
1.
運費支付證明
運費由攀港公司支付
1.
代理費用發(fā)票
遠洋公司收取了裝箱費
1.
商業(yè)發(fā)票
攀港公司為貨物的FOB買家
1.
出口貨物明細單
海橋公司為貨物托運人
1.
買賣合同
攀港公司為FOB買家
1.
信用證
攀港公司為信用證買家
1.
裝箱通知單及配貨單
貨物由遠洋公司負責裝箱和綁扎
1.
理貨單
貨物由遠洋公司負責裝箱和綁扎
被告海橋公司質(zhì)證意見:海橋公司并非涉案運輸合同的貨物托運人,只是協(xié)助攀港公司履約,攀港公司為貨物托運人,海橋公司對商船三井公司系涉案貨物承運人的身份沒有異議。對證據(jù)1、2真實性無法確認,該份協(xié)議的當事人為商船三井公司與美國總統(tǒng)公司,對其真實性無法核實,且協(xié)議附件涉及船只中沒有“GRANDVIEW”輪,故該協(xié)議與本案沒有關聯(lián)性,無法達到其證明目的。證據(jù)3、4系遠洋公司提交給商船三井公司的,海橋公司對此不知情,對其真實性無法核實,對遠洋公司向商船三井公司訂艙、交付貨物的事實予以認可,訂艙單中注明需按超重柜進行處理,商船三井公司作為承運人應當將涉案集裝箱配載在船艙底層。對證據(jù)5、6真實性予以認可,但有部分提單未簽發(fā),效力存在瑕疵,不能用于證明海橋公司是托運人。對證據(jù)7、8真實性無異議,該證據(jù)可以證明向商船三井公司支付運輸費用的是攀港公司,也印證了攀港公司為簽訂并履行運輸合同的真實托運人。對證據(jù)9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該證據(jù)僅說明涉案貨物的實際裝箱工作由遠洋公司負責,海橋公司只是代付費用。對證據(jù)10、11、12、13的真實性無異議,能夠證明海橋公司與攀港公司之間的貿(mào)易方式為FOB,結合商船三井公司提交的委托代理協(xié)議、運費支付憑證等證據(jù),可以證明涉案貨物的實際托運人應當為攀港公司。對證據(jù)14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該文件系遠洋公司發(fā)送給裝箱單位,與海橋公司無關,只能證明攀港公司是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當事人。對證據(jù)15真實性無異議。
被告遠洋公司質(zhì)證意見:證據(jù)1、2未辦理公證認證,對其真實性不予認可。對證據(jù)3、4的真實性予以認可,遠洋公司收到了該單證。對證據(jù)5、6真實性無法確認。證據(jù)7與遠洋公司無關,不予質(zhì)證。對證據(jù)8真實性予以認可,涉案貨物系攀港公司委托遠洋公司進行訂艙。對證據(jù)9真實性予以認可,海橋公司支付了涉案貨物的裝箱費,該證據(jù)可說明遠洋公司在本案中僅為貨運代理人身份,不是涉案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當事人。證據(jù)10與遠洋公司無關,對其真實性無法確認。遠洋公司在辦理貨物報關時見過證據(jù)11,但不能確認其真實性。證據(jù)12、13與遠洋公司無關,不發(fā)表質(zhì)證意見。對證據(jù)14、15的真實性予以認可。從以上證據(jù)可以看出,本案系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糾紛,商船三井公司系承運人,托運人是海橋公司,而就訂艙方面而言,攀港公司系托運人,遠洋公司系受攀港公司的委托向承運人訂艙的代理人,遠洋公司相對攀港公司而言是租船方的代理人,就海橋公司而言,遠洋公司是受海橋公司委托辦理涉案貨物貨代事宜的代理人。
第2組:關于事故經(jīng)過及損害情況的證據(jù),證明事故的發(fā)生是因為綁扎原因,與天氣因素無關
編號
證據(jù)名稱
證明事項
1.
航海日志
2007年11月24日事故發(fā)生時船舶及天氣的狀況
1.
海事聲明
事故的發(fā)生經(jīng)過
1.
集裝箱積載圖
破損集裝箱的裝載位置
1.
挪威船級社(DET NORSKE VERITAS,以下簡稱DNV)分別于2007年11月27日及12月11日出具檢驗報告
船體的損壞情況
1.
關于重箱附加費的通知
訂艙單中的“超重”是為計算運費之用
被告海橋公司質(zhì)證意見:該組證據(jù)不能達到商船三井公司證明目的,事故原因無法排除集裝箱的裝載位置、質(zhì)量、天氣等因素,不能認定是因為捆扎不牢導致該事故。對證據(jù)16、17真實性不予認可,首先,船長于2007年11月26日作出的海事聲明中聲稱“2007年11月24日當?shù)貢r間15時,我得知,由于集裝箱內(nèi)貨物沒有固定,在船舶遭遇惡劣天氣時貨物爆出,落入貨艙,跌至油艙頂蓋,導致3號貨艙及其附近的壓載艙和重油艙嚴重受損”。但是商船三井公司提交的航海日志當天的記錄為“15時,船舶改變航向至200°,減輕顛簸”,并沒有記載船長聲稱的事故,僅在“MEETINGS”一欄中直接注明“3號貨艙發(fā)現(xiàn)損壞”。第二,11月24日當天的航海日志記錄顯示“20時,三副接班,按照3號和5號檢查表進行檢查,進行火警安全檢查以及保安檢查,報告一切正?!?,可見截止該日20時涉案船舶一切正常,這與海事聲明內(nèi)容相互矛盾。第三,商船三井公司訴稱事故發(fā)生時原因尚未查明,但船長卻在其海事聲明中直接聲稱“貨物沒有固定”,此種單方陳述毫無事實依據(jù),不應被采信。證據(jù)18圖片模糊不清,對其真實性無法確定。證據(jù)19系商船三井公司單方委托第三方出具,對其真實性不予認可,且未提交實施檢驗的單位具有相應的資質(zhì),該報告注明僅為初步報告,不是最終報告。對證據(jù)20的真實性無異議,商船三井公司收取了重箱附加費,就對承運貨物的品名、數(shù)量、規(guī)格均已知悉,其將超重箱配載于涉案船舶貨艙頂端,致使船舶裝載的貨物下輕上重,遇到風浪較大時容易加劇船舶顛簸及貨物搖晃,屬于配艙不當。
被告遠洋公司質(zhì)證意見:對證據(jù)16的真實性無異議,但不能達到證明目的,且對當時的風力及強涌等天氣情況描述不確切,當時風力為12級,而非8、9級,船長稱事故發(fā)生系因綁扎不當引起,沒有事實依據(jù)。惡劣天氣引起的強涌巨浪致船舶顛簸,引起綁扎松動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對證據(jù)17表面真實性無異議,但海事聲明中所述內(nèi)容與事故發(fā)生的事實不相符,從貨物裝載圖及裝載位置來看,明顯存在裝載不當,涉案貨物系超重貨,按照要求應裝載于二層艙的底部,而非三、四個集裝箱的上面。證據(jù)19不符合證據(jù)形式要求,未在證據(jù)來源地及時辦理公證,對其合法性、關聯(lián)性均不予認可。對證據(jù)20真實性予以認可,恰恰能夠證明承運人未盡到謹慎裝載的義務。
第3組:關于事故原因及處理過程的證據(jù),證明事故發(fā)生時船舶適航且天氣狀況正常,事故系綁扎不牢造成。
編號
證據(jù)名稱
證明事項
1.
Grand View輪船舶證書
涉案船舶在事故發(fā)生時適航
1.
聯(lián)合檢驗保險公估有限公司(Unispec Adjusters SurveyorsS Pte Ltd)出具的檢驗報告
集裝箱內(nèi)鋼柱的積載不符合要求
被告海橋公司質(zhì)證意見:證據(jù)21的真實性無法核實。對證據(jù)22真實性不予認可,系商船三井公司單方委托作出,且出具報告人的身份、資質(zhì)在本案中亦無印證,該報告僅是對事故損害程度和船舶損壞情況進行描述,在對事故原因沒有進行鑒定的情況下,直接認定事故由涉案貨物捆扎不當所致,沒有任何依據(jù)。
被告遠洋公司質(zhì)證意見:證據(jù)21未經(jīng)公證認證,對其真實性不予認可。同理,對證據(jù)22真實性也不予認可,該報告中沒有關于集裝箱內(nèi)鍛圓的積載、綁扎不符合要求的具體內(nèi)容,也未說明相應的行業(yè)標準及具體操作要求。
第4組:關于損失金額的證據(jù),證明商船三井公司因涉案事故發(fā)生各項損失共計1055126.69美元,與美國總統(tǒng)公司和解后向其實際賠償949,614.02美元。
編號
證據(jù)名稱
證明事項
1.
和解協(xié)議及和銀行支付憑證,郵件收據(jù)
證明商船三井公司因本次事故向美國總統(tǒng)公司賠償949614.02美元
1.
期租合同
涉案船舶日租金為25500美元,14天1付
1.
租金支付憑證
美國總統(tǒng)公司向?qū)嶋H船東支付租金,每期357000美元
1.
停租發(fā)票及燃油消耗記錄
涉案船舶從2007年11月27日停租,到2007年12月15日起租,停租時間17.7396天,租金損失452359.8美元,燃油損失60885.75美元。共計:513245.55美元
1.
Aegean Shipping Services發(fā)票及支付憑證
因涉案船舶需要修理油艙,需將船內(nèi)燃油卸載,2007年12月3日,承攬該項工作的承包商向美國總統(tǒng)公司收取燃油卸載、轉(zhuǎn)存、及重載費用18000美元。
1.
修理費發(fā)票、服務報告及付款憑證
2007年12月26日,修理船舶的承包商就修理費用向美國總統(tǒng)公司開出743,000新元(511,690.33美元)的發(fā)票,美國總統(tǒng)公司于2008年1月14日支付了上述費用
1.
