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反訴被告)王某某,男,漢族,小學文化,農(nóng)民,身份證號2390051955********,住桃山鎮(zhèn)豐收村。委托代理人王金鳳(系王某某之女),女,漢族,身份證號2390051984********。委托代理人張海林,男,身份證號2390051974********,鐵力市北方法律事務所工作者,住黑龍江省鐵力市。被告(反訴原告)李功兵,男,漢族,高中文化,個體工商戶,身份證號2307211971********,住鐵力市桃山鎮(zhèn)政通社區(qū)**組。被告(反訴原告)李功生,男,漢族,系桃山局教育中心干部,身份證號2390051964********,現(xiàn)住址桃山鎮(zhèn)麗水家園A棟6單元503室。二被告委托代理人高天書,男,黑龍江龍程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反訴被告)王某某起訴時要求二被告賠償被淹損失50000.00元,開庭前原告變更訴訟請求為:一、責令二被告將挖開的池埂子恢復原狀;二賠償原告經(jīng)濟損失11606.00元;三、由被告承擔訴訟費及鑒定費用。事實與理由,原告自1995年起承包經(jīng)營桃山林業(yè)局白河林場施業(yè)區(qū)393林班多種經(jīng)營用地1.01公頃至今,排水的方式是用水泵往大河里排,為了經(jīng)營中防受水害,在地里自已修了一個池埂子,2016年6月27日李功生為了一已私利,將池埂子挖開,將被告地里的水全部排放到原告承包的地里,致使原告的水稻全部被淹,經(jīng)法院委托鑒定損失為11606.00元。被告(反訴原告)李功兵、李功生辯稱,原告訴狀中所述部分事實虛假,原告承包的土地面積存在一定數(shù)量的差別,李功兵沒有指示李功生挖該池埂子的行為,原告訴請缺乏事實及法律依據(jù),在原告向法庭提交的第一份訴狀中自認修了一個堤壩,我們認為原告在河道兩側私自筑壩,違反了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同時違反了《物權法》關于相鄰關系的規(guī)定,人為改變了自然流水的排放,事發(fā)當日由于原告私自修建堤壩,阻擋了水的自然流動方向,使兩被告承包的地里積水已淹沒水稻苗,為了維護自身權益,迫于無奈被告李功生將堤壩豁開缺口,該行為應屬緊急避險,不應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應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在訴訟過程中李功生、李功兵提出反訴要求判令王某某拆除修建的堤壩,恢復原狀,并承擔反訴費用。事實與理由:2015年秋收后,王某某將原被告共用池埂改成堤壩,筑壩本身侵害了李功兵的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同時筑壩行為改變了原有的地質、地貌,原被告承包經(jīng)營的土地相鄰,且李功生、李功兵經(jīng)營的土地地勢高于王某某承包經(jīng)營的土地。雨水是遵循自然規(guī)律自高處流向低處,最終流入一個池塘內。由于王某某私自修建堤壩導致雨水無法自然通過其承包的土地,損害了反訴原告的權益。王某某辯稱,地勢有高有低,但這并不是反訴原告將水排往王某某地里的理由和依據(jù),因為李功生上面有地鄰,王某某下面也有土地,所有地鄰采取的都是往大河排水的方式,在沒有特大自然災害的情況下,李功生為了自己的利益將他人的池埂掘開是一種明顯的侵權行為,并不能構成緊急避險,因此請求法庭駁回反訴原告的反訴訟請求。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雙方當事人當庭進行了質證。原告(反訴被告)提交了如下證據(jù):1.2016年1月1日王某某同桃山林業(yè)局簽定的土地承包合同及桃山林業(yè)局白河林場2016年8月15日出具的證明各一份,旨在證明原告對該土地擁有使用權。桃山林業(yè)地區(qū)公安局案件卷宗一套,有李功生、王某某、徐洪軍、劉喜臣、張堯珺、劉海軍、于德香詢問筆錄各一份,其主要內容是:2016年7月20日10時公安機關對王某某的詢問筆錄,王某某有以下表述,以前水自然都往我家地里流,疊完池埂子后水流不出去,都存在李功兵的地里了。我家稻田地地勢比李功兵家稻田地地勢低。