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吉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長寧區(qū)。
原告:吉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長寧區(qū)。
法定代理人:吉某(系吉某某父親),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長寧區(qū)仙霞路XXX弄XXX號XXX室。
兩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劉瑋華,上海市中信正義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蘇云根,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楊浦區(qū)。
被告:朱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楊浦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蘇云根(系朱某某丈夫),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楊浦區(qū)。
被告:蘇婷婷,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楊浦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徐華斌,上海市朝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蔣玉倩,上海市朝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朱丹峰,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普陀區(qū)。
原告吉某、吉某某訴被告蘇云根、朱某某、蘇婷婷、朱丹峰共有物分割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9月3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9年9月19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吉某(暨原告吉某某的法定代理人)及兩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劉瑋華、被告蘇云根(暨被告朱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被告蘇婷婷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徐華斌、被告朱丹峰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吉某、吉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分割上海市楊浦區(qū)揚州路XXX弄XXX號底層前客堂、中客堂的征收補償款購置的安置房寶山區(qū)羅和路XXX弄XXX號XXX室(羅店C12地塊4棟西單元404室)、松江區(qū)青城山路XXX弄XXX號XXX室(佘山北65A-04A地塊4棟東1單元701室)、松江區(qū)青城山路XXX弄XXX號XXX室(佘山北65A-04A地塊4棟東2單元501室)三套房屋,判決寶山區(qū)羅和路XXX弄XXX號XXX室、松江區(qū)青城山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的所有權(quán)歸兩原告所有;2、判令被告支付兩原告過渡費2,000元/月,從2016年1月1日起算至實際交房之日止。審理中,兩原告當庭撤回第二項訴訟請求,變更第一項訴訟請求為依法分割上海市楊浦區(qū)揚州路XXX弄XXX號底層前客堂、中客堂的征收補償款,判決寶山區(qū)羅和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產(chǎn)權(quán)歸兩原告共有、松江區(qū)青城山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訂購權(quán)歸兩原告共有,如果法院未支持房屋產(chǎn)權(quán)歸原告所有,則要求兩原告共分得征收補償款176萬元。事實和理由:上海市楊浦區(qū)揚州路XXX弄XXX號底層前客堂、中客堂系公有住房,承租人為被告蘇云根。2015年10月29日,該房屋被征收,被告蘇云根與上海市楊浦第二房屋征收服務事務所有限公司簽訂上述房屋的《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協(xié)議》。