DNV發(fā)票及支付記錄
事故發(fā)生后,挪威船級社進行檢驗并收取檢驗費,美國總統(tǒng)公司支付該部分檢驗費用共12190.81美元
以上各項共為:
1055126.69美元
和解金額(實際損失90%)
949614.02美元
被告海橋公司質(zhì)證意見:證據(jù)23系商船三井公司與案外人之間達成的協(xié)議,其真實性無法核實,簽訂時間距離事故發(fā)生超過8年,從2008年6月起再未發(fā)生新的有關損害事實和費用的情況,而商船三井公司提交證據(jù)顯示美國總統(tǒng)公司在2008年6月前曾兩次開具有明確索賠金額的發(fā)票,違背常理。商船三井公司在2008年就涉案事故造成的損失對海橋公司、遠洋公司、攀港公司提起了訴訟,2012年撤回了訴訟,故商船三井公司實際通過與外方達成和解協(xié)議的方式濫用法律賦予的訴訟時效權利,侵害了本案四名被告的時效合法權益。對銀行支付憑證及郵件收據(jù)真實性無法確認,顯示的交易金額與和解協(xié)議上描述的金額不一致。此外,美國總統(tǒng)公司與本案沒有聯(lián)系,其與商船三井公司之間達成的和解協(xié)議與本案無關聯(lián),對本案四被告均無約束力。證據(jù)24系案外人美國總統(tǒng)輪船(百慕大)公司與實際船東簽訂的協(xié)議,無法核實其真實性,且與本案無關。其余5份證據(jù)均系案外人之間的發(fā)票往來,與本案無關聯(lián)性,且未經(jīng)合法程序進行公證認證,亦無從核實其真實性,商船三井公司更未證明上述費用的合理性。此外,租金、燃油消耗等不是本案商船三井公司的實際損失,與本案事故沒有因果關系。
被告遠洋公司質(zhì)證意見:對證據(jù)23的真實性、合法性及與本案的關聯(lián)性均不予認可,商船三井公司與案外人簽訂的協(xié)議對本案當事人沒有約束力,且沒有經(jīng)過公證認證,形式不合法。無論商船三井公司與誰簽訂運輸協(xié)議,都不能證明遠洋公司應承擔賠償義務。對其余6份證據(jù)的質(zhì)證意見與海橋公司意見一致。
第5組:關于商船三井公司其他損失的證據(jù),證明商船三井公司因涉案事故還發(fā)生了其他損失
編號
證據(jù)名稱
證明事項
1.
集
裝
箱
費
用
M09955號單據(jù)
實際發(fā)生集裝箱裝卸費19186.6新元
M06792號單據(jù)
實際發(fā)生操作費用6922.5新元
M09688號單據(jù)
實際發(fā)生集裝箱操作費25936.28新元
M09711號單據(jù)
實際發(fā)生集裝箱操作費21127.8新元
E54427號單據(jù)
實際發(fā)生集裝箱堆存費27420新元
E51169號單據(jù)
實際發(fā)生集裝箱堆存費21800新元
D83407號單據(jù)
實際發(fā)生集裝箱堆存費6426新元
E31696號單據(jù)
實際發(fā)生集裝箱堆存費2754新元
M57244號單據(jù)
實際發(fā)生集裝箱裝船操作費2586.02新元
M56923號單據(jù)
實際發(fā)生集裝箱裝船操作費,649.75新元
M56949號單據(jù)
實際發(fā)生集裝箱裝船操作費1344.21新元
1.
引航及港口費用
VM0637號單據(jù)
實際發(fā)生引航拖輪費2389.84新元
VM0943號單據(jù)
實際發(fā)生引航拖輪費3119.62新元
VM3727號單據(jù)
實際發(fā)生引航費280新元
VM6533號單據(jù)
實際發(fā)生引航拖輪費5587.12新元
VM7312號單據(jù)
實際發(fā)生引航拖輪費929.6新元
1.
CT0800018125號單據(jù)
支付轉(zhuǎn)港費100新元
CT0800018972號單據(jù)
支付轉(zhuǎn)港費100新元
CT0800018628號單據(jù)
支付轉(zhuǎn)港費1140新元
GB0800000865CN號單據(jù)
支付附加費676.5新元
CT0800018470號單據(jù)
支付轉(zhuǎn)港費80新元
CT0800018251號單據(jù)
支付轉(zhuǎn)港費3816新元
CT0800018078號單據(jù)
支付轉(zhuǎn)港費4770新元
CT0700039917號單據(jù)
支付轉(zhuǎn)港費18新元
CT0700039585號單據(jù)
支付轉(zhuǎn)港費168新元
CT0700039476號單據(jù)
支付轉(zhuǎn)港費24新元
CT0700038989號單據(jù)
支付碼頭費6452新元
CT0700039596號單據(jù)
支付碼頭費44505新元
1.
New Funnel
集裝箱處理
208602號單據(jù)
對鋼柱集裝箱處理6248新元
208607號單據(jù)
對鋼柱集裝箱處理9826.8新元
208611號單據(jù)
對鋼柱集裝箱處理28547新元
208779號單據(jù)
對鋼柱集裝箱處理4353.5新元
208634號單據(jù)
對鋼柱集裝箱處理3701新元
208793號單據(jù)
對鋼柱集裝箱處理1794.2新元
1.
港口費發(fā)票
港口費03963M19501新元
港口費04260M1651.5新元
1.
吊機費發(fā)票
租用起重設備和貨車費用680新元
1.
租用快艇費發(fā)票
支付租金288875新元
支付租金280275新元
1.
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航運代理公司出具的代理費發(fā)票
支付代理費稅費6.42新元
支付代理費21575新元
1.
綁扎費發(fā)票
支付綁扎費390新元
1.
調(diào)查檢驗費發(fā)票
支付檢驗費412.5新元
支付檢驗費8110新元
1.
駁船運費發(fā)票
支付駁船運費30515美元
1.
轉(zhuǎn)運費發(fā)票
轉(zhuǎn)運費12095美元
1.
美國總統(tǒng)公司付款證明
美國總統(tǒng)公司支付前述款項
1.
集裝箱維修費發(fā)票
支付損壞集裝箱維修費80065新元
集裝箱維修費發(fā)票
支付損壞集裝箱維修費650新元
集卡運費發(fā)票
支付集卡運費7575新元
1.
維修估算費清單
支付相關費用2722.1新元
1.
檢驗服務費收款單
支付檢驗費6667新元
檢驗服務費收款單
支付檢驗費1567新元
檢驗服務費收款單
支付檢驗費52462新元
1.
集裝箱損失費用發(fā)票
支付集裝箱損失1102.78美元
1.
集裝箱損失費用發(fā)票
支付集裝箱損失2941.2美元
集裝箱損失費用發(fā)票
支付集裝箱損失1540.8美元
集裝箱損失費用發(fā)票
支付集裝箱損失1540.8美元
1.
集裝箱損失費用發(fā)票
支付集裝箱損失1507美元
1.
集裝箱損失費用發(fā)票
支付集裝箱損失3681.25美元
1.
自有箱貶值折舊證明
自有集裝箱貶值7160美元
1.
商船三井公司對自有集裝箱修理費用的估算報告
自有集裝箱維修發(fā)生費用6233.55美元
1.
集卡運費發(fā)票
支付運輸破損集裝箱費用1950新元
1.
集卡運費發(fā)票
支付運輸破損集裝箱費用108.5新元
1.
