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唐山市豐某某匯泓勞動服務中心,住所地唐山市豐某某新城道39號。
法定代表人李繼魯,經理。
委托代理人趙小軍。
委托代理人周貴柱,河北冀新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王淑華,居民。
原告唐山市豐某某匯泓勞動服務中心與被告王淑華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于2011年6月20日作出(2011)豐民初字第8號民事判決書,判后,唐山市豐某某匯泓勞動服務中心、王淑華均不服提出上訴,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1年12月2日作出(2011)唐民一終字536號民事裁定書,撤銷本院(2011)豐民初字第8號民事判決、發(fā)回本院重審。本院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唐山市豐某某匯泓勞動服務中心的委托代理人趙小軍、周貴柱和被告王淑華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唐山市豐某某匯泓勞動服務中心訴稱,被告原為原告單位職工,1996年進入原告單位工作,2002年11月被告隨華新集團職工全員下崗,進入唐山市再就業(yè)中心,2005年11月下崗滿三年出中心。按唐山政府維穩(wěn)要求,由原告企業(yè)向政府借支對未能解除勞動關系的職工發(fā)200元困難救濟金。2006年10月原告被國資委劃轉給唐山匯達集團,匯達集團接手原告后,對已出中心但未解除勞動關系的職工進行了安排,被告屬于培訓后安排上崗的部分,被告參加了培訓,領取了培訓費用。培訓結束后,匯達集團安排被告到匯達下屬單位唐山居安建材有限公司上班,被告拿調令去唐山居安建材有限公司后,即無故開始曠工。唐山居安建材不知其去向,原告采取多種方式通知被告,被告拒不到單位上班,故此,原告根據(jù)法律的相關規(guī)定解除了與被告的勞動合同,被告不服于2009年8月向唐山市豐某某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唐山市豐某某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于2010年10月20日作出裁決,認定原、被告之間解除勞動合同有效,但原告應當支付給被告2008年6月至2009年3月的最低生活費6000元,2003年的住院費1716.56元,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獨生子女費100元。原告認為唐山市豐某某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支付上述費用的裁決缺少法律和政策依據(jù),故起訴至貴院,請依法判決原告不給付被告2008年6月至2009年3月的最低生活費6000元,2003年的住院費1716.56元,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獨生子女費100元。
原告唐山市豐某某匯泓勞動服務中心為支持自己的主張?zhí)峁┝讼铝凶C據(jù)(均為復印件):
1、登報公告2份,證明原告經過公告要求被告上崗,隨后解除勞動關系,原告已按法律規(guī)定履行了程序;
2、情況說明,證明原告對員工發(fā)放生活費用的情況;
3、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證明原、被告解除勞動關系的情況;
4、關于解除趙某、王淑華勞動關系的通報,證明原告作出解除勞動關系的程序是合法的;
5、通知一份,證明公司通知被告去上班的過程;
6、介紹信,證明公司給被告開具介紹信,安排被告上班的過程;
7、職工調動通知書、勞動服務公司人員安置分流辦法,證明公司對被告的安置方法;
8、證明一份,證明唐山居安建材有限公司是匯達的合資企業(yè),匯達對唐山居安建材有限公司有人事調配權;
9、2007年4月-5月下崗人員領取生活費的賬冊,證明被告參加了培訓,2007年8月1日領取了培訓工資;
10、唐山居安建材有限公司的證明,證明唐山居安建材有限公司的待遇情況;
11、2009年6月8日被告寫的材料、唐山市市政府文件和河北省省政府的文件,證明被告在曠工期間不應發(fā)給費用;
12、唐山市豐某某工商行政管理局證明,證明唐山華新紡織集團有限公司勞動服務公司于2010年6月22日更名為唐山市豐某某匯泓勞動服務中心;
13、停薪保留勞動關系協(xié)議書、申請,證明原告在作出解除勞動關系以前做了大量的工作,最后雙方都未履行停薪留職的協(xié)議;
