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呂愛華,女,1972年10月3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
委托代理人:張文全,男,1970年2月15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霸州市,系原告呂愛華之夫。
委托代理人:常全根,河北李景玉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廊坊中心支公司,住所地:廊坊市廣陽區(qū)裕華路十八小學斜對過。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131003700608818E。
負責人:劉曉明,經理。
委托代理人:張艷宇,河北王廣有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呂愛華與被告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霸州支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3月2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在審理過程中,被告的上級主管單位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廊坊中心支公司作為賠償義務主體要求承擔賠償責任,在征得原告同意后,本院予以準許。原告呂愛華的委托代理人常全根、張文全,被告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廊坊中心支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張艷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呂愛華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判令被告在本案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責任限額內賠付原告人民幣12萬元(上述賠償金額暫定數額,待做鑒定后依法追加,其中,精神損害撫慰金應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內先行賠付);2、依法判令被告在機動車損失保險的責任限額內賠付原告財產損失共計人民幣5631.07元;3、判令由被告承擔本案的訴訟費、鑒定費等費用。事實和理由:原告于2016年9月23日為大眾牌轎車向被告分別投保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簡稱“交強險”,賠償限額為人民幣122000元)、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簡稱“二責險”,責任限額為人民幣500000元,)和機動車損失保險(簡稱“車損險”,責任限額為人民幣73900元),保險期間為一年。2017年9月2日早晨,張文全駕駛原告所有的大眾牌轎車沿106國道由北向南行駛至任丘市人民醫(yī)院東門路段,與前方順行的案外人郭萬民駕駛的電動三輪車相撞,郭萬民受傷;兩車均在事故中不同程度受損。任丘市公安交警大隊認定:張文全負事故主要責任,傷者郭萬民負次要責任。事故發(fā)生后,原告及丈夫張文全及時撥打120及110報警電話,原告陪同受害人到醫(yī)院搶救治療,張文全在事故現場接受警方調查。后夫婦二人給案外人充分的賠償,但保險公司沒有給付原告保險金。本次交通事故發(fā)生在該保險合同有效期內,被告依法應當承擔賠付責任,但至今被告未向原告支付保險金,故提起訴訟。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原告申請將第一項訴訟請求變更如下:依法判令被告在本案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責任限額內賠付原告人民幣300276.59元。(其中,精神損害撫慰金應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內先行賠付)。
被告辯稱,肇事車輛在我公司投保交強險和商業(yè)三者險50萬,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間,同意在交強險限額內賠付原告合理合法的損失,商業(yè)三者險不同意賠付,理由是原告存在棄車逃逸行為,具體數額后面說。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質證。原告提交的證據有:
1、呂愛華的身份證及行駛證、駕駛證;證明原告的身份以及車輛所有的情況。
2、機動車責任事故強制保險單和第三者商業(yè)保險保險單兩份;證明原告投保了交強險、三者險以及車損,被告應在合同限額內予以賠付。
