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3556號案原告、原審3557號案被告):咸寧龍福泉電子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咸寧市咸安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主要負責人:廖海華,該公司經(jīng)理。委托訴訟代理人:魯建,湖北海舟律師事務所律師。
龍福泉公司上訴請求:1.改判上訴人不承擔解除勞動合同的經(jīng)濟補償金人民幣6117元;2.本案的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事實與理由:被上訴人于2014年底通過招聘進入上訴人公司上班,從事文員工作。被上訴人在公司正常上班至2017年5月26日,之后在沒有履行任何手續(xù)的情況下,擅自離崗離職。在上訴人通知被上訴人之后,被上訴人既不來公司上班,也不辦理相關交接手續(xù),造成公司客戶流失,經(jīng)濟效益受損。被上訴人的行為嚴重違反公司的管理規(guī)章制度,上訴人依法不應支付其經(jīng)濟賠償金。胡丹辯稱,1.上訴人只是站在公司自己的角度,而沒有站在勞動者的角度考慮問題,被上訴人自2014年上班后,公司一直沒有與其簽訂勞動合同,也沒有購買基本養(yǎng)老保險;2017年5月10日,公司決定為男性職員購買基本養(yǎng)老保險,而不給女職員購買,被上訴人打印上述文件后,即要求公司為被上訴人購買基本養(yǎng)老保險,上訴人予以拒絕,被上訴人沒辦法才申請勞動仲裁保護自己的權利。胡丹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龍福泉公司立即支付自2014年11月5日起未與其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24750元;2.判令龍福泉公司按其的月工資標準繳納自2014年10月4日用工之日起至2017年5月底的社會保險;3.判令龍福泉公司向其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6750元;4.判令龍福泉公司支付其未付工資4824元。龍福泉公司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決其不承擔解除勞動合同的經(jīng)濟補償金5544元;2.案件受理費由胡丹負擔。一審法院認定事實:胡丹于2014年9月底通過招聘進入龍福泉公司從事文員工作,2014年10月4日開始正式上班,胡丹在龍福泉公司處工作期間,龍福泉公司未與胡丹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也未購買社會保險。胡丹在龍福泉公司處工作至2017年5月26日離職。胡丹于2017年5月31日因工資、經(jīng)濟補償和社會保險爭議向咸安區(qū)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一審法院認為,胡丹在龍福泉公司工作期間龍福泉公司未依法訂立勞動合同,未為胡丹繳納社會保險,胡丹因此向咸安區(qū)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解除勞動合同并要求龍福泉公司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的訴請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第(三)項、第四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龍福泉公司應當向胡丹支付經(jīng)濟補償,因龍福泉公司休庭后在一審法院規(guī)定時間內(nèi)向一審法院提供胡丹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的工資表,證實胡丹的工資發(fā)放情況,經(jīng)計算胡丹的月工資為2039元。胡丹于2014年10月4日起在龍福泉公司上班,2017年5月26日離職,故龍福泉公司應依法支付胡丹經(jīng)濟補償2039元/月×3=6117元。對于胡丹要求龍福泉公司補繳社會保險費的訴訟請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一百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無故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繳納,逾期不繳納的,可以加收滯納金”;《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六十三規(guī)定:“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責令其限期繳納或補足”“用人單位逾期仍未繳納或者補足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征收機構可以向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查詢其存款賬戶,并可以申請縣級以上有關行政部門作出劃撥社會保險費的決定,書面通知其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劃撥社會保險費”;《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繳費單位逾期拒不繳納社會保險費、滯納金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或者稅務機關申請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征繳”,根據(jù)上述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胡丹可向有關機構主張該項權利,故對胡丹的該項訴求一審法院不予支持。胡丹于2014年10月4日入職,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diào)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其應當在2015年11月4日至2016年10月3日期間主張未依法訂立勞動合同雙倍工資的權利,而胡丹在2017年5月申請仲裁已超過仲裁時效,因此一審法院不予支持胡丹雙倍工資的訴求。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受理勞動爭議案件后,當事人增加訴訟請求的,如該訴訟請求與訟爭的勞動爭議具有不可分性,應當合并審理;如屬獨立的勞動爭議,應當告知當事人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胡丹主張的支付未付工資4824元的訴請未在勞動仲裁階段提出,一審法院不予審理,胡丹可依法向咸安區(qū)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綜上所述,龍福泉公司應支付胡丹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6117元(2039元/月×3=6117元),胡丹的其他訴求一審法院不予支持,依法應予駁回。因一審法院支持了本案原告胡丹主張的部分訴求,對于與本案合并審理的3556號案原告龍福泉公司提出的無需支付3556號案被告胡丹經(jīng)濟補償金的訴求,一審法院不予支持,依法應予駁回。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第(三)項、第四十六條第一款第(二)項、第四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一百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六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diào)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規(guī)定,判決:一、被告咸寧龍福泉電子有限公司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原告胡丹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6117元。二、駁回原告胡丹的其他訴訟請求。三、駁回第3556號案原告咸寧龍福泉電子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第3556、3557號案案件受理費各10元,減半收取各計5元,由被告咸寧龍福泉電子有限公司負擔5元,由第3556號案原告咸寧龍福泉電子有限公司負擔5元。二審中,當事人沒有提交新證據(jù)。對當事人二審爭議的事實,本院認定如下: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屬實,本院繼續(xù)予以認定。
被上訴人(原審3557號案原告、原審3556號案被告):胡丹,女,1989年10月10日出生,漢族,湖北省咸寧市人,住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qū)向陽湖鎮(zhèn)甘棠村*組。上訴人咸寧龍福泉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福泉公司)因與被上訴人胡丹勞動爭議一案,不服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qū)人民法院(2017)鄂1202民初3556號、355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于2018年1月26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勞動合同的解除,是指勞動合同在訂立以后,尚未履行完結或者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合同雙方或者單方的法律行為導致雙方當事人提前消滅勞動關系的法律行為?!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賦予了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第(三)項規(guī)定,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依照該法條的規(guī)定,用人單位仍應向勞動者支付經(jīng)濟補償?!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七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第十條規(guī)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北景钢?,首先,胡丹自被招聘進入龍福泉公司為龍福泉公司提供勞動之日起,雙方即形成了事實勞動關系,雖然龍福泉公司未依法與胡丹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但不能因此否認雙方的勞動關系;其次,用人單位依法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和繳納社會保險,是用人單位的基本義務,如果用人單位因主觀惡意而未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的,勞動者可以以此為由解除勞動關系并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本案中,胡丹與龍福泉公司建立勞動關系以后,胡丹未享受基本養(yǎng)老保險待遇,胡丹向龍福泉公司提出了購買社會保險的要求,胡丹是在該合法權利被拒絕后,才與龍福泉公司解除了勞動關系。因此,胡丹單方解除勞動合同以后,龍福泉公司仍應向胡丹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綜上所述,龍福泉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龍福泉公司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趙 斌
審判員 沈朝明
審判員 李 偉
書記員:王娜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