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秦某某,男,漢族,住陜西省寧強縣代家壩鎮(zhèn),村民。系無號牌普通二輪摩托車駕駛?cè)恕N写砣耍黑w文麗,女,漢族,住址職業(yè)同原告,系原告秦某某之妻。委托代理人:田洪學,寧強縣漢源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被告:周某某,男,漢族,住陜西省寧強縣大安鎮(zhèn),村民。系甘KG32**號小型面包車駕駛?cè)恕#ㄎ吹酵ィ┪写砣耍禾锎好?,女,漢族,住址職業(yè)同被告,系被告周某某的母親。委托代理人:陳祥安,寧強縣大安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被告:中國人壽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隴南市中心支公司。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xxxx.住所地: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qū)建設南路郵政局附屬樓。負責人:郭愛平,系該公司經(jīng)理。委托代理人:龍杰,系該公司職工。委托代理人:李赟,系該公司職工。
原告秦某某訴被告周某某、被告中國人壽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隴南市中心支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4月1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代理人和被告委托代理人到庭參加訴訟,原告秦某某和被告周某某未到庭,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原告秦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依法判令被告賠償原告因交通事故造成的各項損失共計124065.23元;2、由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2017年7月8日9時30分許,被告周某某駕駛甘KG32**號小型面包車由寧強縣大安鎮(zhèn)向略陽縣接官亭鎮(zhèn)方向行駛,行至略陽縣接大公路1KM+300M處,與原告駕駛的二輪摩托車發(fā)生碰撞,造成原告秦某某受傷,兩車受損的道路交通事故。原告受傷后被送往略陽縣中醫(yī)院搶救,當天轉(zhuǎn)入漢中市中心醫(yī)院住院治療24天,花醫(yī)療費34561.98元。2017年9月1日,略陽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略公交認字(2017)第2-070809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被告周某某負事故主要責任,原告負事故次要責任。2017年10月30日,陜西漢中漢航法醫(yī)司法鑒定所對原告秦某某傷殘等級、二次手術費和三期作出評定:原告秦某某因交通事故受傷評定為兩個十級傷殘;二次手術費用評估為12000元,住院時間評估為25天,原告支付鑒定費2280元。被告周某某駕駛的甘KG32**號小型面包號車在被告中國人壽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隴南市中心支公司投保有交強險,本起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內(nèi)。原告秦某某向法院提起上述賠償請求。被告周某某對原告訴稱的交通事故及治療情況予以認可,愿意對原告的合法損失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甘KG32**號車輛在被告中國人壽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隴南市中心支公司投保有交強險,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內(nèi),應由保險公司在保險范圍內(nèi)承擔賠償責任,對超出保險責任范圍的部分依據(jù)本次事故的責任由雙方當事人分擔。另外對原告住院期間被告墊付的33940.98元醫(yī)療費和1020元交通費要求返還。被告周某某要求原告秦某某賠償車輛修理費3350元。被告中國人壽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隴南市中心支公司對甘KG32**號車在該保險公司投保交強險,且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間的事實無異議。保險公司對原告的傷殘等級無異議,但對誤工期和護理期提出異議,認為原告無顱骨骨折,不符合中型閉合性顱腦損傷GCS指數(shù)9-12分且顱骨骨折的評定標準,故誤工期評定時間偏長,傷者身體狀況良好,傷情恢復情況較快,認為其實際傷情的誤工天數(shù)可計算至定殘前一日共114天。保險公司對原告合理的請求愿意依法賠償,對原告不合理訴求以及超出賠償限額和賠償范圍的部分不予賠付。原告秦某某與被告周某某、被告中國人壽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隴南市中心支公司對發(fā)生交通事故并造成原告受傷、兩車受損的事實無異議。二被告對原告受傷后在略陽縣人民醫(yī)院搶救并在漢中市中心醫(yī)院住院治療的事實無異議;對原告誤工期和護理期有異議,對原告誤工和護理費標準無異議。雙方對車輛投保情況無異議,原告秦某某對被告周某某墊付33940.98元醫(yī)療費的事實予以認可。原告支付醫(yī)療及復查費用2046.19元。原告支付交通費549.40元,被告墊付交通費1020元。原告摩托車修理費1000元。原告秦某某有被撫養(yǎng)人:父親秦建清(出生于1950年2月6日)、母親王翠娥(出生于1953年1月15日)、長子秦順瑞(出生于2002年12月2日)、長女秦瑞蔓(出生于2012年2月24日)。秦建清夫婦共生育三個子女。對于雙方?jīng)]有爭議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二被告對原告主張損失的具體金額有異議。被告中國人壽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隴南市中心支公司對原告秦某某提交的司法鑒定意見書中關于誤工期的鑒定有異議;保險公司對原告主張的精神損失費提出異議。原告秦某某提交的漢中市中心醫(yī)院的住院病案首頁顯示:原告秦某某2017年7月8日17時入院治療,診斷為:1、急性閉合性顱腦損傷;腦挫裂傷;左側(cè)額部硬膜外血腫;右側(cè)額部硬膜下血腫,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額骨多發(fā)骨折,頭皮血腫,頭皮挫裂傷,頜面部多發(fā)骨折(雙側(cè)眶內(nèi)壁、左側(cè)眶外壁、左側(cè)顴弓、雙側(cè)上頜竇前后壁,篩板)。