14、唐山市華新紡織廠與被告簽訂的勞動合同書,證明被告1991年12月31日參加工作,合同期限自1995年8月1日起至2022年7月7日止,是合同制工人;
15、唐山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文件,證明2006年8月2日組建唐山匯達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其中華新勞動服務公司納入?yún)R達公司;
16、唐山居安建材有限公司的工資表,證明唐山居安建材有限公司的待遇不低于原告公司待遇。
被告王淑華辯稱,被告于1991年到唐山華新紡織廠上班,簽訂了勞動合同,合同期限自1995年8月1日起至2022年7月7日止。1996年到原告處工作。2002年被告下崗進入再就業(yè)中心,2005年出中心。2007年原告強令被告到唐山居安建材有限公司上班,被告到唐山居安建材有限公司后了解到,該公司不簽訂新的勞動合同,按原合同執(zhí)行,工資待遇低廉,沒有住房公積金等福利待遇,工齡問題和經濟補償金問題也不給解決,再加上該公司在唐山市開平區(qū),路途遙遠,不給提供休息住宿條件,被告對原告給其提供的工作崗位不能接受。根據(jù)雙方簽訂的合同第11條的約定:甲乙雙方在合同期內一般不予變更勞動合同,甲方上級主管部門批準轉產、調整生產任務或由于生產經營情況發(fā)生變化,經雙方協(xié)商同意,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的相關內容,并辦理變更合同手續(xù)。原告強迫被告到唐山居安建材有限公司上班,沒有和被告進行協(xié)商也沒征得被告的同意。被告并不是故意不去上班,而是原告侵犯了被告的合法權益,被告不能接受。在協(xié)商期間,原告沒有繼續(xù)為被告安排合適的工作,即于2009年3月4日單方解除與被告的勞動關系,原告沒有履行提前三十天通知被告的法定程序,因而無效。被告考慮訴訟成本,認可了仲裁結果,但原告不依不饒,故被告現(xiàn)要求原告支付1995年8月至2009年的經濟補償金6060元。
被告王淑華為支持自己的主張?zhí)峁┝讼铝凶C據(jù):
1、出院證、收據(jù)、轉院單、華新一分公司職工債務憑證收取表(均為復印件),證明被告在2003年1月13日-18日住過院,住院費是1716.56元,是生小孩的費用;
2、證人趙某的證人證言,證明經過雙方協(xié)商,原告答應給被告恢復關系,所以被告寫了認錯書,當時原告有欺騙的行為。
上述證據(jù)經原被告質證,被告對原告提交的證據(jù)1認為兩份登報公告沒看到,原告應電話通知;證據(jù)2,原告沒有按時發(fā)放工資,2009年7月份才發(fā)的工資;證據(jù)3,沒見過該通知書;證據(jù)4,沒看到過,也不合法;證據(jù)5,被告去過唐山居安建材有限公司,但該公司不給解決很多待遇問題;證據(jù)6,原告沒有征得被告的同意也未與被告協(xié)商;證據(jù)7,對安置辦法不清楚,也沒看到過,對通知有意見;對證據(jù)8、15不清楚;證據(jù)9、12、14沒異議;證據(jù)10,對證明的真實性有異議;證據(jù)11,對檢討的真實性無異議,原告給被告生活費200元有異議,應發(fā)給被告工資而不是生活費;證據(jù)13,當時沒有協(xié)商好停薪留職;證據(jù)16,工資應按現(xiàn)在的實際生活情況開。
原告對被告提交的證據(jù)1認為唐山市市政府有規(guī)定,下崗期間的醫(yī)療費用單位不給報銷;認為證據(jù)2,原告的認錯書不存在欺騙的行為,是當時情況的客觀反映。
本院對原、被告提交的證據(jù)的真實性均予以認定。
本院根據(jù)雙方當事人的陳述以及本院確認的有效證據(jù),認定下列事實:1995年7月18日,被告王淑華與唐山市華新紡織廠簽訂《勞動合同書》,約定被告到唐山市華新紡織廠工作,合同期限為1995年8月1日至2022年7月7日。1996年被告又到唐山華新紡織集團有限公司勞動服務公司工作,2002年11月下崗后進入再就業(yè)中心,第一年原告每月支付給被告304元,后每月271元、238元,到2005年11月份,三年出中心以后每月支付給被告200元生活費,給至2008年5月。2003年被告因住院支付住院費1716.56元。