原告吉某與被告蘇婷婷于2007年4月25日登記結(jié)婚,2010年生育原告吉某某,2016年3月2日經(jīng)楊浦區(qū)人民法院調(diào)解離婚。被告蘇婷婷系被告蘇云根的女兒,被告朱某某與被告蘇云根于2014年結(jié)婚,系被告蘇云根再婚妻子,被告朱丹峰系被告朱某某與前夫所生。原告吉某的戶口于2007年5月12日遷入上述房屋,原告吉某某出生于該房屋,兩原告名下無房,也未享受過福利分房,系被征收房屋的同住人。被告朱某某及其兒子朱丹峰名下有房,不屬于居住困難,且被告朱丹峰并未實際居住在上述被征收房屋中,因此朱某某和朱丹峰不屬于同住人,不應當作為應安置人口。綜上,上述房屋征收時,應安置人口應當為原告吉某、吉某某、被告蘇云根、蘇婷婷四人,該四人名下均無房,都依賴于上述房屋居住,上述房屋征收時,全部征收利益應當歸該四人共同共有,即安置房羅店C12地塊4棟西單元404室、佘山北65A-04A地塊4棟東1單元701室、佘山北65A-04A地塊4棟東2單元501室三套房屋應歸原告吉某、吉某某、被告蘇云根、蘇婷婷四人共有。被告吉某某是獨生子女、未成年人,應當予以照顧,應享有更多征收利益?,F(xiàn)兩原告請求將寶山區(qū)羅和路XXX弄XXX號XXX室(羅店C12地塊4棟西單元404室)房屋、松江區(qū)青城山路XXX弄XXX號XXX室(佘山北65A-04A地塊4棟東1單元701室)房屋的所有權(quán)判歸兩原告所有,具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被告朱某某和朱丹峰不應當享有任何的征收利益。故原告為維護自身合法權(quán)益訴至法院。
被告蘇云根、朱某某共同辯稱,不同意原告訴請,朱某某與蘇云根應分得松江區(qū)青城山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寶山區(qū)羅和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應給朱丹峰,朱丹峰在動遷時為訂購房屋支付了24.5萬元的差價,松江區(qū)青城山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動遷時是給蘇婷婷、吉某、吉某某的,該房屋份額已經(jīng)給他們,現(xiàn)在離婚后應該由他們自己處理,動遷事宜原告是清楚的,原告無權(quán)干涉被告處分動遷份額,人頭費不同意給兩原告。
被告蘇婷婷辯稱,原告最多分得居住困難戶保障補貼款每人六分之一即兩原告各得65,745.13元,兩原告戶口雖在系爭房屋,但不是同住人和實際居住人,原告吉某在他處享受過福利分房,對系爭房屋無貢獻,蘇婷婷應分得青城山路一套房屋,剩余兩套給蘇云根,朱某某、朱丹峰不應分得動遷利益,請求駁回原告訴請。
被告朱丹峰辯稱,不同意原告訴請,寶山區(qū)羅和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已經(jīng)辦了小產(chǎn)證,產(chǎn)權(quán)人系朱丹峰,該房屋應屬于朱丹峰,兩原告都不是實際居住人,吉某某雖報出生在系爭房屋,但從未居住過,吉某某曾將戶口遷至仙霞路房屋,后因動遷又遷回系爭房屋,吉某是因結(jié)婚才將戶口遷入系爭房屋,吉某在認定困難戶時親自提供過身份證,說明其認可動遷方案,青城山路XXX弄XXX號XXX室本是基于吉某和蘇婷婷婚姻關(guān)系給原告的,現(xiàn)吉某和蘇婷婷已經(jīng)離婚,故不應再給原告,青城山路XXX弄XXX號XXX室應屬于蘇婷婷、吉某、吉某某,青城山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應屬于朱某某和蘇云根,同意給兩原告居住困難戶保障補貼款的六分之一即兩原告各得65,745.13元。
本院經(jīng)審查認定事實如下:上海市楊浦區(qū)揚州路XXX弄XXX號房屋系公房,承租人為蘇云根。
2015年10月29日,上海市楊浦區(qū)揚州路XXX弄XXX號房屋被納入征收范圍,被告蘇云根與征收實施單位簽訂《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協(xié)議》,系爭房屋居住面積為13.5平方米,換算建筑面積20.8平方米,未認定建筑面積0平方米,在冊人口6人。本次動遷共計獲得動遷安置補償款1,760,488.80元,其中評估價格476,619.52元,價格補貼176,479.68元,套型面積補貼424,230元,居住困難保障補貼款394,470.80元,居住困難人口信息為蘇婷婷、吉某某、朱某某、朱丹峰、吉某、蘇云根,搬家補助費500元,簽約搬遷獎勵費60,400,純外區(qū)補貼150,000元,基地獎60,000元,設備移裝費1,840元,無不予認定建筑面積獎10,000元,裝飾裝修補償5,948.80元。該戶選擇產(chǎn)權(quán)調(diào)換房屋計三套,分別為:羅店C12地塊4棟西單元404室,購房人朱丹峰;佘山北65A-04A地塊4棟東1單元701室,購房人蘇婷婷;佘山北65A-04A地塊4棟東2單元501室,購房人蘇云根,朱某某。居民需交房款174,430元。