堆存費統(tǒng)計表
堆存集裝箱發(fā)生費用6499.5新元
以上各項共計
378145.28美元
被告海橋公司質(zhì)證意見:該組證據(jù)系從第三方取得,無從核實真實性。商船三井公司提起本次訴訟系其聲稱已與美國總統(tǒng)公司達成和解協(xié)議,本案應以和解協(xié)議中的金額所包括的范圍進行舉證,商船三井公司提交的該部分證據(jù)已超過和解協(xié)議包括的范圍,且已超過訴訟時效。
被告遠洋公司質(zhì)證意見:該組證據(jù)未經(jīng)公證認證,形式上不符合證據(jù)要求,對其三性均不予認可。
第二部分證據(jù):其他調(diào)查報告
編號
證據(jù)名稱
證明目的
B
IMS于2007年11月26日出具的檢驗報告及破損照片
船舶的損壞情況及停租損失期間
C
IMS于2007年12月17日出具的檢驗報告及破損照片
船舶的損壞情況及停租損失期間
D
IMS于2008年2月5日出具的檢驗報告
集裝箱原來的箱內(nèi)積載不符合安全標準
E
IMS于2008年4月23日出具的檢驗報告
集裝箱內(nèi)貨物重新積載方法
F
IMS于2008年5月17日出具的檢驗報告
集裝箱內(nèi)貨物重新積載方法
被告海橋公司質(zhì)證意見:公證認證的是證明以上檢驗報告為電子郵件發(fā)送,并未對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進行公證。對證據(jù)B真實性不予認可,形式上不符合經(jīng)公證證據(jù)的要求,不能達到商船三井公司證明目的。該報告系商船三井公司單方委托,對海橋公司并無約束力,報告第4.1.2條提及商船三井公司拒絕向檢驗人提供船舶遭遇惡劣天氣的文件,因此檢驗人出具的有關事故原因調(diào)查的報告均無法認定事故是否與惡劣天氣有關。此外,該報告5.0部分也指出商船三井公司支出的費用過高且不合常理,額外費用高達248000新元,可見商船三井公司單方提供的報告也否認了其訴請的合理性。對證據(jù)C的真實性不予認可,該報告4.1.2條所述商船三井公司向報告參與方隱瞞了與本次事故相關的任何船舶文件,也未允許其對船員進行詢問。另外,由于證據(jù)B中聲稱其為最終檢驗報告,那么勢必會影響證據(jù)C的真實性。該報告中多次出現(xiàn)“無法確定”等不確定性的陳述,無法達到商船三井公司的證明目的。對證據(jù)D內(nèi)容真實性不予認可,不能達到商船三井公司證明目的,此報告并非最終報告,僅僅系驗船師對船上裝載鍛圓的集裝箱受損情況進行的檢驗,無法證明涉案船舶的損壞系由涉案貨物散落引起。盡管報告提出“現(xiàn)存的綁扎設置不充分、不合理”,但并沒有提供充分、合理的解釋以及相應的綁扎標準。此外,商船三井公司提交的證據(jù)表明相關的檢驗均系在碼頭進行,涉案貨物及集裝箱已產(chǎn)生第二次移動,勢必影響檢驗結果。對證據(jù)E、F的真實性均不予認可,該兩份報告只是對于貨物重新裝箱的描述及論證,只能證明按照該種裝箱方法可以將貨物運送至目的港,但對涉案貨物在事故發(fā)生時的裝箱方式是否合乎標準沒有進行論證。在證據(jù)E第3.3條中,檢驗人對商船三井公司的替代集裝箱進行檢驗發(fā)現(xiàn)該部分替代集裝箱同樣存在不適于裝載兩根鋼柱問題,對商船三井公司先前提供的涉案集裝箱質(zhì)量未進行任何檢驗鑒定,明顯不合常理。綜上,上述報告均無法證明事故發(fā)生時的裝箱方式存在問題,商船三井公司配載不當、船長在惡劣天氣下操作不當、集裝箱自身的質(zhì)量問題等均可能導致事故的發(fā)生,但IMS提供的上述報告均沒有排除上述因素導致事故發(fā)生的可能性,報告均系在商船三井公司隱瞞了船舶遭遇惡劣天氣的文件前提下作出,因此這一系列報告疑點重重,不具備相應證明力。
被告遠洋公司質(zhì)證意見:上述幾份報告的公證認證形式不符合要求,公證認證時間歷時8年,時間過長,公信力值得懷疑。報告對事故原因分析的語言表達含糊不清,存在過多不確定性的措辭,并注明只是作為咨詢性意見,而非檢驗結論。檢驗人僅就船舶受損情況進行檢驗,未與船員交流,也未查看航海日志,不了解事故當時天氣情況,在此前提下作出的報告不科學。商船三井公司與美國總統(tǒng)公司和解的協(xié)議中未對每項具體損失對應的金額進行約定,報告中表明存在額外修理費用,不都是涉案貨物跌落導致的損失,故上述報告內(nèi)容不客觀,不真實,不應采信。
第三部分證據(jù):補充證據(jù)
編號
證據(jù)名稱
證明目的
1
起訴狀、證據(jù)清單及部分證據(jù)
1、涉案貨物的收貨人聲稱其為涉案貨物的買方及收貨人,因尚未收到貨物,于2007年4月17日在伊斯坦布爾海事法院起訴商船三井株式會社,要求賠償損失;2、法院于2008年4月21日發(fā)布備忘錄,通知庭審時間。
2
伊斯坦布爾海事法院備忘錄
3
商船三井公司起訴狀
商船三井公司提出反訴,指出貨方應對因貨物綁扎不當給船舶造成的損失承擔責任。
4
雙方協(xié)議
雙方于2016年1月6日在伊斯坦布爾海事法院達成協(xié)議,各自撤回訴訟,互相放棄索賠,訴訟費各自承擔。法院準許雙方撤回起訴。
5
伊斯坦布爾海事法院判決
6
放棄上訴聲明
7
法院最終聲明
8
IMS企業(yè)登記信息、營業(yè)許可
IMS為新加坡登記設立的公司,具有從事海事調(diào)查評估的資質(zhì)。
9
檢驗人證書、簡歷及護照
IMS實際參加檢驗的兩名檢驗人為新加坡國籍,均有船長適任證書,并有豐富的航運、貨損、檢驗及評估經(jīng)驗,具備相應的檢驗資質(zhì)。
10
檢驗現(xiàn)場照片、檢驗員名片、光碟
名片證明參加檢驗的各方代表身份,此次檢驗是聯(lián)合檢驗,商船三井公司、美國總統(tǒng)公司、實際船東及收貨方代表參與檢驗,照片及光碟證明集裝箱當時的狀態(tài)。
11
收據(jù)
根據(jù)商船三井公司與美國總統(tǒng)公司簽訂的和解協(xié)議的約定,2015年9月30日美國總統(tǒng)公司公司確認收到商船三井公司賠償款949614.02美元。
12
公開出版物《中國主要遠洋航線危險天氣預報》(李棲筠、張永寧、江吉喜編著,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涉案事故發(fā)生時的天氣對于該航區(qū)的一般天氣狀況而言屬正常范圍
被告海橋公司質(zhì)證意見:對證據(jù)1、2形式真實性無異議,內(nèi)容真實性無法確認。證據(jù)3未進行公證認證,對三性均不予認可。同理,對證據(jù)4、5、6、7的形式真實性不予認可,且該證據(jù)也與商船三井公司在2016年10月25日庭審中的陳述不符,商船三井公司當日在本案庭審中稱該案尚未完結,正等待土耳其法院判決,然而其提交和解協(xié)議以及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海事法院最終判決均發(fā)生在2016年2月前,該部分陳述與證據(jù)相互矛盾。證據(jù)8未進行公證認證,對其形式真實性不予認可,內(nèi)容無法核實,即便屬實,也無法達到商船三井公司的證明目的,該證據(jù)反映的是IMS可以進行工程服務及普通建造工程服務,而不包含專業(yè)的海事調(diào)查、檢驗服務,因此IMS公司沒有進行海事事故調(diào)查、評估的資質(zhì),其提供的檢驗報告不具備公信力。同理,對證據(jù)9的形式真實性不予認可,內(nèi)容真實性無法核實,即便屬實,商船三井公司提供的證書只能證明兩名檢驗人具有船長證書,而不包含船舶檢驗、海事事故調(diào)查等專業(yè)資質(zhì),其出具的調(diào)查報告不具有任何公信力。對證據(jù)10的真實性不予認可,證據(jù)發(fā)生在境外,未經(jīng)公證認證,無法核實其真實性,即便真實,也不能證明當時參與聯(lián)合檢驗的人與名片所示的人一致,無法核實照片是否是檢驗時所拍。證據(jù)11未經(jīng)公證認證,對其形式真實性不予認可,內(nèi)容真實性無法核實,此外該收據(jù)上記載的日期為2015年9月30日,商船三井公司完全有能力于第一次庭審之前將該證據(jù)提交,商船三井公司應對逾期提交證據(jù)說明理由。對證據(jù)12的質(zhì)證意見與遠洋公司的質(zhì)證意見一致。
被告遠洋公司質(zhì)證意見:商船三井公司提交的其在土耳其法院進行訴訟的相關證據(jù),雖未經(jīng)公證認證,但遠洋公司對其真實性無異議,相關文件、單據(jù)與商船三井公司陳述一致。對證據(jù)8、9、10的質(zhì)證意見與海橋公司質(zhì)證意見一致。證據(jù)11未經(jīng)公證認證,對其三性均不予認可。商船三井公司提交的證據(jù)原文載明公證內(nèi)容僅是證明報告所附的附件是2015年12月2日發(fā)送的電子郵件所附的附件,并不能達到商船三井公司的證明目的。證據(jù)12系公開出版物,對其真實性無異議,但不能達到商船三井公司的證明其目,該證據(jù)的效力不及船長對親身經(jīng)歷的表述,若當日天氣正常,船長不會發(fā)布海事聲明。
被告海橋公司為支持其抗辯意見,提交了以下證據(jù):
編號
證據(jù)名稱
證明目的
1
攀港公司發(fā)送給遠洋公司的配裝單
1、遠洋公司代理攀港公司與商船三井公司訂立了海上貨物運輸合同,海橋公司不是合同托運人。2、商船三井公司認可合同相對人是攀港公司。
2
遠洋公司與攀港公司訂立的fixture note(委托代理協(xié)議)
3
遠洋公司發(fā)給商船三井公司的訂艙單
4
攀港公司提交的答辯狀(商船三井公司在2008年第一次在本院起訴時提交)
攀港公司承認其向商船三井公司訂艙、訂立運輸合同的事實
5
運費支付證明
1、攀港公司直接向商船三井公司履行涉案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主要義務(支付運輸費用)。2、商船三井公司知悉合同相對人是攀港公司。
6
IMS于2008年2月5日出具的檢驗報告第3條