2、胸部損傷:雙肺滲出,雙側(cè)胸腔少量積液。3、右側(cè)9、10肋、腰2側(cè)橫突、右側(cè)肩胛骨下角、胸11椎體及右側(cè)肩峰陳舊骨折。4、全身多處軟組織損傷。因該病例中未明確閉合性顱腦損傷是重型還是輕型,鑒定機構(gòu)以中型確定誤工期,保險公司提出異議,本院接合其多發(fā)損傷且恢復較好的實際情況對原告秦某某的誤工期認定為150日,故對原告誤工費保護15000元(100×150),護理費保護5400元(90×60),住院伙食補助費保護980元〔20×(24+25)〕,營養(yǎng)費保護1200元(20×60)。庭審中原告將傷殘賠償金和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做了變更,要求按2017年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計算,本院對原告?zhèn)麣堎r償金按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農(nóng)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計算,對傷殘賠償金保護22583元(10265×20×11%),對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按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農(nóng)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計算,賠償年限按一審法庭辯論終結(jié)時實際年齡計算,保護16890.39元(9306×12×11%÷3+9306×15×11%÷3+9306×3×11%÷2+9306×12×11%÷2)。對原告主張住宿費140元,因原告未提交相應票據(jù),被告保險公司不予認可,本院不予保護。對原告主張的精神損失費2000元,被告保險公司提出異議,因原告受傷構(gòu)成十級傷殘,本院對原告的精神損害撫慰金酌情保護1000元。對被告提出要求原告賠償甘KG32**號車的維修費3350元,原告對被告車輛損失予以認可,但雙方未協(xié)商一致,被告未提出反訴,故本院不在本案中對被告的甘KG32**號車的維修費做出處理,被告周某某可另行主張權(quán)利。
本院認為,被告承認原告的訴訟請求部分,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本院依法予以支持。公民的生命健康權(quán)受法律保護。因過錯侵害公民人身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原告在交通事故中遭受身體傷害,原告要求侵權(quán)人和承保對方機動車交通事故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保險公司承擔賠償責任的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對原告合法的損失本院依法予以保護。因被告周某某對本次交通事故負主要責任,被告中國人壽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隴南市中心支公司為甘KG32**號車承保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故被告中國人壽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隴南市中心支公司應在機動車交通事故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有責任賠償限額內(nèi)承擔賠償責任。超出交強險賠償限額的部分,由原告秦某某和被告周某某按交通事故的主次承擔責任,被告周某某承擔70%賠償責任,原告秦某某自己承擔30%責任。綜上所述,對原告秦某某合理的損失依法予以保護,對其要求被告承擔賠償責任的訴訟請求依法予以支持。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quán)責任法》第六條第一款、第十五條、第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五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至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八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秦某某的醫(yī)療費35987.17元、二次手術費12000.00元、住院伙食補助980元、營養(yǎng)費1200元、誤工費15000元、護理費5400元、交通費1569.40元、殘疾賠償金22583元、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16890.39元、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元,摩托車維修費1000元,鑒定費2280元,合計115889.96元。由被告中國人壽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隴南市中心支公司在機動車交通事故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有責任賠償限額內(nèi)賠償原告秦某某73442.79元;由被告周某某賠償29713.02元;其余損失由原告自己承擔;二、原告秦某某返還被告周某某墊付費用34960.98元;三、駁回原告秦某某其他訴訟請求。(上列一、二項限判決生效后30日內(nèi)履行完畢)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1100元,減半收取550元,由原告秦某某承擔165元,被告周某某承擔385元。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陜西省漢中市中級人民法院。同時,向漢中市中級人民法院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并將繳費收據(jù)復印件交本院。本判決生效后,義務人逾期不履行義務,權(quán)利人可在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二年內(nèi)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
審判員 李運華
書記員:鄒仲元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