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呂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黑龍江省海林市。委托訴訟代理人:董婭娟,黑龍江九昊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原告):竇喜全,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黑龍江省海林市。被上訴人(原審原告):于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黑龍江省海林市。二被上訴人委托訴訟代理人:呂某芳,黑龍江張艷律師事務所律師。原審被告:王路,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黑龍江省海林市。原審第三人:海林市河道管理站,住所地海林市。法定代表人:宋成文,站長。委托訴訟代理人:侴喜金,黑龍江正泰律師事務所律師。
呂某上訴請求:1.撤銷一審判決,依法駁回竇喜全、于某某訴訟請求;2.一、二審訴訟費用由竇喜全、于某某負擔。事實和理由:一、一審法院認定事實錯誤。1.竇志剛死因不明。一審時竇喜全、于某某沒有提供有效的證據(jù)證明竇志剛系溺水身亡。竇喜全、于某某稱竇志剛去湖邊找沙子,可現(xiàn)場沒有打撈出任何工具。2.竇志剛打撈上來的地點并非呂某曾經(jīng)挖沙子的地點。呂某多年前在此地挖過沙子,當時包括呂某在內(nèi)的周邊居民經(jīng)常到蓮花池挖沙子,竇喜全、于某某沒有提供證據(jù)證實竇志剛被打撈上來的地點就是呂某挖沙子的地點。二、竇喜全、于某某訴呂某承擔責任的主體錯誤。竇喜全、于某某應該訴蓮花湖的歸屬和管理單位,蓮花湖系風景名勝區(qū)對游客及對外開放者有一個安全保障義務,存在安全隱患,應由其管理單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竇喜全、于某某辯稱,竇志剛是在呂某所挖沙坑中溺死,呂某在沒有取得許可證的情況下,挖出長100米寬10米深2米的沙坑,且沒有設立警示標志,直接導致竇志剛在該處溺亡;呂某主張竇志剛是主動下水,但沒有提供相關證據(jù)證實;庭審中據(jù)呂某提供的證人證實呂某在事發(fā)地挖沙子,但不能準確對沙坑進行定位。故不能排除竇志剛溺亡地不是該沙坑。綜上,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二審法院駁回上訴請求。原審第三人述稱,一審法院以竇喜全、于某某所舉示證據(jù)不足以證實海林市河道管理站對涉案水域負有行政管理職責,故駁回竇喜全、于某某的訴訟請求正確,且呂某及竇喜全、于某某均對該部分的判決沒有提出異議,請求二審法院維持一審法院對原審第三人的判決結果。原審被告王路未出庭,亦未提交書面陳述意見。竇喜全、于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請求判令王路、呂某賠償竇喜全、于某某死亡賠償金236640元,喪葬費24440.50元,共計261080.50元;2.請求判令海林市河道管理站對上述賠償承擔連帶責任;3.案件受理費由王路、呂某負擔。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6年8月1日傍晚,海林市二道河子鎮(zhèn)三站村農(nóng)民閆福元、胡貴春、姜文清等人,在幫助尋找失蹤的竇志剛時,在三站村南側道路上發(fā)現(xiàn)了竇志剛所騎的電動三輪車,再向南搜尋至150米左右時,在蓮花湖邊發(fā)現(xiàn)有遺落的拖鞋及水面上漂浮的香煙。閆福元等人搬來鐵船,在水面上用竹竿探尋,最終在距離岸邊十米左右的地方將竇志剛從蓮花湖中打撈出來。報警后,經(jīng)竇喜全、于某某及海林市公安局二道派出所確認,竇志剛系溺水身亡。竇志剛溺水地點是呂某曾經(jīng)采挖過沙子的沙坑,該地點已于1997年5月15日被黑編(1997)106號文件確定為由蓮花湖風景區(qū)開發(fā)管理。一審法院認為,行為人的一切行為均不得違反法定義務及公序良俗,否則即要承擔法律責任。本案竇喜全、于某某依據(jù)《侵權責任法》第91條、依《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第11條、第20條、第25條,要求王路、呂某承擔侵權賠償責任,要求海林市河道管理站對竇志剛的死亡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但未出示竇志剛溺水地點屬于《民法通則》及《侵權責任法》所規(guī)定的公告場所的相關證據(jù),也未出示事發(fā)地點屬于海林市河道管理站管轄的證據(jù),但本院依現(xiàn)有證據(jù)可以認定竇志剛的溺水地點是呂某曾經(jīng)私自采挖過沙子的沙坑。該沙坑雖遠離村屯亦不屬于法律意義上的公共場所,但呂某這種私采亂挖及采挖沙子后,未采取任何安全保護措施的行為,違反了安全保障注意義務,與竇志剛的死亡有一定的因果關系。