商船三井公司提交的報告也確認攀港公司為涉案貨物托運人
7
涉案買賣合同及發(fā)票
1、攀港公司是買賣合同的FOB買方,負有向承運人租船訂艙義務。2、海橋公司的合同義務是向攀港公司或其指定的代理人交付散裝貨物。
8
CFS送貨通知單
1、海橋公司不是實際將貨物交給承運人(商船三井公司)的實際托運人。海橋公司只是將涉案的散貨交付給攀港公司的代理人,也即遠洋公司。2、遠洋公司提交的證據(jù)記載的裝貨方案和監(jiān)裝人并非海橋公司所書,海橋公司未指示裝箱方案和監(jiān)裝人,也未參與裝箱或現(xiàn)場監(jiān)裝。
9
中國外輪理貨公司理貨裝箱報告
海橋公司在辦理裝箱事宜時并無過錯
10
“GRAND VIEW”輪船長于2007年11月26日發(fā)布的海事聲明
1、涉案船舶在2007年11月22、23日遭遇12級臺風“海貝思”,在浪高可達14米的情況下,商船三井公司并未即時避航,商船三井公司履行合同不當。2、商船三井公司向鑒定機構隱瞞了船舶遭遇12級臺風相關的事實和文件。3、商船三井公司明知海橋公司貨物的品名、規(guī)格,仍將超重箱置于貨艙頂層,明顯處置不當,事后并未向有關機構披露這一事實。共同證明了商船三井公司履行合同不當,海橋公司在涉案海上運輸合同中不存在過錯。
11
2007年11月23日臺風查詢及風力等級表,氣象查詢結果(浙江省水利廳官方網(wǎng)站打印結果)
12
IMS于2007年12月15日出具的檢驗報告第4.1.2條、3.3條
13
商船三井公司就涉案事故第一次在本院訴訟時提交的中止審理申請書
商船三井公司已就訟爭損失向案外人主張賠償,無權再向被告主張。
14
(2009)武海法事字第20號民事裁定書
商船三井公司已行使過直接訴權,與證據(jù)13共同證明商船三井公司起訴已經(jīng)超過訴訟時效
原告商船三井公司質(zhì)證意見:對證據(jù)1表面真實性沒有異議,但達不到其證明目的。證據(jù)2的文本翻譯不準確,該代理協(xié)議實際作為運輸合同使用,合同中并未指明托運人,遠洋公司的答辯狀中也確認海橋公司系涉案貨物托運人。對證據(jù)3的真實性無異議,訂艙單載明托運人是海橋公司,收貨人是攀港公司。對證據(jù)4真實性無異議,攀港公司承認與遠洋公司之間系運輸合同關系,而非貨運代理關系。對證據(jù)5無異議。對證據(jù)6真實性無異議,但不能證明攀港公司是涉案貨物托運人,檢驗人不會也無能力對合同當事人地位進行審查。對證據(jù)7真實性無異議,海橋公司須無瑕疵地交貨到船上,履行完FOB貿(mào)易條款的義務。對證據(jù)8、9的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據(jù)10、11的真實性無異議,海事聲明原文僅描述船舶遭遇惡劣天氣,根據(jù)航海日志記錄的風力、方位并不能證明船舶處于臺風的中心,認可此時有臺風但并未達到12級。證據(jù)11只是對臺風風力的的查詢,不能說明涉案船舶遭遇了該臺風。對證據(jù)12真實性沒有異議,但不能說明船方向檢驗人隱瞞了遭遇惡劣天氣的情況,檢驗人是在看過所有證據(jù)后認定事故系集裝箱綁扎不牢所致。對證據(jù)13、14的真實性無異議,該申請中已經(jīng)說明了申請中止該案審理的原因系與收貨人之間糾紛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海事法院處理中,須根據(jù)該案處理結果來決定如何行使訴權,并非商船三井公司放棄訴權。
被告遠洋公司質(zhì)證意見:對證據(jù)1真實性無異議,該證據(jù)由遠洋公司收到之后立即發(fā)給商船三井公司在南京的工作人員。證據(jù)2的翻譯有誤,商船三井公司認為是運輸合同,對此遠洋公司有異議,該文件內(nèi)容是攀港公司委托遠洋公司向船東預定集裝箱,并約定了運費率,事實上是訂艙協(xié)議而非運輸合同。對證據(jù)4的真實性予以認可,但對攀港公司認為其與遠洋公司有運輸合同關系的觀點不認可,雙方實為貨運代理合同關系。對證據(jù)5的真實性無異議,商船三井公司與遠洋公司于2007年1月簽訂了貨運代理協(xié)議,商船三井公司是委托人,遠洋公司是被委托人,委托代理協(xié)議中關于被委托人的工作范圍包括代商船三井公司收取運費。對證據(jù)6,與商船三井公司的質(zhì)證意見一致。證據(jù)7與遠洋公司沒有關系,不予質(zhì)證。對證據(jù)8、9的真實性無異議,可以證明涉案貨物是由江蘇外運集裝箱站有限公司南京龍?zhí)陡鄯止驹谀暇執(zhí)陡垩b箱,但不贊同理貨公司只負責理貨而無其他義務的觀點,理貨公司也可以對貨物的裝箱給出建議。對證據(jù)10的真實性予以認可,但海事聲明中未描述風力等級,根據(jù)氣象局出具的臺風方位可以看出當日船舶明顯處于臺風中心,航海日志中的記載有誤。對證據(jù)11的真實性予以認可。對證據(jù)12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船方并未將涉案船舶遭遇惡劣天氣的情況告知檢驗人。對證據(jù)13、14的真實性沒有異議,說明商船三井公司對收貨人提起訴訟又向本案四名被告提起訴訟,明顯重復行使訴權,申請書中載明商船三井公司承諾如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海事法院的訴訟勝訴將撤回在武漢海事法院的訴訟,后來商船三井公司在2012年向武漢海事法院撤回起訴,說明商船三井公司隱瞞了其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海事法院的訴訟中勝訴的事實。
被告遠洋公司為支持其抗辯意見,提交了以下證據(jù):
編號
證據(jù)名稱
證明目的
1
攀港公司發(fā)送給遠洋公司的配裝單
遠洋公司與攀港公司之間的委托代理關系
2
遠洋公司與攀港公司訂立的FIXTURE NOTE(委托代理協(xié)議)
遠洋公司與攀港公司之間的委托代理關系
3
海橋公司交付給遠洋公司的貨物買賣合同、出口貨物明細單、裝箱單、商業(yè)發(fā)票、報關委托書、報關單、外匯核銷單
海橋公司與遠洋公司之間的委托代理關系
4
遠洋公司發(fā)送給海橋公司的CFS送貨通知單
海橋公司與遠洋公司之間的委托代理關系的成立以及遠洋公司在裝箱前已明確地將委托第三人裝箱的事實告知海橋公司
5
遠洋公司發(fā)送給裝箱單位的裝箱通知單
裝箱單位知曉遠洋公司代理商船三井公司委托其從事涉案貨物的裝箱業(yè)務
6
(2009)武海法事字第20號民事裁定書
商船三井公司的訴請已經(jīng)超過法定訴訟時效,商船三井公司在2012年撤訴了,撤訴不能影響訴訟時效的中斷。
7
中國外輪理貨總公司南京分公司出具的理貨裝箱報告及裝箱單位出具的發(fā)票
涉案貨物由江蘇外運集裝箱站有限公司南京龍?zhí)陡鄯止狙b箱的事實。
8
裝箱單位的營業(yè)執(zhí)照
裝箱單位是江蘇外運集裝箱站有限公司,具備相應的資質(zhì)
9
2007年1月1日,商船三井公司與遠洋公司簽訂的貨運委托代理協(xié)議
因遠洋公司是商船三井公司的代理人,依據(jù)協(xié)議要求可代表商船三井公司對外承攬貨物運輸,也可代收運費;綜上,遠洋公司是商船三井公司、海橋公司、攀港公司的代理人,但并非涉案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當事人。
原告商船三井公司質(zhì)證意見:對上述證據(jù)1、2、3的真實性無異議,但不能達到其證明目的。證據(jù)4的提到的代表海橋公司監(jiān)督裝箱的“貢總”,需遠洋公司明示其姓名及身份才能確認其真實性。對證據(jù)5的真實性不持異議,遠洋公司認為其有權代商船三井公司收取運費,應當提供相應證據(jù),否則不予認可。對證據(jù)6真實性沒有異議,商船三井公司是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中關于90天追償時效的相關規(guī)定起訴本案四名被告,本案中的起訴并未超過訴訟時效。對證據(jù)7真實性無異議,但該報告未對集裝箱內(nèi)部綁扎情況進行說明,該報告應當還有一份協(xié)議附件,須由遠洋公司提交完整的文件;發(fā)票載明的金額與證據(jù)5載明的費用650元是一致,對此予以認可。對證據(jù)8的真實性沒有異議。對證據(jù)9的真實性無法確認。從以上證據(jù)還可以看出,遠洋公司證據(jù)3中的買賣合同最后一條約定貨物可以散裝也可以用集裝箱裝,證據(jù)5說明海橋公司負有裝箱義務,同時也證明遠洋公司代表海橋公司進行裝箱,證據(jù)7說明涉案貨物在裝箱時箱體完整。
被告海橋公司質(zhì)證意見:對證據(jù)1、2的真實性無異議,共同證明了攀港公司委托遠洋公司向商船三井公司租船訂艙的事實,攀港公司是與商船三井公司締結海上運輸合同的托運人。對證據(jù)3的真實性無異議,不能證明海橋公司與商船三井公司為海上貨物運輸合同關系,海橋公司將這些單據(jù)交給遠洋公司,是代理攀港公司完成租船訂艙具體手續(xù),僅是履行與攀港公司之間買賣合同中約定義務。對證據(jù)4真實性不予認可,海橋公司收到單證與海橋公司提供的證據(jù)8CFS送貨通知單所示一致,上面沒有“貢總”字樣,該字樣不是海橋公司書寫、也不是海橋公司的聯(lián)系方式。對證據(jù)5的真實性無法確認,系遠洋公司自行發(fā)送給裝箱單位,海橋公司對通知單上所述的客戶監(jiān)裝及裝箱方式均不知情,亦未提出裝箱方案,事實上也沒有參加任何監(jiān)裝或在監(jiān)裝現(xiàn)場簽字。對證據(jù)6、7、8均無異議。海橋公司并非證據(jù)9的合同當事人,對其真實性無法核實,若該證據(jù)真實,能證明商船三井公司是承運人,攀港公司是托運人,系攀港公司要求向商船三井公司訂立海上貨物運輸合同。
被告海浦公司為支持其抗辯意見,提交了以下證據(jù):
編號
證據(jù)名稱
證明目的
1
海浦公司于2016年9月5日向法院提交的異議書