2016年7月21日14時,公安機關對林場土地收費員徐洪軍的詢問筆錄,徐洪君有以下表述:王某某疊的壩是李功生挖開的,李功生、李功兵的地在王某某的地上面,王某某家的地最低。李功生、李功兵的地每年都是自然排水,自然往下流水,每年都通過王某某家的地,去年秋天王某某在自家地疊了一個壩,水大時上面稻田地里的水排不出去。2016年7月25日17時,公安機關對白河林場場長劉喜臣的詢問筆錄,劉喜臣有以下表述:王某某疊壩沒找過我,要是找過我,我也不能讓他疊壩。6月20日左右,李功生給我打電話說王某某疊壩把水擋住了,我給他的壩挖開,我說不行,你排水跟下面地里的人商量好了。2017年7月25日15時,公安機關對劉海軍的詢問筆錄,劉海軍有以下表述:我家的地和王某某的地地勢低,李功兵家地地勢高,以前王某某沒有疊壩時,李功兵家地里的水自然都往王某某地里流,王某某憋壩水流不出去,都存在李功兵、李功生的地里了。2016年7月24日10時,公安機關對李功生的詢問筆錄,李功生有以下表述:2016年6月下旬一天下午,是我給挖開的,我自己去的。上述筆錄旨在證明李功生受李功兵指使故意掘開原告的池埂子致使被告地里的水淹沒了原告的水稻。桃山林業(yè)地區(qū)公安局調取氣象憑證,旨在證明該期間5天降水量合計為60.8毫米。錄像光碟兩份,旨在證明案發(fā)時水淹原告稻田地和案發(fā)20余天后水淹原告稻田地的實際情況。黑龍江遠大司法鑒定所鑒定意見書及答復函各一份,證明原告的直接損失為11,606.00元與被告的放水淹地有直接因果關系。司法鑒定所收費票據(jù)一張,旨在證明因鑒定發(fā)生費用為20,000.00元。7、證人曹鳳民的出庭證言,證實曹鳳民的地比李功生的地勢高,缺水是用水泵去河里取水,水多時往自己池子里抽,沒有特大雨的現(xiàn)象水溢出不了池子,只有漲大水那年溢出過。旨在證明地鄰田間排水的管理是自行解決,沒有通過地勢向下游的地鄰排水。8、證人劉海軍未到庭,庭審播放劉海軍視頻一份,旨在證明地鄰稻田里用水是自行解決,不允許原告向其它地里排水,同時證明2016年沒有特大降雨發(fā)生。被告李功生、李功兵對原告出示證據(jù)的質證意見是。對原告出示的證據(jù)1兩被告對其真實性無異議,但該組證據(jù)不能證明受災地塊為1.01公頃,對證據(jù)2有異議,認為該組證據(jù)恰恰證實事發(fā)前的二十多年的時間里水流都是根據(jù)自然水流去排放。李功生、李功兵地里的水每年都通過王某某家的地,是由于王某某私自筑壩導致水無法排除,被告被迫選擇掘壩,白河林場對原告疊壩行為不予認可,對證據(jù)3的真實性無異議,同時認為該證據(jù)能夠證明事發(fā)前5天每天都有降雨。對證據(jù)4無異議,但同時認為該錄像能夠證明王某某后期對該水稻疏于管理,未采取有效補救措施,減產(chǎn)損失應由其自身承擔。對證據(jù)5鑒定意見書及復函均有異議,認為該鑒定機構沒有履行司法登記備案程序,鑒定機構不具備鑒定資質,鑒定人沒有出示鑒定資格證及職業(yè)資格證,鑒定結論與復函相互矛盾,該鑒定意見不具有客觀性、真實性、合法性。對證據(jù)6有異議,認為收款方應向付款方出具稅務機關監(jiān)督制作的制式票據(jù),而該票據(jù)只是資金往來票據(jù)。對證據(jù)7證人曹鳳民出庭證言提出異議,認為該證人與被告李功生有矛盾,證言存在著一定的主觀傾向性,同時認為證人證明通常情況下相鄰的池埂高度應為30厘米至40厘米是真實的。對證據(jù)8證人劉海軍的證言,因證人未到庭,所以不予質證。本院對原告(反訴被告)提交的證據(jù)認證如下:二被告對原告提交的證據(jù)1的真實性均無異議,故本院對該證據(jù)的真實性予以采信,但被告提出該組證據(jù)無法證明原告被水淹土地面積的質證意見本院予以采信,對原告提交的證據(jù)2申請法院調取桃山林業(yè)地區(qū)公安局卷宗一套,被告對該組證據(jù)證明李功生受李功兵指使故意挖開原告加高的池埂未提質證意見,本院結合被告的答辯及該組證據(jù)中李功生的詢問筆錄確認該池埂是李功生自行挖開的,并導致原告的水田被淹的結果,但被告認為根據(jù)原告王某某及林場土地收費員徐洪軍,白河林場場長劉喜臣及地鄰劉海軍的詢問筆錄可以證明在原告未疊高該池埂前都是自然排水,因李功兵承包的土地地勢高于王某某承包的土地,所以李功兵地里的水每年都是通過王某某的地排往下游,同時也證明了白河林場作為該土地的管理單位對原告的疊壩行為是不認可的,本院對被告以上的質證意見予以采信。對原告提交的證據(jù)3公安機關調取的氣象憑證,因被告對證據(jù)的真實性無異議,故本院對該證據(jù)予以采信。