3、(1)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一份,證明在保險期間內,原告所有的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該事故在保險期內。
(2)申請法院向任丘公安交通警察大隊調取的張文全發(fā)生交通事故的現場勘驗照片和筆錄三份,證明發(fā)生交通事故后原告及駕駛人張文全沒有棄車逃逸。
(3)第三人郭萬民家屬郭杏彬出具的證明一份,證明發(fā)生交通事故后原告沒有棄車逃逸。
4、車輛維修票據1張(附清單);證明本案的肇事車輛維修費5631.07元。
5、和解協(xié)議、相應收據以及銀行轉賬記錄、郭萬民授權委托書一份;郭杏彬身份證復印件一份;上述證明原告及丈夫在交通事故發(fā)生后賠付了案外人郭萬民款項450000元。
6、診斷證明及病歷各兩份;證明本案案外人郭萬民受傷及治療情況。
7、住院收據及門診收費票據共計16張;出具單位滄州市滄州醫(yī)院及任丘醫(yī)院,上述票據數額共計為194601.7元。
8、任丘法醫(yī)鑒定中心出具的司法鑒定意見書一份;證明本案的案外人郭萬民傷殘等級為8級和10級,以及護理期限150日、營養(yǎng)期限90日、休息期限270日。
9、郭杏彬和郭萬民的工資證明兩份以及事故前三月的工資表;護工費票據一份;上述證明護理費及誤工費的計算依據。
10、鑒定費票據一份、鑒定檢查的門診票據各一份。
11、郭萬民身份證復印件一份;證明郭萬民的身份和基本情況。
被告對原告提交的證據發(fā)表以下意見:對證據1,身份證、行駛證、駕駛證沒有意見;對證據2沒有意見;對證3中的事故認定書沒有意見,認可事故認定書記載的張文全棄車逃逸行為,對于證3中的(3)證明的真實性、證明目的不認可,證人是否在現場不能確定;對證3中的法院申請調取的現場圖認可,對原告的第一次筆錄認可,對呂愛華的第二次筆錄及張文全的筆錄不認可;對證4,認為數額過高;對證5認可,沒意見;對證6和證據7,被害人所花費數額認可;對證據8,傷殘等級不認可,認為認定等級過高,申請法院重新鑒定;對證9,對郭萬民工資證明不認可,因事發(fā)時其年滿69歲,誤工費應不予支持,對郭杏彬的工資證明應提交完稅證明,其計算方式也有誤;對護工費票據認可。對證據10,鑒定費屬于間接費用,不應由被告承擔,對檢查費用認可。
被告提交的證據有:1、商業(yè)險保單條款24條第2款第1項,遺棄被保險機動車離開現場的,保險人不負責賠償。
原告對被告提交的上述證據的質證意見為:對提供的保險條款不認可,1、本案的原告呂愛華并不知情,被告沒有告知和說明該條款,對原告不生效。2、本案實際情況并不屬于本案條款中列明的駕車離開現場的情況,不能證明被告其免責的目的。
本院對原被告提交的證據認證如下,對原告提供的證據1-2、證據5-7,被告認可,本院予以采信;對原告提供的證據3-4,本院予以采信;對原告提供的證據8,被告認為評定的傷殘等級過高,但未提供相關證據證實,故對司法鑒定意見書予以確認;對原告提供的證據9,本院認為,勞動權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不能以年齡作為參加勞動獲得報酬的依據,故本院對原告提供的證據9予以采信;對原告提供的證據10,鑒定費是原告為了實現被告為其理賠的目的而產生的必要花費,本院予以采信;對原告提供的證據11本院予以采信。對于被告提供的證據1,本院認為,被告未能提交證據證明對免責條款向投保人進行了提示和說明,而且并無證據證明張文全棄車離開現場,故本院對該份證據不予支持。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7年9月2日4時40分,張文全駕駛原告所有的大眾牌轎車(牌照號為冀R×××××),沿106國道由北向南行駛至任丘市人民醫(yī)院東門路段,與前方順行的案外人郭萬民駕駛的電動三輪車相撞,兩車均在事故中不同程度受損,郭萬民受傷。事故發(fā)生后,郭萬民被送入任丘市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住院期間是2017年9月2日-2017年9月19日),后轉入滄州市中心醫(yī)院繼續(xù)治療(住院期間是2017年9月19日-2017年10月24日)。2017年11月6日,任丘市公安交警大隊對此次事故出具了任公交認字【2017】第50542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該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當事人未保持安全車速;張文全發(fā)生事故后棄車逃逸,當事人郭萬民駕駛非機動車未按規(guī)定車道行駛,張文全負此事故的主要責任,郭萬民負次要責任。
另查,原告與張文全系夫妻關系。交通事故發(fā)生后,原告墊付了受害人部分醫(yī)療費用后。2018年1月22日,張文全自行與受害人郭萬民達成交通事故調解協(xié)議,張文全一次性向郭萬民賠償醫(yī)療費等各項賠償款450000元。受害人郭萬民放棄對張文全在本次事故中所有的追償權和訴權,并將向保險公司索賠的權利轉讓給張文全及原告,同時將保險賠償金歸張文全及原告所有。協(xié)議簽訂后,張文全于當日付給受害人方賠償款450000元。
