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某
蔡烈標
潛江市融某投資有限公司
陳永燦(湖北楚天律師事務所)
蔣亞松(湖北楚天律師事務所)
田某某
李某某
梁正瓊
原告:周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潛江市人,潛江市匯橋投資擔保有限公司員工。
委托訴訟代理人:蔡烈標,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潛江市人,潛江市匯橋投資擔保有限公司資產(chǎn)保全部負責人。
被告:潛江市融某投資有限公司。
住所地:潛江市園林辦事處江漢路27號。
法定代表人:莫士鋒,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永燦、蔣亞松,湖北楚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田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潛江市人,潛江市融某投資有限公司監(jiān)事。
第三人:李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潛江市人,潛江市融某投資有限公司股東。
委托訴訟代理人:梁正瓊,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潛江市人,潛江市巨金米業(yè)有限公司副總經(jīng)理,系被告李某某之母。
原告周某與被告潛江市融某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融某投資公司)、第三人田某某、李某某民間借貸合同糾紛一案,本院2016年10月9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原告周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蔡烈標,被告融某投資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蔣亞松,第三人田某某,第三人李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梁正瓊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xiàn)己審理終結。
原告周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被告向原告退回股權轉(zhuǎn)債權后債權人民幣36413元并支付利息損失(按月利率8‰支付利息,自2014年1月1日起至支付完畢日止)。
事實和理由:被告融某投資公司成立于2012年7月2日,注冊資本、實收資本均為1500萬元。
成立之初,潛江市匯橋投資擔保有限公司員工通過向第三人田某某投資入股。
原告于2012年5月4日匯款5萬元作為投資,被告向原告開具了5萬元的出資證明書。
2013年4月18日,被告召開股東會并形成決議:同意將公司注冊資本、實收資本1500萬元變更為500萬元,各股東已繳的1000萬元由公司按股東實際出資額退回給股東。
減資后,第三人田某某持有公司26%股權130萬元,第三人李某某持有公司24%股權計120萬元;湖北鑫園商貿(mào)有限公司持有公司30%股權計150萬元;湖北成城飼料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0%股權計100萬元,并于2013年5月2日在潛江市工商局辦理了變更登記。
被告初始登記時登記在兩個名下的自然人出資總額為920萬元,減資后兩個第三人工商登記的出資總額為250萬元,即應退回自然人隱名股東的資金為670萬元(920萬元-250萬元),退回比例為72.83%(670萬元÷920萬元)。
原告出資5萬元,按退回比例72.83%計算,被告應退回原告金額36413元。
原告多次要求被告退還股權轉(zhuǎn)債權后的債權款至今未果。
現(xiàn)提起訴訟,請求判如所請。
被告融某投資公司辯稱:1、融某投資公司于2013年4月18日作出的減少公司注冊資本的決議損害公司及債權人利益,應屬無效。
2、原告主張其出資額5萬元歸于第三人名下的證據(jù)不足。
3、即便依照股東會決議,將原告按減資比例減少的出資作為對被告的債權,也應扣減原告2013年度公司利潤分配所得。
第三人田某某述稱:1、融某投資公司減少注冊資本,主要理由是合理規(guī)避稅費,減資只是形式,沒有進行實質(zhì)的資本減少。
2、融某投資公司工商登記注冊資本減少后是否應該將原告的部分股本轉(zhuǎn)為借款,由法院依法判定。
3、融某投資公司分配2013年紅利時是按照1320萬元的資本進行的。
4、融某投資公司所有隱名股東的出資都是登記在第三人田某某和李某某的名下,但不能對應到每個實際出資人。
第三人李某某述稱:融某投資公司登記設立時,第三人李某某名下有400萬元的出資,但第三人李某某實際出資為200萬元,其余都是隱名股東的出資。
雙方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和抗辯理由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zhì)證。