對原告提交的證據(jù)4,錄像光碟兩份被告對光碟內容沒有異議。本院對該證據(jù)予以采信,對原告提交的證據(jù)5,黑龍江遠大司法鑒定所鑒定意見書及鑒定函各一份,被告認為該鑒定機構沒有履行司登記備案程序,鑒定人沒有出示鑒定資格證及職業(yè)資格證,擔沒有提交反駁證據(jù),且鑒定意見書中以提交了鑒定機構的營業(yè)執(zhí)照。故本院對該證據(jù)及其證明事項予以采信。對原告提交的證據(jù)6,司法鑒定機構的收費票據(jù)一張,被告對該證據(jù)提出異議,認為收款方應出據(jù)稅務機關監(jiān)制的制式票據(jù),本院認為被告提出的異議成立,本院對該證據(jù)不予采信。對證據(jù)7證人曹鳳民出庭證言,本院將結合其他證據(jù)予以綜合認定。對證據(jù)8劉海軍的證言,因證人未到庭接受質詢,且被告不予質證,故本院對該證言不予采信。被告為證明自己的主張?zhí)峤坏淖C據(jù)如下:1,2016年9月28日白河林場證明和被告手繪圖各一份,旨在證明二被告承包的土地比原告承包的土地地勢高,雨季時水從被告承包土地流向原告承包的土地,最終流向下游的水塘。2,2016年1月28日白河林場的證明一份,旨在證明二被告承包的土地靠近呼蘭河,受地質地貌自然因素等影響極易發(fā)生水災。證據(jù)3,三本光碟、七張照片、證人張堯珺、盧麗麗、王連申的證言,均證明事發(fā)后,原被告地里的水位趨于正常,原告的水稻長勢良好,由于原告放棄田間管理,造成減產(chǎn)。同時證明正常池埂的高度應為15厘米左右。證人張堯珺證明原被告兩家相鄰的池埂是李功生挖開的,挖開前連續(xù)下了三四天的雨,排水時用水泵往河里排了一段時間,后來排不過來了,上游曹鳳民地里的水通過池埂子溢到我承包的李功生、李功兵的地里了。王某某對被告李功生、李功兵提交證據(jù)的質證意見是:對被告提交的證據(jù)1,提出異議是單位出具證明應由負責人和經(jīng)手人簽字,手繪圖是被告自己繪制的,不具有真實性和權威性。對被告提交的證據(jù)2,認為該證明與本案不具有關聯(lián)性,而被告挖原告的池埂子是被告的故意侵權行為與自然災害無關。對被告提交的證據(jù)3的真實性、關聯(lián)性均有異議,認為光碟無法證明是原告地里的實際情況。張堯珺的出庭證言證實自己用水泵排了一段時間水,后來因無法排出而找到李功生,李功生將壩挖開。原告對該證人當庭進行了質詢,但未提出質證意見。本院對被告(反訴原告)提交的證據(jù)認定如下:對提交的證據(jù)1,原告提出異議,但結合其它證據(jù)足以認定被告承包的土地地勢高于原告承包的土地地勢,原告未將原被告相鄰池埂加高前水流方向是從高到低,自然流淌。故該證據(jù)本院予以采信。證據(jù)2,證明二被告2013年因河水外溢遭受水災,原告質證意見認為事發(fā)時,水未達到自然災害的程度,本院對原告的質證意見予以采信。證據(jù)3,光碟和照片,原告對該組證據(jù)的真實性、關聯(lián)性均有異議,光碟無法證明是錄制原告的田間情況。證人未出庭接受質詢,本院對原告的質證意見予以采信。證人張堯珺出庭證實,原被告相鄰池埂被李功生挖開前連續(xù)下了三、四天的雨,本院將結合其它證據(jù),對該證據(jù)進行綜合認定。二次開庭時本院出示了鑒定機構的發(fā)票一張,原、被告對該證據(jù)無異議,本院予以采信。同時出示了依職權調取的白河林場證明一份,證明王某某與李功兵相鄰的土地面積是0.86公頃,原、被告對該證據(jù)無無異議,本院對該證據(jù)予以采信。根據(jù)上述證據(jù)及庭審調查,本院確定以下案件事實: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原被告分別承包經(jīng)營了桃山林業(yè)局的多種經(jīng)營用地,當時都是旱田,李功兵與王某某承包的土地相鄰,王某某承包的該土地面積為0.86公頃,李功兵承包的土地地勢高于王某某承包的土地,每年雨季到來時,水都是按照地勢的高低經(jīng)過李功兵的土地、王某某的土地最終流往下游的水塘。前些年原被告分別將其承包的土地改為水田,李功兵與王某某共用相鄰的池埂子,在2015年11月間王某某將該池埂子私自加高,2016年6月上旬連續(xù)多天下雨,李功生、李功兵地里的水無法下排,同年6月26日李功生將李功兵與王某某共用的池埂子挖開,導致水集中流向王某某的稻田地里,并使王某某地里的水稻被淹,之后原告放棄了對田間管理。經(jīng)原告申請法院委托黑龍江遠大司法鑒定服務有限公司鑒定,該公司于2016年11月9日作出黑遠大技監(jiān)字(2016)年第0219號鑒定意見書,經(jīng)庭審質證原被告雙方均對該鑒定提出異議,該公司分別于2017年1月19日、3月9日對原被告各方提出的異議,通過函告的方式進行了答復,最后意見是:王某某被淹的0.9公頃水稻損失共11606.00元,王某某的水稻減產(chǎn)和被水淹有直接因果關系。上為本案事實。