冀R×××××小型轎車系原告呂愛華所有,原告于2016年9月23日為該轎車向被告分別投保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賠償限額為122000元;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責任限額為500000元;機動車損失保險,責任限額為73900元,另原告還投保了不計免賠險。保險期間為2016年9月24日0時起至2017年9月23日24時止。本次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間內。
訴訟中,依原告的申請,本院委托任丘市法醫(yī)鑒定中心對受害人郭萬民的傷殘等級以及誤工期、護理期、營養(yǎng)期進行了鑒定。丘市法醫(yī)鑒定中心2018年5月14日作出【2018】臨鑒179號司法鑒定意見書,主要內容為1、郭萬民屬于八級傷殘、十級傷殘;2、郭萬民護理期限150日,營養(yǎng)期限90日,休息期限270日。
原告主張的各項經濟損失,本院評判如下:1、主張醫(yī)療費194601.7元,原告提供了住院收據及門診收費票據共計16張,對此被告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2、主張誤工費28800元,誤工日期270日,工資標準每月2400元,原告提供了郭萬民的工資證明一份以及事故前三月的工資表予以證實;被告對此不認可,認為因事發(fā)時其年滿69歲,誤工費不應支持;本院認為,公民有參加勞動,獲得報酬的權利,故原告主張的受害人的誤工損失應予賠償,但其計算方式有誤,誤工期應自2017年9月2日開始,計算至鑒定日期的前一日,即2018年5月14日,共計254天,為2400元÷30天×254天=20320元。3、主張護理費33032元,其中護工費9360元,受害人之子郭杏彬護理費用23672.72元,兩項共計33032元;原告提供護工費票據(2017年9月29日-2017年10月24日)一份(金額為9360元)、郭杏彬工資證明一份以及事故前三月的工資表予以證實,被告對護理費票據認可,本院予以確認;原告主張郭萬民受傷后護理人郭杏彬月工資4200元,因其未提供郭杏彬的繳稅證明,本院不予支持,本院酌定以其月工資3500元計算;受害人在任丘市人民醫(yī)院住院17天,護理費應為3500元÷30天×17天=1983.33元;受害人自2017年9月19日轉至滄州市中心醫(yī)院后,于2017年9月29日至2017年10月24日雇傭陪護人員兩名,故在此期間的護理費用除陪護費外不再另行計算;受害人自2017年9月19日至2017年9月28日的護理費為3500元÷30天×10天=1166.67元;經鑒定,受害人的護理期應為150日,減去2017年9月2日至2017年10月24日的護理期52天,故受害人出院后護理費應為3500元÷30天×(150-52)天=11433.33元;以上護理費共計23943.33元。4、原告主張交通費3000元,但未向本院提供相應證據,但交通費系合理必要支出,結合本案實際,本院酌情支持1000元。5、原告主張伙食補助費5300元,每天100元,但受害人郭萬民實際住院共52天,本院支持5200元(100元×52天)。6、原告主張受害人精神損害撫慰金20000元,被告認為計算數額較高,本院結合受害人的傷殘情況,酌情支持12000元。7、原告主張車輛維修費5631.07元,原告提供了相關票據予以證實,雖被告認為數額較高,但未提供相關證據予以佐證,故對原告的此項主張,本院予以支持。8、原告主張鑒定費1600元,在醫(yī)院檢查費1254元,共計2854元,被告認為鑒定費屬于間接支出,不予認可,對檢查費用認可。本院認為上述費用均為保險人為獲取保險金而實際支出的費用,本院予以支持;9、原告主張營養(yǎng)費9000元,營養(yǎng)期為90天,每天100元,本院認為,原告主張的營養(yǎng)費標準過高,應按每天50元計算,營養(yǎng)費計算為90天×50元=4500元。10、原告主張殘疾賠償金41219.2元,受害人郭萬民出生于1948年2月10日,現年70周歲,農村戶口。經鑒定其傷殘等級為八級和十級,2016年度河北省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11919元,受害人傷殘賠償年限計算為10年,故殘疾賠償金應為11919元×10年×32%=38140.8元。
本院認為,原被告之間存在保險合同關系,保險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確認。根據任丘市公安局交警大隊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張文全負此事故的主要責任,郭萬民負次要責任。事故發(fā)生后張文全與受害人達成賠償協(xié)議,并支付了賠償款450000元,因冀R×××××小型轎車在被告處投保了交強險和商業(yè)三者險以及機動車損失險,且交通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間內,因此,被告平安保險公司應在交強險和商業(yè)三者險以及機動車損失險責任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被告主張商業(yè)三者險不同意賠付,并提供了商業(yè)險保單條款24條第2款第1項,遺棄被保險機動車離開現場的,保險人不負責賠償。