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哈爾濱市平房區(qū)城市管理局,組織機構代碼證號:00230916-7,住所地哈爾濱市平房區(qū)友協(xié)大街市政綜合樓。
法定代表人秦朝暉,該局局長。
委托代理人馮浩,黑龍江柔德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哈爾濱合力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230199127047025X,住所地哈爾濱經開區(qū)哈平路集中區(qū)雙擁路3號。
法定代表人崔喜濤,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金楓,該公司法律顧問。
被告劉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哈爾濱市平房區(qū)。
委托代理人劉祥貞(系劉某某之父),身份證號:23010819410
828121X,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哈爾濱市平房區(qū)平新鎮(zhèn)新華村三家子屯32號。
委托代理人蔣志勇,黑龍江墨龍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韓金紅,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址。
委托代理人劉祥貞(系劉某某之父),身份證號:23010819410
828121X,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哈爾濱市平房區(qū)平新鎮(zhèn)新華村三家子屯32號。
委托代理人蔣志勇,黑龍江墨龍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哈爾濱市平房區(qū)城市管理局(以下簡稱平房城管局)與被告哈爾濱合力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力公司)、劉某某、韓金紅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進行了審理。
原告平房城管局訴稱:2012年5月,合力公司與劉某某達成征地補償協(xié)議;合力公司給付劉某某、韓金紅夫婦征地補償款9,701,008.4元,其中生態(tài)林30畝,每畝補償220,000元。此30畝生態(tài)林中有15.93畝地上附著物系平房區(qū)政府委托平房城管局進行常年管護。合力公司應與平房城管局簽訂征地補償協(xié)議,并將補償款3,504,600元(220,000元/畝×15.93畝)給付平房城管局。故平房城管局訴至法院,要求:1、確認合力公司與劉某某、韓金紅于2012年5月9日簽訂的征地補償協(xié)議中關于15.93畝生態(tài)林的補償條款無效;2、合力公司將征地補償款3,504,600元給付平房城管局;3、訴訟費由合力公司、劉某某、韓金紅負擔。
被告合力公司辯稱:合力公司與劉某某于2012年5月9日簽訂征地補償協(xié)議后,又于同年6月23日就劉某某應得補償費用重新進行審核評估,并簽訂新的征地補償協(xié)議;合力公司認為,雙方于2012年6月23日簽訂的征地補償協(xié)議為合法有效的補償協(xié)議。合力公司已將平房城管局訴爭的補償費發(fā)放給劉某某、韓金紅,其目前無法返還。合力公司對本案訴爭的2012年5月簽訂的合同即將提起撤銷之訴。故合力公司對返還本案訴爭的征地補償款無法定義務。
被告劉某某、韓金紅答辯意見一致,辯稱:平房城管局不具備本案訴訟主體資格。平房城管局在民事起訴狀中稱,此30畝生態(tài)林中,有15.93畝地上附著物系平房區(qū)政府委托平房城管局進行常年管護。從其表述中可知,平房區(qū)人民政府是該地上附著物的所有權人,委托平房城管局進行管護;那么提起本案訴訟的主體應為平房區(qū)人民政府,而非本案原告平房城管局。因平房城管局與本案無直接利害關系,不具備起訴條件,請法院裁定駁回其起訴。平房城管局接受平房區(qū)人民政府委托的行為超出其工作職能范圍,該種委托不應受法律保護。平房城管局是平房區(qū)人民政府下屬的一個組織,其工作職能主要是負責研究、制定城市市容環(huán)境管理及綜合執(zhí)法工作的中長期規(guī)劃和年度計劃、管理手段,組織草擬管理辦法,會同有關部門對市容環(huán)境行政事業(yè)性收費工作進行監(jiān)督管理,主管城市環(huán)境衛(wèi)生工作,負責對臨時占用城市道路停車督管等。作為一級政府部門,應當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從事相關事務。本案中,平房城管局接受平房區(qū)人民政府的委托,管護生態(tài)林的行為顯然不在該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故其接受委托的行為應屬無效行為,不能認定其對本案訴爭林權享有管理權。平房城管局稱平房區(qū)人民政府委托其對本案訴爭的生態(tài)林進行管護,但其并無任何證據證明本案訴爭的生態(tài)林歸平房區(qū)人民政府所有。劉某某依法承包并合法經營本案訴爭所涉土地,相關地上附著物當然歸其所有。平房城管局訴請自身矛盾,其一面主張劉某某、韓金紅與合力公司簽訂的征地補償協(xié)議無效,一面向其主張已收取的補償款。平房城管局關于確認合同無效的主張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亦無事實依據;如果合同被確認為無效,那么劉某某、韓金紅應當將補償款返還給合力公司,合力公司將征地退還給劉某某、韓金紅,這與平房城管局的第二項訴訟請求相悖。綜上,平房城管局在訴狀中陳述的事實與客觀事實嚴重不符,其關于確認合同無效、要求劉某某、韓金紅向其給付征地補償款的訴訟請求無事實及法律依據,請法院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依法判決駁回。
