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暨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潘世杰。
委托代理人劉太平,湖北鳴伸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暨被上訴人(原審被告)舒思文。
委托代理人劉合安,湖北富川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暨被上訴人潘世杰、舒思文因合伙協議糾紛一案,均不服陽新縣人民法院(2015)鄂陽新民三初字第0010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6年1月18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暨被上訴人潘世杰及其委托代理人劉太平,上訴人暨被上訴人舒思文及其委托代理人劉合安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2013年7月,舒思文將案外人劉艷勞務承包的中鐵二十局集團有限公司滬昆客專9標項目部大獨山隧道開挖支護等工程的部分進行分包,舒思文邀約潘世杰參與合伙施工,口頭約定潘世杰出資320000元施工投資款,利潤均享、虧損均攤,財務收、支由舒思文主管。按照約定,雙方同時對該隧道里程PDIK863+299作為施工起點安排人員施工,潘世杰亦于同年7月30日和同年9月1日先后向舒思文交納了250000元和70000元合伙出資。同年10月下旬,因雙方在合伙施工期間產生矛盾,同年11月1日雙方約定舒思文將潘世杰的320000元投資本金予以返還,但未對合伙期間的盈虧進行結算,亦未約定是否進行事后結算,潘世杰離開施工現場返回。2015年3月20日,因雙方就合伙事宜再次發(fā)生沖突,經所在村委會相關負責人主持對舒思文經手的合伙支出部分進行了結算,結果為1603965元(含火工材料457774元),同時注明潘世杰未報費用28800元,但未對合伙期間施工收入進行結算。爾后,潘世杰以合伙清算后舒思文應當分配其利潤534504.5元,但舒思文拒付為由起訴至法院,請求依法判決舒思文給付合伙勞務的利潤款534504.5元,并承擔訴訟費用。雙方合伙期間施工起點為PDIK863+299、終點為PDIK862+652,合計里程647米,實況結算工程款為1269226元。
原審判決認為:潘世杰與舒思文之間系個人合伙分包鐵路隧道施工工程,雖然未簽訂書面合伙協議,但應當按照雙方口頭約定的利益均享、虧損均擔的內容,在潘世杰退出后及時進行結算分割。本案中,舒思文只對潘世杰投入的合伙本金320000元予以返還,而對合伙期間是否盈、虧均未進行結算,亦無書面約定雙方對潘世杰收回本金后盈、虧均予放棄,故潘世杰要求舒思文給付其合伙勞務分包利潤款534504.5元的訴訟請求,本院據實結算雙方合伙期間施工隧道647米的工程款收入為1269226元;支出1603965元中應當剔除總承包單位已經扣減的火工材料457774元,即1146191元,以及增加潘世杰未報支出28800元,合計支出為1174991元。收、支相抵,利潤為94235元,故潘世杰應分得利潤47117.5元及代墊的28800元未報費用,合計75917.5元。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于問題的意見(試行)》第54條之規(guī)定,判決:1、舒思文在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潘世杰退伙分割的財產75917.5元;2、駁回潘世杰的其他訴訟請求。
本院經審理查明:除原審判決對合伙期間收入認定有所偏差外,其他事實基本屬實。
另查明:中鐵二十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滬昆客專(貴州段)項目經理部提供的大獨山隧道十五工班的施工日志顯示截止到2013年11月1日平導已施工至PDIK862+652處。平導施工至PDIK862+652處的里程為647米,實況結算工程款為1269226元。
中鐵二十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滬昆客專(貴州段)項目部2014年2月28日提供的大獨山(隧道十五工班)2014年2月隊決算表顯示:一、平導及橫通道總計金額為3512777元,其中(一)平導1887362元,(二)橫通道138955元,(三)橫通道轉正洞630478元,(四)其他費用135396元(其中1、24#橫通道濕噴機維修費1200元;2、風管加工4925元;3、水管加工4925元;4、臺架加工13787元;5、2013年9月開挖獎勵26976元;6、2013年10月開挖獎勵36298元;7、2013年11月開挖獎勵25792元;8、2013年12月開挖獎勵21493元),(五)誤工費180600元,(六)批復報告費用526356元(1、車輛接送工人上下班費用補償70000元;2、車輛運送火工品費用補償70000元;3、補8名工人4個月工資144000元;4、2013年7月份前期清理現場雜物費用補償30000元;5、出口平導、橫通道進出場路費補貼50000元;6、工傷費用補貼55356元(補貼給石強2013年12月28日發(fā)生的工傷);7、臺車修復費用5000元;8、補貼后期留守人員工資50000元、留守人員路費20000元;9、拉材料車輛費用20000元;10、避車洞費用補貼12000元),(七)辦公用品回收13630元。二、材料回收125007元。三、火工品扣款985603元。四、小型材料扣款53781元。五、應付決算金額2598400元。
