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董某,住北京市朝陽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沈萍,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徐麗華,北京市兩高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中國農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隆化縣支行,住所地隆化縣隆化鎮(zhèn)。
負責人:馬旭昌,理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俊復,系該支行法律顧問。
委托訴訟代理人:胡國民,系該支行主任。
原告董某與被告中國農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隆化縣支行(以下簡稱隆化農行)借記卡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9月14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7年1月9日公開開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沈萍、徐麗華,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李俊復、胡國民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董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要求被告為原告銷戶賬號為×××號借記卡及解除相應的電子證書;2、由被告賠償原告損失16816.7元;3、由被告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事實與理由:2016年初,原告在辦理切身事務時,得知他人冒用原告身份在深圳注冊了一家公司。原告前往深圳工商局,得知深圳工商局采用網上便捷方式注冊公司,股東只需要提供股東身份證掃描件、銀行卡及U盾等資料即可在工商局網站上申請注冊公司。因原告在2005年4、5月份不慎將自己的身份證丟失(隨后在北京及時申領了新身份證),第三人于2015年4月29日在被告處冒用原告名稱開立了卡號為×××的借記卡并開設了相應的電子證書,以致第三人在深圳工商局網站注冊成功并在所屬稅務局申領了大量發(fā)票。原告就此事件已向深圳警方報案。根據(jù)《中國農業(yè)銀行儲蓄業(yè)務管理辦法》第十七條“個人儲蓄賬戶是指自然人憑個人有效身份證件以自然人名稱開立的辦理資金存取業(yè)務的人民幣儲蓄存款賬戶”,第十九條“開立個人人民幣存款賬戶時,客戶須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證件,若客戶為外國政要,開戶時還要由所在營業(yè)機構高管審批。由他人代理的,須同時提供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證件及復印件”。原告認為,在原告本人未到被告經營場所也未向被告申請開立賬戶下,被告為第三人開立了以原告名稱的卡號為×××的借記卡并開設了相應的電子證書,被告未按法律、法規(guī)之規(guī)定辦理開立賬戶業(yè)務,又疏于審查,給原告造成了巨大損失,故根據(jù)《儲蓄管理條例》、《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及《中國農北銀行儲蓄業(yè)務管理辦法》相關規(guī)定,請求人民法院支持原告的上述訴求。
本院經審理,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于有爭議的證據(jù)和事實,認定如下:1、對于原告提交的根據(jù)證件/客戶號查借記卡號及被告提交的借記卡產品資料查詢,能夠證實被告于2015年4月29日辦理了開戶名為“董某”、賬號為×××的借記卡一張的事實,故對此本院予以采信。
2、對于原告提交的科利凱恩國際環(huán)境清潔(北京)有限公司出具的證明,因被告提出異議,且該證據(jù)中亦無出具人?員的簽章,僅憑該證據(jù)不足以證明董某與該公司的關系,故對此本院不予采信。
3、對于原告提交的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關于全面實施全流程網上商事登記的公告》、《全流程網上商事登記業(yè)務知識問答》,深圳市尼哈奧雅貿易有限公司企業(yè)基本信息,深圳市公安局天安派出所出具的報警回執(zhí)、深圳市福田區(qū)國家稅務局收到資料回執(zhí)、深圳市保稅區(qū)地方稅務局注銷稅務登記受理回執(zhí),不能證實因第三人冒用原告名義,在被告處辦理了涉案借記卡,并持該借記卡通過網上辦理設立了深圳市尼哈奧雅貿易有限公司,以及以該公司的名義領取大量發(fā)票的事實,故對此本院不予采信。
4、對于原告提交的北京市公安局管莊派出所出具的證明信,因系戶籍管理機關出具,且能夠證實董某于2015年4月24日在該處辦理身份證補辦手續(xù)的事實,對此本院予以采信。
5、對于原告提交的鑒定意見書及鑒定費票據(jù),能夠證實被告于2015年4月29日在辦理以“董某”為開戶名稱、賬號為×××借記卡的開戶資料中并非其本人簽字。
6、對于原告提交的差旅費票據(jù),結合本案事實,能夠證實原告為本案訴訟產生一定程度的經濟損失的事實,故對該部分票據(jù)本院予以采信,其他與本案無關部分票據(jù),本院不予采信。
7、對于被告提交的個人結算賬戶申請書、金穗1C借記卡附則,結合唐山物證司法鑒定中心出具的鑒定意見書,不能證實2015年4月29日原告持本人身份證件到被告處辦理涉案借記卡的事實,故對此本院不予采信。
8、對被告提交的中國農業(yè)銀行銀行卡業(yè)務操作規(guī)程(節(jié)選)、中國人民銀行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系金融機構對辦理相應借記卡方面的管理性規(guī)定,能夠證實被告?作為開辦信用卡的專門機構,負有嚴格審核客戶提交的信用卡申請資料的義務,對此本院予以采信。