商船三井公司在2016年9月5日即知曉海浦公司是從海橋公司分立而來的
2
商船三井公司于2016年9月28日向本院出具的代理意見
商船三井公司已經(jīng)知曉海浦公司是從海橋公司分立而來
3
法院的參加訴訟通知書
商船三井公司應當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海浦公司是從海橋公司分立而來的90日內(nèi)起訴,但商船三井公司在2017年5月30日才追加海浦公司,已經(jīng)超過訴訟時效
原告商船三井公司質(zhì)證意見:對上述3組證據(jù)的真實性無異議,但根據(jù)相關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海浦公司對訴訟時效的理解有誤,由于海浦公司系海橋公司分立而來,商船三井公司在對海橋公司起訴時,訴訟時效即已經(jīng)中斷,此效力及于海浦公司。
被告海橋公司質(zhì)證對上述3組證據(jù)無異議。
被告遠洋公司質(zhì)證認為上述3組證據(jù)與其無關,不予質(zhì)證。
被告攀港公司對各方提交證據(jù)的綜合質(zhì)證意見:其與遠洋公司之間存簽訂了訂艙協(xié)議,對該證據(jù)予以認可,與海橋公司之間簽訂的買賣合同予以認可,但與本案商船三井公司的訴請沒有關系,各方提交的其他證據(jù)因與攀港公司無關,不發(fā)表質(zhì)證意見。
被告海浦公司對各方提交證據(jù)的綜合質(zhì)證意見:商船三井公司起訴已過訴訟時效,對其提交的證據(jù)均不予質(zhì)證;其他三名被告提交的證據(jù)均與其無關,不發(fā)表質(zhì)證意見。
此外,代表IMS登船全程參與檢驗的檢驗員出庭接受各方當事人質(zhì)詢,并向本院陳述了如下事實:檢驗員登船并未看到有關涉案船舶遭遇惡劣天氣的相關文件,船方也未主動告知其該情況,故IMS所作報告并不能完全排除天氣因素對涉案事故發(fā)生的影響;作出事故系因貨物綁扎不牢所致的結論,系基于對事故發(fā)生時涉案貨物綁扎情況的分析、計算得出,主要依據(jù)綁扎鍛圓所用的鋼絲繩的承載力是否足以在惡劣天氣情況下牢靠的固定涉案貨物;報告中引用的綁扎方法以及承載力計算依據(jù)系采納國際慣例(集裝箱操作指引手冊及保險業(yè)協(xié)會推薦的綁扎標準),并無行業(yè)統(tǒng)一規(guī)則或者具有普遍約束力的強制規(guī)則。
就當事人對真實性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四名被告主要對商船三井公司提交第一部分證據(jù)A的附件是否經(jīng)過公證認證有異議,從商船三井公司提交的該部分公證文書的形式來看,該公證文書首先是對IMS公司于2015年12月2日發(fā)送給收件人SPICASERVICES(S)PTELTD的一份電子郵件的真實性進行證明,該電子郵件內(nèi)容實為IMS公司對涉案事故進行鑒定的報告,該公證書特別說明“公證書隨附文件是日期為2015年12月2日發(fā)送郵件的附件”,也即公證書只是確認該電子郵件的真實性,并證明證據(jù)A的附件就是電子郵件的附件,并不保證上述附件的真實性,事實上公證書也不可能保證公證證據(jù)內(nèi)容的真實性,故該公證書能夠證明證據(jù)A的真實性,且能夠證明所附文件系證據(jù)A的附件,而事實上證據(jù)A系一份鑒定報告的電子檔,附件即IMS公司作出該份報告的依據(jù),四被告不能因相關附件未經(jīng)公證而否認已經(jīng)公證的證據(jù)A的真實性,相關附件是否真實只會影響該報告的質(zhì)量,而不能影響其真實性。此外,四被告雖對商船三井公司提交部分證據(jù)的真實性不予認可,但其并未舉證證明上述證據(jù)虛假,也未申請對該證據(jù)進行鑒定,且上述證據(jù)并非孤證,本院結合其他證據(jù)進行綜合認定,至于上述證據(jù)能否達到其證明目的,后文將予以分析。
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jīng)審查認定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2007年8月3日,攀港公司與海橋公司簽訂一份編號為HCE07L005的買賣合同,約定前者向后者購買鍛圓(鋼材)770MT(最大可接受短缺10%),總價690690美元,貿(mào)易條件為FOB,裝運港為中國某主要港口,目的港為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安巴里港(Ambarli,Istanbul,Turkey),付款方式為即期信用證付款,海橋公司需向議付銀行(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提交已裝船清潔提單、發(fā)票、檢驗檢疫證書等相關單據(jù)。同年9月19日,海橋公司簽發(fā)了出口貨物明細單及裝箱單,均載明涉案貨物為87件鍛圓,總重為700.913噸,收貨單位為攀港公司。2007年10月29日,海橋公司向攀港公司就其出售的涉案貨物開具了商業(yè)發(fā)票,載明貨物為87件未綁扎的鍛圓,總重為700.913噸,總價值640901.1美元,裝貨港中國南京,卸貨港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康普特港,海運船為“WUJIAZUIJI8”輪,貿(mào)易條件為FOB。為履行支付貨款義務,同年11月2日,攀港公司開具了受益人為海橋公司的信用證。
為運輸涉案合同項下貨物,同年10月24日,攀港公司與遠洋公司簽訂一份委托訂艙協(xié)議,約定攀港公司委托遠洋公司向船東訂29個20英尺集裝箱倉位以運輸上述約710噸鍛圓,從南京運至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康普特港,海運費每個箱位2720元,在貨物裝船并向托運人簽發(fā)提單后10個銀行工作日內(nèi)支付給遠洋公司指定的賬戶。為履行上述委托協(xié)議的義務,遠洋公司向商船三井公司發(fā)送訂艙單,載明托運人為海橋公司,收貨人為攀港公司,貨物為熱鍛圓,需要29個超重20英尺集裝箱,運輸船名“WUJIAZUIJI8”,預計抵達上海港日期為2007年11月2日。同時,海橋公司委托遠洋公司辦理涉案貨物的裝箱、綁扎、裝船及報關等事宜,并將涉案貨物的買賣合同、出口貨物明細單、裝箱單、商業(yè)發(fā)票、報關委托書、報關單、外匯核銷單等隨貨單據(jù)交給遠洋公司,以便于其辦理相應的貨運代理事宜。海橋公司出具的代理報關委托書載明其為委托方,遠洋公司系被委托方,貨物為價值640901.1美元的鍛圓,提單號為MOL11100049485。涉案貨物的報關單記載的內(nèi)容與上述代理報關委托書內(nèi)容一致,合同編號為HCE07L005,運輸工具為“WUJIAZUIJI8”輪,申報日期為2007年10月31日。同時,為辦理上述貨運代理事宜,遠洋公司聯(lián)系案外人中國外輪理貨總公司南京分公司、江蘇外運集裝箱站有限公司南京龍?zhí)陡鄯止緦嶋H辦理涉案貨物在南京港的理貨、裝箱事務,并向海橋公司發(fā)出送貨通知單,要求海橋公司在2007年10月29日前將貨物送至其指定的裝箱地點(南京龍?zhí)陡鄄鹧b箱倉庫),該單據(jù)中還詳細載明了貨代費用明細。遠洋公司向江蘇外運集裝箱站有限公司南京龍?zhí)陡鄯止景l(fā)出裝箱通知單,指示后者按照現(xiàn)場監(jiān)裝的客戶要求用木塊和鋼絲繩固定貨物。中國外輪理貨總公司南京分公司于2007年10月30日完成涉案貨物的理貨、裝箱,并向遠洋公司出具了理貨裝箱報告,詳細記載了裝載涉案87件鍛圓對應的29個20英寸集裝箱編號,江蘇外運集裝箱站有限公司南京龍?zhí)陡鄯止鞠蜻h洋公司開具了金額為18850元(每個集裝箱650元)的裝箱費發(fā)票。
貨到上海港后轉(zhuǎn)船至“GRANDVIEW”輪,商船三井公司作為承運人于2007年10月31日簽發(fā)了聯(lián)運提單,載明托運人為海橋公司,收貨人為憑FortisBankA.S.的指示方,上一程運輸船為“WUJIAZUIJI8”輪,本航次運輸船為“GRANDVIEW”輪,裝貨港中國上海,卸貨港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康普特港,對貨物數(shù)量、重量、金額、承載集裝箱號的記載均與上述理貨裝箱報告一致,運費預付由托運人承擔,所有的裝卸費、滯期費以及船舶到達卸貨港所需費用皆由收貨人支付并承擔風險責任。此外,該聯(lián)運提單背面條款對相關事宜進一步約定,承運人系商船三井公司,“貨方”包括托運人、提單持有人、收貨人、受貨人以及擁有或者有權占有貨物或本提單的任何人及代表此種人行事的任何人;如集裝箱不是由承運人裝箱或裝載,則承運人對箱內(nèi)貨物滅失、損毀概不負責,而貨方應就承運人所受任何損失、承擔的賠償責任及支付的費用給予賠償,如果此種損失系因集裝箱的裝箱以及裝載方式造成,或者貨方在集裝箱裝箱、裝載之時經(jīng)合理檢查本可發(fā)現(xiàn)的集裝箱不適宜或條件欠缺;所有符合“貨方”定義的任何人應就此提單項下貨方應履行的義務向承運人承擔連帶責任。同時,商船三井公司還就涉案航次簽發(fā)了支線提單,記載主要內(nèi)容與上述聯(lián)運提單一致。