還查明:舒思文向潘世杰出具了24#、25#橫洞兩人共施工(時間控制在兩人合伙時間內)的條據。舒思文與潘世杰于2015年3月20日帳目結算總表上注明:利潤各占50%。
本院認為:潘世杰與舒思文合伙期間為2013年7月30日至2013年11月1日,根據中鐵二十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滬昆客專(貴州段)項目經理部提供的大獨山隧道十五工班的施工日志顯示截止到2013年11月1日平導已施工至PDIK862+652處。平導施工至PDIK862+652處的里程數為647米,實況結算工程款為1269226元,可以認定潘世杰與舒思文合伙期間施工的大獨山隧道平導洞金額應為1269226元。因舒思文已向潘世杰出具了24#、25#橫洞為兩人共施工的條據,說明是潘世杰與舒思文共同施工完成了金額為138955元的大獨山隧道24#、25#橫通道項目。原審判決在認定潘世杰與舒思文合伙期間收入時遺漏了決算表中的其他費用、誤工費、批復報告費用、辦公用品回收費用等項目。因該結算表是對舒思文所在的隧道十五工班的總決算,既包含了潘世杰與舒思文合伙施工的項目,又包含了潘世杰離開之后,舒思文單獨施工的項目。所以,本院在確定如下費用是否列入合伙收入時,遵循如下原則:
(1)、結算表中列明了施工時間是兩人合伙期間發(fā)生的項目,這些項目的收入應全部計算到潘世杰與舒思文合伙期間收入內。故其他費用中的2013年9月開挖獎勵26976元和2013年10月開挖獎勵36298元;誤工費用中2013年7月至10月的誤工費132600元,共計195874元。(2)、無法區(qū)分發(fā)生時間的項目,因潘世杰合伙參與施工工程量占全部工程量的53%【(1269226元﹢138955元)÷(1887362元﹢138955元﹢630478元)】,為了公平起見,這些無法區(qū)分發(fā)生時間項目收入的53%也應該計算到潘世杰與舒思文合伙期間收入內。故其他費用中的24#橫通道濕噴機維修費1200元、風管加工4925元、水管加工4925元、臺架加工13787元;誤工費中零星用工7200元;批復報告費用中車輛接送工人上下班費用補償70000元、車輛運送火工品費用補償70000元、補8名工人4個月工資144000元、出口平導及橫通道進出場路費補貼50000元、臺車修復費用5000元、拉材料車輛費用20000元、避車洞費用補貼12000元;辦公用品回收費用13630元,共計346667元的53%為183733.51元。(3)、可以認定是兩人合伙期間外發(fā)生的項目,這些項目收入不應該計算到潘世杰與舒思文合伙期間收入內,如其他費用中的2013年11月開挖獎勵25792元和2013年12月開挖獎勵21493元;誤工費用中2013年7月至10月之外的誤工費40800元;批復報告費用中2013年7月份前期清理現場雜物費用補償30000元;工傷費用補貼55356元(補貼給石強2013年12月28日發(fā)生的工傷);補貼后期留守人員工資50000元、留守人員路費20000元;共計243441元。故潘世杰與舒思文合伙期間總收入為1787788.51元(1269226元﹢138955元﹢195874元﹢183733.51元)。舒思文與潘世杰于2015年3月20日帳目結算總表上注明兩人合伙期間支出為1603965元。但這部分支付不包含投資款的返還,潘世杰與舒思文雖未簽訂書面的合伙協議,但按照雙方口頭約定利益均享、虧損均擔的意思表示以及雙方2015年3月20日帳目結算總表上注明利潤各占50%的內容,應推定潘世杰與舒思文的合伙期間投資額是相同的,潘世杰的投資額為320000元,舒思文的投資額也應為320000元,因潘世杰的投資額為320000元已經返還,舒思文的投資額320000元也應返還。潘世杰主張的未報費用28800元,舒思文并沒有表示認可,故本院不予計算。綜上潘世杰與舒思文合伙期間的總利潤應為-136176.49元(1787788.51元-1603965元-320000元)。既然潘世杰與舒思文合伙期間是虧損的,則不存在舒思文還需要向潘世杰支付利潤,潘世杰要求舒思文支付利潤的訴訟請求,法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陽新縣人民法院(2015)鄂陽新民三初字第00108號民事判決;
二、駁回潘世杰的訴訟請求。
一審案件受理費4273元,由潘世杰負擔。二審案件受理費6036元,由潘世杰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劉紅斌 審判員 柴 卓 審判員 樂 莉
書記員:黃顯珠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