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史某某。
委托代理人:劉殿忱。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黑龍江華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胡濱,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王思遠,黑龍江太學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申請人史某某因與被申請人黑龍江華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某開發(fā)公司)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2014)哈民二民終字第79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
史某某申請再審稱:原審判決認定史某某與華某公司不存在商品房銷售合同關系錯誤。史某某與華某公司選擇的是按建筑面積計價的方式購買房屋,原審認定史某某與華某公司是經過協(xié)商改變了購買方式,按套購買經濟適用住房,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2005年9月15日其與華某公司簽訂的經濟適用住房買賣合同不是其真實意思表示,是華某公司欺詐行為所致。華某公司應返還多收史某某的房屋面積差價款22566元,并支付面積誤差3%以內的利息。原審只判決華某公司賠償部分損失不合理,應賠償逾期辦理房產證的全部損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六項的規(guī)定申請再審。
本院認為:2001年2月14日,華某公司與史某某的弟弟史洪波簽訂商品房銷售合同,史某某與華某公司不存在商品房銷售合同關系,即史某某并非該合同的相對人,故史某某主張華某公司應承擔自2001年至2005年9月15日之前的逾期違約責任沒有合同依據。2005年9月15日,史某某與華某公司簽訂了經濟適用住房買賣合同,該合同上只寫了房屋建筑面積和房屋總價款,對房屋的單價并未約定,且史某某在該合同上簽字認可,原審認定史某某是按套購買了爭議之房并無不當。因此,史某某依據面積誤差差價款主張權利的理由不能成立。史某某認為與華某公司簽訂的經濟適用住房買賣合同不是其真實意思表示,是華某公司欺詐所致,但史某某未能提供證據證實。關于史某某主張華鳳公司為其出具的購房發(fā)票不規(guī)范,房產管理部門不予辦理房屋所用權證書,華鳳公司應賠償延遲辦證的損失問題。華鳳公司于2007年2月1日向史某某出具了黑龍江省銷售不動產統(tǒng)一發(fā)票,如果該發(fā)票確不能辦理房屋所有權證書,史某某應當及時要求華某公司出具符合辦證要求的購房發(fā)票,到房產管理部門辦理房屋所有權證書。從已經辦理權屬登記、取得產權證的其他業(yè)主情況上看,華某開發(fā)公司能夠出具符合辦證要求的購房發(fā)票。史某某沒有證據證明因購房發(fā)票存在瑕疵到房產部門未能辦理產權手續(xù),也未提供華某公司拒絕為其出具符合辦證要求的購房發(fā)票的證據。故史某某要求華某公司承擔延遲辦證的違約賠償責任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
綜上,史某某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六項規(guī)定的情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史某某的再審申請。
審 判 長 于效國 審 判 員 孫仕富 代理審判員 劉 平
書記員:劉鐵 第2頁共3頁 第3頁共3頁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