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史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建軼,上海市金茂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抒清,上海市金茂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史定海,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
被告:俞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
被告:史訓博,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
以上三被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馬駿,上海歐瑞騰律師事務所律師。
以上三被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江永茜,上海歐瑞騰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史菊仙,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
被告:盛子明,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
被告:盛綺蕓,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盛子明,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
被告:史鳳仙,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
被告:史高富,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林燕青,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戶籍地上海市。
被告:史高駿,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
被告:史梅仙,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
被告:史霞仙,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
被告:周儀寶,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
第三人:上海市閘北第一房屋征收服務事務所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長臨路XXX號XXX室。
法定代表人:周昕。
原告史某某訴被告史定海、俞某某、史訓博、史菊仙、盛子明、盛綺蕓、史鳳仙、史高富、史高駿、史梅仙、史霞仙、周儀寶,第三人上海市閘北第一房屋征收服務事務所有限公司共有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6月5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9年12月10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史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建軼、張抒清,被告史定海、俞某某、史訓博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江永茜、馬駿,被告史高富委托訴訟代理人林燕青,被告史菊仙、盛子明(暨被告盛綺蕓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史鳳仙、史高駿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史梅仙、史霞仙、周儀寶、第三人上海市閘北第一房屋征收服務事務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閘北一征所)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判令:1.確認上海市靜安區(qū)東新民路XXX弄XXX號內18.17平方米房屋的征收補償款3,708,127元為被繼承人史習忠與周桂珍的遺產(chǎn);2.依法分割被繼承人史習忠與周桂珍在上海市靜安區(qū)東新民路XXX弄XXX號房屋中的征收補償款3,708,127元,并判令史定海向原告支付499,014元。事實和理由:上海市靜安區(qū)東新民路XXX弄XXX號(以下簡稱東新民路房屋)內18.17平方米房屋(以下簡稱前半間房屋)為史習忠與周桂珍婚姻存續(xù)期間購買私房,2017年前半間房屋被征收并產(chǎn)生相應征收利益。原告認為前半間房屋所有征收利益均歸史習忠及周桂珍夫婦,則所有征收利益應當在史習忠及周桂珍夫婦的繼承人,也就是本案所有原、被告中予以分配,因原、被告對于征收利益分配無法達成一致,故起訴至法院,要求判如所請。
庭審中,原告撤回第二項訴訟請求。
史定海、俞某某、史訓博答辯稱,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前半間房屋不是史習忠的遺產(chǎn)。上海市靜安區(qū)東新民路XXX弄XXX號整套房屋分為前后兩部分,史習忠生前已將兩部分全部出售給馬玉英,史定海先贖回了前半間房屋,后期將房屋全部贖回并由史定海取得了土地使某權證。此外,史習忠、周桂珍及周三媛過世后,家庭內部已經(jīng)確認過前半間房屋歸史定海一家所有。史定海一家長期居住于東新民路XXX弄XXX號并落戶,史習忠夫妻過世后,無人主張過遺產(chǎn)事宜,故所有征收補償利益并非遺產(chǎn),而是應當歸史定海、俞某某及史訓博所有。
被告史菊仙答辯稱,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及計算方式,不同意被告史定海的意見,前半間房屋是史習忠夫妻的遺產(chǎn),應當在所有原、被告中予以分配。
被告盛子明及盛綺蕓答辯稱,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同意史定海的答辯意見。
被告史鳳仙及史高富答辯稱,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同意被告史菊仙的答辯意見。
被告史高駿答辯稱,18.17平方米房屋對應的征收利益是史習忠及周三媛的遺產(chǎn),應當走相應的繼承程序。
被告史梅仙答辯稱,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若法院認為系爭房屋系史習忠與周桂珍的遺產(chǎn)則要求取得相應的遺產(chǎn)份額。