2007年11月23日到24日,“GrandView”輪航行途中(113°E,16°18′N附近,南海海域靠近越南)受到熱帶風暴“海貝思”(HAGIBIS,根據(jù)2007年11月22日14時至24日2時浙江省水利廳發(fā)布的臺風“海貝思”風力及路徑查詢結果顯示,此時臺風中心大致位于110.3°E至112.2°E,10.6至11.8°N,風力等級為12級臺風)影響,航海日志記載船舶遭遇強涌大浪、船舶顛簸嚴重,并自24日改變航向避開“海貝思”,該日12時之后船舶顛簸開始減輕。涉案貨物所在6個集裝箱中裝載的鍛圓散落、穿透集裝箱,并損傷了“GrandView”輪船體。2007年11月26日,“GrandView”輪船長代表船東向美國總統(tǒng)輪船(百慕大)公司的租船人作出海事聲明,稱:2007年11月22日至23日該輪遭遇東北季風、強風、大浪及狂涌的惡劣天氣,23日至24日又遭遇了強熱帶風暴“海貝思”,并伴隨強風,大浪和狂涌;24日15時得知由于集裝箱內(nèi)貨物沒有固定,在船舶遭遇惡劣天氣時貨物爆出,落入貨艙后又跌至油艙頂蓋,導致3號貨艙及其附近的壓載艙和重油艙嚴重受損;船長代表船舶所有人對美國總統(tǒng)輪船(百慕大)公司的租船人提出申明,要求其承擔由上述情況導致的一切損失和相關賠償、費用。同日,該船長還向新加坡港務局作出海事海事聲明,主要內(nèi)容與上述海事聲明一致。
“GrandView”輪就近到達新加坡港后,商船三井公司將該輪??吭谛录悠滦蘩?,同時將29個集裝箱從船上卸下,在進行檢驗后重新裝箱,最終運往土耳其。
為查明事故原因及涉案船舶本次事故發(fā)生的損失情況,多家機構進行了相關檢驗。挪威船級社(DETNORSKEVERITAS,以下簡稱DNV)于2007年11月27日派員上船檢驗船舶受損情況,并出具一份初步檢驗報告,得出調(diào)查結果:“GrandView”輪3號貨艙多處受損,應接受永久性修理,如未在預定船級檢驗前妥善采取措施,則應暫停船級。
2007年12月21日,聯(lián)合檢驗保險公估有限公司(UnispecAdjustersSurveyorsSPteLtd)就“GrandView”輪本次事故出具海事調(diào)查報告,該報告主要內(nèi)容如下:1、事故發(fā)生基本情況,“GrandView”輪于2007年11月19日前后在中國上海港裝載了涉案的29個20英尺集裝箱鍛圓,船舶中途??肯愀酆蜔熍_港卸貨、裝貨,并于2007年11月22日駛往新加坡,途中于23日至24日遭遇熱帶風暴“海貝思”造成的壞天氣;在例行檢查時大副向船長報告18號貨臺的幾個集裝箱因箱內(nèi)貨物松動滑脫嚴重受損,相鄰燃油艙頂蓋也有明顯損壞,并造成船用燃油泄漏,甲板上6號貨臺上的集裝箱同樣受損嚴重;事故發(fā)生后,船長立即向船東進行報告,該輪于2007年11月26日抵達新加坡,聯(lián)合檢驗保險公估有限公司檢驗員于11月28、29日登船檢驗貨艙18號貨臺和甲板6號貨臺受損及卸貨情況,并評估船舶和24個集裝箱受損情況,于11月30日登船檢驗船舶和3號貨艙倉頂?shù)膿p壞情況,又于同年12月12、14日登船檢查3號貨艙維修情況。2、參與檢驗各方人員情況,除代表美國總統(tǒng)公司的兩名聯(lián)合檢驗保險公估有限公司檢驗員外,還至少有以下人員參加了檢驗,包括一名代表商船三井公司的IMS檢驗員、一名代表船東保賠協(xié)會的OcetennialAdj.Conl.檢驗員、“GrandView”輪船長和大副以及一名港口船長。3、檢驗員意見,由于在檢驗涉案受損的集裝箱時只看到極少的捆扎繩索,表明這些集裝箱內(nèi)的鍛圓并未妥善綁扎、固系,集裝箱箱壁和地板受損嚴重,系貨物松脫至油艙艙頂過程中的撞擊所致,結合查驗的所有事實,認定涉案船舶及貨艙18號貨臺和甲板6號貨臺的集裝箱受損,系因涉案批次貨物未妥善裝載、綁扎而脫落沖破集裝箱所致。以上兩份報告均經(jīng)公證認證確認其真實性。
同時,英佩海事檢驗服務公司(ImpactMarineService,即IMS,一家新加坡法律認可具備為保險及銀行業(yè)務進行船舶檢驗、出具海事檢查報告及貨物檢查報告、出具船舶損失檢驗報告及調(diào)查等資質(zhì)的公司)受商船三井公司委托就涉案事故出具了6份報告。其中于2007年12月15日出具的報告系為確定涉案事故對“GrandView”輪3號貨艙的結構及部件造成損害程度以及涉案船舶進行永久性修理的情況進行調(diào)查,認定船舶3號貨艙第17排和19排集裝箱處受損嚴重,甲板上第7排集裝箱設備受損較輕,墜落的鍛圓還撞壞了3號右舷雙層低壓載水艙、3號右舷燃油艙和邊艙,并根據(jù)上述船舶受損情況確定了永久性損壞修理范圍。此外,該報告還就涉案船舶維修工程承攬方TiongAsiaMarinePteLt提供的修理費單據(jù)所載內(nèi)容是否合理發(fā)表了意見,認為在缺乏其他文件佐證的情況下,很難發(fā)表意見,但基于當事人的請求,還是就上述費用的合理性發(fā)表大體初步意見如下:部分費用的發(fā)生因缺乏相應的文件佐證而無法認定,部分費用明顯高于市場行情而應調(diào)低,僅有很少部分費用能夠確認其合理性,需要進一步補充相應的修理方案及修理工作范圍文件才能進一步判斷相應費用的合理性。2007年12月17日出具的報告系在12月15日報告的基礎上進一步對3號貨艙受損情況及修理情況進行檢驗,確定的主要受損情況及永久性損壞修理范圍與前一報告內(nèi)容一致,同時該報告還就涉案船舶修理工程承攬方TiongAsiaMarinePteLtd.的清艙及修理費用預估(據(jù)其了解大約為50萬新元)及包括的范圍進行了描述,并列舉了其他可能將要發(fā)生的費用(如卸載受損集裝箱、燃油,修理油艙,根據(jù)船級社要求進一步修理等)。此外,該報告就涉案貨物掉落原因給出初步意見,認為鍛圓跌落的直接原因是綁扎、固定方式不正確或綁扎不夠充分,為此,該報告還出具了起航前對涉案鍛圓重新綁扎、固定的建議(包括由三根一捆變?yōu)閮筛焕?,重新設計更為科學的綁扎方式,采用木楔、木墊板和木板等墊于鍛圓下部防止其滑動,增加方形地毯墊以增加鍛圓間摩擦系數(shù)等)。上述兩份2007年12月份出具的報告均為多方參與的聯(lián)合檢驗報告,參與方至少包括船東代表、DNV驗船師、船東保賠協(xié)會代表、代表美國總統(tǒng)公司的聯(lián)合檢驗保險公估有限公司檢驗員、代表商船三井公司的IMS檢驗員及修理工程承攬方TiongAsiaMarinePteLt代表,以上檢驗均基于登船檢驗。以上兩份報告均經(jīng)過公證認證。
2008年2月5日IMS又出具了一份關于“GrandView”輪上裝載涉案貨物及集裝箱受損情況的檢驗報告,主要內(nèi)容如下:1、本次檢驗為聯(lián)合檢驗,各方參與人包括“GrandView”輪船東及船東保賠協(xié)會代表、收貨人NihatUyarDemirCelikSanVeTicLtd(一家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貿(mào)易公司)的代表、攀港公司的代表以及代表商船三井公司的IMS檢驗員。2、本次檢驗基于上述參與人分別于2008年1月24日、25日登船(布拉尼碼頭和裕廊海港)對裝載涉案鍛圓的18個集裝箱開箱進行檢驗的結果,觀察到每個集裝箱裝有三個并排放于地面的鍛圓,地板與鍛圓之間沒有放置木墊板,鍛圓均有兩條鋼絲繩綁扎,鋼絲繩狀況良好但大多出現(xiàn)松散情況,用于固定鍛圓的木楔僅放于兩端而未置于中間,且部分用于固定木楔的鋼釘未打牢。3、對18個裝載涉案鍛圓的集裝箱開箱檢驗的情況,其中箱號為TRLU3579911的集裝箱外殼發(fā)生損壞,箱號FSCU7420386、CAXU6167869、MOAU6786174、MOAU6750649、CRXU3246465的集裝箱外殼膨脹向外延伸、鍛圓移動或已不在箱內(nèi)且用于固定的鋼絲繩、螺絲扣、木墊板、木楔均損毀。4、所有在場驗船師均口頭就以下內(nèi)容達成一致,所有鍛圓需重新設計綁扎方案(包括嚴重損壞了11個集裝箱的32條堆放在裕隆港貨場的涉案鍛圓),需進一步研究用額外的鋼絲繩及木楔綁扎鍛圓的方法。5、本報告對涉案貨物在事故發(fā)生時的綁扎方式的初步意見,根據(jù)對用來綁扎涉案鍛圓的鋼絲繩的斷裂應力計算可以得出兩根鋼絲繩不足以承受3根鍛圓的重量結論,且現(xiàn)存綁扎設置不充分,不足以達到合理固定鍛圓的目的。6、貨物重新綁扎、擺放意見,所有驗船師同意沒有必要將“情況良好”的集裝箱中鍛圓重新擺放,只需重新設計綁扎、固定方案,改進方案包括增加橫木襯墊、木板防止滑動,在鍛圓之間增加地毯墊以增加摩擦系數(shù),將固定鍛圓的鋼絲繩由2根增加到5根等。該報告已經(jīng)公證認證。
2008年4月23日IMS做出一份關于對涉案第一批重新裝箱的鍛圓依據(jù)重新設置的綁扎、固定方案是否能夠安全運抵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康普特港的檢驗報告。該報告詳細介紹了船東提供的綁扎方案,包括前一報告中提及的改進方案中的增加木襯墊、鍛圓間木撐柱以及增加鋼絲繩至5根,此外還將每個集裝箱裝載鍛圓數(shù)量減少為2根,并設置了更為牢固的拉緊器裝置。根據(jù)上述改進方案進行重新綁扎、固定后,涉案鍛圓被重新裝箱。IMS初步評價以上述改進方案綁扎、固定鍛圓后,預計可以抵御來自海上的沖力。2008年5月17日IMS做出一份關于對涉案第二批重新裝箱的鍛圓依據(jù)重新設置的綁扎、固定方案是否能夠安全運抵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康普特港的檢驗報告。放在裕廊港口貨場的85根鍛圓被重新裝入43個20英尺集裝箱,IMS同樣認為以前述改進方案進行重新綁扎、固定后,預計可以抵御來自海上的沖力。以上兩份報告均基于IMS檢驗員到場監(jiān)督重新裝箱過程作出,但只有代表商船三井公司的IMS檢驗員和船東保賠協(xié)會的代表參與具體監(jiān)裝過程。并且兩報告均提及商船三井公司組織重新裝箱后準備調(diào)配其他船舶將涉案貨物運至目的港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該報告已經(jīng)公證認證。
