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吳某和,男,生于1936年2月4日,苗族,湖北省來鳳縣人,住來鳳縣,農村居民。
原告鄭某某,女,生于1937年12月18日,漢族,湖北省來鳳縣人,住址同上,農村居民。系吳某和之妻。
委托代理人(特別授權)彭鋮珍、丁美玲,湖北鵬恩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吳某某,男,生于1961年8月30日,苗族,湖北省來鳳縣人,住來鳳縣,農村居民。系二原告之子。
被告吳德山,男,生于1966年2月16日,苗族,湖北省來鳳縣人,住來鳳縣,農村居民。系二原告之子。
委托代理人(特別授權)李天泉,湖北硒都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特別授權)楊菊英,女,生于1970年3月29日,苗族,湖北省來鳳縣人,住來鳳縣,系吳德山之妻。
被告吳靜,女,生于1969年8月7日,土家族,湖北省來鳳縣人,住來鳳縣。系二原告之女。
被告吳春梅,女,生于1971年5月15日,土家族,湖北省來鳳縣人,住來鳳縣。系二原告之女
原告吳某和、鄭某某訴被告吳某某、吳德山、吳靜、吳春梅贍養(yǎng)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5月31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袁志平擔任審判長,審判員楊克昌、人民陪審員李應權參加的合議庭,于2017年9月1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吳某和、鄭某某及委托代理人彭鋮珍,被告吳某某、被告吳德山及委托代理人李天泉、楊菊英,被告吳靜、吳春梅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jīng)審理查明,被告吳某某、吳德山、吳靜、吳春梅系原告吳某和、鄭某某夫婦的子女,均已成家立業(yè)。被告吳某某、吳德山成家后根據(jù)農村習俗商定,鄭某某由吳某某贍養(yǎng),吳某和由吳德山贍養(yǎng)。責任田土由吳某某、吳德山平分。分家后原告一直與兒子分開居住。二原告已經(jīng)喪失勞動能力,沒有生活來源,現(xiàn)在原告已經(jīng)年邁體弱,要求被告吳某某、吳德山每月支付贍養(yǎng)費1823元,吳靜、吳春梅每月支付530元,被告吳某某、吳德山提供住房,承擔律師費2000元。
本院認為,子女贍養(yǎng)老人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也是法律所規(guī)定的義務,四被告在二原告年事已高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應當正確的履行贍養(yǎng)義務,原告訴訟請求理由正當,本院予以支持,四被告依法應當履行贍養(yǎng)義務。關于贍養(yǎng)費的數(shù)額,應當充分根據(jù)原告的實際需求及當?shù)厣鐣?,結合被告經(jīng)濟狀況等因素綜合考慮,其標準可以參照2017年湖北省農村居民消費性支出的標準給付,經(jīng)計算為四被告每人每年應承擔5469元(10938元×2人÷4人)每月每人應承擔455.75元(5469元÷12個月)。原告訴稱現(xiàn)居住房屋屬于危房無證據(jù)支持,但四被告理應妥善安排解決二原告的房屋居住問題。二原告委托律師代為訴訟,系二原告自愿行為,原告也沒有提供要求被告支付律師費的合理依據(jù),故該項請求本院不予支持。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一條第三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從2017年10月起,被告吳某某、吳德山、吳靜、吳春梅每月分別給付原告吳某和、鄭某某贍養(yǎng)費455.75元,直至二原告去世為止。
二、駁回原告吳某和、鄭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80元,減半收取40元,由四被告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交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jù)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shù)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13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款匯至收款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恩施開發(fā)區(qū)支行,帳號:17×××04(特別提示:用途欄務必注明系某某上訴案訴訟費,并將匯款憑證及聯(lián)系電話提交本院或郵寄至恩施州中級人民法院立案一庭)。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7日內仍未預交上訴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 判 長 袁志平 審 判 員 楊克昌 人民陪審員 李應權
書記員:陳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