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周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虹口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程先林,上海市公民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德唐商務咨詢(上海)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法定代表人:文偉,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包于安,上海遠業(yè)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郭鋒,上海遠業(yè)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周某某與被告德唐商務咨詢(上海)有限公司(以下至判決主文前簡稱“德唐公司”)服務合同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分別于2019年3月28日、2019年5月14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程先林、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包于安均到庭參加訴訟,原告周某某到庭參加了第一次庭審。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周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返還原告服務費人民幣15萬元;2、判令被告支付原告因逾期返還服務費產(chǎn)生的利息損失(自2018年10月16日起至實際返還之日止,以15萬元為基數(shù),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3、判令被告賠償原告因未完成委托義務導致的經(jīng)濟損失10,755元(公證費、差旅費)。事實與理由:2017年10月17日,原告周某某、被告德唐公司和案外人中德商橋有限責任公司(MPRGmbH)簽訂了一份《委托服務合同(歐盟藍卡)》。合同約定由被告為原告提供德國簽證、落戶延簽、取得德國永久居留權等項目服務,原告向被告支付服務費40萬元,第一階段服務費20萬元。按照合同第五條和第十二條的約定,若被告超過6個月未協(xié)助原告獲得歐盟藍卡簽證,原告可以選擇向德國法院申訴,也可以選擇要求退還服務費。合同簽訂后,原告于2017年10月26日、10月31日分別向被告支付了15萬元及5萬元,支付了第一階段的服務費20萬元。后,被告就原告赴德國面試、面簽等事務提供了一定的協(xié)助。2018年4月18日,原告收到德國領事館的拒簽信,后原告授權律師向德國方面申訴,但申訴無效。屆時,被告已超過6個月未協(xié)助原告取得藍卡簽證。后,原告向被告提出解約、退款。被告同意解約并退還服務費。2018年8月20日、8月29日被告分別通過電子郵件向原告發(fā)來《退款協(xié)議》,經(jīng)雙方協(xié)商、修改,2018年9月7日被告向原告發(fā)送成型版本的《退款協(xié)議》,協(xié)議中明確申請德國簽證失敗,解除協(xié)議。被告在該協(xié)議中承諾將分三期向原告退還已收取的20萬元服務費(第一筆5萬元,2018年8月29日退還;第二筆10萬元,2018年9月30日前退還;第三筆5萬元,2018年10月15日退還),并明確自原告收到第一筆退款之日起,原服務合同解除。2018年8月29日,原告收到被告退還的首筆退款5萬元,雙方的服務合同正式解除。后,被告未按承諾向原告退還剩余兩筆服務費,原告多次催討,未果。