2015年12月2日,IMS在總結其作出的前述5份報告的背景下作出一份關于其監(jiān)督87件鍛圓重新裝箱情況的報告。該報告詳細描述了涉案87件鍛圓按照前述改進后的綁扎、固定方式重新裝入的44個新集裝箱的情況,裝箱時間在2008年4月17日至5月17日之間。該報告還提及涉案鍛圓重新裝箱后通過“LONDONSENATOR”輪運輸至目的港,并按計劃裝于貨艙內(nèi)(甲板下),并分別裝載于貨艙下層。報告還注明,在出具報告的調(diào)查過程中,IMS公司從各相關方收集并核對了事故原因及損失的相關文件,本報告所附文件為原件的真實副本(所附主要文件清單與商船三井公司提交的第一組證據(jù)清單一致),但該報告未認定商船三井公司因本次事故發(fā)生損失的具體金額。該報告已經(jīng)公證認證,且新加坡公證機關出具的公證文書載明報告中所列附隨文件系日期為2015年12月2日發(fā)送的郵件(即本報告的電子郵件文本)附件。
代表IMS登船全稱參與檢驗的檢驗員出庭接受各方當事人質(zhì)詢,并向本院陳述了如下事實:檢驗員登船并未看到有關涉案船舶遭遇惡劣天氣的相關文件,船方也未主動告知其該情況,故IMS所作報告并不能完全排除天氣因素對涉案事故發(fā)生的影響;作出事故系因貨物綁扎不牢所致的結論,系基于對事故發(fā)生時涉案貨物綁扎情況的分析、計算得出,主要依據(jù)綁扎鍛圓所用的鋼絲繩的承載力是否足以在惡劣天氣情況下牢靠的固定涉案貨物;報告中引用的綁扎方法以及承載力計算依據(jù)系采納國際慣例(集裝箱操作指引手冊及保險業(yè)協(xié)會推薦的綁扎標準),并無行業(yè)統(tǒng)一規(guī)則或者具有普遍約束力的強制規(guī)則。
另查明,2008年4月17日,涉案貨物的收貨人N?HATUYATDemir?elikSanayiVeTicaretLtd.?tl(以下簡稱“N?HATUYARLTD”)以其在合理期間內(nèi)未收到其購自攀港公司的鍛圓為由向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海事法庭起訴了“GrandView”輪的代理達波維奇海運代理與貨代貿(mào)易有限公司、承運人也即商船三井公司、船舶所有人BUDENAVIGATION–LIBERIA,要求其賠償貨損130萬美元。N?HATUYARLTD訴稱其系一家鋼鐵進口公司,2007年6月29日,在其業(yè)務范圍之內(nèi),與攀港公司在中國香港訂立了一份07-PK008號“熱鍛圓”買賣合同,預定進口2190噸貨物,CFR總價2613800美元;根據(jù)買賣合同約定,涉案的鍛圓分兩批從中國運往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賣家簽發(fā)了日期為2007年10月31日的聯(lián)運提單,將第一批700.913千克熱鍛圓分29個集裝箱裝載至集“WUJIAZUIJI8”輪,預計從中國南京運往伊斯坦布爾的康普特港,N?HATUYARLTD支付了CFR運費,也是貨物的所有人和上述提單的合法持有人,依照土耳其海商法的規(guī)定享有提貨權,但“WUJIAZUIJI8”輪離開南京港五個月后,涉案貨物未到達伊斯坦布爾,N?HATUYARLTD也沒有收到貨物;經(jīng)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WUJIAZUIJI8”輪離開南京港后曾??恐袊虾8郏?007年11月2日,貨代將涉事的29個集裝箱卸往上港集團旗下的“振東集裝箱碼頭”,并將貨物轉(zhuǎn)運至利比亞籍的“GRANDVIEW”輪,準備前往伊斯坦布爾。N?HATUYARLTD又獲悉,“GRANDVIEW”輪在新加坡港卸貨,并將涉案貨物留在新加坡,導致其未能收貨;因商船三井公司和BUDENAVIGATION–LIBERIA為“GRANDVIEW”輪的船舶所有人,商船三井公司系提單中的承運人,負有向其交付貨物、賠償貨損的義務。同時,N?HATUYARLTD向該法院申請扣押“GRANDVIEW”輪,該法院準予其申請并裁定禁止該輪離開土耳其港。該法院于2008年4月21日向該案當事人送達開庭傳票。
2008年9月3日,商船三井公司以N?HATUYARLTD作為涉案貨物的收貨人和提單持有人而應符合提單中“貨方”的定義,從而需為涉案船舶因貨物墜落損傷承擔賠償責任為由在上述訴訟中提起反訴,要求N?HATUYARLTD賠償其各項損失共計1578752里拉(約為449861.87美元及1244412.72新元之和)。商船三井公司在該案中反訴稱:根據(jù)2007年10月31日商船三井公司簽發(fā)的涉案聯(lián)運提單記載,商船三井公司承運涉案貨物自南京起運、在上海轉(zhuǎn)船、運至目的港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康普特港,承運船舶“GRANDVIEW”輪,涉案集裝箱積載鍛圓,收貨人為N?HATUYARLTD。涉案87件鋼柱分29個集裝箱裝運。商船三井公司并沒有參與裝運、積載和系固貨物,而是貨物的托運人海橋公司以收貨人之名在南京代其裝運、積載和系固涉事貨物。涉案船舶離開上海港口后,在駛往土耳其的航程中,3號貨艙發(fā)出巨大響聲,后經(jīng)證實,由于積載不充分和系固不當,該貨艙內(nèi)的鍛圓滑落,首先損壞積載的集裝箱,后滑落至3號貨艙底部,損壞涉事船舶的船體,不僅對“GRANDVIEW”輪造成重大損毀,而且為隨后的航行構成安全隱患。事故發(fā)生后,涉案船舶的船長選擇了距離最近最便捷的新加坡港口尋求救濟,并在當?shù)匦薮?,以保證生命財產(chǎn)安全。相關方在新加坡認定集裝箱內(nèi)的鋼柱積載和系固不當引發(fā)上述事故,違反了相應的系固規(guī)則,根據(jù)當?shù)貦z驗員的檢驗和警示(包括收貨人獲悉上述事故后立即派遣的兩名代表授權官員),為保證航行安全,決定打開剩余的28個集裝箱,檢查箱內(nèi)的積載和系固狀況,重新系固貨物,在認為必要的情況下,再次起運同一批貨物,并采取安全系數(shù)更高的措施。根據(jù)檢驗員的要求,從船上卸出并保管涉事的29個集裝箱,將集裝箱內(nèi)的貨量從三條減為兩條,用嵌釘系固,準備重新起運。耗費多時的備貨結束后,集裝箱的數(shù)量增至44個,并裝載至一艘艙位充足的集裝箱船,隨后將貨物運往土耳其。由于N?HATUYARLTD已支付涉案貨物的總貨款(合同貿(mào)易術語為CFR),成為貨物的所有人,并且是上述提單的合法持有人,應享有和承擔上述提單項下的權利和義務,同時也受提單的條款和條件所約束。N?HATUYARLTD符合提單中“貨方”的定義,因而根據(jù)該提單背面條款17條的約定,應對承運人因貨物對船舶的損害承擔一切賠償責任(包括但不限于如船舶受損和維修費、新加坡救濟費、集裝箱卸貨費、倉庫存放費、檢驗員檢驗費、集裝箱維修費、再次積載貨物和堆放額外集裝箱的費用,以及向其他船舶支付運輸集裝箱裝船的費用,還有在新加坡維修期間貨物和集裝箱的二次裝卸和存放費,以及因土耳其當局禁止離港而產(chǎn)生的商業(yè)、時間和金錢損失。)
該案在訴訟過程中,商船三井公司與N?HATUYARLTD于2016年1月6日達成和解協(xié)議,主要內(nèi)容如下:1、雙方各自放棄上述訴訟請求,互不要求訴訟費和律師費,在本協(xié)議簽署后的兩個工作日內(nèi),雙方應當向法院表示雙方各自放棄上述訴訟請求,互不要求訴訟費和律師費,并向法院請求把他們作為保證金預繳的預付款分別返還給各方。2、法院已接受雙方請求并作出決定以后,雙方應向法院提交請求并表示接受法院的最終判決并放棄上訴權利。3、雙方當事人為了完成相互放棄訴訟的程序,在法院面前完成所有上述的事項以后,應當放棄所有與該訴訟有關的訴訟要求,并互不追究對方任何的責任。此外,該協(xié)議還確認了雙方在訴狀中訴稱的基本事實。
隨后,審理該案的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海事法院依據(jù)上述和解協(xié)議于2016年2月8日作出編號為201631號的判決,準予雙方當事人分別撤訴。該案當事人均向法院提交了放棄上訴的聲明,該法院發(fā)布最終聲明確認雙方當事人放棄上訴,編號為201631號的判決生效為最終判決。
同時,商船三井公司還以涉案貨物跌落損壞其船舶為由向本院第一次提起訴訟,要求海橋公司、遠洋公司、攀港公司連帶賠償其各項損失,本院于2008年1月受理,在該案審理過程中,商船三井公司于2010年6月向本院提出中止審理申請,并承諾如果其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海事法院的上述訴訟中勝訴,將撤回該案對三名被告的起訴,同時申請法院中止該案審理程序。2012年11月6日,商船三井公司向本院申請撤回起訴,本院(2009)武海法事字第20號民事裁定準予其申請。
還查明,涉案船舶“GRANDVIEW”輪系一艘利比里亞籍貨輪,登記所有人系比尤德航海國際公司(BudeNavigationInc,以下簡稱BNI),該輪先由美國總統(tǒng)輪船(百慕大)公司租自原船東BNI,而后轉(zhuǎn)租美國總統(tǒng)公司,由此美國總統(tǒng)公司成為該輪經(jīng)營人。2007年11月4日商船三井公司與美國總統(tǒng)公司簽訂了《東地中海黑??炀€船舶共享協(xié)議》,約定由商船三井公司承租美國總統(tǒng)公司部分航線船舶(包括涉案船舶)或倉位,承租人應當妥善安排貨物的裝載,如因貨物原因造成美國總統(tǒng)公司經(jīng)營的船舶損壞,商船三井公司應當承擔一切賠償責任。涉案事故發(fā)生后,商船三井公司與美國總統(tǒng)公司之間就相關索賠問題于2015年8月17日達成和解協(xié)議,雙方約定:1、商船三井公司應于該協(xié)議簽訂起一個月之內(nèi)向美國總統(tǒng)公司支付949614.02美元作為索賠的全部和最終解決方案。2、收到和解款項后,美國總統(tǒng)公司永久性地放棄對商船三井公司及其相關方提出的與涉案事故相關的已經(jīng)或即將提起的任何性質(zhì)的索賠、訴訟和主張。3、收到和解款項后,美國總統(tǒng)公司保證使商船三井公司及其相關方免于遭受因任何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船舶的原船東、或其保險人或受讓人)就涉案事故產(chǎn)生的損失、損壞和或所承擔之責任提出的任何索賠,因此產(chǎn)生的費用由美國總統(tǒng)公司承擔,但以949614.02美元為限。4、美國總統(tǒng)公司確認商船三井公司有權在和解款的額度范圍內(nèi)通過代位求償和或轉(zhuǎn)讓(和或根據(jù)商船三井公司的其他轉(zhuǎn)讓協(xié)議)向任何第三方提起美國總統(tǒng)公司因上述事故有權和或?qū)⒂袡嗵岢龅乃髻r。該協(xié)議簽訂后的2015年9月30日,美國總統(tǒng)公司出具了一份收到商船三井公司給付上述和解款949614.02美元的收條。
