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吳某1,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現(xiàn)住承德市雙灤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立剛,河北承天律師事務所律師。原告:趙某1,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現(xiàn)住承德市雙灤區(qū)。原告:趙某2,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現(xiàn)住承德市雙灤區(qū)。原告:趙某3,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現(xiàn)住承德市雙灤區(qū)。原告:趙某4,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現(xiàn)住承德市雙灤區(qū)。被告:吳某2,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現(xiàn)住承德市雙灤區(qū)。
吳某1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決原告繼承其母趙燕在承德市××礦××廠院內(nèi)××#樓××單元××室、天津市××小××鎮(zhèn)××花園××房屋××遺產(chǎn)份額及北京市××區(qū)××樓××單元××室45%的房屋遺產(chǎn)份額;2、判令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事實與理由:趙燕系原告吳某1之母,被告吳某2之妻,于2013年3月31日死亡。趙燕生前與被告共同擁有位于承德市××礦××廠院內(nèi)××#樓××單元××室房屋一處(建筑面積36.65平米),天津市北辰區(qū)小淀鎮(zhèn)嘉陽花園24-3-501房屋一處、北京市順義區(qū)陽洲鑫園二區(qū)10號樓6層2單元601室房屋一處,其中北京市順義區(qū)陽洲鑫園二區(qū)10號樓6層2單元601室房屋約定趙燕以45%份額與被告共有,其余兩房產(chǎn)未做約定。原告母親趙燕生前在2012年3月10日留有遺囑一份,遺囑中記載“如果我在以后的時間里生病或意外(或其它原因)離開這個世界,那么我的財產(chǎn)將歸我兒子所有”?,F(xiàn)原告之母已經(jīng)去世,本案中除原告與被告之外趙燕沒有其他繼承人,依據(jù)其生前的遺囑,屬于其個人的財產(chǎn)份額應該歸原告繼承,因此原告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提出以上訴訟請求。趙某1向本院提出:對原告吳某1請求繼承趙燕的遺產(chǎn)份額參加繼承并參與訴訟。事實與理由:趙某1與趙燕系同胞兄妹關系,其母晚于趙燕死亡。原告吳某1主張遺囑繼承提供的遺囑是假的,原告趙某1應繼承其母繼承趙燕的遺產(chǎn)份額。趙某2向本院提出:對原告吳某1請求繼承趙燕的遺產(chǎn)份額參加繼承并參與訴訟。事實與理由:趙某2與趙燕系同胞姐妹關系,其母晚于趙燕死亡。原告吳某1主張遺囑繼承提供的遺囑是假的,原告趙某2應繼承其母繼承趙燕的遺產(chǎn)份額。趙某3向本院提出:對原告吳某1請求繼承趙燕的遺產(chǎn)份額參加繼承并參與訴訟。事實與理由:趙某3與趙燕系同胞兄妹關系,其母晚于趙燕死亡。原告吳某1主張遺囑繼承提供的遺囑是假的,原告趙某1應繼承其之母繼承趙燕的遺產(chǎn)份額。趙某4向本院提出:對原告吳某1請求繼承趙燕的遺產(chǎn)份額參加繼承并參與訴訟。事實與理由:趙某4與趙燕系同胞姐妹關系,其母晚于趙燕死亡。原告吳某1主張遺囑繼承提供的遺囑是假的,原告趙某4應繼承其母繼承趙燕的遺產(chǎn)份額。吳某2辯稱:同意原告吳某1的訴訟請求,對吳某1提出的事實和理由均予認可。原告吳某1之母趙燕死亡后,吳某2與吳某1對上述三套房屋進行過協(xié)商,如吳某1不出現(xiàn)吸毒等不良習慣,待其創(chuàng)業(yè)成家之時將其中北京那套房產(chǎn)交給他。對于原告趙某1、趙某2、趙某3、趙某4所述趙燕之母晚于趙燕死亡,該四原告與趙燕系同胞兄、姐妹關系的事實予以認可,但因趙燕生前所立遺囑,上述房產(chǎn)應根據(jù)遺囑繼承處理。既然原告吳某1提起訴訟,被告吳某2愿意尊重趙燕遺愿,將上述房產(chǎn)按份分割由吳某1繼承。原告吳某1辯稱:原告趙某1、趙某2、趙某3、趙某4關于趙燕趙燕之母晚于趙燕死亡,該四原告與趙燕系同胞兄、姐妹關系的事實予以認可,但趙燕生前立有自書遺囑,該四原告要求繼承其母應繼承趙燕的遺產(chǎn),因不能提供相反證據(jù)認定遺囑無效,故該四原告關于按法定繼承的主張理由不能成立。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zhì)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證實原告吳某1系被告吳某2與被繼承人趙燕唯一子女,趙燕于2013年3月31日死亡,趙燕之母晚于趙燕死亡,本案原告趙某1、趙某2、趙某3、趙某4為被繼承人趙燕的同胞兄、姐。位于承德市××礦××廠院內(nèi)××#樓××單元××室、天津市××小××鎮(zhèn)××花園××、北京市××區(qū)××樓××單元××室的房屋為被繼承人趙燕生前與被告吳某2夫妻共有財產(chǎn),其中北京市順義區(qū)陽洲鑫園二區(qū)10號樓6層2單元601室的房屋約定了趙燕與吳某2分別以45%和55%的份額共有。對有爭議的證據(jù)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被告吳某2認可但原告趙某1、趙某2、趙某3、趙某4認為原告吳某1提交的趙燕手書遺囑并非趙燕親筆書寫,在舉證期限內(nèi)原告趙某1、趙某2、趙某3、趙某4向本院提出對趙燕遺囑真實性申請鑒定,并提交了該四原告均認為是趙燕生前親筆所書的檢材,經(jīng)鑒定,均與趙燕的遺囑為同一人所寫。
原告吳某1、趙某1、趙某2、趙某3、趙某4與被告吳某2遺囑繼承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月20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于2017年11月15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吳某1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立剛、原告趙某1、原告趙某3、原告趙某4、被告吳某2到庭參加訴訟,原告趙某1、趙某3、趙某4當庭拒絕以原告身份參加法庭審理并中途退庭,原告趙某2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本院認為,遺產(chǎn)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chǎn)。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財產(chǎn),除約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遺產(chǎn),應當先將共同所有的財產(chǎn)的一半分出為配偶所有,其余的為被繼承遺產(chǎn)。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chǎn)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者數(shù)人繼承。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繼承開始后,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辦理,沒有遺囑的按照法定繼承辦理。因被繼承人生前立有遺囑,該遺囑合法有效,應按遺囑確定的內(nèi)容處理。故對原告吳某1要求繼承被繼承人趙燕遺產(chǎn)并取得相應份額的請求應予支持。參加訴訟后,原告趙某2經(jīng)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原告趙某1、趙某3、趙某4當庭拒絕以原告身份參加訴訟,鑒于該四原告均未明確放棄實體權利,本院仍應將其列為共同原告。該四原告要求由其繼承遺產(chǎn)的主張缺乏事實及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條、第三條、第五條、第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七十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