另查,動遷時,被征收房屋內(nèi)有吉某、吉某某、蘇云根、朱某某、蘇婷婷、朱丹峰六人戶口。吉某戶口于2007年5月12日由上海市仙霞路XXX弄XXX號XXX室遷入被征收房屋,于2016年4月8日遷回上海市仙霞路XXX弄XXX號XXX室。吉某某于xxxx年xx月xx日出生于上海市長寧區(qū)婦幼保健院,于同年8月25日報出生于被征收房屋,其戶口于2012年9月9日遷往上海市仙霞路XXX弄XXX號XXX室,于2014年1月1日遷回被征收房屋,于2016年4月8日又遷往上海市仙霞路XXX弄XXX號XXX室。蘇云根戶口于1995年8月16日由浙江省上虞縣謝塘鎮(zhèn)閘頭鄉(xiāng)遷入被征收房屋。朱某某及朱丹峰戶口于2014年3月2日由管弄路XXX弄XXX號XXX室遷入被征收房屋,朱丹峰戶口于2016年2月20日遷回管弄路XXX弄XXX號XXX室。蘇婷婷于1986年3月24日報出生于被征收房屋。
2015年12月4日,朱丹峰支付了三套安置房屋與動遷款的差價款174,430元。
2016年3月2日,原告吉某與被告蘇婷婷經(jīng)上海市楊浦區(qū)人民法院調(diào)解離婚。調(diào)解協(xié)議約定婚生子吉某某隨吉某共同生活,離婚后,雙方自行解決居住。
2019年5月20日,上海市寶山區(qū)羅和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產(chǎn)權(quán)人登記為朱丹峰。
2019年6月,因家庭內(nèi)部對動遷安置補償款的分割無法達成一致意見,原告訴至法院,作如上訴請。
2019年9月29日,上海市松江區(qū)佘山鎮(zhèn)青城山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產(chǎn)權(quán)人登記為蘇云根、朱某某。
庭審中,關(guān)于原告吉某、吉某某就被征收房屋的居住,兩原告陳述吉某未曾居住過被征收房屋,吉某某居住過被征收房屋,四被告陳述兩原告均未曾居住過被征收房屋。
審理中,本院詢問動遷公司相關(guān)動遷安置房的訂購情況,動遷公司向本院闡述,該戶托底安置人員有6人,家庭人員結(jié)構(gòu)為3戶,基于以上安置人口及人員結(jié)構(gòu)給予3套安置房。另訂購時地址為佘山北65A-04A地塊4棟東1單元701室房屋就是之后地址為松江區(qū)青城山路XXX弄XXX號XXX室的房屋。
本院認為,公民的合法權(quán)益受法律保護。被征收房屋系公房,承租人為蘇云根,原告吉某、吉某某系該房屋戶籍在冊人員且在動遷時被確認為被安置人員,故原告吉某、吉某某與被告蘇云根、朱某某、蘇婷婷、朱丹峰同屬被安置對象,被征收房屋所得征收補償利益應由原、被告共同享有。至于原告要求獲得安置房屋,根據(jù)被征收房屋的來源,以及居住情況,且吉某某系未成年人,故兩原告要求取得安置房屋的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基于動遷時,被告蘇婷婷與原告吉某尚在夫妻關(guān)系存續(xù)期間,故該部分利益,也屬夫妻共同財產(chǎn)一并分割。綜上,綜合考慮被征收房屋的來源、當事人的居住情況、各方當事人的人員結(jié)構(gòu)等因素,本院酌情確定相關(guān)征收利益。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上海市松江區(qū)佘山鎮(zhèn)青城山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產(chǎn)權(quán)歸被告蘇云根、朱某某所有;
二、上海市寶山區(qū)羅和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產(chǎn)權(quán)歸被告朱丹峰所有;
三、佘山北65A-04A地塊4棟東1單元701室(上海市松江區(qū)佘山鎮(zhèn)青城山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訂購權(quán)歸被告蘇婷婷所有;
四、被告朱丹峰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原告吉某、吉某某支付征收補償款261,213元;
五、被告蘇婷婷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原告吉某、吉某某支付征收補償款345,906.80元;
六、駁回原告吉某、吉某某的其余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20,640元,減半收取計10,320元,保全費5,000元,兩項合計15,320元,由原告吉某、吉某某負擔7,884元,被告蘇婷婷負擔3,200元,被告朱丹峰負擔4,236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陸??青
書記員:蔣楊鋒 肖蔚瑾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