原告平房城管局為證明其主張的事實成立,向法院提交如下證據并當庭舉示:
證據、分戶平面圖(出具單位為哈爾濱市國土資源勘測規(guī)劃院,與原件核對無異的復印件)。意在證明:本案訴爭所涉及的30畝生態(tài)林中的何家溝北側15.93畝土地為國有;平房城管局對國有未登記的土地享有管理和維護的權利。
被告劉某某、韓金紅為證明其抗辯理由成立,向法院提交如下證據并當庭舉示:
證據一、退耕還林、管護承包合同書、退耕還林申請書、退耕還林到戶卡、退耕還林審批表(與原件核對無異的復印件)。意在證明:本案訴爭所涉及的土地由戶主為劉某某的農戶承包;該土地種植的柳樹(30畝)屬于生態(tài)林;合同期限為70年,自2003年4月至2073年4月;劉某某經營的生態(tài)林手續(xù)合法。
證據二、黑龍江省退耕還林糧食供應及現金兌現證(與原件核對無異的復印件)。意在證明:劉某某退耕還林總面積為42.3畝,其中生態(tài)林30畝、經濟林12.3畝,林木已被檢查驗收合格。
證據三、新華村集體預留地退耕還林協(xié)議(與原件核對無異的復印件)。意在證明:劉某某經營30畝土地的合法性;協(xié)議中明確了土地的所在位置為何家溝兩側,該協(xié)議所涉及的土地就是本案爭議林地。
證據四、用地協(xié)議、哈爾濱市分批次城市建設用地勘界圖及照片。意在證明:包括本案訴爭所涉及的土地在內,何家溝兩岸土地均歸新華村所有;2001年5月,哈飛房產管理處建設百利小區(qū),樓房用地5,600平方米,就是鍋爐房用地,5年之前鍋爐房用地也是和三家村簽訂了補償協(xié)議;這次用地經平新鎮(zhèn)鎮(zhèn)長鄒本勝、村干部黃慶武、關立華及村民代表鞠為禮、劉祥貞等人與房產處領導王忠余、黃國強達成協(xié)議,并給予補償;1958年,三家村近三萬平方米灌溉菜田的水庫,照片上尚有兩座水房。
經庭審質證,被告合力公司對原告平房城管局舉示的證據質證認為:對證據無異議。
被告劉某某、韓金紅對原告平房城管局舉示的證據質證意見一致,認為:對證據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問題有異議;通過該證據可知,本案訴爭所涉及的地塊中標明了劉某某,亦標明國有未登記,并不能認定該宗土地歸平房城管局管理;關于土地等不動產所有權問題,應以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做出的最終確認為準;平房城管局不能據此認定本案訴爭的土地歸其管理,亦不能證實地上附著物歸平房區(qū)人民政府所有;委托該制圖單位做出本證據的單位是哈南工業(yè)新城集體土地征收工作指揮部,從該委托單位可以看出其制圖的目的應當與委托單位的工作性質有關,再一次印證該證據不能作為確認所有權的依據;平房城管局是一級國家機關,該圖并不能證實其對標識未登記的國有土地享有管理權。
原告平房城管局對被告劉某某、韓金紅舉示的證據質證認為:對證據一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問題有異議;該證據僅能證明其與新華村及平新鎮(zhèn)政府簽訂退耕還林、管護承包合同,不能證明本案訴爭所涉及的土地為新華村委會所有。對證據二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問題有異議;該證據未標明退耕還林的具體四至位置,不能證實其系本案爭議土地。對證據三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問題有異議;該份證據雖寫明土地為30畝,但并未標土地四至位置;依據土地實際的區(qū)域劃分,何家溝北側權屬應歸國有,無法證實該協(xié)議中所涉及的土地是否與平房城管局訴爭土地重合。對證據四有異議;劉某某提供的哈爾濱市分批次城市建設用地勘界圖,其出具單位未予確認,且與平房城管局舉示的經劉某某確認真實性的分戶平面圖相對照,其位置不一致,可見其不具備真實性;劉某某舉示的用地協(xié)議中并未明確土地四至及該協(xié)議與本案訴爭所涉及的土地具有關聯(lián)性,不能證明其待證事實;對照片真實性無異議,但不能證實其與本案訴爭土地屬同一地塊。
被告合力公司對被告劉某某、韓金紅舉示的證據質證認為:對證據一真實性及證明問題均有異議;平新鎮(zhèn)人民政府是否有權利作為甲方簽訂該合同,將林地的管護權交由劉某某承包;該合同中無法體現該林地的所有權人,故平新鎮(zhèn)政府無權簽訂該合同;該合同亦無法體現新華村有權將該林地承包給劉某某,故該合同不能證實劉某某的承包經營權。對證據二、證據三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問題及關聯(lián)性有異議;上述證據中無法體現本案訴爭所涉及的30畝林地與退耕還林糧食供應及現金兌現證中的是同一林地。對證據四中的哈爾濱市分批次城市建設用地勘界圖的真實性有異議,該圖未說明出具單位及加蓋相關單位公章,不能證實劉某某待證事實;用地協(xié)議中并未說明該協(xié)議與本案訴爭所涉及的林地和土地有直接關聯(lián)性,不能證實其待證事實;7張照片與本案無關。
被告合力公司未舉示證據。
經審理查明:合力公司與劉某某于2012年5月9日簽訂的征地補償協(xié)議系對包括本案訴爭所涉及的15.93畝土地之上林木進行補償。平房城管局與本案并無直接利害關系。
本院認為,法律規(guī)定,起訴必須符合法定條件: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本案中,平房城管局與本案并無直接利害關系,故其訴訟不符合起訴的法定條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原告哈爾濱市平房區(qū)城市管理局的起訴。
案件受理費34,837元,予以退回。
如不服本裁定,可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董策 審判員 車曉 審判員 王偉
書記員:劉迪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