對于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
對于雙方當事人有異議的證據(jù),本院認為,原告提交的證據(jù)十一中的融某投資公司出資明細表、2013年融某投資公司股東分配明細表均系融某投資公司財務人員制作,能夠證明融某投資公司實際出資情況及2013年紅利分配情況,本院依法予以采信;證據(jù)十一中的股權轉(zhuǎn)債權計算清單不符合證據(jù)的形式要件,本院依法不予采信;原告提交的證據(jù)十二中的出資額記載與兩第三人陳述一致,能夠證明第三人田某某以其妻子、女兒名義在融某投資公司實際出資80萬元,第三人李某某實際出資200萬元的事實,本院依法予以采信。
被告提交的證據(jù)三、四,原告對其真實性無異議,本院依法予以采信。
根據(jù)當事人所舉證據(jù)及本院認證意見,本院確認本案的法律事實如下:
2012年7月2日,被告融某投資公司經(jīng)潛江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設立。
公司注冊資本、實收資本均為1500萬元。
其中,湖北鑫園商貿(mào)有限公司出資500萬元,持股比例33.33%,第三人李某某出資400萬元,持股比例26.67%,潛江市匯橋投資擔保有限公司出資285萬元,持股比例19%,第三人田某某出資215萬元,持股比例14.33%,湖北成城飼料有限公司出資100萬元,持股比例6.67%。
2013年4月18日,被告召開2013年第一次臨時股東會并形成決議:同意股東潛江市匯橋投資擔保有限公司退出公司股東身份;同意將公司注冊資本、實收資本由1500萬元變更為500萬元,減少的1000萬元為股東湖北鑫園商貿(mào)有限公司實繳的350萬元,第三人李某某實繳的280萬元,股東潛江市匯橋投資擔保有限公司實繳的285萬元,第三人田某某實繳85萬元。
各股東已繳的1000萬元由公司按實際出資額退回股東。
減資后,第三人田某某持有公司26%股權計130萬元,第三人李某某持有公司24%股權計120萬元;湖北鑫園商貿(mào)有限公司持有公司30%股權計150萬元;湖北成城飼料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0%股權計100萬元。
2013年5月2日,被告在潛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上述變更登記。
還查明,2012年5月4日,原告向第三人田某某個人賬戶匯款5萬元,第三人田某某將該款交被告后,2012年6月29日,被告向原告出具了5萬元的出資證明書,該出資證明書載明股東名稱周某,出資金額5萬元。
同時查明,2014年被告實收資本明細賬記載公司實收資本為1320萬元。
其中,第三人田某某出資520萬元、第三人李某某出資400萬元、湖北成城飼料有限公司出資100萬元、湖北鑫園商貿(mào)有限公司出資280萬元、張國英、白紅、梅良姣共同出資20萬元。
公司2013年2月28日第11號記賬憑證載明,被告向第三人田某某分配了2012年度利潤分配款999701.87元。
2013年2月27日,第三人田某某通過其個人賬戶向原告轉(zhuǎn)賬支付了2012年度利潤分配款11765元。
公司2014年2月28日第10號記賬憑證載明,被告向第三人田某某分配了2013年度利潤分配款1308707元。
2014年3月1日,第三人田某某通過其個人賬戶向原告支付了被告2013年度利潤分配款15825元。
庭審中,第三人田某某認可被告設立時登記在其名下的出資215萬元,第三人田某某以其妻子、女人的名義實際出資80萬元,其余出資均為潛江市匯橋投資擔保有限公司員工及其他社會人士的出資。
第三人李某某認可其在被告的出資實際為200萬元,其余均為其他自然人出資。
本院認為,被告融某投資公司雖未將原告周某記載于公司股東名冊,也沒有將原告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但原告將向被告的出資匯入第三人田某某賬戶,由第三人田某某交付被告后,被告向原告出具了出資證明書,被告的上述行為應依法認定為被告認可原告為其股東的行為。
被告經(jīng)股東會議決議減少公司注冊資本并在工商管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手續(xù),且至本案訴訟時沒有債權人對該減資行為提出異議,其減資程序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規(guī)定。
被告在完成法定減資程序后,應將股東減資后股權轉(zhuǎn)債權部分返還股東,被告拒不返還股東上述款項構成違約,應承擔違約責任。
因原告及其他自然人股東的出資額均記載于第三人田某某、李某某名下,兩個第三人又不能區(qū)分各自對應的實際出資人,故原告主張被告按兩個第三人工商登記的出資額與減資后公司登記的出資額比例72.83%【(920萬元-250萬元)÷920萬元】計算應返還原告的股權轉(zhuǎn)債權數(shù)額,本院依法予以支持,但被告返還該款項時應扣減原告領取的2013年度利潤分配款,被告應返還原告的股權轉(zhuǎn)債權數(shù)額為24887元(50000元×72.83%-15825元×72.83%)。