被告德唐公司辯稱,不同意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第一,被告的履行行為符合合同約定,不構成違約。2017年10月17日雙方簽訂合同,2018年3月被告向德國領事館遞交申請,并未超過合同約定的6個月的期限。2018年4月18日收到德國領事館的拒簽信后,被告也積極為原告尋找德國律師,并于同年5月和8月兩次向德國駐上海領事館申請申訴。根據(jù)合同約定,原告可以選擇申訴或者退還服務費,原告選擇了免費申訴,故被告在履行合同過程中不存在為違約。第二,委托服務合同系原告單方解除,非原、被告雙方協(xié)議解除。故根據(jù)合同約定被告收取的服務費無需返還原告。第三、原告主張的退款協(xié)議應是在雙方合同解除后對后續(xù)事宜解決的協(xié)議,而不是解除合同的協(xié)議,原告主張委托合同于8月20日解除不能成立。第四、雙方之間的退款協(xié)議并未達成,三封郵件的內(nèi)容并不一致,原因在于原告對退款內(nèi)容的不認可,因此該條款未具備法律效力。第五,即使本案被告構成違約,按照合同約定,被告也只需返還服務費,原告的第2、3項訴請沒有法律依據(jù)。第六、原告主張退款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2018年9月被告為原告辦理申訴成功,原告已經(jīng)取得德國領事館簽發(fā)的找工作簽證。在被告告知原告可以辦理簽證事宜并購買旅行險后,原告也確實購買了保險并于2018年9月25日從德國領事館領取簽證。綜上,被告已經(jīng)按合同約定履行了合同義務,原告現(xiàn)單方解除合同,被告無需退還服務費,故不同意原告全部訴請。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如下事實:
1、2017年10月17日,原告周某某(甲方、委托方)與被告德唐公司(乙方、受托方)、案外人MPRGmbH中德商橋有限責任公司(丙方、受托方)簽訂《委托服務合同(歐盟藍卡)》,約定甲方委托乙方辦理歐盟藍卡等申請手續(xù),具體事務由乙方和丙方共同完成,丙方為乙方在德國的全權代表,負責在德國方面的有關委托方面的服務工作。具體事務:1、甲方需在德國尋找真實工作單位,尋找工作單位過程中乙方提供甲方協(xié)助服務;2、乙方協(xié)助甲方向工作單位提供其入職所需材料;3、乙方委托丙方協(xié)助甲方起草根據(jù)德國駐中國大使館要求的申請歐盟藍卡所需的簽證材料;4、乙方提供實現(xiàn)甲方申請歐盟藍卡簽證的服務;5、乙方為甲方提供在德境內(nèi)的落戶延簽服務;6、乙方提供實現(xiàn)甲方在德國取得永久居留權的服務;7、根據(jù)甲方需要,乙方為甲方提供短期居住地址以及往來個人文件,信函的代收發(fā)服務并及時通知甲方有關藍卡和永久的相關事宜。合同的服務費用總金額為人民幣肆拾萬元整(¥400,000元)。服務費用總金額中包括德國律師費、翻譯費和其他德國境內(nèi)產(chǎn)生的第三方官方費用,申請藍卡簽證的咨詢費用等。不包括中國公證費,及其在中國境內(nèi)產(chǎn)生的材料認證費,簽證申請費,保險費。服務費用采取分階段付款的方式:1、本合同簽訂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nèi),甲方向乙方支付第一階段服務費用貳拾萬元整(¥200,000元)。2、甲方申請人獲得歐盟藍卡入境簽證起的5個工作日內(nèi),甲方支付乙方第二階段費用拾萬元整(¥100,000元)。3、甲方申請人在德國境內(nèi)取得歐盟藍卡長期簽證后的5個工作日內(nèi),甲方支付乙方第三階段服務費伍萬元整(¥50,000)。4、甲方申請人在德國境內(nèi)取得德國永久居留權后的5個工作日內(nèi),甲方支付乙方第四階段服務費伍萬元整(¥50,000元)。
合同第五條約定:“本合同生效之日起,乙方即同時開始委托,合同以乙方協(xié)助甲方申請人成功獲得永久居留權為結點……根據(jù)審批部門的要求,如簽證材料存在缺陷或瑕疵,乙方協(xié)助甲方修改完善,采取補救措施,實現(xiàn)歐盟藍卡簽證。歐盟藍卡簽證的申請期不得超過6個月……”。合同第九條約定:“因不可抗力或法律政策因素,或非歸責于乙方的原因,本合同第五條約定的階段時限和終結時限順延。”合同第十二條違約責任中約定:“因不可抗力、中國法律政策因素和甲方自身原因(主要包括:犯罪、健康、違法行為、未達到簽證所需包括語言要求在內(nèi)的各項要求、自身不配合申請、不能完成申請所需要資料準備等)以外,甲方未能在乙方的協(xié)助下獲得歐盟藍卡,則甲方可以選擇以下方案中一種:1、甲方自行選擇其他工作單位,甲方委托乙方重新辦理相關手續(xù),期間產(chǎn)生的費用由乙方承擔;2、或乙方免費為甲方在德國當?shù)胤ㄔ哼f交上訴申請,找出申請失敗的原因后,乙方采取至少兩種補救措施。3、或乙方將已經(jīng)收取的服務費20萬元返還甲方……”
2、2017年10月26日、10月31日原告分兩筆支付第一階段服務費15萬元及5萬元,共計人民幣20萬元。被告德唐公司及案外人MPRGmbH中德商橋有限責任公司出具說明表示收到上述錢款。