本案各方當事人均確認審理本案糾紛應適用的準據(jù)法為中國法律。
本院認為,原告商船三井公司選擇向四名被告主張違約責任,本案系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糾紛。在當事人均未提交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情況下,涉案兩份提單系作為確定貨物運輸合同中承運人和托運人之間權利義務的依據(jù),該提單(含背面條款)的形成均為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對各方具有法律約束力。
本案爭議焦點為:一、涉案海上貨物運輸合同托運人的識別;二、原告商船三井公司的本案起訴是否超過訴訟時效。
一、關于涉案海上貨物貨物運輸合同托運人。如前文所述,涉案兩份提單系確定本航次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相對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的依據(jù)。根據(jù)兩份提單記載,托運人均系海橋公司。海橋公司抗辯認為其之所以成為提單中的托運人,系其與攀港公司之間簽訂的貿(mào)易合同項下采用FOB貿(mào)易條件進行信用證結算的需要,并非涉案運輸合同中的實際托運人,也未支付運費,且未實際參與涉案貨物的綁扎、固定工作,故其并非涉案運輸合同的托運人,對貨物跌落損傷涉案船舶并無過錯,不應承擔相關賠償責任。但海橋公司與攀港公司之間簽訂的貿(mào)易合同中關于貨物運輸義務的約定僅能約束合同雙方,對于商船三井公司并無約束力。海橋公司對其被記載為兩份提單的貨物托運人未表示異議,亦未要求商船三井公司進行修改,應當視為其認可提單記載的內(nèi)容,放棄對貿(mào)易合同中履行出現(xiàn)瑕疵而進行抗辯、補救的權利。故海橋公司關于其非涉案貨物運輸合同托運人的抗辯意見,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同時,根據(jù)合同的相對性,遠洋公司及攀港公司均不是涉案兩份提單中記載的托運人,亦非提單背面條款中的“貨方”,本院對商船三井公司以船舶因涉案貨物跌落受損要求遠洋公司、攀港公司承擔賠償責任的主張不予保護。盡管海浦公司非涉案貨物運輸合同的當事人,但其系由海橋公司分立而來,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其應對海橋公司分立前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二、關于商船三井公司起訴本案是否超過訴訟時效問題。各方當事人爭議的核心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二百五十七條關于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當事人索賠權訴訟時效規(guī)定的理解問題。商船三井公司認為其作為涉案海上貨物運輸合同承運人,依據(jù)和解協(xié)議向船東進行了賠償,屬于該法條中“被認定為負有責任的人”(被認定負有責任不但包括被具有審判、仲裁權利的機關認定,也包括當事人私下通過和解認定責任),故可依據(jù)該法條關于90天追償時效的規(guī)定,向第三人提起追償之訴。而本案被告方認為該法條關于90天追償時效的規(guī)定僅適用于托運人、承運人在承擔賠償責任后向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當事人之外的第三人(實際承運人、船東、管貨人等)追償?shù)那樾?。本案商船三井公司系涉案海上貨物運輸合同下的承運人,選擇合同之訴追究被告方的違約責任,只能追究托運人的違約責任,故本案系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當事人(托運人及承運人)之間的糾紛,并不適用該條款關于90天追償時效的情形,應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承運人就海上貨物運輸向托運人、收貨人或提單持有人要求賠償?shù)恼埱髾鄷r效期間的批復》(法釋[1997]3號,以下簡稱“《批復》”)的規(guī)定,適用一年時效的規(guī)定。
本院認可四被告的抗辯意見,理由如下:首先,從法條的主旨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二百五十七條第一款及《批復》主要為規(guī)定海上貨物運輸關系中當事人相互索賠權的訴訟時效問題,如前文所述,商船三井公司選擇合同之訴維護自身權利系對其訴權的處分,本案為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糾紛,應當依據(jù)上述法律條款的規(guī)定處理本案訴訟時效問題。其次,從上述法條的邏輯結構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二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guī)定:“就海上貨物運輸向承運人要求賠償?shù)恼埱髾?,時效期間為一年,自承運人交付或者應當交付貨物之日起計算;在時效期間內(nèi)或者時效期間屆滿后,被認定為負有責任的人向第三人提出追償請求的,時效期間為九十日,自追償請求人解決原賠償請求之日起或者收到受理對其本人提起訴訟的法院的起訴狀副本之日起計算。”該條文分別規(guī)定了就海上貨物運輸向承運人要求賠償?shù)臅r效、被認定為負有責任的人向第三人提出追償請求的時效,同時《批復》補充規(guī)定了承運人就海上貨物運輸向托運人、收貨人或提單持有人要求賠償?shù)恼埱髾鄷r效期間為一年,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以上條文對時效的不同規(guī)定分別適用于不同情形,90天追償時效應當僅適用于“被認定為負有責任的人向第三人提出追償請求”的情形。最后,從法律條文的含義來看,既然上述條文同時規(guī)定了承運人向托運人、收貨人或提單持有人要求賠償以及被認定為負有責任的人(包括承運人)向第三人提出追償請求的情形,則說明此處“第三人”應當不包括托運人、收貨人或提單持有人,而是與被認定為負有責任的人(包括承運人)存在其他法律關系(如代理關系、貨物保管、集裝箱供應等)的與海上運輸合同無直接關系的第三人。本案商船三井公司選擇以合同之訴行使自身訴權,只能對涉案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相對人行使索賠權,不應適用該90天追償時效的規(guī)定,而應按照《批復》的規(guī)定適用一年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商船三井公司于2008年第一次就涉案事故向本院提起侵權之訴時(因辦理公證手續(xù)耗時長,本院實際于2009年1月8日立案),并未超過訴訟時效,但其在2012年11月6日向本院申請撤回起訴,本院以(2009)武海法事字第20號民事裁定準予其撤訴。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二百六十七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時效因請求人提起訴訟、提交仲裁或者被請求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但是,請求人撤回起訴、撤回仲裁或者起訴被裁定駁回的,時效不中斷?!鄙檀驹俅斡?015年11月5日向本院起訴,距離其知曉權利被侵害之日已經(jīng)超過八年,其又未舉證證明存在其他時效中斷或者終止的事由,故其起訴顯然已經(jīng)超過訴訟時效,據(jù)此,商船三井公司在本案中已喪失了勝訴權。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二百五十七條第一款、第二百六十七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四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商船三井株式會社的全部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97878元,保全申請費5000元,共計102878元,由原告商船三井株式會社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三十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正本三份,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許澤民
審判員 萬怡
審判員 鄭文輝
書記員: 馬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