原告同時要求被告支付利息的訴訟請求符合相關法律規(guī)定,本院依法予以支持。
該利率標準應按年利率6%計算。
利息的起算時間,應以被告股東會議決議減資之日(即2013年4月28日)起計付利息。
被告辯稱其股東會議決議減資損害了公司利益及債權人利益,因被告未向本院提交相關證據(jù),該辯解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依法不予采納。
被告辯稱如返還原告股權轉(zhuǎn)債權款則應扣減原告領取的2013年度利潤分配款的部分辯解理由成立,本院依法予以采納。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 ?、第四十四條 ?第一款 ?、第六十條 ?第一款 ?、第一百零七條 ?、第二百零五條 ?、第二百零六條 ?、第二百零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九條 ?第二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潛江市融某投資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七日內(nèi)返還原告周某借款本金人民幣24887元,并按年利率6%向原告周某支付資金占用期間的利息損失(從2013年4月18日起計算至本判決指定的履行期內(nèi)的實際給付之日止);
二、駁回原告周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710元,由原告周某負擔人民幣80元,被告潛江市融某投資有限公司負擔人民幣63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漢江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被告融某投資公司雖未將原告周某記載于公司股東名冊,也沒有將原告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但原告將向被告的出資匯入第三人田某某賬戶,由第三人田某某交付被告后,被告向原告出具了出資證明書,被告的上述行為應依法認定為被告認可原告為其股東的行為。
被告經(jīng)股東會議決議減少公司注冊資本并在工商管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手續(xù),且至本案訴訟時沒有債權人對該減資行為提出異議,其減資程序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規(guī)定。
被告在完成法定減資程序后,應將股東減資后股權轉(zhuǎn)債權部分返還股東,被告拒不返還股東上述款項構成違約,應承擔違約責任。
因原告及其他自然人股東的出資額均記載于第三人田某某、李某某名下,兩個第三人又不能區(qū)分各自對應的實際出資人,故原告主張被告按兩個第三人工商登記的出資額與減資后公司登記的出資額比例72.83%【(920萬元-250萬元)÷920萬元】計算應返還原告的股權轉(zhuǎn)債權數(shù)額,本院依法予以支持,但被告返還該款項時應扣減原告領取的2013年度利潤分配款,被告應返還原告的股權轉(zhuǎn)債權數(shù)額為24887元(50000元×72.83%-15825元×72.83%)。
原告同時要求被告支付利息的訴訟請求符合相關法律規(guī)定,本院依法予以支持。
該利率標準應按年利率6%計算。
利息的起算時間,應以被告股東會議決議減資之日(即2013年4月28日)起計付利息。
被告辯稱其股東會議決議減資損害了公司利益及債權人利益,因被告未向本院提交相關證據(jù),該辯解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依法不予采納。
被告辯稱如返還原告股權轉(zhuǎn)債權款則應扣減原告領取的2013年度利潤分配款的部分辯解理由成立,本院依法予以采納。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 ?、第四十四條 ?第一款 ?、第六十條 ?第一款 ?、第一百零七條 ?、第二百零五條 ?、第二百零六條 ?、第二百零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九條 ?第二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潛江市融某投資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七日內(nèi)返還原告周某借款本金人民幣24887元,并按年利率6%向原告周某支付資金占用期間的利息損失(從2013年4月18日起計算至本判決指定的履行期內(nèi)的實際給付之日止);
二、駁回原告周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710元,由原告周某負擔人民幣80元,被告潛江市融某投資有限公司負擔人民幣630元。
審判長:姚文聯(lián)
審判員:陳恢臣
審判員:胡忠榮
書記員:楊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