但這種因果關系致竇志剛死亡的作用力也相當微弱。因為竇志剛死亡的溺水地點已與蓮花湖連成一片,整個蓮花湖的任何一處水域如果貿(mào)然下水,都有危及生命的危險。死者竇志剛作為身智健康的成年人,即使依竇喜全、于某某所說到湖邊來探尋沙子,也要攜帶相應的工具、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而不應以身試水的方式來探尋沙子。況且入水后三人手拉手走了幾步湖水才能將人淹沒(證人閆福元當庭證詞)由此可以確定死者竇志剛主動入水的行為,是造成自身死亡的主要成因。竇志剛對此具有重大過錯,應承擔主要責任。竇喜全、于某某所舉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王路曾在竇志剛溺亡的沙坑采挖過沙子,不足以證明海林市河道管理站對涉案水域負有行政管理的職責。故竇喜全、于某某對王路、海林市河道管理站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十五條(六)、第十六條、第二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七條、第二十九條、《中國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一、呂某于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十日內(nèi),賠償竇喜全、于某某死亡賠償金(竇志剛)59160元、喪葬費6110.13元;二、駁回竇喜全、于某某對王路的訴訟請求;三、駁回竇喜全、于某某對海林市河道管理站的起訴。案件受理費5216.20元,減半收取2608.10元,由呂某負擔652.02元,由竇喜全、于某某負擔1956.08元。本院二審期間,上訴人呂某向本院申請證人王永海、杜長財出庭作證,欲證明呂某所挖沙坑的位置并非竇志剛溺亡的地點。本院認為,上述證人證言不能證實竇志剛溺亡的具體地點,本院不予采信。根據(jù)當事人的陳述、辯論以及對證據(jù)的舉證、質證,本院認定的事實與原審認定的事實一致。
上訴人呂某與被上訴人于某某、竇喜全,原審第三人海林市河道管理站(以下簡稱管理站)、原審被告王路生命權糾紛一案,不服黑龍江省海林市人民法院(2017)黑1083民初82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于2018年1月23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呂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董婭娟、被上訴人竇喜全、于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呂某芳,原審第三人管理站委托訴訟代理人侴喜金到庭參加訴訟,原審被告王路經(jīng)合法傳喚未到庭,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關于呂某是否應承擔竇志剛溺水死亡的侵權責任問題?!吨腥A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一款:“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本案中,竇喜全、于某某兒子竇志剛在呂某曾私自挖沙的沙坑中溺水死亡,且呂某在挖沙后亦未采取任何安全保護措施,故呂某應對竇志剛的死亡承擔侵權責任。呂某主張沒有證據(jù)證實竇志剛系溺水死亡,在公安機關給竇志剛父親竇喜全制作的筆錄中,認定竇志剛系溺水死亡,其父親竇喜全亦表示無異議。在原審中竇喜全、于某某申請證人出庭,均證實竇志剛系在呂某挖沙形成的沙坑內(nèi)溺亡,而呂某在二審中申請的兩位證人出庭,均不能證實竇志剛并非在呂某挖沙的沙坑中溺亡,故呂某主張不承擔竇志剛死亡的侵權責任,本院不予支持。關于蓮花湖的歸屬及管理單位是否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二十七條:“必須參加訴訟的當事人或者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在第一審程序中未參加訴訟,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當事人自愿的原則予以調解;調解不成的,發(fā)回重審”。本案中,蓮花湖的歸屬及管理單位并非本案必須參加訴訟的當事人,亦非有獨立請求權第三人,且在原審中竇喜全、于某某亦未向其主張權利,故呂某在二審中主張蓮花湖的歸屬及管理單位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于法無據(jù),本院不予支持。綜上所述,呂某的上訴請求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5216.20元,由上訴人呂某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