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周建華,住哈爾濱市阿城區(qū)。
委托代理人李俊成,哈爾濱市阿城區(qū)通城街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劉淑清,住哈爾濱市阿城區(qū)。
委托代理人王俊麗,黑龍江東旭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周建華與被告劉淑清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本院審判員王中偉獨任審判,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周建華及其委托代理人李俊成、被告宋永發(fā)及其委托代理人王俊麗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周建華訴稱:原告與被告系朋友關系,被告劉淑清與那樹坤(于2015年病故)系夫妻關系。2014年5月7日,那樹坤因家庭生活所需向原告借款45,000.00元整,那樹坤給原告出具欠據(jù)一份。2014年5月份,被告劉淑清向原告償還借款20,000.00元,并口頭承諾余款25,000.00元于2014年10月份前還清,因被告劉淑清與那樹坤系夫妻關系,且上述借款均用于家庭生活所需,故被告劉淑清負有償還借款義務。原告多次向被告索款,被告推托,拒不履行還款義務,為此,原告起訴至法院,要求被告劉淑清立即向原告償還借款25,000.00元。
被告劉淑清辯稱:被告劉淑清不承擔償還原告借款的義務,被告劉淑清從不知道那樹坤是否向原告借過錢,即使借過錢,那樹坤與被告劉淑清也未就此借款達成合議。更為重要的是并未用于夫妻生活所需,不是夫妻共同債務,因此被告劉淑清不承擔借款的義務。要求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在本院開庭審理過程中,原、被告為證明各自訴辯訟主張的事實成立,舉示了證據(jù)。
原告周建華舉示證據(jù)情況如下:
證據(jù)A1.2001年6月21日借據(jù)和借款協(xié)議各一份,擬證明被告劉淑清丈夫那樹坤向原告借款3萬元并約定利息及用房屋抵押等相關事實。
證據(jù)A2.2003年10月14日借款協(xié)議一份,擬證明被告劉淑清的丈夫那樹坤在2003年10月14日就原告所舉證據(jù)A1中所舉3萬元借款事實又重新簽訂了一份借款協(xié)議,這里邊是在3萬元借款本金的基礎上增加了13500元的借款利息,并且那樹坤同意在2004年初還給原告25000元,到2004年第二季度在還給原告2萬元,此外還要證明如果那樹坤不能履行還款承諾,同意用雙豐街漁場村造紙廠抵押給原告,另外還能證明這里邊本息一共45000元。
證據(jù)A3.欠據(jù)一份,擬證明被告劉淑清的丈夫那樹坤于2014年5月7日為原告出具欠據(jù)45000元整,這份欠據(jù)來源于原告所舉證據(jù)A1和證據(jù)A2中借款本金及利息的合計,其中原告放棄了174000元的利息。最后結算雙方達成協(xié)議是45000元整。
證據(jù)A4.證人趙某某出庭作證,擬證明證人多次同原告去被告家找被告及被告丈夫索款的事實。
證據(jù)A5.證人周某某出庭作證,擬證實這筆借款的緣由,是通過周某某介紹雙方形成借貸關系。
被告對原告舉示的證據(jù)質證認為:對證據(jù)A1、A2、A3的真實性均無異議,對證A4、A5持有異議。
被告劉淑清舉示證據(jù)情況如下:
證據(jù)B1.哈爾濱市阿城區(qū)雙豐街道辦事處愛民村村民委員會證明一份,擬證明被告與那樹坤感情不合分居,從2007年9月8日至那樹坤去世,雙方不再一起居住。
證據(jù)B2.離婚協(xié)議書一份,擬證明那樹坤與劉淑清感情不和,雙方已經(jīng)要達到離婚的狀況,而且約定婚姻存續(xù)期間的任何債務由那樹坤承擔。
原告對被告舉示的證據(jù)質證認為:對證據(jù)B1、B2均有異議。
本院確認:原告所舉示的證據(jù)A1、A2、A3,質證方對真實性均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原告所舉示的證據(jù)A4,被告持有異議,但庭審過程中被告也承認原告在找那樹坤索要欠款時,被告當時在場,并按照那樹坤的意見,向原告支付了部分欠款,且證人證言與證據(jù)A3相吻合,故對證據(jù)A4,本院予以確認。原告所舉示的證據(jù)A5,其證言內容相互矛盾,且不能作出合理解釋,故對證據(jù)A5不予確認。僅憑被告所舉示B1,不能確定被告所擬證明的事實,從庭審中,能反映出,被告和那樹坤經(jīng)常同在一處,被告并按照那樹坤的意見,由被告向原告支付欠款。故對被告所舉示B1不予確認。被告所舉示B2,是被告與那樹坤自行達成的協(xié)議,不能對抗第三人,故不予確認。
本院經(jīng)審理查明:被告劉淑清與那樹坤(已去世)系夫妻關系。2001年6月21日,那樹坤以資金緊缺為由,向原告周建華借款30,000.00元,當時約定借款期15個月,月利率3%。因未能按約定還款,那樹坤于2003年10月14日給原告出具借款協(xié)議一份,協(xié)議約定,2001年借款本息合計45,000.00元,于2004年初還款25,000.00元,余款在2004年末給付,逾期不還,自2005年起按月利率3%計算利息。但該協(xié)議那樹坤并沒有履行,2014年5月7日,那樹坤給原告出具欠據(jù)一份,金額45,000.00元。之后,在阿城區(qū)雙豐街愛民村(原漁場村),原告在與那樹坤商談后,按照那樹坤的要求,被告劉淑清交付原告人民幣20,000.00元。剩余25,000.00元,一直未還。2015年那樹坤因病去世?,F(xiàn)原告以被告借款不還為由,訴至法院。
本院認為:那樹坤向原告周建華借款,向原告出具了借據(jù)、借款協(xié)議、欠據(jù),雙方建立了借款合同關系,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國家法律規(guī)定,合法有效。那樹坤與被告劉淑清系夫妻關系,那樹坤借款行為發(fā)生在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原告要求被告償還剩余欠款,應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條、一百九十七條、二百零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劉淑清于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償還原告周建華欠款25,000.0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12.50元,由被告劉淑清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王中偉
書記員: 范思寧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