被告史霞仙、周儀寶、第三人上海市閘北第一房屋征收事務所未發(fā)表答辯意見。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對于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史習忠(1980年10月3日去世)及周桂珍(1952年4月24日過世)為夫妻,二人育有史某某、史定海、史菊仙、史水仙(2003年7月3日去世)、史高富、史鳳仙。周桂珍過世后,史習忠與周桂珍之妹周三媛(2013年2月15日去世)結婚,生育史霞仙、史高駿、史梅仙及史長春(1958年12月12日去世)。史定海與俞某某系夫妻,二人育有史訓博。史水仙與盛子明系夫妻,二人育有盛綺蕓。周儀寶系周三媛與案外人之某。
因北站新城舊改項目,上海市人民政府決定對東新民路房屋進行征收。2017年12月16日,史定海作為史習忠(故)的代理人與相關單位簽訂《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協(xié)議》(以下簡稱協(xié)議一),協(xié)議確認房屋性質為私房,房屋用途為居住,認定建筑面積一層18.17平方米,房屋價值補償款為2,289,375.64元,裝潢補償為5,451元,其他各類補貼、獎勵費用(其中搬家費補貼為800元、家用設施移裝費補貼為2,500元、居住協(xié)議簽約獎勵為380,000元、早簽多得益獎勵為30,000元、居住均衡實物安置補貼800,000元、限定選房補貼200,000元)合計1,413,300元,上述款項合計3,708,126.64元。此外,根據(jù)1994年的滬國用(閘)字第00151號國有土地證記載,土地使某者為史定海,土地坐落為東新民路XXX弄XXX號,用地面積為23平方米。史定海于2017年12月16日作為被征收人就上海市靜安區(qū)東新民路XXX弄XXX號內26.98平方米房屋(以下簡稱后半間房屋)與相關單位簽訂第二份《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協(xié)議》(以下簡稱協(xié)議二),協(xié)議確認房屋性質為私房,房屋用途為居住,認定建筑面積26.98平方米。
又查,上海市東新民路XXX弄XXX號前半間房屋未辦理國有土地證,協(xié)議內建筑面積為18.17平米,而東新民路房屋被征收時,史定海、俞某某、史訓博戶籍在東新民路XXX弄XXX號房屋內。庭審中原告及其他主張相應遺產(chǎn)份額的當事人表示,征收時其并未在東新民路房屋內居住,而史定海、俞某某、史訓博則表示其居住到2000年后便對外出租予案外人使某。
再查,周三媛、史某某、史菊仙、盛子明、史高富、史鳳仙、史高駿、史梅仙、“史雅仙”、史定海簽有確認書一份,明確:“坐落在東新民路XXX弄XXX號房屋前半間(12平方)及天井于解放初由父親史習忠賣出。但未曾辦理過戶手續(xù)。1972年在父親的授意下由長子史定海出資將其贖回,為使下一代子女不至產(chǎn)生誤解以及保證同胞手足親情的延續(xù),在母親的認可下將該房屋的情況向全家成員作了說明,經(jīng)母親及全體子女的認可,確認該房屋是由史定海贖回無異議,故房屋為史定海所有,今后房屋處理及動遷補償由史定海自由支配。其他子女同意放棄對該房屋權利主張?!笔⒕_蕓于2017年12月25日書寫承諾書:坐落于東新民路XXX弄XXX號房屋前半間及天井,該房屋是由史定海贖回無異議,故房屋為史定海所有,我承諾此房屋處理及動遷補償由史定海自由支配,我放棄對該房屋權利主張。史霞仙2018年1月6日承諾:坐落東新民路XXX弄XXX號房屋前半間及天井,該房屋是由我哥哥史定海贖回,無異議,故房屋為史定海所有,我放棄對該房屋的權利主張。我在2011年7月5日確認上簽字,由于我學校讀書時錯寫為史雅仙,所以當時簽字習慣性寫了史雅仙的名字,我承諾史霞仙和史雅仙是同一人,身份證號:XXXXXXXXXXXXXXXXXX。另,2019年7月18日本院組織原、被告雙方進行證據(jù)交換時,史菊仙表示:“確認書上的名字是我簽的,在史高駿家寫的,但是我上面沒有簽日期,具體簽訂的日期忘記了”;盛子明表示:“確認書上的名字是我簽的,在史高駿寫的,我女兒是后來補的,字是她簽的”;史鳳仙及史高富表示:“確認書上的名字是我簽的,在史高駿家寫的,但是我上面沒有簽日期,具體簽訂的日期忘記了”;史高駿表示:“確認書上的名字是我簽的,在我家寫的,應該是2011年5月1日簽訂的,我只簽過一份材料”;史梅仙表示:“確認書上的名字是我簽的,我和史霞仙在周三媛家里簽的,我當時不同意簽署,但是母親周三媛讓我簽的”。后,史某某、史菊仙、史鳳仙、史高富表示其并未在確認書上簽字,并于2019年8月21日向本院提出鑒定申請,史某某及史菊仙申請對確認書上的簽名是否本人所簽、確認書是否進行拼接進行鑒定,史鳳仙及史高富申請對確認書是否進行拼接進行鑒定。本院根據(jù)上述四人的申請于2019年9月3日委托司法鑒定科學研究院進行鑒定,同年10月25日,史某某撤回鑒定申請,第二日其余三人亦撤回鑒定申請。2019年9月3日,史高駿來信表示確認書針對的是史定海的產(chǎn)權房屋而非針對史習忠的前半間房屋,其不認可史定海提供材料的真實性,確認書不能作為本案證據(jù)。
本院認為,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chǎn)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前半間房屋為私房,相應的征收利益應當歸于產(chǎn)權人及實際居住人。根據(jù)閘北一征所提供的資料,原告訴請依據(jù)的協(xié)議一對應的是前半間房屋的征收利益,而關于前半間房屋的利益分配,被告史定海、俞某某及史訓博已在庭審中提供證據(jù),證明家庭內部曾以確認書及承諾書的形式認可前半間房屋【即確認書中所載房屋前半間(12平方)及天井】的所有征收利益歸于史定海,其他人放棄相應的權利主張。原告及其他主張遺產(chǎn)份額的當事人雖然對于上述事實及證據(jù)不認可,但并未提供相反的證據(jù)材料,庭審中亦撤回了對確認書的鑒定申請,其應當承擔相應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結合本案中史某某、史菊仙、盛子明、盛綺蕓、史鳳仙、史高富、史高駿、史梅仙于2019年7月18日證據(jù)交換中曾明確表態(tài)其在確認書中簽字,故本院認為被告史定海、俞某某及史訓博提出的證據(jù),時間上相互吻合,內容上相互印證,應當予以采信,即前半間房屋的征收利益應歸史定海所有??紤]到征收時東新民路爭房屋內僅有史定海、俞某某、史訓博三人戶籍且原告及其他主張相應份額的當事人并未居住及控制前半間房屋,而史習忠、周桂珍及周三媛在系爭房屋征收前即已去世,故原告要求確認系爭房屋18.17平方米房屋的征收補償款3,708,127元為被繼承人史習忠及周桂珍遺產(chǎn)的訴訟請求,于法無據(jù),本院不予支持。被告史梅仙、史霞仙、周儀寶、第三人上海市閘北第一房屋征收服務事務所有限公司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視為放棄己方相應訴訟權利。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四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原告史某某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案件受理費36,465.02元,減半收取計18,232.51元(原告史某某已預繳),由原告史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姚??崢
書記員:沈??曄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