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周某。
原告吳某某。
二原告委托代理人武智,河北衡泰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湖北三江源鋼結(jié)構(gòu)工程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胡慶懷,該公司經(jīng)理。
被告袁某某。
二被告委托代理人田利明,河北海岳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劉名永。
被告滄州河工科技園建設(shè)投資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梅長春,該公司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宋盈萱、周揚帆,河北銘鑒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周某、吳某某與被告湖北三江源鋼結(jié)構(gòu)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江源公司)、被告袁某某、被告劉名永、被告滄州河工科技園建設(shè)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工科技公司)建設(shè)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周某、吳某某及二原告的委托代理人武智、被告三江源公司及被告袁某某的委托代理人田利明、被告劉明永、被告河工科技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宋盈萱、周揚帆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經(jīng)審理查明,原告周某、吳某某合伙承建河北工業(yè)大學滄州科技園一號樓土建工程,2012年10月17日,原告吳某某與被告三江源公司河北項目部訂立土建施工承包協(xié)議,該協(xié)議除加蓋湖北三江源鋼結(jié)構(gòu)工程有限公司河北項目部印章外,被告袁某某、被告劉名永亦簽字確認。協(xié)議約定被告將所承包的河北科技園1#樓工程土建部分發(fā)包給原告吳某某施工,承包方式為總價包干,承包總價金額為670000元,施工工期為2102年10月26日至2012年11月25日,付款方式為:第二層樓面混凝土澆筑完成支付120000元,屋面混凝土澆筑并防水工程完成支付200000元,工程竣工并驗收合格后,余款350000元于30天內(nèi)一次性付清。原告在施工中除按協(xié)議施工外,還增加了部分工程量,被告劉名永與被告三江源公司的工作人員陳勇于2013年4月21日就增加部分出具了工程量清單,增加部分價格為237018元。原告施工完畢后,被告三江源公司已給付原告工程款470000元。
另查明,2012年11月26日,被告三江源公司為原告出具罰款通知單,罰款金額為5000元。
又查明,本案所涉工程的發(fā)包方為被告河工科技公司,被告河工科技公司認可尚欠被告三江源公司工程款900000元。被告三江源公司制定的施工方案及工地處罰條例中,被告劉名永為被告三江源公司的工作人員。
本院認為,原告與被告三江源公司簽訂的施工承包協(xié)議為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原告依協(xié)議施工,就其增加的工程量部分237018元,被告三江源公司的工作人員簽字認可,該增量部分本院予以確認。施工完畢后,被告三江源公司在扣除原告罰款5000元后,應按約定應給付原告工程款902018元(670000元+237018元-5000元),被告三江源公司只給付原告470000元,尚欠原告432018元(902018元-470000元)工程款的行為系違約行為,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被告河工科技公司作為發(fā)包方認可欠付被告三江源公司900000元工程款,原告作為實際施工人要求其在欠付工程款范圍內(nèi)給付的主張,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被告河工科技公司將該款給付原告后,在給付被告三江源公司工程款時,可將該款及本案訴訟費用予以扣除。被告袁某某、劉名永為被告三江源公司的工作人員,在本案中所實施的行為均系職務行為,后果應由被告三江源公司承擔。被告三江源公司雖辯稱對原告施工的增量部分不予認可,但沒有提交相應證據(jù),該辯稱本院不予采信。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一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建設(shè)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湖北三江源鋼結(jié)構(gòu)工程有限公司給付原告工程款432018元及利息(利息自2013年4月21日起至判決生效止,利率按中國人民銀行頒布的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計算)。
二、被告滄州河工科技園建設(shè)投資有限公司在900000元欠付被告湖北三江源鋼結(jié)構(gòu)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款范圍內(nèi)承擔連帶給付責任。
三、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以上一、二項內(nèi)容限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給付。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7855元,由被告滄州河工科技園建設(shè)投資有限公司、湖北三江源鋼結(jié)構(gòu)工程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劉文貴 人民陪審員 白金君 人民陪審員 馮俊榮
書記員:韓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