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唐某高路通公路養(yǎng)護有限公司,住所地唐某市豐南區(qū)外環(huán)路西側。
法定代表人:趙玉雙,該公司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寅明,河北杰大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馬海英,北京市肯邦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唐某公路建設總公司,住所地唐某市路北區(qū)大里路125號。
法定代表人:李東辰,該公司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偉,河北鴻翔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安旭飛,河北鴻翔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唐某高路通公路養(yǎng)護有限公司與被告唐某公路建設總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0月8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唐某高路通公路養(yǎng)護有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趙寅明、馬海英,被告唐某公路建設總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偉、安旭飛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唐某高路通公路養(yǎng)護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一、依法判決被告支付原告工程款7107373.42元;二、依法判決被告以7107373.42元為基數(shù),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自2017年8月1日開始承擔延遲履行期間的利息作為違約金至清償全部工程款之日止(截止到2018年8月31日為止利息金額334582元);三、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被告唐某公路建設總公司中標唐津高速公路2014年養(yǎng)護工程施工一標段工程項目的施工,發(fā)包方為河北唐津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業(yè)主)。原告(乙方)與被告(甲方)合作,雙方約定原告以被告名義施工,由被告統(tǒng)一向業(yè)主開具發(fā)票,原被告雙方于2014年5月5日簽定了《工程施工合同》。該合同約定:“第一條,甲方取得的唐津高速公路2014年養(yǎng)護工程施工一標段工程總造價131635179元”;“第二條,為確保本工程的順利進行,甲方充分利用乙方人力、機械設備等資源,甲乙雙方共同參與本工程的建設。根據(jù)施工組織安排,乙方負責K26+976-K32+471(包含唐某南互通區(qū))所屬清單中內(nèi)容,乙方負責承建的工程造價約26276163元。工程數(shù)量及單價詳見清單。工程量清單中數(shù)量是預計數(shù)量,結算時,以業(yè)主最終審批工程量為準。按照甲乙雙方約定,工程量清單中100章甲方支付乙方所施工金額占工程中標價的百分比計?。?00章中保險、竣工文件及軟件費不計在內(nèi))”;“第四條工程款的支付1.本工程的工程款甲方向乙方支付,按甲方與業(yè)主約定的付款方式和時間執(zhí)行。當項目部收到業(yè)主工程款后,按甲乙雙方的實際計量情況(或實際完成工程量,或承擔工程比例)制作資金分割表,甲乙雙方負責人簽字確認。甲方根據(jù)資金分割表把屬于乙方的工程款在3個工作日(周六日和正常節(jié)假日除外)內(nèi)撥付給乙方。如因業(yè)主不能及時付款時,乙方不得因此延誤工期,同時乙方承諾絕不向甲方追究責任和提起訴訟。每期工程款支付前,乙方應提前將開具發(fā)票所需稅金交到甲方。然后甲方到稅務部門開具工程發(fā)票,甲方與業(yè)主辦理工程款支付于續(xù),甲方確定工程計量款后,乙方到稅務部門辦理完稅證手續(xù),并且乙方向甲方提供相應稅票。甲方收到乙方提供的相應稅票后,甲方扣除相應款項后剩余部分工程款支付給乙方;乙方先不提供相應數(shù)額發(fā)票的,甲方有權拒付款。如果乙方未按照上述給甲方相應費用,則甲方可由工程計量款中扣除?!眳f(xié)議簽定后,雙方按約定以被告名義組建項目部,由項目部負責對內(nèi)外的具體事務,對本項目施工進行管理。2015年4月工程順利完工,同年12月1日竣工驗收合格,業(yè)主下發(fā)《養(yǎng)護大中修工程交工驗收證書》。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原告按約定將稅票及與支付工程款相關的手續(xù)、資料全部交付給被告。2017年7月31日,原被告簽定《唐津一標截止第六期計量向高路通應支付額的計算表》和《工程量清單》,雙方確認原告完成工程量已計量金額22391562.79元,扣除動員預付款2553722.3元、稅金672502.79元、農(nóng)民工工資保證金297567.61元、質量保證金6991892.03元,應支付金額為17875878.07元。該項目施工及質保工作全部結束后,按照原被告雙方合同約定,最終應按下列內(nèi)容完成結算:1、在雙方確認的17875878.07元中扣除未計入的費用250008元;2、被告應返回原告農(nóng)民工工資保證金297567.61元;3、被告應向原告支付質量保證金991892.03元。因此,被告應支付原告的最終總金額為18915329.86元。被告已支付原告工程款11807956.44元,還欠7101373.42元未付。自業(yè)主簽發(fā)驗收證書的2015年12月1日開始起算,質保期一年,2016年12月1日質保期到期,到現(xiàn)在質量保證期已經(jīng)超出一年半的時間,按照雙方合同第四條中“1、本工程工程款甲方向乙方支付,按甲方與業(yè)主約定的付款方式和時間執(zhí)行”的約定,被告應當向原告支付全部工程款。被告在無正當理由的情況下,拒不履行合同約定的付款義務,原告多次催告,被告至今依然未按合同履行。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原告依據(jù)合同法及雙方《工程施工合同》所約定的內(nèi)容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依法判決被告向原告支付剩余工程款,并承擔違約責任。