另查明,2007年唐山華新紡織集團有限公司勞動服務公司劃歸唐山匯達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2007年11月5日,被告被分配到唐山匯達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下屬的唐山居安建材有限公司工作,唐山華新紡織集團有限公司勞動服務公司給被告開具了介紹信。2008年5月23日,唐山華新紡織集團有限公司勞動服務公司登報通知被告在30日內到單位報到,上崗工作,逾期將按相關規(guī)定處理。庭審中被告認可接到了該通知。2009年3月4日,唐山華新紡織集團有限公司勞動服務公司再次登報發(fā)布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通知自2009年3月4日起與被告解除勞動關系。2009年8月11日,被告向唐山市豐某某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要求:1、被申請人繼續(xù)履行勞動合同,撤銷解除勞動合同關系的通知;2、支付2008年6月-2009年10月的最低工資12000元,支付2007年-2009年取暖費1350元,報銷2003年住院費1700元;3、支付2009年4月-2009年7月自己墊付養(yǎng)老保險費,失業(yè)金計1535.12元,補繳2009年4月-2009年11月醫(yī)療保險費及2009年8月-11月養(yǎng)老保險費和失業(yè)金;4、支付2008年1月-2009年11月獨生子女費230元。唐山市豐某某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于2010年10月20日作出豐勞仲案字(2009)327號仲裁裁決書,裁決:一、被申請人唐山華新紡織集團有限公司勞動服務公司給付申請人王淑華2008年6月至2009年3月最低生活費6000元;2003年住院費1716.56元;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獨生子女費100元;二、駁回申請人的其他請求事項。2010年6月22日,唐山華新紡織集團有限公司勞動服務公司更名為唐山市豐某某匯泓勞動服務中心。2010年11月15日,唐山市豐某某匯泓勞動服務中心對上述裁決不服,訴至本院。庭審中,雙方對獨生子女費協(xié)商一致,原告當庭給付被告2008年1月份到2009年3月份的獨生子女費100元。
本院認為,被告王淑華1996年到唐山華新紡織集團有限公司勞動服務公司工作,雙方建立了勞動關系。唐山華新紡織集團有限公司勞動服務公司于2009年3月4日對被告王淑華以公告送達的方式解除勞動關系,被告王淑華與唐山華新紡織集團有限公司勞動服務公司存在勞動關系期間應享受在職職工的待遇。唐山華新紡織集團有限公司勞動服務公司應支付給被告王淑華2008年6月至2009年3月的生活費6000元(2008年6月至2009年3月唐山市最低工資750元/月×80%×10個月),2003年住院費1716.56元。唐山華新紡織集團有限公司勞動服務公司已更名為唐山市豐某某匯泓勞動服務中心,故原告唐山市豐某某匯泓勞動服務中心應承擔上述義務。對原、被告協(xié)商一致并已履行的2008年1月到2009年3月的獨生子女費100元,本院予以確認。被告接到上崗通知后,理應上崗工作,如有糾紛被告可找有關部門解決。原告以公告方式下達解除原、被告勞動關系通知合法有效,雙方勞動關系解除,故本院對原、被告雙方解除勞動關系予以確認;對于王淑華提出的由本案原告支付2009年4月-2009年10月的最低工資、2007年-2009年取暖費、2009年4月-2009年11月的養(yǎng)老保險費、失業(yè)金、醫(yī)療保險費的請求,于法無據(jù),本院不予支持;被告王淑華在書面答辯狀中提出原告應當支付給被告經濟補償金的要求應當進行仲裁先置程序,本案不予涉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七條、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第三十三條、第四十條和河北省政府《河北省工資支付規(guī)定》第二十八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確認原告唐山市豐某某匯泓勞動服務中心與被告王淑華之間的勞動關系于2009年3月4日解除;
二、原告唐山市豐某某匯泓勞動服務中心在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一次性給付被告王淑華2008年6月至2009年3月生活費6000元、2003年住院費1716.56元;
案件受理費10元,由原告唐山市豐某某匯泓勞動服務中心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徐本民
審判員 尹鳳剛
代審判員 周文璟
書記員: 于桂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