經審理查明,2015年4月29日,被告隆化農行隆興分理處辦理了賬戶名稱為“董某”,賬號為×××的金穗借記卡一張,同時開設了電子現(xiàn)金賬戶。該借記卡除在開戶時存入1元現(xiàn)金外,至今未發(fā)生任何交易。
在訴訟過程中,經原告申請,唐山物證司法鑒定中心對被告提交的涉案借記卡申請資料《個人結算賬戶申請書》、《金穗1C借記卡附則》中“董某”的簽字進行筆跡鑒定,結論為均不是董某本人所寫。
另查明,原告董某于2015年4月24日到北京市公安局管莊派出所辦理身份證補辦手續(xù)。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為被告在涉案借記卡申辦、發(fā)放過程中是否完全履行了審查義務,應否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被告是接受客戶申請,為客戶開辦信用卡的專門機構,負有嚴格審核客戶提交的信用卡申請資料的義務。根據(jù)本案事實,涉案借記卡并非原告董某本人持有效的身份證件到柜臺辦理,而是他人冒用原告身份證件申請開辦借記卡。被告在對借記卡申辦過程中,應當針對辦卡者是否為身份證持有者進行合理、有效的審查。正是由于被告沒有盡到合理的審查義務,才導致他人冒用原告名義開辦了涉案借記卡,被告存在過錯,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故對原告主張的被告為原告銷戶賬號為×××號借記卡并賠償損失的訴求,本院予以支持。被告雖未依職權嚴格審核借記卡申辦資料從而辦理、發(fā)放了涉案借記卡,但該卡至今未產生任何交易,且原告亦未能提供充分有效的證據(jù)證實因涉案借記卡導致第三人在深圳工商局網站注冊深圳市尼哈奧雅貿易有限公司成功并在所屬稅務局申領了?大量發(fā)票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結合被告在本案中的過錯程度和原因力大小,以及原告為本案訴訟產生的實際費用,故對于原告主張的賠償損失數(shù)額,以2000元考慮為宜。
綜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一款、第一百零七條,《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第二十八條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中國農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隆化縣支行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曰內將以原告董某名義開立的賬號為×××的借記卡及開設的電子現(xiàn)金賬戶予以銷戶處理,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2000元;
二、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限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21元,由被告負擔50元,由原告負擔171元;鑒定費5700元,由被告負擔。訴訟費及鑒定費用限于本判決生效后三日內交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曰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徐楊
書記員:王然 附頁: 一、法律適用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六十條一款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第一百零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二)《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 第二十八條一款銀行應對存款人的開戶申請書謓寫的事項和證明文件的真實性、完整性,合規(guī)性進行認真審查。 開戶申請書填寫的事項齊全、符合開立基本存款賬戶、臨時存款賬戶和預算單位專用存款賬戶條件的,銀行應將存款人的開戶申請書、相關的證明文件和銀行審核意見等開戶資料報送中國人民銀行當?shù)胤种校浧浜藴屎筠k理開戶手續(xù);符合開立一般存款賬戶、其他專用存款賬戶和個人銀行結算賬戶條件的,鋃行應辦理開戶手續(xù),并于開戶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向中國人民銀行當?shù)胤种袀浒浮?(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四條一款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 第二百五十三條被執(zhí)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被執(zhí)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 (四)《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九十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 二、上訴權和上訴期限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曰起十五曰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費用按一審確定的數(shù)額預交》如逾期不遞交上訴狀或者在遞交上訴狀后七日內未預交上訴費,視為不上訴或者撤回上訴,本判決即發(fā)生法律效力。 三、申請執(zhí)行的期限 在本判決生效后,如被告未按判決規(guī)定的期限履行判決書確定的給付義務,原告應在二年內向本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