原告王某某與被告李功兵、李功生侵權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9月13日立案受理后,被告李功生兵、李功生于2016年11月9日提起反訴,本院決定合并審理,本案在開庭前原告王某某申請變更訴訟請求,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適用普通程序。于2017年4月11日及2017年5月10日兩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反訴被告)王某某的委托代理人王金鳳、張海林,被告(反訴原告)李功生及二被告的委托代理人高天書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被告承包經(jīng)營的土地相鄰,本應按照有利生產(chǎn),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同時相鄰雙方應充分考慮排水問題,并尊重自然規(guī)律,但原告卻將原被告相鄰的池埂加高,導致被告地里的水無法自然排放,原告的做法即為不當。矛盾發(fā)生后,雙方本應妥善處理,但被告李功生在其地內水無法排出的情況下,未經(jīng)原告同意,自行將原告加高的池埂挖開,使其地里的水集中排放到原告的地里,導致原告的水稻被淹的做法亦為不妥。原告土地被淹后本應采取補救措施減少損失,但原告卻放棄了田間管理,導致?lián)p失加重亦有責任。綜上,本院認為造成原告稻田損失,原告王某某及被告李功生均有過錯,李功兵因未參與挖池埂,所以無民事責任。鑒定意見中原告稻田損失11606.00元是按原告所訴水淹面積為0.9公頃計算的,而原告被水淹的稻田實際面積為0.86公頃,損失應為11316.00元,本院結合案件事實及過錯程度確定,該損失由被告李功生與原告王某某各承擔50%的責任即5658.00元。原告訴請的鑒定費20000.00元由被告李功生與原告王某某各承擔50%為10000.00元。同時本院認為原告將原被告共用池埂加高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86條的規(guī)定,故反訴兩原告的訴請本院予以支持,故本院將根據(jù)庭審查明的案件事實,依法判決。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條、第一百四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一百三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八十六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李功生在本判決生效后10日賠償原告王某某經(jīng)濟損失5658.40元、鑒定費10000.00元,合計15658.00元。反訴被告王某某于本判決生效10日內將加高的池埂恢復原狀(高度不超過李功兵水田地面30厘米)。駁回原告王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債務人未按本判決指定期間履行給付義務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90.15元,由李功生、王某某各負擔45.08元;反訴案件受理費50.00元由王某某承擔。根據(jù)《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二十一條之規(guī)定退還王某某預交訴訟費959.85元。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伊春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孫恒森
審判員 高忠孝
審判員 孫 平
書記員:鄭興華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