被告唐某公路建設總公司辯稱,原告所述并不客觀真實,應當依法予以駁回訴請。一、原告向法院提交的工程施工合同與客觀事實不符,該合同并非被告簽訂,應自始無效。該合同顯示簽訂的時間是2014年5月5日,并且合同落款處加蓋有法定代表人李東辰的印章,但李東辰系2014年12月31日才從唐某公路工程處調至被告處擔任法定代表人,并于2015年1月27日在工商管理部門完成變更登記,故原告提供的該合同與客觀事實不符;二、被告只欠原告18228.32元,且該款項是原告受讓債權所得,并不是涉案的工程款,被告并不拖欠工程款;三、原告提供的證據(jù)不足以證明其主張,請貴院依法駁回其訴訟請求。首先,原告提供的工程施工合同與客觀事實不符;其次,原告提供的計算表及工程清單并沒有被告的印章,不能證明原告實際對涉案工程進行了施工及被告拖欠其工程款的事實,根據(jù)誰主張誰舉證的責任原則,原告應當承擔舉證不能而敗訴的法律后果。另外,原告訴稱被告已經(jīng)向其支付了11807956.44元工程款,其中1000000元是被告向原告支付的債權轉讓款,其余金額并非被告向原告支付,而是被告直接向被告的相應供應商支付的材料款,故對該筆款項原告應提供相應的證據(jù)證明是如何支付。綜上,原告所訴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應依法駁回。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被告唐某公路建設總公司中標唐津高速公路2014年養(yǎng)護工程施工一標段工程項目的施工,發(fā)包方為河北唐津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業(yè)主)。原告與被告合作,以被告名義組成項目部,委派項目經(jīng)理主持全面工作,利用原告的人力、機械設備等資源,原被告雙方共同參與本案工程的建設施工,原告負責K26+976-K32+471(包含唐某南互通區(qū))所屬清單中內(nèi)容,工程造價約26276163元。原告負責組織人力物力施工完畢,并于2015年12月1日竣工驗收合格,且原告方的項目負責人郭建立與被告的項目負責人馬東旭對原告方實際實施的工程量和價款進行對賬確認,出具《工程量清單》及《唐津一標截止第六期計量向高路通應支付額的計算表》。雙方當事人在施工時并未簽訂合同,事后補充簽訂了《工程施工合同》,合同時間落款為2014年5月5日,有雙方加蓋的公章及原告方代表何志江簽名,被告方代表李東辰的印鑒章。本案中原告主張的工程款系施工過程中材料供應商的材料款及租賃機器設備的臺班費及18228.32元債權受讓款(系被告欠供應商的材料款1018228.32元,原告通過債權轉讓方式取得,被告已經(jīng)給付1000000元)。經(jīng)本院核實,雙方當事人均承以本案涉及材料款及臺班費為7049743.7元,是以被告成立的唐某公路建設總公司唐津養(yǎng)護一標段項目部的名義與第三方簽訂合同。被告對與第三方簽訂的合同及未給付材料款及租賃費的事實和數(shù)額均無異議。但原告已經(jīng)先行墊付給付第三方唐某市豐南區(qū)偉業(yè)商貿(mào)有限公司柴油款420000元、唐某曹妃甸區(qū)華瑞燃氣有限公司天然氣款842313.22元,合計1262313.22元,其余款項原被告均未向第三方履行給付義務。另查明,發(fā)包方河北唐津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已經(jīng)全部給付被告工程款,雙方當事人對該事實均無異議。
上述事實有,雙方當事人的的當庭陳述,原告提交的《工程施工合同》、《養(yǎng)護大中修工程交工驗收證書》、《工程量清單》、王鵬翔等八位證人證言;被告提交的企業(yè)代表人及法定代表人任免批復、債權轉讓協(xié)議書五份、謝學健的身份證明及收據(jù)一份、合同八份予以證實本院予以認定。
本院認為,從事建筑工程的單位應當依法取得相應的資質證書,并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nèi)從事建筑活動。建筑工程總承包單位可以將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發(fā)包給具有相應資質條件的分包單位;但是,除總承包合同中約定的分包外,必須經(jīng)建設單位認可。施工總承包的,建筑工程主體結構的施工必須有總承包單位自行完成。禁止總承包單位將工程分包給不具備資質條件的單位。禁止分包單位將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本案原告唐某高路通公路養(yǎng)護有限公司與被告唐某公路建設總公司簽訂《工程施工合同》雖然寫明系雙方合作,但實際系被告將工程分包給不具備建筑承包資質的原告,原告系實際施工人。被告辯解該合同上簽章的代表人李東辰2014年尚未調至被告單位擔任法定代表人,故該合同不具有真實性。原告張該合同系2017年雙方補簽。被告方未提交證據(jù)證明該合同所加蓋的公章及代表人的簽章系偽造,故其真實性本院予以認定,但該合同違反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系無效合同。原告的勞動和建筑材料已經(jīng)物化在建筑工程中,原告有取得相應款項權利,應當參照合同約定計算工程價款。原告訴請的工程款7101373.42元,經(jīng)本院核查其中7049743.7元均是施工過程中欠供應商的材料款及租賃機器設備的臺班費,系以被告成立的項目部名義與供應商共同簽訂的合同,原告在施工過程中使用且已經(jīng)先行墊付供應商材料款1262313.22元,原告依據(jù)實際結算的憑證有權向被告主張,對該部分款項本院予以支持。原告通過債權轉讓方式取得的工程款債權18228.32元亦予以支持。綜上被告應當給付原告工程款共計1280541.54元,并支付逾期付款的利息損失。其余材料款和租賃費,原告未提交充分的證據(jù)證明其享有相應權利,權利人可自行主張。為維護市場經(jīng)濟的穩(wěn)定,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第五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第十三條、第二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第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唐某公路建設總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給付原告唐某高路通公路養(yǎng)護有限公司工程款1280541.54元,并以1280541.54元為基數(shù),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給付自2017年8月1日開始至清償之日止逾期付款的利息損失。
如未按照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6325元,減半收取計8163元,保全費5000元,共計13163元,由被告唐某公路建設總公司擔負。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唐某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周玉榮
書記員: 李倩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