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郝某。
被告秦某某宏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周某。
委托代理人王樂軍,河北百人合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郝某與被告秦某某宏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勞務(雇傭)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郝某、被告委托代理人王樂軍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2011年10月5日,被告與原告簽訂了聘書一份,聘任原告為被告單位副總經理,主要負責運作利通車行與杜莊開發(fā)等項目。2013年11月8日,原告向秦某某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被告支付拖欠工資。當日,該仲裁委經審查認為不屬于受案范圍作出秦勞仲審字(2013)第138號不予受理通知書。原告不服,向本院提起訴訟,請求:1、依法判令被告支付原告工資每月5000元,共計12萬元;2、被告承擔訴訟費用。
原、被告對被告是否應支付原告工資12萬元存有爭議:
原告主張原、被告之間存在勞務雇傭合同關系,其訴訟請求應得到支持。原告為證明該主張?zhí)峁┮韵伦C據:
證一、2011年10月5日被告出具的聘書一份,內容:今聘郝某同志為公司副總經理,主要負責運作利通車行與杜莊開發(fā)等項目。證明我與被告之間是雇傭關系;
證二、由原告負責利通車行項目的批文海建2011第23號一份(復印件),證明利通車行項目是由原告運作成功,被告應支付相應的報酬。
被告對原告提供的上述證據的質證意見為:對證一、真實性、合法性沒有異議,對其關聯性及證明目的有異議,當時并沒有說給原告工資,只是說如果項目做成了,給原告提成;對證二、該證據與原告沒有關系,該文件是2011年8月23日而給原告下聘書的時間是2011年10月5日,說明與原告沒有關系。
被告主張原、被告之間是聘用關系,是為了跑項目的聘用關系,沒有提到工資的事,因為原告什么項目都沒有做成,不能給付提成。被告未提交證據。
本院詢問原告聘書的簽訂過程時,原告稱:當時我并不認識被告單位,是認識被告單位的代理人王樂軍,我是通過被告單位代理人王樂軍來給被告單位運作利通項目,當時我問每月給我開多少,他說項目成功后提成至少50萬,我問每月工資多少,他說至少5000元,后來我找被告單位要工資,他說年底再說,就一直沒有給我錢,為了項目被告單位給我下發(fā)的聘書。本院詢問被告聘書的簽訂過程時,被告代理人王樂軍稱:當時是原告找的我,通過我給被告作項目,當時說利通項目作成了提成50萬,杜莊項目是200萬,但項目必須得跑成了,原告要求我給他出聘書,但原告說每月5000元的事確實沒有,這兩個項目原告沒有跑成。
上述事實,有雙方當事人的陳述、原告提交的2011年10月5日被告與原告簽訂的聘書在卷佐證。
本院認為,關于被告是否應支付原告工資12萬元問題,原告主張與被告之間存在勞務雇傭合同關系,為此提交了2011年10月5日被告與原告簽訂的聘書,但從本院詢問雙方聘書的簽訂過程的陳述內容看,雙方是為了做項目所簽訂的聘書,項目做成之后被告支付原告業(yè)務提成,而并未約定按月支付報酬,因此,原告主張被告每月支付其工資5000元理據不足,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郝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2700元,由原告負擔(已繳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秦某某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熊海華 審 判 員 張冬梅 助理審判員 朱國華
書記員:孫靜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