3、合同簽訂后,原告在被告的協(xié)助下申請德國工作簽證,支付了簽證費675元。2018年1月起,原告為辦理簽證事宜辦理了相關公證手續(xù),產(chǎn)生公證等相關費用2,020元。同時,原告為在德國找工作產(chǎn)生相關的差旅費用。2018年4月18日,原告收到德國駐中國領館的拒簽信。后原告選擇按照合同第十二條的約定由被告免費為原告提供申訴服務,并于2018年5月9日向德國駐上??傤I事館申訴。
4、2018年8月13日,原告通過微信向被告公司員工表示辦理退款。后原、被告就退款事宜主要通過電子郵件聯(lián)系。2018年8月20日,被告電子郵件給原告第一份《退款協(xié)議》。2018年8月29日,被告電子郵件給原告第二份《退款協(xié)議》。郵件中載明:”附件煩請查收我司更新的退款協(xié)議。首筆退款今天已匯出,您也已確認收到款項。煩請查看協(xié)議內(nèi)容,如無異議,我司將打印蓋章并將原件寄出給您,并按照協(xié)議的約定完成余下退款的匯出”,協(xié)議中約定:一、解除合同的日期為:2018年8月29日。二、乙方德唐公司在本協(xié)議生效后向甲方周某某分三批支付退款金額共計20萬元,并且雙方不再受原合同第十二條約束。首筆退款金額5萬元將于2018年8月29日完成,第二筆退款金額10萬元將于2018年9月30日前完成,第三筆退款金額5萬元將于2018年10月15日前完成。三、乙方德唐公司根據(jù)甲方周某某的時間安排,協(xié)助甲方申請一次單次的申根簽證。四、甲方周某某在收到乙方德唐公司的第一筆退款之日起,原服務合同所有服務條款效力解除,乙方不再繼續(xù)協(xié)助甲方完成長期簽證申請相關工作,雙方不存在其他經(jīng)濟糾紛。并且雙方承諾,不在任何時候發(fā)表與事實不符的言論……六、本協(xié)議自甲、乙雙方簽字蓋章后生效……。同日,原告收到被告匯出的退款5萬元。原、被告未簽署上述退款協(xié)議,雙方就退款協(xié)議再次進行郵件磋商。2018年9月7日,被告向原告電子郵件最終版退款協(xié)議。2018年9月13日,被告電子郵件告知原告德國駐上海領館通知已決定為原告簽發(fā)簽證,并根據(jù)雙方約定,被告已成功為原告申請到長期簽證,現(xiàn)將繼續(xù)為原告提供后續(xù)服務,若原告自愿放棄簽證,被告將不再繼續(xù)退款。雙方因此發(fā)生糾紛,訴至法院。
本院認為本案的主要爭議焦點為:一、雙方之間的退款協(xié)議是否已經(jīng)生效;二、合同解除后,原告繳納的服務費是否應予以返還,被告是否應支付原告利息并賠償原告為此支付的公證費等相關費用。關于退款協(xié)議,根據(jù)原、被告雙方之間微信及三份電子郵件的內(nèi)容來看,被告對于全額退款并無異議,雙方已經(jīng)達成退款合意,且被告已經(jīng)開始履行部分退款行為。三份退款協(xié)議的變更主要為原告被拒簽后被告為原告免費辦理一次申根簽的條款的變更,本院據(jù)此認定原、被告對全額退款并無爭議,系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現(xiàn)原告要求被告退還剩余錢款,本院予以支持。關于利息的訴訟請求,原、被告雙方合同未就利息有相關約定,且雙方因為簽證申訴成功是否應當退款發(fā)生爭議,原告主張利息本院不予支持。關于原告提出的要求公證費、差旅費等損失賠償,公證費系原告為申請歐盟藍卡簽證所做的準備,且根據(jù)雙方的約定,該費用不包含在合同約定的費用中,故原告主張的公證費損失本院不予支持。差旅費損失,亦不包含中合同約定的費用中,且被告在合同履約過程中已盡到合同約定的服務義務,并無過錯,原告主張被告賠償該部分損失,本院不予支持。綜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德唐商務咨詢(上海)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返還原告周某某人民幣15萬元;
二、駁回原告周某某的其余訴訟請求。
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515元,減半收取計1,757.50元,由原告周某某負擔107.50元,被告德唐商務咨詢(上海)有限公司負擔1,65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黃鼎鋒
書記員:朱佳花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