理由是張文全存在棄車逃逸行為。結合原告提供的證據,駕駛人張文全在事故發(fā)生后并未離開現場,不屬于該免責條款適用的范圍;且原告主張被告上述免責條款沒有向原告予以告知和充分說明,因此該條款對原告不生效,被告未能提交證據證明對免責條款向投保人進行了提示和說明,故對被告的該項主張本院不予支持。另被告在庭審中認為傷殘等級評定過高,主張對任丘法醫(yī)鑒定中心司法鑒定意見書進行重新鑒定,無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原告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應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內先行賠付,具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予以支持。被告保險公司作為事故車輛的保險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五條以及保險合同的約定,被告保險公司應在交強險和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以及機動車損失保險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交通事故中張文全負事故的主要責任,受害人負事故的次要責任。本院酌定張文全承擔70%的責任,被告保險公司承擔全部損失的70%。原告以及受害人的上述損失中的殘疾賠償金38140.8元、誤工費20320元、護理費23943.33元、精神損害賠償金12000元、交通費1000元,共計95404.13元,應由保險公司在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限額內賠付;另醫(yī)療費194601.7元,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限額范圍內賠付10000元;車輛損失5631.07元,在機動車損失保險范圍內賠付3941.75元(5631.07元×70%);剩余醫(yī)療費損失184601.7元以及住院伙食補助費5200元、營養(yǎng)費4500元、鑒定費、檢查費2854元,合計197155.7元,應由保險公司在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賠付范圍內賠付138008.99元(197155.7×70%)。綜上,被告應賠付給受害人以及原告的損失共計247354.87元。張文全依據與受害人達成的協(xié)議,已給付受害人賠償金450000元,今后互不追究。且原告與張文全系夫妻關系,該協(xié)議可以視為原告夫婦已經和受害人達成諒解,并支付了全部款項。受害人將向保險公司索賠的權利轉讓給了原告夫婦,因此原告有權要求被告承擔在其已支付款項的限額內的賠償責任。
綜上所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條、第十七條、第二十三條、第六十四條、第六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第二十二條、第四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第三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廊坊中心支公司在本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賠償原告呂愛華墊付的醫(y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精神損害撫慰金、車輛維修費、營養(yǎng)費、殘疾賠償金等項共計247354.87元(其中,在交強險醫(yī)療費賠償限額內賠付10000元,交強險傷殘賠償限額內賠付95404.13元,在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賠付范圍內賠付138008.99元,在機動車損失保險范圍內賠付3941.75元)。
二、駁回原告呂愛華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804元,減半收取2902元,由被告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5804元,上訴于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如在上訴期滿之日起七日內未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員 朱衛(wèi)強
書記員: 王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